作者:桃花白茶
特别穷的,肯定不会穿那么好的冬衣,多要拿去换粮食。
家里老弱多的,那好东西根本轮不到他们,邻居亲戚,都盯着呢。
这也是他带过来的扶济量大,质量却很一般的缘故。
如果可以的话,纪楚也想给最好的。
但凡事都要考虑实际情况。
魏镇长本想拿着旧冬衣,下等炭说事,但几句话里,便让自己的无知暴露无疑。
衙门众人早就习惯了。
什么事都躲不过县令大人的火眼金睛!
私下里范师爷忍不住问:“纪大人,您怎么知道那魏镇长会犯那种错误?”
纪楚笑着解释:“魏家镇的镇长姓魏,说明什么?”
说明这是他本家,他也是本地大户。
不仅是大户,还有功名在身。
这种身份,这种出身,基本意味着他不接地气。
人心是好的,却接触不到实务。
别看他四十五,比纪楚年长许多,但办事的经验,却是远远不如。
他在魏家镇深处高位多年,身边人多半也不会说实话。
那边魏镇长被点醒之后,整个人傻了一般,接下来的扶济无比尽心。
纪楚转了整个镇子,发觉镇不愧是镇,比下面的村子确实强上不少,而且田税也稍微轻一些。
想来是有本地人坐镇,之前的赵金川不敢多给他们分派荒地。
这次发的扶济,果然用在贫苦之人身上,再有魏镇长派人巡查,多半不会有事了。
纪楚松口气。
安丘县终于转了个遍。
大雪也慢慢落下,他们不能停留,要快些赶路才是,省得大雪封路,回不了县城。
魏镇长看着他们来去匆匆,心里五味杂陈。
新县令确实是个厉害的。
十一月初十出发,现在十一月二十一,终于赶回县城衙门。
安丘县的大雪终于落下,鹅毛大雪从天而降,意味此地的冬日,正式来了。
好冷的天。
好大的雪。
希望这个冬日,不会有人饥寒而死。
回到衙门的差役们,刚停下来歇脚,准备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就听李师爷道:“大家先不要走。”
还不让走?
这些日子那样劳累,他们需要回家休息啊!
李师爷继续道:“大家跟着去扶济辛苦了,县令大人吩咐,库房里准备了衙门上下的扶济,大家按照名册去领,还有一部分补银,虽说不多,却也能买个酒吃。”
他们也有?!
本来还在抱怨的众人张开嘴。
那些炭火衣食虽然不是很好,可他们也不是什么有钱人,自然想要啊。
甚至还有补银,更能补偿他们的辛苦。
李师爷也不废话,吩咐书吏马泰让人去分发。
领完东西,大家该休息休息,该回家回家。
等休整好了,还有事情要忙呢。
这下众人齐声应是。
他们会好好做事的!
跟着纪县令,果然不吃亏的。
差役们回去休息,纪楚也在书房稍稍坐坐,咳嗽几声后方才缓过神。
跑这一趟,把他之前养的身体又送回去。
不过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不用再出去,他需要写一份详细的计划,关于安丘县明年各项事务的计划。
提前做好安排,他才能更进一步。
特别是安丘县指荒为田的账目,必须要给平了。
若此账目不平,本地百姓日子永远过不好。
遇到灾年,肯定会产生人间惨剧。
纪楚提起手中的笔,落笔一个田字。
如何在田地上下功夫,纪楚闭上眼,把脑中的想法落到实处。
窗外大雪纷飞。
瑞雪兆丰年。
希望明年还有个好收成。
至少,让人吃饱饭。
第8章
休息了两日,安丘县差役们如数到岗。
如今衙门风气跟以往不同。
负责刑名的范师爷跟负责钱谷的书吏马泰关系不错。
有什么事,还能找县令心腹李师爷调和。
人人都知道,在纪县令手底下做事,不需要小心谨慎,也不需要时时孝敬,好好做你的差事就行。
冬日扶济的事忙完,衙门今年的差事也差不多了。
剩下的,便是明年衙门各房开支预案。
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地也不一样。
三班六房人数也有三四十。
明年各房能使多少银子,要办多少差事,在今年年末就要定下。
其中最要紧的,无非两项。
治安跟田地。
一定要说的话,还有一项。
“科举!”
“咱们县学的银钱可不能少。”
县学教谕开口道:“开年就是县试,必须先把这份开支算出来。”
范师爷则道:“治安才是大问题,边关一直有匪盗,年末要小心才对。”
“县里马匹要添几匹,还有一些马具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众人你一嘴我一嘴。
以前他们不敢这么大方。
毕竟钱谷由赵金川把持,肯定偏向自己。
现在换做纪县令,他们颇有些正经事。
更要紧的是,衙门现在有钱啊,抄了赵金川的家,已经没有那么穷哈哈了。
一直没吭声的户房书吏更不敢说话,他们之前是赵金川的人,虽说跟对方牵扯不深,可现在有心争取也不敢开口。
他想争取的,是明年农具的采购。
安丘县许多百姓没有银钱买好用的农具,多是农忙的时候租用。
如今库房里的东西,绝对不够租的。
他们要是赶在年前预定下来,明年会省不少银钱,春耕前就能送过来。
如果再进一步的话,还能采购点良种,那可是大好事。
众人七嘴八舌,等纪楚过来的时候,齐齐站起来。
年前最后一桩事。
明年衙门开支预案!
就看纪县令的了!
纪楚开口便是:“这是明年重点要做的,大家看看。”
纪振给大家分发纸张,上面那些明年计划。
重点就在一个字,田。
作为衙门,他们要劝农扶农,要增产粮食!
只有这一项!
治安?
按照从前即可,咱们这地方穷的都没人抢,先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