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67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也是。

  曲夏州好不容易恢复一些生机, 百姓们日子刚刚好过一点点。

  就又来搅局的。

  裴大人朝景大人郑重拱手, 以示尊重。

  两位大人目标达成一致,纪楚更不用说, 全听许知州安排。

  而许知州一开口就道:“此事是冲我来的。”

  如果说纪楚切断了安丘县与二王爷那边的利益输送。

  那他许义更是切断整个曲夏州的不义之财。

  把曲夏州十七个县的税收, 从七到八成, 降低到如今的三到六成, 让二王爷损失多少金银, 大家心里都有数。

  但不管许知州,还是二王爷,都是太子党羽。

  他们不能直接撕破脸, 故而想杀鸡儆猴,既不损伤太子的手下,也不会真正伤和气。

  思来想去,纪楚是最合适的人选。

  纪楚主导的棉花,也成了其中一项。

  所以对方千里迢迢过来,就是要借着纪楚挫挫许知州的锐气。

  牺牲品他们并不在乎。

  棉花更不会在意。

  只是他们忽略了棉花的重要性。

  又或者说,就算知道也不在意,能出这口恶气即可。

  朝中之间有争斗,太子东宫之间自然也有。

  所以许知州说,这事是冲着他来的。

  可在场众人,无一不觉得生气。

  尤其是知州亲随邓成,以及弟子户司裴大人。

  裴大人直接道:“当初他们把曲夏州弄成什么模样,心里没数吗?倘若不是您殚精竭虑,只怕早就官逼民反了。”

  邓成也点头,沉声:“那些民脂民膏拿得还不够多吗。”

  就是够多,才不甘心,才生气的。

  纪楚跟景大人同时心道。

  这几年里,许知州身体日渐不好,也有麻烦太多的原因。

  眼看好不容易要了结,又冒出幺蛾子。

  当初看在都是太子手下,这才帮忙捂着盖子。

  这些人不仅不知足,还气恼上了。

  许知州摆摆手:“这些先不提,把眼前的麻烦应付过去才是真的。”

  二王爷禁止棉花的命令马上就要下来,首要之举,是派人去拦下他们。

  派过去的人,既要聪明,又要懂得随机应变,口才还要佳。

  更重要的是,不怕这些京城来的官员。

  许知州说着,裴大人,景大人,邓成,同时看向纪楚。

  除了他!

  还有别人吗!

  邓成想了想道:“许大人,下属陪同纪大人一起吧。”

  许知州点头:“我也这般想的,你务必护送他前去。”

  说着,许知州想了想道:“如今说他们三日之内会到,你们务必阻拦,延长到五日。”

  纪楚还算了算,这会是五月二十五傍晚。

  延长五日,正好五月末。

  只要能在这时间内解决,那六月初五之前种上棉花,就不是问题。

  做成了,那曲夏州剩下两个县的五六万百姓就能继续种棉。

  做不成,整个曲夏州五六十万百姓都不能种。

  纪楚深吸口气。

  阻拦五日时间,他一定能做到,必然要做到。

  只是说了这些还好,许知州看看户司工司两位主事,没有再开口,只对纪楚邓成道:“事不宜迟,现在就出发吧。”

  现在?!

  那州城的安排呢?

  这段时间,吏司主事赵锡元肯定会再搞事情吧。

  如果没了他这个挡枪的,岂不是要跟知州他们对上。

  到时候要是真撕起来,估计不好收场。

  但邓成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道:“走吧,再晚一会就要关城门了。”

  裴大人,景大人都朝他微微点头。

  景大人甚至道:“快去,州城的事情交给我们,难道不放心。”

  哪能啊!

  在场都是他上司前辈,纪楚心里还是有数的!

  等纪楚带着李师爷,纪振离开州城,骑马走上官道,还觉得这事有点怪。

  邓成那边则带着十几差役,作为纪楚的随从。

  仔细看的话,这些人都是好手,大有来人不听劝,就直接动手的意思。

  当然了,这是最坏的打算。

  纪楚深吸口气,不再想其他,想好怎么拦下来人再说。

  夜晚入住官道上的驿馆,纪楚把事情跟李师爷等人讲了。

  李师爷跟纪振了解完前因后果,也是一身冷汗。

  一想到那么好的棉花,就要因为利益党争,而被直接禁止,两人就觉得难受。

  那二王爷,到底怎么想的。

  李师爷也问道:“只是不知道,派人传令的人是谁?咱们也好有个准备。”

  正说着,邓成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拿着密信,直接交给纪楚:“你来看。”

  纪楚也不推脱,干脆利落打开。

  自许知州得知这件事后,就立刻派人去查,当天晚上就得到确切消息。

  邓成甚至道:“久不在京城,消息还是慢了些。”

  远离京城四年之久,难免跟那边生疏,否则消息不至于是从其他人那得到。

  信件内容写明这些人的来历,以及禁棉的命令等等。

  禁棉不用说,他们找的借口也很可笑,说白叠子是前朝皇室贡品,如今复辟来种,恐有不妥,必须禁止。

  今朝已经两三百年历史,而且白叠子不过多贡品的一个,实在不算什么。

  纯粹就是为了禁棉,为了打击许知州找的借口而已。

  至于来历。

  “赵锡元,赵金川的远房亲戚,名叫赵子恒,正是二王爷十三妾室的亲哥哥,今年三十三,平日帮王府做些杂事。”

  赵家这三人,就是通过这条线,把安丘县百姓们的粮食银钱,搬到京城二王爷家中的。

  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却娶着十三妾室,还心有不满。

  至于帮王府做些杂事。

  杂事便是搬运贿赂的银钱吧。

  信上还说,他们就在某县驿馆当中。

  不过每日都是日上三竿才出发。

  纪楚他们对视一眼,开口道:“现在就去吧。”

  虽说夜晚赶路不算安全,但已经知道对方在哪,还是早点过去的好。

  说话间,众人继续出发。

  一行人马匹跑得飞快,等到五月二十六,天蒙蒙亮,小县城门开的第一时间,便走了进去。

  这个小县隶属陇西右道永锦府,平日并不起眼,但城里情况明显比一般县城要好。

  陇西右道两府三州,比之咸安府,永锦府人口经济都要更好,由此可见一斑。

  纪楚他们目的地明确,直接去往本地驿馆。

  过来的借口,自然是有公务要办。

  邓成看到后院的马匹,朝纪大人微微点头,赵家人还在。

  “先休息,最少也能睡两个时辰。”邓成道。

  如何阻拦他们的行程,是个大问题,必须养精蓄锐。

  纪楚却抬抬下巴,对他道:“把马匹的饲料给撤了,稍微下点泻药。”

  邓成沉默。

  这么简单吗!

  但说起来,好像非常方便啊。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