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75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其中差距已经不用多说。

  那弹花机至少要造五千台,才能在十几天内,弹够全州百姓所需。

  如今六月下旬,距离九月底收获,也不过三个月时间。

  所以像安丘沾桥两地,当地衙门早就有经验,很早就来问弹花机的事,就怕弹花机买得晚了,到时候百姓们一窝蜂过去,肯定会很麻烦。

  工司这边,不少人才意识到,纪楚之前请主事签的文书,不就是跟弹花机有关吗。

  请官学数科,帮忙改进机器。

  好家伙,他们坐在这商量的事,正是纪楚早就想过的。

  所以纪楚跟工司左都事一起去数科的时候,左都事还道:“幸好你提前说了这件事,还提前把蔡夫子请到咱们州城,否则弹花机的事更麻烦。”

  纪楚不敢居功,但他也道:“蔡夫子很厉害的,之前安丘沾桥两地很多东西,都是靠他。”

  说起这个,左都事还低声说了个八卦:“没错,咸安府那边极为后悔,现在不少人都说,不该放蔡夫子离开。”

  本以为蔡夫子走了,他的徒弟们还在那,甚至家里的工匠作坊也在咸安府,不会出什么大事。

  可咸安府众人逐渐发现,他们购置的磨油机器频频出现问题。

  谁让徒弟们的主心骨不在,而且徒弟们的心思同样没在咸安府。

  去年过年,咸安府衙门的态度不仅伤了蔡夫子的心,同样让弟子们难过。

  对最厉害的匠人蔡先生都这样,那他们呢?

  朝廷重视士人,轻视工匠,他们都习惯了,可真摆在明面上,还是让人觉得心寒。

  这些工匠能做蔡一繁的徒弟,肯定也有其本事,有本事的人必然自傲,被这般对待,难免心灰意冷。

  所以做事不算用心。

  他们还尤其关注师父在曲夏州的情况。

  刚开始师父被冷遇,大家心里有准备,但很快被其他夫子接纳不说,还收了不少正统科举的学生。

  这让大家更心不在焉了啊。

  一个地方,说你做的东西,都是奇技淫巧。

  另一个地方,尊称你为夫子。

  这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这些原因,让咸安府磨油作坊屡屡出问题,就连官府也有些头疼,最后还是再三请求,才去解决麻烦。

  “所以他们很后悔,甚至在想,要不要把蔡夫子请到他们府学做事。”左都事直接下结论,“现在愿意了,早干嘛去了啊。”

  是啊,早干嘛去了。

  现在这样想,肯定已经晚了。

  旁的不说,蔡夫子又不是傻子,哪边真心待他,能不知道吗。

  再者,这边有全力支持他的纪楚,其他地方呢?

  已经吃过被州学排挤的苦,现在再回去,吃府学排挤的苦?

  他没毛病吧。

  那边能给他单独的官署吗?能跟数科夫子,训导,相处得这么愉快吗?

  蔡夫子的态度,让曲夏州这边也是松口气的。

  如此厉害的工匠,大家都想要的。

  纪楚便听便点头,还道:“以后他们会更后悔的。”

  肯定啊。

  工司已经重视起数科,没看各地要造弹花机,第一时间就找他们。

  之前是改进弹花机,只要确定没问题,便是造弹花机,

  工司左都事跟纪楚,这次过来的目的,就是看看弹花机改良的进度。

  两人路过州学并未进去,而是去了隔壁的新数科,这会是下午,不管夫子还是学生,应该都在这。

  他们刚到新数科附近,就听到官署里面传来一阵阵声音。

  左都事还在思考,里面吱吱啦啦地在干什么。

  纪楚已经意识到里面在做什么事,推开门一看,就见里面成排成排的幕僚,十五个学生正拿着锯子在锯木头!

  方才的声音,就是锯木头放出来的。

  纪楚有些无奈,他之前“威胁”州学学政,说什么不给新官署,就在州学锯木头,却也没想到真的锯啊。

  看大家的手法,似乎已经很熟悉了。

  纪楚一出现,蔡一繁便看到了,眼神带着震惊:“你终于有空了?”

  倔脾气老头说话直来直往,大家都习惯的。

  蔡夫子还道:“是不是为了弹花机的事来的。”

  纪楚笑:“蔡夫子猜得很对。”

  提起这个,蔡夫子止不住地高兴:“你过来看看。”

  说完,还对自己十五个学生道:“继续做,一分一毫都不能差,这是数学,每一个数字都很重要。”

  十五个学生里,其中两个人最为热切,他们便是安丘县出来的祝亚祝耘两兄弟。

  安丘沾桥出来的人,对纪大人肯定热情啊。

  其他学生也差不多,他们很多人愿意过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纪大人。

  可惜从四月下旬到六月底,基本上都没看到他。

  蔡夫子知道他在忙什么,还感慨道:“还好恶人没得逞,那什么赵大人想找你的麻烦,真是没脸。”

  纪楚却道:“其实还好,跟我关系并不大的。”

  毕竟身边有邓成,还有许知州他们,根本不让自己掺和。

  只是没想到,外面不仅不知道原因,还都心疼他无辜被牵连。

  想来,也是大人们的手笔?

  越是这样,他越要做好手头的事才成,否则辜负那么多人的信任。

  等蔡夫子带着纪楚跟左都事来到研究间,那房间里摆着一排各式各样的弹花机。

  其中最为精巧简洁的就在中间。

  旁边还有四个夫子写写算算,争论不休。

  “这个材料不行,太不经用了。”

  “那也不能用太贵的。”

  “还有这个弧度,肯定有最优解。”

  “别喊,我快算出来了。”

  纪楚前后看看。

  倒不是看弹花机,也不是看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看夫子们。

  身边一个蔡夫子,怎么还有四位夫子?

  其中三位他认识,那个年轻人是谁?

  蔡夫子赶紧解释道:“这是咱们数科新来的夫子,从广宁卫千里迢迢过来的。”

  “他姓张,数学研究世家,他还带来很多家传书籍!”

  啊?

  这还是他们数科吗。

  怎么还新来个夫子?

  学政也答应了?

  急忙赶来的小宋训导前后看看纪楚,长舒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他有自己三叔在,其实知道前段时间州城发生了什么,但没见到本人,还是不放心的。

  现在眼看着纪楚平安无事,更为安心。

  “前段时间你太忙了,就没说这件事。”小宋训导连忙干起正事,跟纪楚介绍道,“咱们数科第五位夫子张玉春。”

  纪楚行礼,对方终于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他,随后郑重行礼。

  “原来您就是纪大人。”张玉春算数的时候一脸不耐烦,此刻却带着感激恭敬,“谢谢纪大人,给数科一条新生路。”

  张玉春,祖籍洛州,家族几百年里几经辗转,如今在广宁卫安家。

  跑这么远,自然是为了躲避战火,保护家传书籍。

  而他家研究数科已经上千年,其中著典无数,甚至如今数科几本基础书籍,都是出自他先祖之手。

  他回洛州老家祭祖之时,听说曲夏州的事,还听说数科跟匠人学科混为一谈,所以过来看看。

  这两者结合,张玉春并不觉得难过,毕竟如今的数科也是旁门杂类,甚至不如匠人学实用。

  只是他想知道,两者结合会带来什么。

  说白了,他这一路走来,也是想寻求数科的新出路,不再作为依附其他学科的辅科。

  近些年科举不考,已经流失大量学生,就连他们家族,多数子弟也会选择读儒学考科举。

  能传承数科的人太少了。

  作为家族最有天赋的张玉春,自然无比痛心。

  只是他也没想到,意外来到的曲夏州,竟然真的有所规划。

  再知道这是一个叫纪楚的官员支持时,更是想见见他。

  当然了,前段时间太忙,就没顾得上。

  这段时间他又沉迷研究弹花机上的数学问题,更是没空。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