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90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今年各家车行都换上新棉衣,干活时明显比之前舒服些。

  至少不用担心冻坏四肢。

  再细心点的,什么护膝围脖帽子全都戴上去,风里来雪里去的,不至于要人命。

  几乎两个月的时间,州城人都是棉衣棉裤。

  来这里做买卖的货商们艳羡着过来,穿着棉衣离开。

  哎,这玩意儿,谁穿谁舒服。

  到底谁有这脑子,想到弹棉花做棉衣的啊。

  纪楚从街上走过,跟娘子一起置办年货,还是给老家寄的。

  不同以往的是,这次出钱的是他家娘子,制糖作坊的分红着实可观。

  每年家里都会寄东西过来,他们也逢年过节也都送东西回去,已经是惯例了。

  今年除了礼物之外,还有棉衣棉被,基本都是按照大家身量做的。

  想到这,纪楚都不由得对纪家人有些感慨。

  虽说不是自己真正的家人,可这么多年彼此书信往来,礼物送迎,难免多几分感情。

  纪楚都这般,何况本地人乐薇,她肯定更想家一些,特别是她娘,也不知道身体如何。

  纪楚道:“我大哥大嫂每个月都会去看,放心吧。”

  说着,纪楚还道:“衙门今年送了两棵参,都拿给你娘吧,差不多也够一年用的。”

  乐薇想了想,又给公婆哥嫂他们再添了点东西,算是补上参的数额。

  见娘子如此想家,纪楚忍不住道:“等曲夏州的事情差不多了,等下个任期之前,咱们回家一趟吧。”

  到时候应该能空出半年时间。

  不管是乐薇,还是李师爷,振儿他们,都应该想家了。

  回去同李师爷他们一讲,众人自然是点头的。

  李师爷如今跟着纪楚左右,每日也忙得厉害,可说到家里,自然忍不住想念。

  从安建三十年十一月过来。

  如今都是安建三十四年的十一月了。

  整整四年的时间,确实会想家。

  纪楚见大家气氛低迷,开起玩笑道:“这可是咱们头一回在州城过年,要想办法过得热闹点才是。”

  “看看州城什么规矩,咱们也置办起来。”

  李纹立刻点头,这些人当中他最小,也最爱热闹。

  也不知道是不是纪楚这话的问题,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还真让他十分热闹。

  因为明年不少官员要么调职,要么回京,大小席面数不过来。

  就算把能推的都给推了,依旧还有许多。

  许知州家的要去吧,裴大人的要去吧,周大人的家宴要偷偷去吧。

  迎来送往的,纪楚跟乐薇都连连叹气。

  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席面啊。

  搞得两人见到鸡鸭鱼肉都有点反胃,就想吃点清爽的回回神。

  各方宴席中,新来的户司右都事亲自登门拜访了。

  这位户司右都事一脸紧张,左右手亲自提着礼物。

  他要见到纪楚了!

  这可是纪楚!

  京城不少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一个油菜,一个棉花,盘活了整个曲夏州。

  有人说他天生就是户部的人。

  户部尚书听了都没反驳,还问他是什么出身,哪一年中的进士。

  得知只是安建三十年的举人时,户部尚书隔了一会幽幽道:“英雄不问出处。”

  只这一句话,几乎是预定纪楚的未来。

  所以接替纪楚的位置,不少人求之不得。

  只是他不要不高兴才是,不管怎么说,自己都是来顶替他的位置。

  所以他来曲夏州第一时间,先拜见许知州跟沈通判,接着又去见户司主事跟如今的左都事,马不停蹄立刻来见纪大人。

  纪楚看着哭笑不得,再看他无数礼物,只挑了能收的收,剩下的则包成回礼又添些东西带回去。

  这让新来的右都事谢富摸不着头脑,也是其他同僚提醒,知道纪大人不是收礼的人,好好办差就行。

  只要不是讨厌自己就行,纪大人以后还要在工司办差,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

  谢富完全不知道,纪大人岂止要在工司办差,还要在户司办差,还是他顶头上司,这有什么讨不讨厌的。

  其他各部基本也是这种情况,官职稍微低点的,年前就到了,官职高的则最迟等到明年三月份过来。

  不过下面人一来,曲夏州衙门的心也算安定。

  毕竟不管谁来,大家都要先过年啊。

  曲夏州今年的年比较热闹,很多人早早购置香烛鞭炮,想要好好庆祝一番。

  能过个暖和的年,比什么都强。

  就连不少新来的官员,也都换上棉衣。

  别问俗不俗气,反正都放假在家了,穿个棉衣又没人知道。

  纪楚家里也非常热闹,他跟李师爷两家向来一起过年。

  今年还多了蔡夫子一家,还有张玉春。

  家宴就在蔡夫子家的大宅子里,今年过年蔡夫子把妻儿老小都接了过来,不出意外的话,就真的在这定居了。

  家人一来,大宅子也热闹不少,添置不少东西。

  张玉春则是自己一个人,不过他已经考虑,让家族迁徙至此。

  因为数学联盟越来越有声色了。

  自从他们提出要设计数学符号之后,还把现有的符号归纳总结送给各位数学爱好者,得到的回应空前热烈。

  原来不止一个人觉得用文字表述很麻烦!

  原来不止一个人想过设计数学符号!

  甚至有位钻研数学的匿名大佬,把自己整理大半的书籍寄过来,说是可以编纂到一起。

  为什么说是匿名?

  因为这人隐去了来历,只用化名沟通,就连寄信的地点也只是京郊附近的某处驿站。

  纪楚猜测,这人应该在朝廷担任要职,不能表露身份,故而做此遮掩。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大佬真的太牛了!他写出许多数学符号,都让人赞叹不已,既简洁明了,还便于区分。

  蔡夫子跟张玉春看了都不停夸赞。

  有这位匿名大佬加入,他们数学联盟显然更强了。

  就说了,平临国从来都不缺人才,也从不缺天才,更不缺研究数学的人。

  即使科举不扶持那又怎么样,数学依旧在民间低调研究。

  纪楚甚至怀疑,很多数学书籍,是不是都在战火里失传了,故而才有断档的趋势。

  反正不管怎么样,如今的书籍肯定要多多备份。

  这些大佬们,有书就要出版啊!

  不然我们这些后世人肯定要捶胸顿足的,就盼着哪个大墓挖出你们的笔记。

  纪楚心里偷偷吐槽,手上做着吃食,他们一群人来自五湖四海,过年吃的东西都不一样,凑在一起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州城衙门彻底放假,大家时间充裕,每日不是逛街,就是想做什么吃的,日子过得轻松愉快。

  管他年后还有什么事,现在开开心心的多好。

  邓成跟张推官,以及家里的信也到了。

  前面两个在新任地安顿好,也算给纪楚说一声。

  家里则在夸棉花被褥好,去年就给家里寄了,今年又给这么多,全家都能用上。

  其中一封信则是乐薇母亲口述,纪楚大哥写下来的,讲她身体好多了,下次有人参自己留着就好,他们出门在外很辛苦云云。

  纪振也看到爹娘写的信,知道他还练武了,很为他高兴,不过还有一件事要抓紧。

  翻过年纪振就二十一,也该说亲,让四叔四婶帮忙看看。

  提到这个,乐薇反而更加上心,纪楚则完全没这个意识。

  才二十一啊!说什么亲!

  但也是这里的风俗,好在有乐薇在,他最后把把关就好。

  要说纪振确实是个好孩子,倘若不是哑巴,婚事肯定早有着落,现在只能看情况了,也看他自己的意思。

  纪振自己并不着急,他刚摸到练武的窍门,一心想精进本事,完全不操心这种事。

  过年期间,众人便是在家长里短,杂七杂八中度过,日子也温馨自然。

  不时传来关于棉花的消息。

  但凡用到棉花,无不夸赞的,就算有些怨言,那也是觉得做得少了,棉花被不够厚实等等。

  估计等到明年,各家还会再添置一些,毕竟他们各家都能种,用起来一点也不心疼。

  同时还有不少地方官员,多是曲夏州以外的长官们给纪楚写信,询问他棉花的事,想问他们那里能不能种。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