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207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没有沾桥县认证,就不是精品了!?

  凭什么?!

  马家不服气,他们甚至直接提出抗议。

  凭什么沾桥县能定规则?!

  凭什么他们能分等级?!

  可整个永锦府的纺织户都不敢吭声。

  凭人家纪楚在啊。

  凭写了《棉花要术》的白婆婆白花妹在啊。

  而且当年的沾桥县,就是前朝贡品发源地,人家要是不能制定规则,谁还能?

  别忘了,如今的棉花行业是谁推广的。

  大力发展棉花的又是谁。

  而且沾桥县已经被曲夏州称为棉花之乡了,他们不定规则,谁又有资格?

  至于制定的标准,大家也看了,并非无中生有,也确实是实行的行业内准则。

  大家更为吃惊的是,纪大人把这一套玩得太熟悉了。

  不少江浙富商听了都咋舌。

  直接制定标准,作为标准的执行者,等于双方正在比赛呢,他们不当选手,只当裁判。

  这种轻飘飘的手段,实在过于老辣。

  马家想扰乱市场,纪大人直接制定规则,让他们在规则内玩。

  这谁玩得过?

  可以说棉花标准一经问世,其定价权就在曲夏州沾桥县了。

  以及谁做的白叠子最符合要求,也在沾桥县。

  而现在最符合要求的,并非投入成本最大的马家,而是老老实实做事的丁家。

  看来永锦府织造第一的名头,很快就要易主。

  马家只是过去式,丁家才是未来。

  事情到这,马掌柜直接被撤职,换了新人上来。

  马老爷亲自出面,跟之前想买白叠子的富商联系,说他们家的白叠子马上就能做出来,问问如今的价格。

  可人家直接道:“你们家的只是次品,卖不上价。”

  “还是丁家的好,那可是整个平临国最好的棉花。”

  “对啊,沾桥县认定过你们家的白叠子吗?没有吧。”

  气得马老爷直接道:“那不过是个说辞,说说而已!棉花都差不多!”

  对方却笑道:“都说到这了,可那白叠子也不过就是棉布而已,比之工艺复杂精湛的丝绸又如何?说到底都是布料,为何能喊高价。”

  有钱人家,什么布匹买不到,凭什么要你的白叠子。

  无非因为稀有,因为前朝皇室专供。

  他们都买皇室专供了,还在乎实不实用,还在乎东西是不是差不多?

  大家都是做买卖的,白叠子价高,到底因为棉布确实好,还是因为名头响亮,所有人心知肚明。

  如今纪大人上道,不仅搞官府认证,还找前朝的工艺来做,赋予的价值就更不一样了。

  同样是白叠子,穿官府认证过的精品白叠子,跟穿你家偷偷做的此等白叠子。

  哪个更体面?

  看着一模一样?

  真的一样吗?

  那些为了面子买单的权贵,怎么可能省小钱丢大面。

  马老爷就是知道,才明白纪楚这一招出来,他们家已经无力回天。

  做出白叠子又如何,要么低价卖出去,还要承担卖次品的名声。

  那丁家能饶得了他们?

  便是为了讨好纪楚,都会大肆宣扬这件事。

  这让他们马家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马老爷纵横商场一辈子,抬高的价格,收购的桑田不知多少。

  竟然在这上面翻了车。

  对方还是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到现在,他甚至都不寄希望沾桥县缺工出丑了。

  因为事到如今,沾桥县大部分事情做得极漂亮,人家彻底掌握了棉花的定义。

  而且永锦府各家为了能买到沾桥县认定过的棉花,必然会争着送女工过去。

  十万套棉被服做不出来?

  做不出来也没人敢嘲笑,都会急匆匆去帮忙,而且分文不取。

  甚至广宁卫那边知道,纪大人为了他们的兵士能穿到棉衣,其间做了这么多事,更会体谅他。

  这一切的一切。

  他们马家都输了。

  他们再也等不到翻身的机会。

  可马家的噩耗还未结束,真正致命的事情才刚来。

  之前马家说沾桥急功近利的事,大家可都没忘,就连这件事也让众人明白,纪大人做事很有规划,十万套棉衣棉裤,尽在他的掌握。

  从四月初十开始,曲夏州州城数科,就有车夫拉着一车车机器往沾桥县的方向走。

  因为这里的道路都修缮过,所以即使东西很重,也只要五天时间便送到了。

  一起过来的,还有小宋训导,蔡夫子,蔡娘子,纪楚的娘子,李娘子等人。

  她们过来做什么?

  难道是一起赶制衣服,那人也不够啊。

  还有这些机器是什么,弹花机吗。

  沾桥县现在不缺弹花机啊。

  在大家疑惑中,蔡娘子直接道:“我们是来教大家用这些缝纫机的。”

  缝纫机?

  蔡夫子深吸口气,身边几个数科学生也一直点头:“缝纫机。”

  其实名字非常好懂。

  缝纫是什么,大家都能理解。

  缝纫机,就是针织的机器?

  纪楚听到消息赶来的时候,满脸喜色,见娘子也过来,稍稍点头,随后跟众人道:“这次的棉衣棉裤,就由这些机器缝纫。”

  蔡夫子立刻道:“这是第一批五十台,后续还有四百多台,很快就能送到。”

  急忙送来五十台,自然是教学用。

  教导沾桥县女工们如何使用缝纫机做棉衣棉裤。

  跟过来的沾桥其他官吏看着这些机器,甚至有点傻眼。

  还在沾桥做生意的永锦府商贾,更是不敢置信。

  方才他们说,这是什么东西?!

  代替人工缝纫的机器?!

  有这种东西?!

  心里活络的,立刻问道:“纪大人,这东西可以提高人工效率,是吗?”

  “机器缝得好吗?会不会不牢靠。”

  “这东西多少钱台?!我们可以买吗!?”

  纪楚看向数科众人,小宋训导则直接站出来道:“缝纫机的专利由曲夏州数科独有,最先生产的五百台缝纫机,只供给沾桥县,其他人若是需要,还要再等等。”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捕捉到数科这个名字。

  曲夏州数科!

  去年的弹花机改进,以及数科联盟,就让人知道它的名字。

  现在又搞了缝纫机专利?!

  而且这缝纫机,真的很好用吗?!

  重重疑惑之中,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一些掌柜也不说回去的事,只留在沾桥县,等着看缝纫机的成果。

  看着看着就发现,人家沾桥县不着急的原因,就是早就有准备。

  颜县令先是开放了官学,把官学闲置的部分空出来,专门用作缝纫机教学。

  只有是平临国女子,有针织经验的,都能报名学习。

  报名第一日,官学门槛都被挤破了,几百上千女子都过来凑热闹。

  一个好奇缝纫机是什么,二是相信纪大人的选择。

  可惜现在机器只有五十台,第一批被选中的女子也只有一百人,两人一组,可以更好使用缝纫机。

  这一批女子自然都是有经验的,手上功夫利落,裁剪衣服也不成问题。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