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211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白婆婆若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也由小孙女记下来,这几年小姑娘长进了很多,而且这手字也越来越好。

  现在白叠子相关的事,也在白婆婆这里,小姑娘同样帮着处理,很像那么回事。

  时不时还有衙门的人过来沟通,永锦府丁家更是无有不应。

  今年七十八岁的白婆婆,显然又活出另一种风采。

  看完白婆婆,纪楚就带着娘子回州城了。

  蔡夫子夫妇,李师爷夫妇同样也是这般。

  数科几个学生则留下,继续照看缝纫机,倘若有问题能及时修缮。

  这自然也有银钱拿,对普通出身的学生来说,是份极好的差事,既有钱还受尊敬,确实比备考乡试轻松,现在谁不知道数科的前途有多宽广。

  当初笑话他们不再科举的亲戚,如今早就变了脸色,争抢着想要把自己孩子送过来。

  可还是那句话。

  数科不是谁都要的,如果没有数学基础,数学天分,绝对不会让他们进来。

  去年乡试结束,就有很多秀才想进数科啊,那还不是落选了。

  不仅是他们,还有董千户,纪振,李纹都留了下来。

  董千户不用讲,他肯定要看着棉衣棉裤全都做好再说的,后两个则是跟着帮忙,也算独立做事。

  说起来,纪楚他们也不是不想留下,而是州城事情太多,不能只管这一件。

  尤其是跟永锦府的关系。

  棉衣一事,再加上白叠子,还有其中捣乱的马家等等。

  让永锦府跟曲夏州官场颇有些尴尬。

  别看双方民间还互有往来,可官员们却感觉到不一样。

  永锦府那边自知理亏,但同样也想说,纪楚应该提前告诉他们一声,那就没有高价买棉的事。

  可纪楚那时候也没有得到广宁卫的确切消息,这要怎么讲?

  说到底,还是中间的摩擦让大家都有点尴尬。

  纪楚这个正主要是不回去,也很难沟通。

  再加上,最近还有另一件事悬在那,非常要紧。

  那便是缝纫机。

  要说陇西一带谁家最需要缝纫机?

  必然是永锦府。

  永锦府那边还很着急,如果再过半个月一个月的,让京城,江南,巴蜀知道缝纫机的消息,说什么都会过来购买。

  对比财力来说,永锦府肯定逊色他们。

  故而必然要在富户们到来之前,抢先订购。

  那么多商户请求,府衙不能坐视不理,最近派人过来,聊的便是这事。

  本以为两地话说开了,一切都好讲。

  谁料曲夏州数科没有继续做缝纫机的打算,而是准备建造一个工业作坊园。

  原本是叫工匠园区的,被纪楚又改成工业作坊园。

  大概意思,就是把州城内厉害的工匠作坊都迁到一处,这样方便彼此沟通。

  而且官学数科也会在里面成立一个新部门,这样更不怕被人歧视,以后便是工匠跟数科结合的完美证明。

  而这个地址肯定是要选在曲夏州的城郊,永锦府的官员一听,立刻道:“就建在北郊吧。”

  北郊再往北,便是永锦府。

  说这话的官员自己都愣住了,虽然根式感叹自己聪明。

  以后这工业园区产出的东西,岂不是更方便他们购买好用的机器。

  这缝纫机以后不可或缺,一定要离他们近一些才是。

  永锦府官员不傻,陇西右道其他官员更不傻。

  数科联盟建立起的工业作坊园,以后潜力有多大,自然不用多讲。

  距离谁那近,谁以后便受益。

  听说天下间不少能工巧匠都在往曲夏州赶,既是看看何为缝纫机,也是知道曲夏州厚待工匠,想在这谋谋生计。

  倘若能入官学做个夫子,那也是不错的。

  现在知道他们又有新计划,肯定想参与啊。

  永锦府也算运气好,正好因为缝纫机的事,率先得到这个消息。

  那知府直接道:“尽量去谈,一定要让曲夏州的工业作坊园建在北郊。”

  属下连连点头,他们一定会照做的!

  可惜就是这件事,大家还是想等纪楚回来再说,永锦府更是想要修复关系。

  如果说之前还有点别扭,现在完全没有了。

  是他们的错!

  都是马家的错!

  现在那马家生意都做不下去了,就是他们的报应。

  希望纪大人你不计前嫌,咱们好好商量啊。

  纪楚看到小宋训导以及宋三叔的信件,倒是意料之中。

  但凡有点见识的,都知道工业作坊园的潜力有多大。

  至于建在哪,那就看大家给的条件了。

  道路要修吧?

  要有什么优惠吧?

  总不能一方付出,另一方好处全占?

  之前那点摩擦?

  那算个什么事,根本不用多想的。

  一句话,就把陇西右道其他州府放在一起,想要工业作坊园距离你们近一点?那就看谁给的好处多吧。

  纪楚人还没到,信件先到。

  宋三叔跟小宋训导同时笑出声。

  还是纪楚有办法啊,这说出去,谁都不会有意见吧?

  其实这么一说,还是永锦府的赢面最大,陇西右道的第一可不是白喊的。

  而且他们府内的买卖,基本都跟纺织有关,就算为了缝纫机,也会拼一拼的。

  自然不是衙门拼,是当地的商会们努力出钱出物,该修路修路,该出钱出钱。

  永锦府衙门这边顺势而为,并不算难。

  所以纪楚到了州城,就听到前来迎接的小宋训导道:“已经选好地方,在修建了。”

  “地方是学政他们选的,临近水源,很合适。”

  “跟官道有些距离,不过没关系,永锦府他们帮忙修条路,直接连通官道。”

  这跟纪楚预测的大概相同,总算长长舒口气。

  心里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工业作坊园,终于做成了。

  对于这点,纪楚自然早就有想法。

  不管是扶持数科,还是数科联盟,以及马上问世的数学符号。

  一切都像是自己人在跟自己的玩。

  弹花机不足以显现数科的重要,那就找一个更重要的。

  这也确实让他找到机会。

  十万套棉衣的订单。

  其实没有这个,纪楚应该还会想办法,组织起沾桥县成立棉被服的作坊。

  而且这十万套棉衣,分给永锦府也好,曲夏州其他地方也好,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一切,都没有让数科研究出缝纫机来得更为震撼。

  数科的大佬们,更没让他失望,不仅早早完成研发,甚至还多造出不少机器。

  一直到现在,数科才真正一战成名。

  相信全天下,再也不会有人轻视数科,轻视数学。

  如今的工业作坊园便是很好的起点。

  现在说工业二字,实在为时尚早,可纪楚真的想喊啊,更是一种说不出的期盼。

  如果能在这里,有真正的工业萌芽,那便再好不过。

  他们有这么多人才,有这么好的理论,更有无数能工巧匠有超强的动手能力。

  没道理搞不出工业基础!

  说到底,他怎么就没带个系统过来,想点哪个科技树,就点哪个科技树!

  可惜一切都要慢慢来,科技树的萌芽还太脆弱,需要很多人小心呵护。

  纪楚回到家后,认真听小宋训导讲,终于能在家里稍微歇歇了。

  从三月份到六月初三,这中间三个月,跟打仗也没区别。

  稍微休息休息,还有工业作坊园等着他们去做,这不是个简单的工程,每隔一年半载,肯定不行的。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