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也就家里人知道,刘宝愈志不在科举,更喜欢研究数学。
但数学为小道,哪有仕途经济吃香。
而且刘宝愈人聪明,也通世故,最该做官的。
可他考上进士之后,便说已经报答了家里的恩情,要找一僻静处继续研究数学。
家里万般无奈,选了钦天监,那里倒是少见可以研究数学物理的地方的。
斟酌之后,刘宝愈便过去了,一待就是二十多年的。
所以他年轻时候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多。
等到四十多的年纪,再听说曲夏州数科的事,他娘子就知道谁也拦不住的,索性帮他收拾东西,让他过来。
好在家里儿子还算出息,也接过家里重任,其他长辈基本都不在了,更没什么阻力。
刘宝愈却认为,他来曲夏州真的来对了!
单是扶持数科,不足以让他心动。
但是完善数学符号,却是天才般的想法。
曲夏州甚至也有能力,通过数学联盟,让更多人一起参与符号的完善。
通过几个机器的设计,这些符号终于可以定稿了。
刘学政的书房里,基本都是各种各样的符号,甚至能看到改进的过程。
纪楚这会过来,目的也是这个。
因为这本数学符号,已经可以出版了。
这注定是个小众书籍,但又会是大众书籍。
以后大家学数学,自然而然要认识这些符号,同时作为查询工具来用。
其实要说符号很多吗?
倒也没有,但一经问世的,必然是要整理妥当的。
手中薄薄的一本册子,融合了上千年的数学智慧。
这可不是夸张,而是刘宝愈跟众多夫子,以及全国各地的数科大佬们一起完善的。
其中张玉春还把自家藏书拿出来,通过典籍一点点修改,纠正。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有了这些符号,以前很多晦涩难懂的典籍,都能通过符号逐渐翻译,变得通俗易懂。
纪楚听到刘学政说通俗易懂,稍稍摸了摸头上的汗。
您把高数称为通俗易懂吗!
不要啊!
刘学政笑着道:“我知道你懂一些,不要装听不懂。”
纪楚只好答:“也没懂太多。”
说着干脆岔开话题:“数学符号已经定稿了吗。”
学政精神奕奕:“定稿了,你再看一遍,咱们就送到印刷作坊。”
虽说他没有必要看,但还是翻了一遍道:“准备印多少,有多少人想要。”
提到这个,学政更高兴了。
“三百一七个!”
从去年开始,经由全国各地大佬们研究出来的符号书籍。
只有三百多人想要。
纪楚还没来得及感叹,就听学政高兴道:“太好了,若不是因为这事,都不知道天下间有那么多喜爱数学的人。”
“三百多啊,可真好!”
能买这样专业书籍的,必然是真爱。
而且经由他们三百多人使用,再由他们重新翻译整理典籍,一定能让当代数科前进一大步。
纪楚听着学政的安排,就知道后续是个大工程。
现在是数科也很清晰明了了。
钻研数学的,像刘学政,就可以专心研究,同时还能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灵感,同时做着整理典籍的工作。
像蔡夫子,张玉春他们,实践则更多。
两者带的学生,也在往不同的道路上走,没有孰优孰劣,都是相辅相成的。
从中赚到的银钱,既可以盖加快生产的工业作坊园,同样能支持大量学者进行研究跟翻译。
说到这,纪楚就道:“数科赚到的钱可以分一部分出来,专门用作典籍翻译的经费。”
“那么多数学学者进行翻译,不能让他们白做工。”
三百多人,不可能每个人家境都不错,支持他们这样干。
还不如让曲夏州数科来承担这份,也算他们赚到的银钱,最后再用上正途。
刘学政眼前一亮。
他自然是想的,却不好意思提,干脆道:“我把我专利分到的银子也放在这上面。”
如果说他最开始,是因为数学符号而已,对蔡夫子他们做的机器并不感兴趣的。
后来若不是因为给广宁卫士兵做棉衣,大概率不会亲自参与缝纫机的研发。
可一点点参与进去,方知其中奥妙。
到现在,已经完全赞同两者结合,是真的可以互相促进。
因为科举不重视,衰落至今的数科,真的焕发出不同的生机。
世人都说,如今数科越来越厉害。
殊不知那工业作坊园建成,以及翻译工作完成,整个平临国的数科会完成大爆发。
预计,就是在这两年内了。
纪楚跟刘学政兴冲冲去印刷作坊确定《数学符号》的制作。
那作坊老板也是无奈。
谁家书这样薄,甚至一大半都是作者的名字,真正的符号跟鬼画符一样啊。
所谓作者的名字,就是参与符号完善的众人。
而那所谓的鬼画符才是重点啊!
这些符号都需要重新雕刻,估计七月份才能完工,刘学政还要派个学生来盯着,省得雕刻得不对。
老板还道:“也是怪了,不止你们一本鬼画符,还有一本呢。”
还有一本?
纪楚不知道怎么回事,刘学政跟他解释:“蔡夫子的书要出了。”
“他写的内容粗浅,很适合入门看。”
“而且他写的跟实践结合,可以作为数科教科书来用了。”
啊?
他还不知道这件事啊。
纪楚在沾桥县这段时间,数科也发生不少事啊。
那老板听说他们是一起的,也就愿意拿过来让纪大人看。
书是前些日子送过来的,已经在雕刻字符了。
若不是这家作坊跟官府有合作,真不愿意接他们的活,实在麻烦。
纪楚接过蔡夫子的原稿,就明白老板为何不愿意接,这书也不算厚,翻开之后就能看到各种数学符号,大家之前都没见过。
虽然刘学政说适合做教科书,那也是数科的教科书,对普通人则是天书。
不过刚翻几页,纪楚又看了看书稿名字,这不是他的字吗。
蔡夫子还真用上了。
前两日他还在调侃,让小宋训导把他的字带到工业作坊园,现在傻眼了。
而且还是去年写的,着实很一般啊。
翻到最后,还是《蔡氏之言》的结尾。
看到这的时候,纪楚直接捂脸。
算是明白,蔡夫子为什么不跟他说这书要出版了。
因为结尾都是夸他的。
真不至于这么夸啊。
纪楚红着脸,艰难道:“这结尾改一改吧。”
话音还未落,就听印刷作坊老板道:“不行不行,我们都已经刻好字了,不能改。”
刘学政笑着道:“放心,咱们数科学生少啊,不会有那么多人看到的。”
说着,就带纪楚出作坊。
开玩笑,肯定不能让他删掉结尾啊,那是他应得的夸赞。
纪楚沉默,可又不能直接下令更改,因为书不是自己的,旁边还有个官比他大的。
一直回到了家中,他才把方才的事抛到脑后。
不要想,再想耳朵都要红透了。
接下来几天里,其他事情倒还算顺利。
尤其是工业作坊园的款项问题,最后由州学跟衙门共同支出,交给工司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