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221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太子殿下很是听劝,又是仁君,这是平临国之幸。

  裴大人还道:“要不把这个好消息提前送到曲夏州,让廖知州跟敬安有个准备。”

  重启火器,就等于重整军备。

  整个平临国的驻军都会重新整顿,这对武备松弛的各地来说,都是好事。

  许大人迟疑片刻:“再等等,等确切的命令下来后再说。”

  太子那边也没拖拉,已经让内阁拟旨,等着他来签印。

  此事他还说给病榻上的父皇听,好让父皇安心。

  今年六十八岁的皇上满头白发,眼神微闭,听到重启火器时,罕见开口:“嗯,做吧。”

  太子惊喜万分。

  他方才说了很多,父皇终于开口了。

  旁边二王爷,五王爷端着汤药跟热水在旁静立,早就习惯太子大哥的态度。

  等到太子妃带了两位公主过来,两人才退到后殿。

  公主们看到二王爷,表情明显带了惧怕。

  除了太子跟二王爷一母同胞之外,其他人各不相同,自然受过二王爷的气。

  也就是去年出了事,这才没被找麻烦,现在突然碰到,惧怕便带到脸上。

  二王爷冷哼一声直接离开,也就五王爷跟姐姐们行礼。

  太子妃安抚两位妹妹:“不用管他,如今做不了什么事。”

  京城对于火器重启的情况,曲夏州这边自然不知。

  但不管廖知州还是纪楚,都对此很有耐心,以平临国现在的情况,不难猜测太子选择。

  廖知州这边的消息说,沿海的江浙,福建一带,都在大力倡导火器重启,广宁卫曲夏州也是如此。

  这么多人一起提议,依照太子的性子,肯定会听他们的建议。

  时间来到安建三十五年八月初八。

  这是曲夏州数科的好日子。

  原因无他,他们之前送到印刷作坊的两本书,终于印出来了!

  期间虽然麻烦不断,可大家都一一解决。

  那麻烦自然是师傅们觉得符号太奇怪了,从来没见过啊。

  折腾了许久,总算给做出来,印刷作坊的师傅们满脸菜色,让他们赶紧把书都拿走。

  其中《数学符号》共计五百本。

  蔡夫子的《蔡氏之言》则有五千本。

  前者为专业书籍,到手之后,就跟着数学联盟的研究经费一起,送到各位学者手中。

  至于其他人?

  看都不看一眼!

  谁看这东西啊,跟鬼画符一样,翻上一页,绝对能睡上一整天!

  而后者由蔡夫子写的书籍,却在还未上市时,就被很多人预定。

  蔡夫子是谁?

  蔡一繁啊。

  倘若还没听过蔡一繁的名字,那真是孤陋寡闻。

  一介工匠,成功进入官学当夫子。

  如今被人敬仰不少,还有不少秀才都是他的学生。

  这般成就古往今来也没多少吧。

  不止如此,他在当夫子之前,就是陇西有名的匠人,他做的各类农具早就供不应求。

  多少人排着队求他做工具。

  现在又多了第一位匠人夫子的光环,自然更受瞩目。

  可以说蔡一繁的水平绝对可以相信,名气又大。

  他出的书,天底下多少匠人都会抢着看。

  故而《蔡氏之言》在印刷期间,已经有无数人前来预定。

  如果说数学符号有多遇冷,那《蔡氏之言》就有多火热。

  印上五千本,那是印刷作坊暂时只能印这么多。

  只要放开印制,数量会极为可观。

  蔡夫子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只为完成自己的心愿,也是对自己的本事的自信。

  无论有多少人购买,他都会写下去。

  但他逐渐发现,进入数科之后,自己这个老头子过上跟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每日忙的事,都是之前不敢想的。

  曲夏州几件轰动的事,都有他的参与。

  自己还是数科联盟里第一位匠人,各地匠人给他写信,都说他改变了匠人行业。

  对此,蔡一繁不敢居功,但却是极为高兴的。

  他就是喜欢这种虚名,怎么了?

  他就是喜欢大家都知道他的厉害!

  与此同时,他的书也在一步步地完善。

  刚开始肯定不知道怎么写,还是其他夫子帮忙,这才有了思路。

  之后越写越顺畅,遇到的人也越来越厉害。

  尤其是新学政过来,给他很多指点。

  朝中的进士,以前还在宫里当差的刘学政,都说他的书能当数科的教科书。

  反正那天晚上回到家后,蔡夫子又哭又笑,大喊一声:“此生再无遗憾。”

  要不是蔡娘子拉着他,估计还要再喊一会。

  此刻看着整整齐齐五千本书,每本书上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章节都是他这一辈子的心血,更是红了眼眶。

  多少人笑他一介匠人痴心妄想,五十多了跑到曲夏州当夫子。

  可谁又知道,他如今功成名就,靠的就是痴心妄想。

  整个数科都围了过来,小宋训导更是笑道:“蔡夫子,您多看几眼,一会这些书就要发下去了,您可看不到了。”

  张玉春也道:“是啊,外面都在求您赶紧卖书呢,书铺的伙计也在外面等着拉走啊。”

  学生们则恭恭敬敬贺喜。

  其中不少秀才学生同样如此。

  匠人怎么了。

  他们要是能学到蔡夫子一半的学问,都算他们学业有成啊。

  最先进入官学的学长们,如今身份都不大相同,全国各地的数科,商贾,都在请他们过去。

  会做弹花机的,懂缝纫机的,全都捧着银钱过来。

  刚开始加入数学的学生,家里条件基本不太好,多年读书让其他兄弟姊妹也有怨言。

  现在完全不同,各家都盼着自家有个数科学生。

  不仅能赚钱,还备受尊敬。

  就算不想跟这些打交道也行,你要是数学好,懂得研究公式,那就去做设计,能分到的利润也很可观。

  其中一位沉默寡言,一直被说怪异的秀才,他便是如此。

  以前在经科时,不少人都不愿意跟他一起做事,更觉得他不善交际,以后在官场上肯定混不开。

  因此这位秀才更是沉默,但来了数科之后他发现了,不跟人说话没关系,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反正很多夫子也是这样啊!

  而且他还帮忙改进了缝纫机的一个小问题,就有了其中一项专利。

  现在每造一台缝纫机,就会给他分成,这样的分成可以持续三十年之久。

  所以他不需要会交际,只需要会研究设计就行。

  反正在数科,只要有真本事,真有技术,有能力,有学问,便有你的一席之地。

  蔡夫子更是其中佼佼者。

  他让无数贫苦出身的学生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自己的榜样。

  倘若他们处在蔡夫子的位置,绝对做不到这样好。

  蔡一繁坦然自若地接受学生们祝贺行礼,他教导知识,学生们客气拜谢,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不会因为对方是秀才,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这种转变放在之前,是绝不能想象的。

  他在《蔡氏之言》的结尾一再夸赞纪大人,就是因为这些改变。

  纪大人也受得起这些夸赞。

  想来这些书卖到全国各地,就会有更多人知道这些事吧。

  等蔡夫子点头,外面书铺老板立刻来拉走自己预定的书籍。

  天底下的匠人们,都等着看呢!

  大家都很着急!

  蔡夫子看着众人的表情,总算露出微笑。

  不过他知道,这不过是个夫子生涯的开始而已。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