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能不能读下去,就看大家的天分跟坚持。
他们村出了个纪楚之后,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家,都开始送孩子去念书。
全都指望自家再出一个纪楚。
看看人家逢年过节送过来的东西,再看看老爷们都没用上棉花时,他们全家都穿上了。
更不用说纪楚升官之后,娘子陶乐薇开了作坊之后,每年送回来的银子,足够把家里修缮一番,更能改善大家的生活。
不说这些了。
只讲如今是纳粮的季节,可纪家根本不用交田税,谁让纪楚是当官的,田税自然免了。
这样的日子已经足够让大家艳羡。
再等纪楚娘子陶乐薇回来,众人才知道,纪楚都去京城了!
那可是京城!
众人问乐薇:“你家相公是去京城做官吗?”
陶乐薇只答:“有些差事要过去,例行公事。”
她说得低调,大家也没多想。
可消息再传过来,就是纪楚又升官的信息。
又升了?!
新皇钦点,还参加了新皇的登基大典?!
那可是皇上啊。
皇上都夸他的!
整个丰抚县几乎炸开锅。
当地官吏流水般的礼物都送过来,就是纪家不收,才改为给他家门前修路,给村里修路。
以至于纪楚回乡的时候,还夸家乡道路不错啊。
但他跟李师爷也犯嘀咕。
之前似乎不是这样的?
不管是不是这样,修路铺桥都是好事,确实值得鼓励。
康绛元年,六月十一,久别家乡的纪楚终于回来了。
他们路上低调,根本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情况,所以在到家时,还以为自己进错门了。
这门口的马车轿子怎么那样多?!
纪楚跟李师爷刚下马,就被眼尖的官吏家下人看到,立刻道:“这是纪大人吗?!纪大人回来了!”
不怪这人眼尖,实在是纪楚气质不同,而且相貌跟纪家爹娘是有些像的,这也不难猜出来。
听到这句话,原本紧闭门户的纪家,突然开了条小缝,纪大哥招手道:“四弟!李夫子!快过来!”
说着,纪楚下意识往那边走,身边书吏差役等人连忙拦着上前的本地官吏。
“让一让,让一让,我们大人要回家。”
“都让开。”
能被纪楚带在身边的,一部分是从安丘县便跟着他,另一部分则是曲夏州州城人士。
从那边远的地方,再到京城,大家经历的事情极多,这问题还是能应付的。
没等热情的众人反应过来,纪楚跟李师爷已经灵巧地进门了。
正主都进门了,大家只好拉着差役们问个不停。
这可是通判身边的差役啊!
就算是县令,都要对他客客气气的。
“请问这位小哥,纪通判准备在家多久呀。”
“你们远道归来,定然十分劳累,在家已经在县里酒楼备下饭菜,差人送来了。”
“本官乃是丰抚县县令,特来求见纪通判,这是我家名帖。”
“小人家里也是,这是书信。”
“我们不好在此刻打扰纪大人,等他们家人团聚之后吧。”
来巴结的官员乡绅,以及看热闹的纪家村人,把纪楚家围得水泄不通。
幸好是农活都干完了,不然肯定要耽误事的。
而此时的纪楚家中,一家人看着纪楚,则面面相觑。
六年不见的小弟,已经长成大人了,除了相貌跟家人还有些相似,其他地方真是不同。
纪楚也有点愣神,他不敢置信地看着纪老爹纪老娘。
他们的面容跟纪楚记忆里的爸妈很像,准确说跟照片上的爸爸妈妈很像。
上辈子的他只在相册里,看到过他们的长相。
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两人就去世了。
照片上的他们自然很年轻,眼前两人,分明是他们老了之后的模样。
尤其是妈妈眼角的痣,那个位置一模一样。
这让他眼圈微红,一时说不出话。
眼看孩子想哭,老父亲老母亲刚生出来的生疏感立刻消散,哭着搂住四儿子。
哥嫂也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纪楚连忙道:“爹,娘。”
“见过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姐三姐夫。”
最后看向乐薇,乐薇跟他站在一起,两人再正式朝家人行礼。
身后的李师爷,书吏差役等人,立刻齐齐作礼。
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
纪家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纪楚带回来的礼物也送给大家。
以前知道家里有这么多人,现在看到后,才知道这是多大的一家子。
大哥大嫂有两儿一女,大儿子今年都二十五了,也有了妻儿。
女儿今年十八,正在说人家。
就算二儿子纪振不在,这一房也有六口人。
二哥家的孩子们倒是都没成亲,可也有五口人。
总之全部加起来,纪家整整二十口,至今还没分家。
他家的情况,不分自然是最好的。
甚至三姐三姐夫也并入里面,有纪楚在,可以减免很多田税。
下面小辈们也认认真真朝四叔行礼,乐薇比纪楚早回来一个多月,跟大家也算熟悉,他们还乖乖看向四婶,防止自己做错了。
纪楚笑着一个个发礼物,只觉得小孩们可爱。
等众人坐下来,桌子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他家四儿子回来了!
还做了人人称赞的好官,肯定值得庆祝啊。
纪老爹纪老娘笑容一直在脸上,同时还有担忧,再听他们回来的过程,连连点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至于他们要在这停留多久?
差不多一个月吧。
七月份就要出发离开,正好赶在曲夏州下雪之前到地方。
六年前就是八九月份出发,到地方的时候,可把人累得够呛。
纪楚还没回纪家村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堵在门口。
现在他回来了,人肯定更多。
之前是陶乐薇帮忙应对他们,现在也换纪楚接手。
只是接手之前,他还要陪乐薇回娘家一趟,就在隔壁村,一日就能来回。
期间李师爷也要回老家,李娘子已经在家里等他,他们要把坟墓修好。
等那边情况差不多了,纪楚也会前去,陪着李家修缮祖坟。
不过去陶乐薇娘家前,她本人则有些迟疑。
陶乐薇从曲夏州出发回乡的时间,跟纪楚去京城的时间差不多。
若不是帮同乡黎士杰带些东西,时间还能更早点。
不过她跟李娘子不用赶路,一直到四月底才到地方。
回了家乡之后,乐薇跟李娘子自然颇为感慨。
一别六年,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李娘子则道:“我要回李师爷老家,把旧房子收拾收拾,看谁还敢欺负我们。”
李家的事,乐薇自然知道。
李家人丁单薄,考上秀才前几年,李师爷日子还好过些,多年没中举,就被村里人嘲笑。
连带一家三口日子都不好过。
要不是李娘子性格泼辣,加上李纹也是个调皮的,肯定被欺负得很惨。
所以他们一家才选择去李娘子的娘家,也就是纪家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