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308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他们县免学费之前,他在外面读书,回来之后考了几次乡试都没成。

  今年二十九的他年纪不算大,准备再考两三次,所以心里一点压力也没有。

  谁让他平时该读书读书,该养家养家,两件事都不耽误。

  他们安丘县出来的学生,都是要做实事的。

  想到已经去了滇州府的林元志林大人,他便无比向往。

  两人之前关系不错,可林元志已经去做官了,给他写信时说了滇州府的山峦起伏,说了那边气候温润,跟他们这里截然不同。

  真想去看看啊。

  不说了,还是赶紧备考吧。

  希望他也能做一个像纪大人这样的好官。

  曲夏州良种分配方案,让他们一州官员都得了好名声,周围其他地方提起他们的,无一不夸赞。

  至于其他人想要得到良种,只能再等等了。

  好在最迟后年,整个曲夏州应该都能种上良种麦田。

  其中功劳最大的朱大人跟谢主簿被许多地方争着要。

  不出意外,两人都会有好去处。

  只是秀才的谢主簿,大概率能当上县丞,这对他来说绝对是好出路,而且他也绝对有这个能力,担当要职。

  朱大人同样被许多地方争抢,只要他能去自己家乡任职,给多少好处都行的。

  原本无人问津的朱大人,此刻变得人人追捧了。

  好在他沉寂许久,对大家的热情心里有数,并未过分张扬,只道:“算是报了家里的养育之恩。”

  让他家不至于被他连累,被人指指点点。

  曲夏州的变化,被无数人看在眼里。

  更给了无数地方信心。

  “曲夏州都能发展起来,咱们这也可以。”

  “人定胜天!”

  是的,人定胜天。

  哪有天生的好地方,都是依靠百姓们一点点改造出来。

  而曲夏州的技术,好处,也在惠及其他地方。

  比如夏收结束之后,就匆匆回边关的仙阳,善钦两地百姓。

  他们三月底去的边关修城墙,赶在五月夏收前回了家。

  现在麦子收完,稍微歇息一阵,便立刻要回来。

  村里懒汉还问:“那么辛苦干什么,修城墙又累又苦的。”

  这些人根本懒得理。

  在曲夏州修城墙,根本没那么苦啊。

  而且工钱合理,他们都铆足劲给自己盖房子呢。

  去干活的人,把挣来的银钱,加上收麦子的钱留给家里,开始修缮房屋。

  等他们十月份回来,就能看到效果了。

  有这个奔头,肯定要赶紧去做事的。

  省得被关外那些人抢先了。

  你们觉得这活辛苦,关外的人眼巴巴看着呢。

  事实也确实如此。

  有些战俘干着干着,已经当自己人了。

  外面打仗那么厉害,不如在这混口饭吃。

  但纪楚跟廖知州知道,关外的战事大概率要到尾声了。

  再打下去,谁都活不成。

  那南门金连打带威胁,确实是有效果的。

  不过消除仇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他们还在等更好的消息。

  短暂停战,都让百姓们松口气。

  无论怎么样,不打是最好的。

  都是血肉之躯,都有爹有娘的。

  有岳将军看着,多半不会出问题。

  想来等到边关问题彻底解决,岳将军同样要离开。

  曲夏州官员人来人往的,倒也正常。

  不过等纪楚也要走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廖知州离开,大家心里有数的,他是新皇亲信这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岳将军要走,也是肉眼可见,实际上他早两年就该休息。

  唯独纪楚不一样啊。

  他从做官开始,就在曲夏州的。

  怎么他也要走?!

  按照他做通判的时间来说,怎么还要待个一两年吧?

  别说下面百姓,就连新老官员都慌啊。

  “谁说纪大人要走啊。”

  “哪里来的消息?”

  “京城!”

  “京城那边说,皇上有意让他再升一升。”

  别升了啊。

  这不是已经够快了。

  再沉淀沉淀啊。

  这话倒不是酸,完全是官员们心慌。

  在曲夏州时间久的官员,觉得这地方没他不行。

  在这时间短的,则想着还没蹭到政绩了,他要是走了,那大家怎么办?

  故而一群人愁眉苦脸,就差拉着纪楚的手,让他别离开了。

  百姓那边则更为夸张,不少人都到衙门问,纪大人真的要走?什么时候啊,不能留下来吗?

  可最为难过的,必然是另一个地方。

  工业作坊园。

  或者说本地数科。

  小宋训导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小跑到纪楚面前,直接道:“敬安,你要走?!”

  “不会啊,去年才升的通判,怎么也要一两年后吧。”

  纪楚跟李师爷正在说这事,自己跟廖知州都没把这件事往外说,怎么还传到曲夏州了。

  看来是有人想赶紧坐实,好让去做原化州做钦差的人无从更改。

  可话刚刚说完,小宋训导就来了。

  小宋训导是真急啊。

  自己从一介县里教谕,有了如今的身份,掌握一整个工业作坊园,全靠听纪楚的话。

  他要走了,自己怎么办啊。

  纪楚听着他说,忍不住笑:“跟我哪有那么大的关系。”

  “换个人,根本不敢主动做数科训导。”

  当年数科什么样子,大家心里没数吗。

  小宋训导沮丧万分:“不能这么说,也是你提醒的,之后好起来,也因为你。”

  正说着,他又道:“还有我三叔,他也要被调走了。”

  小宋训导他三叔一直是个极聪明厉害的。

  当初侄子要去数科,他也没反对过,甚至鼓励他坚持。

  在曲夏州做几年训导,其实早就应该调走,可曲夏州州学根本离不开他,而且如今的州学都是实权部门了。

  有人有钱有技术。

  天底下再也没有比他更有权力的州学左训导。

  再加上如今的学政基本不管事,他基本是名副其实的学政。

  可即便如此,该走还是要走。

  扬州那边的官学请了他很多次,想让小宋训导他三叔过去,重新扶持一个数科。

  所以对他来说。

  那就是叔叔要走,纪大人也要走。

  怪不得小宋训导心慌。

  而小宋训导大概率是不会离开的。

  工业作坊园事情烦琐,人情来往也复杂,只有他这个从头跟到尾的人,才最明白里面的事。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