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裴大人还道:“你不该来我们这的,今晚去赴宫宴才好。”
省得皇上不喜。
不应该掺和到先太子跟今新臣之争。
可见他们看得出来,先太子的人再怎么挣扎,也是秋后蚂蚱,紧跟新皇才是最好的。
听到这,纪楚也不客气了,直接道:“既然如此,那许大人为何闷闷不乐,为何又会被闲诗所扰。”
知道先太子那边不行了,怎么还难过?
纪楚知道答案,可就是要问。
“先太子待我们不薄。”裴大人刚说,就见许阁老摆摆手,接过话道,“以前也同你说过太子的良善。”
一听到这,纪楚就道:“许大人,恕我冒犯,您以为若以先太子性格,会如何处置曹家。”
不用他们回答,纪楚继续道:“肯定跟当年的二王爷一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因为感念曹阁老的不容易。”
“但是许大人,这样真的好吗。”
纪楚起身拱手道:“大人,您明明知道,这样不行。”
“就像您在曲夏州平息指荒为田一事,帮他们慢慢遮掩一般,难道天下事,真的都能这样平?”
“按那种方法平息曹家倒卖矿料,只会养出更大的蛀虫。”
纪楚最开始表露的方法,就是跟许知州在曲夏州的方法一脉相承。
这甚至是曹家信任他的开始。
以后证明,纪楚虽为许大人下属,做事却跟他完全不同。
这并不是纪楚否认许阁老的为人,而是想说,对于烂肉来说,直接挖掉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慢慢来的。”裴大人皱眉道,纪楚怎么还指责上他老师了。
纪楚让李师爷把手中的文书拿出来。
“那他们可以慢吗。”
“他们已经慢了三四十年,还要让他们等吗。”
这份文书里,是曹家在原化欺男霸女,横行无忌,掠夺田产的罪证。
四家加起来,一共八万顷良田,八十万亩的良田,如今分给了八万多户百姓。
这几十万佃户重新有了田地。
四十年的时间里,几十万人失去自己的土地。
还要他们等吗?
再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起义?
等到拿起锄头到“反贼”?
“太子的仁德,若只对看得见的人仁德,便不是真仁德。”
“他既然要做皇帝,就要对天下人负责任,但他看得到天下人吗。”
“是一个目光短浅,只信教条的酸儒,是让平临国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
“大人,您看得出来,这不是太平盛世,这是有着顽疾的三百年王朝。”
“这种时候,真的需要一个这样的君主吗?”
先皇惩治的文官贪腐。
各地的武备松弛。
再加上平临国四邻蠢蠢欲动,以及士族兼并土地的严重。
这真的是太平盛世?
绝对不是。
只要连着两年有什么天灾人祸。
平临国衰落的速度,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要快。
许大人看不出来吗?
他当然看得出来。
他只是觉得,这艘腐朽的大船还能动,还可以慢慢修补。
他心中的明君会做到的。
实际上并不行。
以他守孝半年,把自己累病累死的行为就看得出来。
许大人对先太子的愧疚,并不只因曹阁老的酸诗。
是因为他在心中,早就明白先太子不是明君,早就明白对比新皇,先太子的行为就是不合适。
今上或许不是明君,更不是个磊落的君主。
那太子更不是啊。
许大人愧疚的根源在这,或许在太子还在世的时候,他便已经不是个忠臣了。
这对自幼读圣贤书的真君子来说,无异于日日夜夜的酷刑。
纪楚送过来的文书,写着的是几十万人的生计,是平临国的顽疾,甚至只是顽疾的一部分。
一个曲夏州,一个原化州。
也不过是平临国偌大国土的几十分之二。
纪楚直接道:“大人,既然您已经不忠君了,不如爱国,不如把这份愧疚投射给百姓。”
“您不是在为皇上效命,是在为百姓请命。”
裴大人听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啊?
谁教你这么说的?
不忠君都无所谓啊。
让皇上听了,立刻砍你脑袋。
可后面那句劝,却又能说到人心坎上。
他们不是要选个明君去效忠,他们是在为百姓请命啊。
以裴大人对老师的了解,这句话对老师绝对有所触动。
果然,一直沉默的许阁老微微抬头,看着纪楚道:“好张巧嘴。”
“不只是巧嘴。”纪楚直言,“还有对局势的判断。”
“大人,下官今日不去宫中,却来您这里,您觉得皇上会惩罚我吗。”
不会。
许阁老心里默默回答。
新皇对自己认定的事,颇有些独断专行,对人也颇为狠辣。
但绝对不会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因为纪楚不可能喜欢先太子,更不可能是先太子一派的。
而且不管敬安如何想,至少他要做的事,跟新皇是一致的。
想到这,许大人忽然笑了。
是他钻牛角尖了。
再这样下去,就要步先太子的后尘。
送走纪楚,许大人此刻终于能说出心中那句话。
“先太子不适合做君主。”
此话一出,直接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
都说人死为大。
人家都死了,你还这样说?!
许义!
你到底有没有良心!
这话当然是曹阁老气急说的。
可许义后面还有其他话等着。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什么是好的君主呢?
对百姓有利的事,就算是再小也要去做。
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革除。
这句话,既是对先太子纵容二王爷,以及众人想象中会包容曹阁老的最好反驳。
同样,也是对如今君主的要求。
许大人承认那位不适合做君主,可也没说这位就一定合适。
否则,咱们就按照顺应民心的标准来看看。
什么,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信。
什么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等等等。
总之一句话。
好君主标准,是要对百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