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358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当年前往曲夏州,就是这么赶路,以至于一病不起。

  李师爷自己都笑:“我现在也是瞎担心。”

  肯定啊,如今的纪大人,身体可是很好的。

  话是这样,众人还是极累的。

  还有追风也被绑到马背上,这一路也是累得够呛。

  此刻的昌河州州城门前,当地三班六司,以及通判知事等人,还有纪振,李纹已经在城门口等着了。

  日盼夜盼,终于把纪大人盼来了!

  天知道,他们知道纪大人要来他们这做知州时,大家有多高兴啊。

  但是怎么等,大人他就是不来。

  之后才知道,是纪大人第一个孩子要出生了,这才耽误。

  大家虽然能理解,但该着急还是着急,不时去问纪振跟李纹,想从他们那里知道点情况。

  可他们两个的嘴极严,半个字都不肯透露。

  纪振更不用讲,他都不会说话,沉默得要命。

  还是两人愿意讲的时候,才说了确切的时间。

  看着来来往往那么多人,终于盼到纪大人的身影。

  李纹喊道:“爹!纪大人!”

  李师爷跟李娘子马匹加速,赶紧奔向儿子。

  从安建三十五年七月,到如今的漳兴二年七月,整整三年时间!

  看着孩子明显长大不少,就是手上多了不少伤痕,难免落泪。

  纪楚也是看向侄儿纪振,见他又高又壮,显然是真正成年人的模样,多了不少感慨。

  当初这孩子十七就跟着自己,如今都二十五了,确实不一样。

  他们并未说太久的体己话,等等私下再讲也行。

  眼前还有昌河州的官吏们等着呢。

  一众官吏齐刷刷拜见他们的新长官纪大人,这位大名鼎鼎的纪大人,终于来了啊!

  这位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年轻许多。

  “拜见知州大人。”

  “见过纪大人。”

  “大人一路辛苦了。”

  “大人,下官是昌河州通判杜忠,见过大人。”杜通判客气道。

  他虽有监督职能,但官职为从六品,再加上大人身份不同,肯定要客气。

  “见过大人,下官乃本地同知晁盛辉,以后都是同僚,还请大人多多关照。”晁大人更是恭敬。

  同知。

  这个职位约等于副知州。

  有些地方并不设,比如曲夏州就是。

  可之前说过,昌河州地方宽广,约等于两个州,甚至三个州的面积,故而有同知的官职,协助知州办公。

  这个职位为正五品,比通判还要高一些。

  最后就是即将卸任的现任昌河州知州刘大人,也由他给大人一一介绍下面其他官吏。

  其他官员见此,立刻上前打招呼,不指望纪大人一下子就记住他们,总要先有个好印象才是。

  跟着这位做事,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

  众官员再次行礼,把路过运货的百姓看得一愣一愣。

  “这是在干什么啊?”

  “那么多官员,在拜谁?”

  城门口的士兵昂首挺胸,直接答道:“昌河州新知州,纪楚纪大人!”

  谁?

  他们没听错吧?

  纪楚纪大人,真的来了?!

  在纪楚一行人还在休息的时候,这个好消息就传遍整个昌河州州城。

  纪大人来了,那个给他们送十万棉衣,给他们配方造手榴弹的纪大人,终于来了!

第115章

  昌河州, 地处平临国北方边卫。

  共有十二个县,加一座卫城,人口共计二十三万, 这还是加上广宁卫的五万士兵。

  所以说这地方,地广人稀, 一点也不为过。

  这里面的二十多万人, 有本地人,也有逃荒逃过来的, 还有被贬到这里的,总之日子都不算好。

  对比已经发展起来的曲夏州, 还有本就位处中间的原化州,更别说京城,那都没法比。

  可这里有一条比较好。

  只要努力,不太缺吃的,就是吃得好不好,那另有说法。

  为何这样说?

  还是地方大, 总会有你的土地。

  就是看勤不勤劳了。

  如果不勤劳的话, 大概率会因为房子修得不够结实, 冻死在大冬天。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大多身体强壮, 就是为了抵御寒冷的冬日。

  所以过冬的需求, 比曲夏州还要严峻。

  这看当地的农俗谚语就能知道个大概。

  其中一句说‘春分雪水干’, 也就是说, 到农历的二月二十一, 积雪才能融化。

  放到现代来说,已经公历的三月底,这个时间的其他地方早就草长莺飞。

  再看‘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节气小雪之时,土地已经被厚厚的雪覆盖。

  ‘大雪江河冻,冬至不行船。’

  在冬至的时候,别说不行船了,马匹都能在冰面上行走,那冰面厚实的,可以当滑冰场。

  当然,偶尔也会有捕鱼的冰窟窿,很需要注意安全。

  农历九月底十月初,就已经下了大雪,差不多九月初就开始冷了。

  一直到次年的二月底,雪才融化。

  长达七个月的寒冷天气,让这里的保暖不只是保暖,而是保命。

  这也是昌河州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却没有多人过来的原因。

  不是这地方不好,是因为不适合人生存。

  想要在这生活,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过冬问题。

  纪楚选择这里,自然因为一个东西的出现。

  棉花。

  放在曲夏州,棉衣的出现,可以让三四个月的冬日里,百姓们可以出来活动。

  做工也好,生活也好,不至于三四个月里都局限在家中。

  而在昌河州,则可以让百姓长达七个月的寒冷天气里,同样可以出门。

  一年到头来,五个月储存过冬食物,七个月过冬。

  这种情况之下,日子能过得富裕才是怪事。

  一个地方的经济,甚至一个朝代的兴衰,跟气候有很大关系,这点已经很多研究人员证实过。

  可新作物,新工业的出现。

  却能靠人力一定程度改变这些。

  或许这就是人类文明迷人的地方。

  而与此同时,平临国的内地太挤了。

  地少人多。

  再加上良种出现,许多工业作坊园的出现,接下来几年里,必然会人口爆炸式增长。

  按照朝代兴衰规律,已经有三百多年建国史的平临国,确实也到乱的时候。

  再有上面的原因,肯定会因为地少人多打起来。

  除非,有容纳那么多人的地方。

  昌河州一带,就是最好的地方。

  或许这里还不够好。

  但没关系,大家会建设这里,让这里跟很多地方一样,从不宜居变得宜居。

  棉花的出现,就能抵抗这里的寒冷,让人们更适应这里的生活。

  纪楚一行来到昌河州衙门,确实发现此地跟其他地方不同。

  平临国的州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