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纪楚点头:“他们会给吗?”
邓将军却笑:“放心,肯定会。”
昌河州内里发展的时候,邓将军对外的处置也没停过。
这位小邓将军比之他父亲在时, 多了转圜谈判的空间。
主要还是因为边境势力逐步增强, 敌弱我强之时, 自然更好谈事。
今年年初,在邓将军求购好马的时候, 草原主战部落跟主和部落便争吵不停。
没想到被岐国梁国钻了空子。
草原两派部落因此争端更多。
邓将军一直派人盯着, 大概知道他们的情况。
草原部落对水泥需求不大, 但对棉花很感兴趣, 尤其是知道昌河州今年棉花面积比较多, 只要愿意,肯定能换到。
但想换到这种好东西,肯定要打好关系啊。
好不容易人家需要好马, 这事就给搅黄了。
这种心态的转变,也有广宁卫实力增加的原因。
既然打不过,那不如好好做贸易,反正是各取所需。
毕竟没有哪个部落敢夸海口,自己能入主中原的,多是试探试探,多讨点好处罢了。
以前还能试探,现在试探的机会都不多,求和的部落,自然更多。
邓将军在广宁卫多年,早就了解对方的心思。
再加上西北常备军的先例,他更主张和谈,当然是整顿军备的和谈。
俗话说就是,一面磨刀,一面热爱和平。
邓将军原本还怕纪楚觉得他软弱,毕竟以纪楚的性格,应该是不怕打仗的。
没想到纪楚却是赞成的。
“打仗劳民伤财,对两方百姓都不好。”
不是不能打,而是非必要仗没有必要。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古人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邓将军点头称是,看向纪楚的目光更加亲切。
不过他下一句话,让纪楚颇有些无奈。
“那你承诺要开疆扩土,怎么跟皇上交代啊。”
这其实算是秘密。
只有朝中少数人知道,偏偏邓将军就知道这事。
这可不像战马,邓将军还能想办法弄过来。
开疆扩土,实在艰难啊!
不过身为将领。
倘若能帮平临国开疆扩土,这辈子也算值了。
纪楚没有说话,这要怎么讲。
怎么不能说,自己在画饼吧?!
可他又看了看岐国梁国方向,很快回过头笑:“那件事再说。”
反正现在是不着急的。
日子还长着呢。
邓将军挑眉,没有再问。
还是先把战马的事情解决了。
草原部落盛产好马,这个众所周知。
不过如今最好的马匹,掌握在一个叫罗和部落手中。
这个部落的首领善养好马,整个草原都有名气,他家世世辈辈都在草原生活,同样也是主和派,并不愿意攻打广宁卫。
这样看起来,罗和部落似乎跟平临国没有往来。
可又因为他家善养好马,所以主战派的部落马匹,基本从他这里出来。
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不管愿不愿意,大家都会有来往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邓将军这次就是想直接跟罗和部落合作。
反正是买卖马匹,不如卖给他们。
用纪大人的话来说,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大家获利更多,还没有人员伤亡。
除了主战为主的当碚部落之外,无人受伤。
纪楚跟邓将军商议过后,就能给京城的同僚回信了。
这同僚大家还都认识。
正是京城周家,那个因为棉花饱受诟病的周大人。
他如今在京城礼部任职,又因为书画好,还会被皇上召见一起画画写字。
所以也能知道皇上的态度。
纪楚把信件回过去时,心里还有点愧疚。
平临国的棉花越来越多,周大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吧?
幸好他还被皇上召见研习绘画,否则抨击他审美的人只会更多。
这种情况下,还给他传递消息,真是个大好人!
所以这好马必须送到京城,算是不辜负传递消息的好意。
纪楚思索片刻,又拜托邓将军帮忙弄一些马鬃过来,由马鬃做画笔,用以做周大人的谢礼。
广宁卫的事情处理完,剩下便是等消息了。
邓将军那边行动迅速,三月十六便联系到罗和部落的族长,想要买他们最好的黄骠马,听说他们部落养成一些。
传说这是秦王坐骑,用以献给皇上,他应该会非常高兴。
邓将军比之他爹,可是“狡猾”很多。
中间怎么谈的自不用细说。
罗和部落本就无意跟实力日渐强大的广宁卫交恶,不管心里如何想,反正表面客客气气的。
邓将军自然不介意人家内心如何,大家能维持表面和平就行了。
一直谈到三月二十二,总算达成协议。
运过去草原需要的茶叶,香料,以及九月份产的棉花,算是交换。
这些东西,原本是当碚部落劫掠了昌河州,然后用劫掠的物资向罗和部落换取马匹。
至于交换什么,那就取决于他们抢到了什么。
现在罗和部落依旧用马匹换物资,却是想要什么,就可以换什么,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跟当碚部落交易要好得多。
那其中选择,更不用讲。
邓将军得到三匹黄骠马以及另外七匹战马之后,便立刻送到纪楚手中,再一路送到京城。
一起送去的,还有制作好画笔的马鬃。
不过这个东西,由纪楚先送到曲夏州工业作坊园,请当地数科夫子们帮忙设计制作,再送到京城,给周大人做礼物。
反正,马匹应该能赶上今年春狩吗?
不行的话就等等,反正还要秋狩。
有了这次交换,后面的交换更是顺理成章。
以贸易促进和平,便是邓将军在做的。
而纪楚负责的,则要保证这些物资的充沛。
两人各司其职,共同守卫昌河州的安全。
当然,私下里,邓将军该练兵练兵,纪楚该补充军备补充军备,更不会耽误事。
得知边境稳定的平临国百姓,更愿意来这里种地。
人所求的,不就是和平安定,有田有房吗、
现在的昌河州都能满足。
与此同时,跟关外另外两个小国有来往的祝亚以及带着的施工队,还在梁国努力赚钱。
根据祝亚送来的信件,他详细描述了做火墙的过程,以及那国王的大方。
最近半个月里,他们已经做好一间房屋的火墙,还提前烧了炭火,让梁国国王感受其温暖舒适。
“不管是梁国国王,还是其国贵族,都极为满意。”祝亚的信中写着,还道,“送来的水泥也很好用,非常结实耐烧,比之外地买的水泥质量更好。咱们州里最好也用这些水泥来做火炕。”
这些内容都没问题。
但再往下看,便看到祝亚的犹豫跟纠结。
“咱们施工队只做技术,所有苦力皆由本地人承担。”
“一日十二个时辰,竟然逼迫他们只休息四个时辰,一日一顿饭。”
“奴役劳力如同牲畜,皆口不能言,目不能直视。”
后面写得更是揪心。
即便是一日一顿饭,吃得跟牲畜也无异。
睡觉的时候手脚要捆着,说是防止他们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