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422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但分析局势方面, 还是多了层考虑。

  邓将军也是看到周围部落小国忽然变了脸色, 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甚至那些原本想要和谈的草原部落, 现在也变得犹豫起来。

  扣下你家的工匠, 还是官方派出去的工匠。

  这事可大可小。

  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

  那周边小国部落, 都能欺压到你头上。

  邓将军再次庆幸纪大人行动迅速,极快地拿到皇上批复的奏章。

  “便宜行事。”

  意思就是,怎么处置, 都看你们的。

  这么一说,昌河州广宁卫便不至于束手束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再想想,纪楚发出奏章的时间也合适。

  那边春狩刚结束,京城众人正是高兴的时候,来这样当头一棒,也能让他们清醒清醒。

  既然没了顾虑,就要好好处理跟岐国的争端了。

  “首先要把人救出来。”纪楚直接道。

  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边。

  祝亚等工匠必须救出来。

  邓将军道:“岐国咬定他们有错,不肯放人。”

  “除非把宫殿修好。”

  纪楚总觉得这里有一丝怪异。

  这岐国国君,对火墙火炕,是不是太依赖了些。

  按道理,小国都会避免跟大国发生争端。

  就比如那梁国,百姓都被拐走了,一个字都不敢吭。

  这事要放在梁国身上,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接把匠人们驱赶出国境,就算是惩罚了。

  岐国国君难道对火墙极为钟爱?

  纪楚还没想明白里面的关键,就得知岐国本质是宗教治国的事情。

  李纹跟纪振把他们看来听来的,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谁料话音刚落,就见邓将军脸色难看道:“这是故意的。”

  “故意让咱们知道,他们岐国不怕打仗。”

  那么多虔诚的信众,几十万百姓。

  只要岐国国王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锋陷阵,根本不会把自己生死放在眼里。

  因为在他们眼中,是了反而是解脱,按照他们的教义,为国王战死,下辈子能投胎到好人家,享受荣华富贵。

  几十万不怕死的士兵,谁都会胆寒。

  怪不得岐国敢跟平临国叫板。

  这个小国平时一声不吭,还是小看他们了。

  纪楚叹口气。

  平临国这一圈都是什么国家。

  草原那么多部落,有的想做贸易,有的就想打谷草,还有的想南下。

  梁国岐国,一个胆小投机,一个蟹脚控国,培养敢死队。

  真是头疼啊。

  但这是危机,也是转机。

  只要把这件事处理好,广宁卫一带,应该能个短暂的和平。

  可跟岐国“硬碰硬”并不划算,总要想想其他方法。

  纪楚跟邓将军都不想要这种不必要的牺牲。

  岐国国王或许不在乎他的信徒。

  但平临国这边的人在乎。

  想到这,纪楚越来越觉得奇怪。

  总觉得岐国国王的做法,似乎有些怪异。

  至于哪里怪,又说不出来。

  “他拿这种自创的宗教治国,倒是像咱们老家乡下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李师爷随口吐槽道。

  基本就是制定一个规则,每一件事都能累积相应的功德。

  功德够了,下辈子就能投个好胎。

  有的规则是让你做好事。

  有的规则则是让人奉献,或者说付出,并且有指定的付出对象。

  看样子他们小教是要无偿给国王做事,不求回报。

  而国王会营造自己的法力神通,时不时给点甜头,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本质上还是剥削。

  这种小教在极为穷苦的乡村极为流行。

  多是百姓们生活没有希望,只能寄托于来世。

  纪楚立刻看向他,方才那点明白,似乎有了方向。

  岐国的行事方法,跟边卫小国部落,好像不一样。

  相比草原部落的观望,以及梁国国王不在乎百姓离开。

  这岐国国王做事颇有些不同。

  说不上来,但就是跟这片土地的人格格不入。

  对方似乎知道平临国的情况,更知道平临国的习惯。

  所以更能在他们的底线上跳来跳去。

  不怕对手太强大,就怕对手了解你。

  这就是纪楚之前觉得怪异的地方,被李师爷这么一提醒,他倒是想起另一件事:“岐国国王跟平临国交流得多吗?”

  或许这宗教治国的方法,还真是从平临国一些地方小教那学来的?

  邓将军摇头,不过他想起一桩往事:“岐国之前的国王对中原文化很是向往,我爹在的时候,他还来求教过。”

  “但那时候边关不太平,交流便不太多。”

  “之后听说他们内部纷争换了国王,想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小教治国的。”

  拼凑出这些信息之后,邓将军也发现不对劲。

  用平临国乡土间的小教治国。

  扣下工匠也要建火墙宫殿。

  还知道他们在乎什么,特意显示出自己国家的百姓,或者说信徒不畏厮杀。

  甚至还拿匠人们诱骗百姓离开这件事,作为要挟。

  这手段,怎么越看越熟悉。

  邓将军下意识道:“怎么像州县小吏的做派。”

  就拿怕冷这点来说。

  其实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本地人,尤其是国王那种身份的人,库房里不少珍稀皮货,而他们也有自己的取暖方式。

  就算对火墙极为渴求,比如梁国那种,但也不会为了火墙,强行扣下的平临国匠人。

  没看人家百姓跑了,他们都能当作不知道,这是小国的生存智慧,甚至是纪楚敢让匠人这么做的原因。

  所以说,这事透着怪异。

  李师爷说,那小教像是乡野间的做法。

  邓将军话里的意思,则觉得这些岐国国王,颇有些州县官吏之派。

  三人对视一眼。

  “他是平临国的人?!”

  平临国的官吏跑到周围其他小国做官,甚至当国王,当国王女婿,并不算罕见。

  可真出现在面前,总觉得颇有些神奇。

  纪楚又分析道:“如果这么讲,那就说得通了。”

  “了解平临国的行事做派,不会把事情做绝,又会给一定的威慑。”

  “因是平临国人士,所以至今都受不住寒冷,多半还是内地的人。”

  那问题来了。

  这人放着平临国的官吏不当,为什么要跑到这么偏远的地方。

  可别说,这边有王位给他,人家肯定来了。

  事实上谁也没有办法预料之后的事。

  这人不管现在如何,当初肯定不是冲着能当国王来的。

  为的就是逃到人烟稀少的地方,阴差阳错,当上了岐国国王。

  逃到这里,必然是为了避难,还是杀身之祸那种。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