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427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啊?!

  照搬!?

  他们怎么对百姓的?

  “梁国荒地也极多,可以免费分给百姓,让他们自己去开荒。”

  “用低廉的价格租赁农具,指导种田。”

  “减轻赋税,二成到三成最佳。”

  “山泽税也要减少,不会太严重的砍伐,更要忽略不计。”

  “帮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家里,修建火炕。”

  这些还不算完。

  一条条算下来的,梁国国王脸都绿了。

  他不过建个火墙宫殿而已!

  就要付出这么多?!

  凭什么!

  平临国不过来了一批工匠,就能改变他们整个梁国?!

  “严防死守!不让他们出国即可!”有官员提议道。

  国王冷笑。

  怎么死守?

  梁国面积这样大,总有防不住的时候。

  还能日日夜夜看守不成,又要增加多少军费?

  平临国啊平临国,可真是惹得好麻烦。

  见国王不同意,另有臣子提议:“那就照着做?其实不用做全,差不多就行,多数人还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的。”

  这话倒是真的,只要这里有口饭吃,多数人并不会主动离开。

  说到底,还是要让利给百姓。

  还是希望平临国乱起来。

  他们一乱,就没工夫管自己了。

  更希望他们别扯什么民为重,君为轻这种话,搞的自家百姓都想走。

  这大概就是比烂?

  生怕别人做得太好,让自己倍感压力。

  不管他们如何想,反正都要捏着鼻子,学习昌河州的善政良政。

  否则最多两年时间,梁国就要变成空城了。

  纪楚听着梁国的情况,稍稍点头,又看向岐国。

  岐国日子更难一点。

  尤其是那岐国国王,还在发愁香料。

  香料太难买了。

  原本百金的香料够用半年。

  现在因为昌河州严令禁止平临国各地售卖给他,就连梁国以及草原部落都跟着禁止买卖。

  就让这香料极难获得。

  要不是有些胆大的货商,甚至就要断了。

  可那货商一次只卖一点点,而且每次都在涨价。

  现在涨的价格,已经让他们承受不住。

  “承受不住又如何,难道就不买了?”

  “没有异香,那信众们肯定会起疑,现在那些信众们就有不满了啊。”

  王后说着道:“再多加赋税,苦一苦百姓。”

  还加?

  即便是自己人,都觉得这话不妥。

  而且信众们本就不满火炕的事没成,认为功德扣了也没好处。

  现在还要加赋税,他们会高兴?

  再这样下去,民怨沸腾,再虔诚的信众都会有疑虑吧?

  谁料国王却点头。

  就这么办。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让他再选,他绝对不会再扣下平临国的工匠。

  惹到这种大国,实在太难受了。

  国王等人是这样想的,觉得是他们得罪了平临国才这般。

  可本地官员却觉得,应该不至于吧?

  以他们的视角来看,其实中原王朝没那么严苛,大家维持面子功夫即可。

  现在匠人都回去了,而且过去半个多月,该放宽对他们的贸易了吧。

  加税的政令下去。

  即使再迟钝的信众,心里都有些疑惑。

  偏偏这个时候,隔壁的梁国传来消息。

  人家国王在减税。

  而且减税的幅度极大,甚至还帮本国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修火炕。

  其他事也就算了。

  修火炕?!

  他们要用功德积分换的火炕,人家免费给修。

  凭什么啊。

  人家甚至已经开始行动了。

  说是听平临国的话,所以这般做的。

  而昌河州知州许诺给梁国国王的另一件事,更让岐国有了动荡。

  这件事是纪楚深思熟虑过的。

  拐了梁国那么多百姓,实在显得势大欺人。

  倘若习惯了这样对待他国,难免显得傲慢。

  再看梁国那边,不管真心还是假意,确实在逐步改变自己的政策。

  政策的效果很是明显,梁国百姓流失得果然慢了。

  既如此,就要有所鼓励。

  “今年滇州府棉籽大丰收,额外多调了一些棉籽会送到昌河州,拨三千棉籽,送到梁国。”

  如何分配,自然有所协商。

  梁国人口不多,认真分一分,家家户户都能种一些。

  这对同样处在寒冷地带的梁国百姓来说,是最实惠的。

  对于梁国国君来说,自然更没的说。

  别看平临国棉花越来越多,但对他们来讲,还是珍稀物件,若是本国能种,自然最好。

  梁国官吏看着昌河州给的分配方法。

  国王得到的最后,后面依次排序,他们这些官吏也分到不少。

  再接着是本国的士农工商等等。

  这是中原王朝的奖励吗?

  有聪明人,已经悟出里面的精髓了。

  “苛待百姓,他们平临国,就会拐走咱们的人。”

  “善待百姓,则会给予帮助?”

  好像确实是这样?

  众人看向国王。

  梁国国王早就意识到了。

  就那群中原王朝的酸夫子们,确实在践行他们的信念。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他们真的把这句话当回事。

  那昌河州的知州,能看不出来,他们这些事做得不情不愿吗。

  但依旧愿意帮忙。

  跟他们相比,自己又算什么?

  有些想法顽固的,依旧觉得平临国另有他想。

  可接触过中原文化的,难免多思多虑,忍不住为这种想法叹服。

  等消息放出去,眼看原本惧怕他们的百姓,向他们连连感谢时,梁国国王都道:“算了,就按昌河州的方案吧。”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