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44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虽说不能以税收论本地的发展,可在这账册上,确实能看出昌河州情况。

  对于昌河州官吏们来说,颇有些两年忙碌,终于开花结果之感。

  有些人当了十几二十年的官,也没有如今这般成就啊。

  说的就是一直没吭声的晁同知和杜通判。

  今年各处都在忙。

  纪楚在广宁卫,岐州两头跑。

  故而昌河州大部分事情,尤其是本地治安巡防,皆是晁同知跟李师爷在忙。

  杜通判则履行职责,监督各司的情况。

  以前忙的时候不觉得,现在两人也翻着账目,像是翻着自己的“战果”。

  晁同知还有点不好意思。

  说战果,似乎有点夸张,可他已经多少年,没做出过成绩了。

  这两年的经验,还真是非同一般。

  跟着纪大人做事,确实不一样。

  杜通判何尝不感慨,在听说他即将升迁的小道消息时,更是觉得这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纪楚也从京城那得到消息,说杜通判任期满了,明年就会离任,并且是高升。

  这是看他表情,看来这事多半是真的。

  也有同僚直接问了这话,正好这会高兴,多讲几句也没什么。

  杜通判委婉道:“还未确定,不过就算能升迁,也是纪大人帮忙。”

  纪楚怎么能接这话,李师爷连忙道:“都是杜通判辛苦,朝廷那边都记着呢。”

  要说辛苦,那整个昌河州的官员,谁不辛苦啊。

  这是不是说明,他们也有机会?

  不少同僚满面红光,难免兴奋起来。

  但说起升迁,谁都没有纪大人升迁快。

  他如今可是两地知州,东北总督,妥妥正四品官员。

  他们就不求这样的升迁速度了,能跟着沾沾光即可。

  没看杜通判那边,对纪大人的敬佩早就溢于言表。

  众人闲聊片刻,又看完九月份的账目。

  今年大部分税收,差不多也截止了。

  说完挣钱的事,就要说如何花钱。

  户司主事立刻坐直身子。

  方才他有多兴奋,这会就有多紧张。

  纪大人挣钱厉害。

  可他花钱同样厉害啊!

  今年除了各地官吏月俸之外,最大的支出便是给穷苦人家修火炕,甚至连岐州也包括在内。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眼看又到年底,纪大人想做什么?

  纪楚朝他笑笑,直接道:“给本地一岁以下的小孩供应羊奶。”

  “今年本地也有不少羊,羊奶应该是能供应,不用给太多,保证人人都有即可。”

  说得简单,可做起来很难啊!

  “还有军户家眷,购置兔肉送过去。”

  剩下的由李师爷去说的,早就定好的扶济,必须进行到底。

  要说昌河州发展迅速,不少百姓都从中得利。

  但难免有孤寡病残,错过这些机会,并非他们不想去做,只是身体不允许罢了。

  以前顾不到就算了,现在税收增加,必然要照顾到众人,否则辛辛苦苦发展税收也没什么用。

  冬日长的地方怎么了,就因为这地方冬天长,官府才要帮助他们。

  除了这些之外,本地必要的道路同样要修。

  从明年开始,本地流放犯人从开荒变为修路的。

  昌河州商贸越来越多,不修路肯定不成。

  纪大人“花钱如流水”,户司主事脸色变了又变,心疼得要命,最后只能答应。

  说到最后一项的时候。

  纪楚开口道:“给昌河州所有官吏,都发年终奖金,购置年货的预算增加三成。”

  年终奖!

  官员们听到这话都很高兴。

  更不要说书吏跟差役了,他们家底没那么厚,肯定指着奖金改善生活啊。

  说起来。

  今年本地棉花不贵,兔毛不贵。

  加上羊肉,兔肉价格都比往年低,偏偏粮食还丰收了。

  现在再多了奖金,今年过年,肯定能采购更多年货吧?

  这不仅仅是奖金,更是他们辛苦一年的慰藉!

  看着同僚们的表情,户司主事只能答应。

  不就是给大家发奖金吗。

  那就发!

  辛苦一年,都要有点奖励!

  消息随着差役口口相传,很快传遍整个昌河州。

  岐州那边自然也没忘,同样带了他们。

  而今年昌河州跟岐州的冬日扶济,同样如期举行。

  以前的昌河州穷,就不说什么了。

  现在有了银钱,若不照顾老人小孩,那挣钱干嘛啊。

  不少人忽然意识到,纪大人带着他们拼命做事到底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本地百姓,本地官吏,既有盼头,也有好日子。

  他自漳兴二年过来。

  如今漳兴四年年底,总算把别人口中穷苦寒冷的昌河州改造成如今的模样。

  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屋里烧着火炕,出门穿着兔毛棉衣,厨房里放着堪称便宜的羊肉兔肉。

  这样的冬日跟往年比起来,太不一样了。

  同样都是过日子,如今的日子,可比之前好太多。

  怪不得他们昌河州越来越热闹,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之前带上广宁卫,也不过三十五万人,如今已经四三十万了。

  这种增速,放眼平临国都是前所未有的。

  说起广宁卫,纪楚他们又清点了一批物资,赶着早就预留的一万多头羊送到卫所。

  昌河州的和平离不开他们,今年秋收顺利,更是跟他们息息相关。

  纪楚又怎么会把他们忘了。

  眼看大雪已至。

  这种冷的天气,大家在卫所吃羊肉,烤烤火,岂不美哉?

  冬日里打仗是折磨。

  但冬日里吃锅子,那是妥妥的享受!

  纪楚也会为这样的享受,继续努力。

  现在的昌河州很繁华吗?

  也没有吧。

  还有隔壁的岐州,全都百废待兴呢。

  明年的昌河岐州,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内地百姓了。

  才四十三万人的昌河州,人口并不算多,这里足以容纳更多百姓!

第143章

  平临国, 漳兴四年。

  十月二十。

  从昌河州回到淮州的一队人马,终于松口气。

  去的时候,拉着满车的货物。

  回来的时候, 赶着大批牛羊。

  又为了赶时间,路上只能快点走。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