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5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如果看出其中的典故,那就不一样。

  许知州他在备粮,更知道他在备荒。

  同样也在说,如今粮价要走高,你的粮放在手中,也会推高粮价。

  再结合提到的沾桥县。

  此时情形,就跟当时的魏国一样。

  魏国周边水患。

  安丘县附近的沾桥县苛捐粮灾。

  魏国救人了。

  他们也救人了。

  剩下的,便是抑制本地粮价,好让歉收的百姓能买到粮食。

  归根结底是一句话。

  许知州让他今年多交粮,少交钱。

  虽说现在来看,交粮更划算,毕竟粮食值钱。

  可他心疼啊。

  那可是粮!

  许知州的想法,纪楚也能理解,自己顾的是安丘县百姓。

  知州却要平衡整个州的粮价。

  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

  因为那些粮食是囤在官府库房里,不拿出来抑制要涨起来的粮价,其实并不合适。

  而且整个曲夏州要是乱了,他们安丘县也不能独善其身。

  纪楚把信翻来覆去又看一遍,叹口气道:“把去年的粮送过去吧。”

  李师爷差点跌倒。

  这能行吗?

  纪楚道:“是平衡曲夏州的粮价,量大即可。”

  陈粮比新粮还便宜,所以他能拿出更多粮食出来,数量先堆上去,更有利于粮价平衡。

  既然要安抚曲夏州粮价,那他也不会扣扣索索,人情既做了,就要做得好一些。

  再说,许知州都不追究他收下沾桥县百姓的事,他还是要投桃报李的。

  那边李师爷跟纪振已经晕了。

  一封信,真有那么多意思?

  纪楚摆摆手:“不提了,我心疼。”

  就知道不应该早点拆信,该留在交完田税再说的。

  这当然是开玩笑,安丘县的百姓是百姓,曲夏州其他地方的农户更是普通人。

  他要是坐视其他地方粮价涨的极高,那也太不是东西了。

  “对了,可以把投靠周韩村的百姓们过明路。”

  “再把我书房里,沾桥县王县令的罪证找出来,跟今年的田税一起送到州城衙门。”

  那跋扈的王县令,好日子要到头了,自己最后再一把柴。

  烧到什么地步,就看许知州彻查到什么地步。

  他们安丘县,可以看好戏了。

第30章

  安建三十二年, 夏收结束,正是各地收粮税的时候。

  从咸安府押运水车的一行人,终于到了曲夏州地界, 安丘县工房主事跟弓春荣一路精神紧绷,到了家乡, 算是放松不少。

  不过路上遇到恶吏征粮, 难免多看几眼。

  这场景他们十分熟悉,以前的安丘县也是这般, 好在现在不是了。

  再走走,知道安丘县今年的亩产竟然是陇西右道的第一, 更是高兴。

  但他们从曲夏州州城离开之前,听说衙门户司的人十分生气。

  这次生气的对象,并非对着安丘县,而是对沾桥县。

  难道说沾桥县今年收成最低?

  不应当啊,隔壁县不是上县吗,好田地多, 人口也多, 怎么也不会比其他地方差。

  不过很快, 他们就知道原因了。

  那州城衙门的差役,正好跟着他们同路。

  听上面的差役道:“他们沾桥县谎报均产, 强行征田税, 一亩地的粮食, 送到官府五成, 自己留下四成, 最后的一成是百姓的。”

  啊?!

  这在开什么玩笑!

  一成的粮食,怎么会够全家吃喝的。

  怪不得户司那样生气,肯定发现不对劲, 所以前去查问。

  再知道,那沾桥县的王县令是为了今年考核过关得以升迁,一众人忍不住大骂。

  这样的贪官还想升官?

  让他祸害更多百姓吗?

  还是他们纪县令好,有纪县令在,就不会有那么多苛捐杂税,而且还带着他们赚钱。

  没看到这些水车吗,别的地方可都没有!

  那蔡先生家门口排着长队,都是求购农具的,也就是他们能买到。

  蔡先生甚至让他们又带了些农具回来,说是让纪大人看看好不好用。

  他们都不知道,纪大人竟然还会这个?

  正当安丘县众人高兴的时候,眼看到了岔路口,右边往安丘县,左边去沾桥县,工房主事就想跟上面的差役告别。

  不耽误对方去收拾贪官啊!

  谁料那些州城差役竟然道:“我们不过是差役,哪里能查看县令,肯定要大人们前去查办。”

  工房主事呆住。

  难道是?

  果然,对方继续道:“我们奉知州大人的命,请你们安丘县纪大人调查沾桥县粮税贪污,苛捐杂税事宜。”

  “小的们过来,就是听纪大人差遣。”

  安丘县众人直接傻了。

  他们县令?

  去管隔壁县令?

  还要去查隔壁的事?

  原本以为要分开行走的两队人,再次同行。

  进到安丘县,只见不少运送碎石块的队伍过来。

  问了才知道,这是要给罗玉村跟县城之间修路。

  原本是要等等的,但最近来县里做工的人多,干脆就雇人帮忙。

  弓春荣带着的人,基本是罗玉村出来的,听出更加兴奋。

  那州城的差役还道:“怪不得你们一个劲夸纪县令,果然是个好官。”

  其实进到他们县城,已经能感受到不同了。

  这里的人安居乐业,没有遇到一起强行征税的场景,甚至进城时的守卫,都是按规矩办事。

  如此可太难得了。

  等到了衙门,这些州城差役愈发觉得不同,门房再到捕快书吏,个个有事可做,看到有人回来,也立刻去报。

  如此行事,必然是长官管得好。

  说句不好听的,州城许多官员,都没有这般能力。

  怪不得知州大人让纪县令去管那事。

  纪楚听到水车回来了,更带了不少新研发的农具,第一时间出门迎接。

  现在七月中旬,县里田税都收完了。

  除了最近修路的事之外,难得是放松的时候。

  心心念念的水车回来,肯定要去看的。

  县里七个地方,其中县城跟魏家镇最大,五个村子较小,加起来一共购置五十架大小水车,随着车过来的,还有蔡先生的两个徒弟,过来负责安装。

  这也是各家想要东西,需要排队的原因。

  除却货物紧俏之外,还有安装师傅很忙的缘故,就连户司主事都觉得纪楚“插队”不可思议。

  这两个徒弟对纪楚自然是好奇的,只见一个青年男子走进院子,剑眉星目,目如星点,嘴角带着笑意,整个人十分舒展。

  若不是他那身官服,都要把他当成世家贵公子了。

  纪楚先看了自家工房主事跟弓春荣稍稍点头,再对蔡先生的徒弟拱手道:“远道而来,辛苦了。”

  李师爷来得慢了些,他正好看到最后面的陌生差役,连忙提醒县令大人。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