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63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那通拜村附近匪贼踩点,便是一个开始。

  所以只是普通乡兵,根本不够。

  范县丞突然觉得心安了。

  看来纪大人早就有盘算。

  范县丞抱拳:“属下今日就去。”

  这么快?

  纪楚也没阻拦,反而道:“也好,趁着中秋送点东西过去。”

  许知州送来的布料可以送去几匹,再把特产蜂蜜糖多包几包。

  既然求人办事,肯定要做全了。

  范县丞立刻去办,纪楚这边想了半天,总觉得遗漏什么。

  “对了,蔡先生的两个徒弟呢。”

  李师爷笑着道:“县令夫人安排妥当了,昨日就接回县城过节,就在衙门歇息。”

  从七月到八月中旬,蔡先生两个徒弟一直在下面安装水车,再有四五个就能完工,中间赶上过节,陶乐薇早早就让人去接了。

  纪楚笑道:“乐薇做事,很让人放心。”

  总算把事情交代完了,纪楚最后道:“今日过节,还让大家过来一趟,好好与家人团聚吧。”

  说罢又加了句:“过完节后,事情多着呢。”

  大家心里刚感慨纪大人体贴,后一句心道,不愧是你啊纪县令。

  但对此,众人并没有怨言,先不说大家多数是本地人,知道纪大人这般辛苦是为了什么。

  再者,县令自己忙起来,那可比他们狠多了。

  跟他一比,所有人都算清闲的。

  纪楚一回来,别说百姓们了,衙门众人也觉得心安了。

  回到内宅,纪楚坐在自家椅子歇歇,八月中旬的下午,风清日朗,微风拂面,难得的悠闲时光。

  纪楚忙了那么多日,竟然在院子里睡着了。

  等他醒过来已经是傍晚。

  院子里摆上瓜果,众人都压低了声音说话。

  中秋家宴,纪楚一家跟李师爷一家肯定一起过的,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两个陌生的年轻人。

  纪楚这边刚坐起来,陶乐薇便看到了:“相公睡醒了?”

  众人下意识看过来,刚睡醒的纪大人不像往日那般带着笑,但明显神色轻松。

  他整个人微微坐直身子,眼神一抬,颇有些几分怡然。

  如此俊朗青年,谁会想到做事还十分靠谱,是两县人的定心石。

  纪楚被娘子扶了一把,坐正了,朝大家点头,笑着道:“你们便是蔡先生的弟子,班凯班贤?”

  班凯班贤看着不过二十左右,自幼跟着蔡一繁学艺,也是见多识广。

  两人起身拜见县令,纪楚摆摆手,让他们放松即可。

  班凯班贤好奇地打量纪县令,他们刚来时见过这位一面。

  当时只觉得这县令很年轻,今年不过二十六,其他读书人尚在科考的年纪,人家都把官做得这般好。

  在安丘县越久,越知道对方的本事,怪不得师傅跟他关系很不错啊。

  纪楚问了几句水车的事,就道:“你们对水利独有见解,若想在本地修储水的沟渠,以及好用的水坝,可有合适的地方。”

  班凯班贤两人答了,又道:“这几处都可以修,到时候你们新挖的水渠,就能多存些水。”

  既方便浇灌,也能够储水。

  纪楚记下,让李师爷跟谢主簿回头去办。

  剩下的没再多说,纪楚干脆躺回椅子上,好好过个节吧。

  八月十五晚上,明月高悬天空,照的安丘县大地满是月光。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天空碧澄,万里无云。

  月亮不曾为某一人家放明,平等地照到所有百姓家中。

  李师爷看了看纪楚,心里默默念了这句诗。

  不知道为何,觉得此情此景,这首诗最为合适。

  当时的读书人纪楚,已经成为安丘县沾桥县两地的明月了。

  中秋过完,大家渐渐从节日的气氛中回来。

  百姓们准备收秋麦,收豆子,等这一茬收完,便轮到油菜。

  不少收油菜的贩子蠢蠢欲动,想要来安丘县再赚一笔。

  去年这里的油菜可让大家发了笔横财。

  其中几个大贩子早就蹲守在这里了,直接包了客房一个月,就为等油菜的成熟。

  贩子们以四十文一斤的价格收购油菜籽。

  再以五十五文一斤的价格卖给磨油的作坊,倒手就是十五文的毛利。

  这些还只是小贩子。

  最大的两家油菜籽买主,是州城两个磨油作坊的,赵家跟沈家。

  他们家主听说安丘县有大量油菜籽的时候,还有些不信,之后大批大批地运来,乐得把库房银钱都搬出来,能买多少油菜籽就买多少。

  他们四十文一斤购入,磨成油之后,一斤油卖价一百五十文。

  差不多两斤油菜籽能磨一斤,等于说成本八十文,经过一道工序,就能赚七十文。

  即便扣掉人工运费,那也是暴利。

  去年占了便宜,今年肯定要继续买啊。

  再说,今年安丘县油菜价格肯定会降,到时候他们还能大赚一笔。

  “他们说今年安丘县的油菜更多,真好啊。”

  “对,安丘县的油菜籽,出油率还高,第一次榨油的时候,磨坊师傅们都惊讶。”

  “听说其他作坊也要来买,咱们要先下手。”

  “不着急,油菜籽产量那么高,大家不仅能买到,绝对物美价廉。”

  收获的事纪楚不用管,按照去年的惯例即可,今年的重点是,他们县里也有磨油作坊了。

  派出去学习的呼宝成终于回来。

  年初的时候,呼宝成带着母亲去往州城,一边给母亲治病,一边去磨油作坊当学徒。

  算下来,至今也有半年了。

  呼宝成回来之后,先安顿了母亲,然后立刻去往衙门。

  巧的是,他在衙门门口,遇到几个熟悉面孔。

  “呼宝成!你怎么在这!”

  没等他说话,对方先道:“忘了,你就是安丘县的人,听说你去学手艺了?学的怎么样。”

  呼宝成上下打量他们:“还没问你们,怎么来安丘县了。”

  “你们县令请的啊。”

  眼前这七八个人,正是呼宝成以前军中同僚,每人手底下都有一二十人,被称为总旗。

  他们来安丘县,就是被范县丞请过来做乡兵训练的。

  八月十五那日,范县丞提着东西就去见常备军指挥使了。

  那指挥使听了来龙去脉,立刻便答应。

  为何?

  拨几个人过去,就有人帮忙练兵,哪有不高兴的。

  地方上武力强一些,还能缓解常备军的压力。

  而且他们也知道安丘县的情况,确实要防着盗贼,那安丘县县令的性格,也让他颇为喜欢。

  呼宝成听说之后,立刻道:“没错,安丘县不同往日,必须防着匪贼。”

  再听说他们还分了一批人去沾桥县,呼宝成再次点头:“纪大人做得对。”

  总旗黄俊好笑道:“呼宝成以前也没见你这么听千户的话,这是怎么了。”

  “你们跟纪大人相处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他们一行人去见纪楚,范县丞已经在等着。

  这么一看,大家都是行伍出身,竟然在安丘县衙门碰头。

  纪楚抬头看向众人,笑道:“呼宝成回来了,大家一路辛苦。”

  黄总旗拱手,他是带队的,等安丘县这边安顿好,会再带一队人马去往沾桥县。

  互相介绍后,得知黄总旗等人不需要休息,纪楚便让范县丞带着他们去往下面村镇:“魏家镇人口多,派两个人,其他各村留一个就好。”

  “务必要训练到位,预防做好了,才能减少百姓们的损失。”

  范县丞领命,带着众人离开。

  不过走之前,先去了谢主簿那里登记名字。

  黄总旗问道:“这是为何?”

  “兄弟们过来辛苦一趟,纪大人肯定不会亏待大家。”范县丞笑道,“每日补贴三十文,另有好菜相赠。”

  “等大家走的时候,再把酒补上。”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