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直到两年前,安丘县逐渐发生变化。
而且每次变化,都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大家先是减了田税,有了饭吃。
再是有钱修补房屋,甚至还能多出积蓄,家人都穿上新衣。
那时候孔师爷还担心,这肯定会被匪贼盯上。
之后怎么样,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对他来说,安丘县的变化他感触最深,也最为震撼。
也是他劝自己上司,学这里的种田方法,以及推广肥料等等。
事实证明,这些方法不仅有效,还让去年他们县在曲夏州内名列前茅。
也正因为这样,孔师爷还被上司重用,就连这次来学习的机会,都先让他来。
孔师爷觉得,自己不过偷学了点皮毛,竟然都被重用,心里还有些愧疚。
现在真正跟纪大人接触才知道,人家根本不在意的,甚至欢迎他们来学。
虽说现在全家都不在安丘县,可孔师爷看着家乡发展得好,自然无比高兴。
等到考课院众人要离开时候,不少人还有些不舍。
可大家都知道,要赶紧走,再不走,等大雪封路,就回不了家了。
其实放到往年,这个时候的雪已经极大。
也就是今年,只零星下过几场小雪,刚落到地面便直接融化。
周大人离开时还看着天空,忍不住道:“赶紧下雪吧,再不下雪,明年就难了。”
纪楚也点头,今年一年都缺水,他为这事也很发愁。
如果不是今年购置的水车,挖的水渠,缺水的情况只会更严重。
这让他暗下决心,等到明年一开年,本地水利设施,还要继续修缮。
听到纪县令这样讲,其他人算是明白,为什么安丘县能发展至此了。
之前纪大人说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还有人觉得他过于乐观。
可实际情况是,人家怎么说的,就会怎么做。
拿安丘县的水车,以及沾桥县的水渠来讲。
有钱的地方,就安排水车,没钱便只挖水渠。
所以至今没有雨水,两地百姓还不算着急。
而他们各县,估计已经在想办法挑水。
别说了,等他们回去之后,也要兴修水利。
什么?有困难?
有困难也要做!
人家安丘县都能发展起来,他们也行!
周大人拍拍纪楚肩膀,笑着道:“咱们明年再见了。”
县官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
等到大考时,官员要自己去州城,到时候的“主考官”身份也会更高。
周大人这会说的,就不是考核的事,而是认了这个下属当好友。
其他官员艳羡不已。
周大人身份不同,跟他搭上关系,那可是极好的人脉啊。
不过也是,谁让这是纪楚,估计周大人还觉得他赚了呢。
纪楚拱手,送别考课院诸位,也送别过来学习的主簿师爷们。
能主动过来学种油菜,学种棉花,不管目的如何,都是想为百姓做事的,所以纪楚格外客气。
被纪大人如此重视。
五个主簿师爷只觉得无比激动,恨不得立刻回到县城。
立刻把那些豪绅们都给抓起来,立刻去田里犁几亩地!
这可是纪县令啊!
谁不想被他用这样的目光盯着看!
一群人在安丘县县城门口分别,那离开安丘县的队伍还未走远,不知谁喊了句:“下雪了。”
众人下意识抬头。
阴沉沉的天空开始下雪。
这雪花飘飘洒洒,不是往日的小雪。
如鹅毛般的大雪飘在空中。
“是大雪!”
盼了许久的冬日大雪,终于来了!
有人偷偷回头,只见脸上一直带笑的纪县令,此刻露出真心实意地微笑,正抬头看着上空,也在感受今年的大雪。
大雪来了。
所有人的担心终于可以放下。
周大人看到队伍停下脚步,都在庆祝大雪,忍不住道:“该回县城的回县城,该回州城的回州城,这大雪一下,那就要停在半路了。”
听到这话,众人也笑:“回家回家。”
“马上过年了啊。”
“赶在雪封路之前回,正好跟同僚们讲讲,咱们都学了什么。”
“明年也种油菜,也学安丘县!”
“对,他们这的百姓能过好日子,咱们那的百姓也能。”
其他各县想着平荒田的账目,学安丘县种油菜。
而现在的安丘县,已经在推广棉花了。
衙门差役们拿着棉被棉衣到各个村里,几乎不用多说,百姓们就发现棉花的好处。
再说,这是纪大人让他们种的,他们肯定会照做的!
也就已经离开的周大人忽然意识到什么,急地直拍大腿。
他的棉被没带上!
怎么就给忘了啊!
好在随身带了身棉衣,才让周大人稍稍宽慰。
纪楚也是,就会跟他装傻,说什么都不肯多给几件。
还一定强调,棉衣穿上不美观,是平民才穿的,跟大人您的身份不相符。
这有什么相不相符的。
只要好用,大家都能穿啊。
不过周大人明白纪楚的意思,不想让有钱人多用棉衣,否则价格肯定会抬高。
到时候多数百姓,肯定宁愿自己受冻,也不会穿用的。
这事说给许知州听后,许知州也看着周大人递上来的棉衣,深深叹口气。
白叠子这东西他知道。
前朝用来进贡,很得皇室喜爱。
若是献给太子,立刻便会受到褒奖。
纪楚不想用来织成布匹,只想代替芦花乱麻,成为百姓们保命的物件。
许知州看向周大人,直接道:“过年大小宴会上,你就说,你很不喜欢棉衣,臃肿不堪,只有穷人才穿。风雅之人,只觉得累赘。”
周大人:???
他没有啊!
他很喜欢的!
在安丘县日日都用啊,甚至想寄几床被子,送到京城爹娘手中!
那么软和的东西,谁会不喜欢!
但许知州的眼神,让周大人含泪点头:“行吧,我不喜欢。”
许知州跟周大人是儿时好友,都在京城长大,如今都五十多了,关系依旧不错。
周大人出身世家,有名的书香门第,家中三代都是书画界大家。
他说不喜欢太臃肿,附庸风雅的人,肯定会附和。
甚至传到京城,同样会被认可。
只要多数贵族以及有钱人不穿,那就不会跟百姓们争抢。
毕竟东西好坏如何,也不是很重要,反正他们不缺这一样保暖的东西。
但他们不缺,普通百姓是缺的。
许知州愿意成全纪楚的用心,把这样好用的东西留给百姓们。
周大人感觉自己良心有点痛,攻击这样好用的东西,真的太难了啊。
哎,估计只有等产量提高了,他才能光明正大地用?
此时的纪楚不仅在安丘县推广棉花种植,沾桥县也不能例外。
仅有的种子被分了分,让两地百姓都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