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栀子花开十里香
这不,就不请自来了。”
闻言。
孙明才3人面面相觑。
王萍皱眉:“和华他三婆,听你的意思,那个姑娘是个城里人,自己就是吃国家饭的,家里条件还很好?”
林素娥点头:“可止这些,薛桂仙老爸是县里运输厂的,开大车的师傅。她还是独生女,爸妈的手心宝。”
听到这里,王萍再也忍不住,沉下脸,语气不悦:“素娥妹子,你这玩笑开大了吧?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乡下人哪里配得上。”
更不要说,和华还是个没爹没妈的。
她不禁怀疑:自家小姑子两口子是不是哪里得罪过了这林素娥,让她故意来羞辱赵和华。
“没有的事。”
林素娥忙摆手:“就是看在和华死了的爸妈份上,我也干不出这种事。”
“我是诚心诚意来的。”
“不过,你们也应该理解,人家女方条件这么好,我敢说给和华,必然是有些原因的。”
“我啊,也不瞒着你们。”
“人家女方那边,就一个女儿,不想女儿结婚后离开家。”
这话一出。
众人脸色各异。
王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她就说这种好事咋个落得到自己家头上?
赵和华眉头深深皱起来。
孙明才反应最激烈:“这不是上门女婿吗?不可能,我绝对不会同意。”
“他三婆,我相信你是好意,但是这个条件我们绝对不能接受。”
“和华家三代单传,我身为他舅舅,不想死了到地下没脸见我妹妹。”
“你请回吧。”
林素娥早有心理准备,因此十分淡定:“孙哥,你别激动。来都来了,就听我把话说完吧。
要是你们实在不愿意,就当今天我没来。”
孙明才想拒绝。
赵和华出声阻止他:“舅舅,就听三婆说完吧。”
林素娥他不是很熟,但是还记得,父母去世那段时间,他借住在村里亲戚家里,她看到自己总会给他点吃的:糖、红薯干、发糕、花生、豌豆、福豆……
他心里对林素娥一首很感激。
“好孩子,三婆不会害你。我打听了,薛家一家三口都是脾气好的人,就是太疼女儿了。他们要上门女婿,但不要求生的孩子全部跟妈妈姓,只要第一胎跟妈妈姓就是。
而且,不是说结了婚就不能和家里联系了,你还是可以回家。
除了这些,我还打听到了,薛桂仙的爸爸打算收一个徒弟,到时候跟着他跑大车。
你要是和薛桂仙结婚,户口落在他们家,就成了城里户口,到时候那份工作不给你给那个?”
听到这里,赵和华和孙明才都忍不住脸色一变。
王萍更是惊呼:“你说的是真的?”
林素娥笑着反问:“哈哈,这种事情,我哪里敢胡说八道?”
的确。
王萍心动了,看向自家男人。
这个年头,乡下人最羡慕、最想拥有的就是城市户口,更不要说,还能有份工作。
而且,还是开大车的。
谁不知道,开大车的油水多,一个人养活一家10口都没有问题。
赵和华也心动了。
谁想一辈子在土里刨食?
而且,要真的按照三婆说的,女方人好,结了婚会让他和舅舅一家联系,他也就无憾了。
但是……
赵和华不自信出声:“女方能愿意吗?就算人家要招上门女婿,我条件也太差了。”
他没爹没妈,也到了结婚年纪,村里人从来没考虑过他,觉得他命不好。
孙明才不乐意听到外甥这么贬低自己,可是又找不出话来反驳:“和华,你……”
孙家条件也很一般,加上赵和华一共5个孩子,3儿1女。
儿子多了压力大。
家里老大23岁了,刚存够彩礼钱,后面的老二、老三跟着也该说亲了,钱还不晓得哪里来,更不要说还有赵和华这个外甥。
他是疼外甥。
媳妇儿也是好的,这些年对外甥和儿子差不多。
但毕竟亲疏有别,让她不管儿子,先管外甥,也太过分了。
照这个样子,赵和华还不晓得啥子时候能娶到媳妇儿。
要是林素娥没夸大,这门亲事,实际上是他们家高攀了。
闻言。
林素娥心里微酸。
没爹妈的孩子没有靠山,容易自卑。
面上认真反驳:“哪里差?我听说,和华以前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经常拿第一名。”
“而且,女方其实相亲过好几次了,都不太顺利,现在正上火呢。”
第20章 母女相见
听完。
赵和华心里好受了不少。
王萍心里暗道:难怪林素娥敢来说亲,原来那个薛桂仙命也不好~
孙明才眼里闪过愧疚。
和华读书时成绩很好,要不是因为家里穷,也不会放弃高考。
家里对不起他啊~
林素娥说完,没有深究他们的表情,继续道:“和华,王哥、萍姐,其实我今天来,也不是要你们给得给出答复。
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
凭我一张嘴你们不信也正常,薛家就住在蒲县仙华街道,你们找人或者自己去附近打听打听,看看我是不是乱说的。”
王萍赶忙摆手:“哪里用,我们肯定相信你说的。”
“千万不要这么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种大事,当然要自己打听清楚了才好。”
林素娥语气坦荡:“我自己也有孩子,理解你们的心情。”
孙家3人见她这么说,心里对她说的话更加相信了几分。
“事情说好了,我也不打扰你们了。”
林素娥摆手:“你们先打听到,过几天我再来找你们。”
王萍挽留:“多呆一会儿嘛~”
“不了不了。”
再三拒绝,她这才走脱。
背过身,林素娥暗暗叹了一口气:做这种媒,的确是吃力不讨好。
但是,她熟悉的也就这几对了。
除了赵和平和陈素英这对门当户对、顺顺利利,其他她晓得的,都有一定的传奇性。
没得法。
平淡的爱情故事那个会好奇嘛~
肯定是越有故事性、越一波三折她记得越清楚塞。
不过。
除此之外,她也想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
刚才和孙明才两口子以及赵和华说的薛家的打算,她并不是信口雌黄。
她记得是80年,薛桂仙相亲了好几次,结果因为各种原因黄了,不知哪里传出来了她命不好,克夫的话。
这可把薛家人气惨了。
而且,因此好多说好了要相看的人家,都不愿意和薛桂仙相亲了。
没得办法,薛家只好降低条件。
这时,薛爸厂里的一个临时工入了他的眼,让他和薛桂仙接触。
一切向好。
薛爸很满意,收他当了徒弟,年底托关系让他转正。
婚期第二年开春。
结果。
都要领证了。
那个男的乡下的媳妇儿带着娃儿来家里闹,薛桂仙大受打击,差点儿就跳河轻生了。
也是那次,赵和华偶然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