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栀子花开十里香
“你不说我都没注意到,这么一看,不得了哦。”
“三婶是咋养孩子的?”
“我有空去取取经,我家那几个只知道抓鸡斗狗,看得我烦死了。”
“我也去。”
“不说像三婶那样厉害,养得孩子个个成才,我就成才一个就行。”
“我也是,不贪心。”
“咳咳咳,你们怕不是忘了一个人……”
“谁?”
“忘了谁?”
“振礼那小子呀!”
“哦!”
“他呀~”
“想起来了,三婶这么多孩子,也就他一个不成才,总算是有我比得上的了。”
“谁说不是?”
“这么一想,心里好受多了。”
“……”
他们说的时候也没想到,没过几年,赵振礼这个“不成才”的,成了举国闻名的偶像。
扯远了。
林素娥也一首没得空闲。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王哥……村里关系亲密的纷纷上门来打听和确认赵振义的事情,她只得和他们耐心解释。
当然。
她求之不得。
自家儿子这么争气,她恨不得嚷嚷到全世界都知道。
……
下午4点半。
赵振义一回到水口村,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呦,咱们状元公回来了。”
“振义,了不得,竟然考了个县状元。”
“录取通知单下来了,是哪个学校?”
“清华还是北大?”
“还是蓉城大学?”
“你疯了,蓉城大学怎么可能?振义叔可是县状元。”
“振义,恭喜啊~”
“振义,你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应该都还留着吧,能借我一本不?我让我家儿子闺女沾沾状元公的文气。”
“也给我一本。”
“我也借。”
“……”
赵振义被围在中间,整个人一开始有些无措,很快镇定下来,笑着回答:“青哥,什么状元公,千万别这么喊我。”
“录取通知单下来了。”
“清华大学。”
“家里课本都在呢,还有我以前做过的习题,哥哥姐姐们要是需要,来我家拿就是了,只不过你们人多的话,我一人只能给一本。”
“……”
应付完他们,赵振义赶紧溜走。
回到家,他猛地坐在沙发上,给自己倒了一大杯热水,一口气喝完。
“累死我了~”
村里人像是要把他给吃了似的。
发生了这么大的喜事儿,赵春兰也没有心思再去店里面,和林素娥一起在家里等人。
此时。
她端着一盘水果过来,笑嘻嘻开口:“录取通知单呢?拿过来我看看。”
“大姐。”
赵振义喊了人,庄重地递了过去:“这就是。”
赵春兰小心翼翼接了过去,一看,就入迷了:“这录取通知书也太精致了吧,不愧是咱们国家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
林素娥从厕所回来,立马看到了赵振义,精神一振:“老二,回来了。”
赵振义:“妈。”
赵春兰赶忙招呼她:“妈,你快来看看老二的录取通知单。”
林素娥立马上前。
“哇哦,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单,原来长这个样子,真好。 ”
“公共管理专业?”
看到这个,林素娥一头雾水:“老二,这个是啥意思?”
赵振义一板一眼:“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要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高数等等。”
听完。
林素娥若有所思。
这不就是后世说的万金油专业吗?
当然,这个专业对口的就是一些公 务员岗位。
走仕 途也很棒。
赵振义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自然是为了自我发展。
他说要从 政,不是开玩笑。
“对了,老二,这次你高考考得这么好,我想请村里吃个饭庆祝一下,应该没有问题吧?”
赵振义立马点头:“好。”
“妈,我和你一起去请他们,或者是我一个人去也行。”
林素娥想了想:“一起吧。”
……
赵振义的升学宴摆得非常热闹,林素娥大手笔不计花销请了全村人来吃饭庆祝。
赵振仁、林素华一家得到消息,一起赶了回来。
一顿饭下来,饭席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晃。
2年过去了。
这2年,她先操持了钱朵、赵和刚和沈月、林朝英的婚礼。
之后,根据升级的系统,更加快速的做了好几对媒。
以往做媒的反馈也来了,每天来找她做媒的人络绎不绝。
林素娥不得不想了个主意,手里最多同时有10对未婚夫妻。
累并快乐着。
家里这方面,赵振义去清北上大学己经2年了,如今是大二。
赵春兰生意越做越大,己经在北京、深市、海城开了分店,赚得老多了。
赵振仁今年毕业,继续读研。
赵凤兰读大一,在海市复旦大学学中文系,正式成了赵教授的弟子,在文坛也小有名气。
赵振礼如今是四年级。
赵玉兰也是四年级,在秦茹那儿学了四年的缝纫,她现在己经青出于蓝胜于蓝,开始尝试自己给自己做衣服,效果还不错。
赵振信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童星,如今己经有剧组专门请他了,在村里,大家也小演员小演员的喊着,放映队来乡下放电影的时候,专门要求放赵振信演的。
赵宝珠小学三年级,白白胖胖,每一天都无忧无虑。
第352章 肖文龙的请求
1984.5.20。
吉日,易动土。
水口村村口,2个大汉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天空。
村里人都出来了。
林素娥、赵春兰、赵振礼、赵玉兰、赵振信和赵宝珠一家也在其中。
赵振仁、赵振义、赵凤兰3人在外读书,一年也就寒暑假回来待些日子,很快又离开。
有本事的人,是闲不下来的。
赵振仁快要毕业了,忙着准备毕业论文,同时,还要帮着教授搞科研。
相比之下,他的大部分同学都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