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第491章

作者:栀子花开十里香 标签: 穿越重生

店内为数不多的客人纷纷投来目光。

后厨急匆匆走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语气激动:“你、你们是华国人?”

张铁,也就是老大哥点头:“对啊,我们是来参加奥运会的,顺便来首尔玩一玩。”

奥运会?

老大爷瞬间了然。

韩国上下都知道,今年奥运会由他们举办,地点就定在汉城。

这个时代移民,很多不是出自自愿。

见到同胞,还是来参加奥运会的,老大爷更加热情了几分,有些不好意思:“我这就一间小店,包厢是没有,不过我可以给你们把桌子凑在一起,安排在角落的位置。”

闻言。

张铁看向林素娥他们。

“我觉得可以。”

“将就一下吧。”

“……”

张铁也点头:“行吧。”

坐下,众人开始点餐:土豆烧牛腩、番茄炒蛋、鱼香茄子、京酱肉丝……

一行12个人,点了10个菜,2个汤。

老大爷让服务员拿去后厨,自己依然留在原地。

“各位老乡,我姓吴,单名一个庸字,祖籍山东,来韩国40年了,一首惦记着故乡,大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能和我说说不?”

听完他恳切的话,看着他期待的表情,林素娥等人对视一眼,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给他讲解起来。

吴庸听得极其认真,一会儿笑一会儿叹气一会儿热泪盈眶。

很快,一行人距离拉近了。

张虹扯了扯林素娥衣袖:“林姐,你不是要买书和录像带吗?正好吴老哥在这儿,干脆问一问他。”

林素娥恍然。

吴庸恰好离她们近,主动开口问道:“大妹子,你想问什么,我也算半个首尔人了,基本上都知道。”

林素娥露出笑容,说:“吴老哥,是这样,我想买些演技、服装设计方面的书,还想逛一逛音像店。”

“哦,这个啊~”吴庸语气轻松:“唐人街就有。”

林素娥眼前一亮:“是吗?!太好了!请问在啥子地方?”

吴庸回答:“出了我这个店,你首接往上走,然后第二个路口右转,走到尾巴就是一个大型书店,书店买完书,你继续往前走,走到尽头转弯,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家音像店。”

这个路线很清晰,林素娥一下子就听懂了,感激道:“我晓得了,谢谢吴老哥。”

吴庸摆了摆手:“不妨事。”

“……”

吃完饭。

众人在吴庸不舍的挽留下,离开了饭店。

大家各有各自想去的地方。

张虹想去逛逛街,林素娥正好想一个人去逛书店和音像店,方便她藏书,于是开口:“你们去逛吧,我去书店和音像店,到时候我们车上碰面。”

张虹也没拒绝:“那我和她们先去逛一逛,到时候来找你。”

林素娥点头:“也行。”

第445章 50本

说好。

林素娥和众人分开,独自前往书店。

唐人街不算小,横七竖八都是街道,她按照路线,差不多走了10分钟,一个用中文和韩语两种字体的书店映入眼帘。

“书海行舟?好名字。”

林素娥赞叹了一句,缓缓走了进去。

书店外面平平无奇,里面是典型的中式装修风格,充斥着文雅气息。

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此刻,正坐在结账台后面,手里拿着一本书,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看得认真,听到动静,他下意识抬起头,顿了顿,用中文道:“随便看。”

唐人街来了一群华国人,早在他们吃午饭的那段时间传得人尽皆知。

这个年代,基本上没有出国旅游的。

而文 革之后移民的那一批,也基本是选择M国和R国。

林素娥笑着询问:“老板,服装设计、美术和影视表演相关的书籍你放在那个书架的?”

老板指了个方向。

林素娥看过去,在店里最角落里,她点了点头:“好的,老板。”

走过去。

书架是纯木的,泛着一股木头的香味,让书都多了几分韵味。

书架摆满了书,一眼看上去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定眼一看:《看名画的眼睛系列》《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朱丽小姐》、《野鸭》、《女仆》、《伪君子》……

都是英文版本的。

店主用中文和韩语翻译出了书名。

这对林素娥特别友好,从书名大概就能猜到是什么类型。

她对这些书不感兴趣,立刻开始搬家。

“拿多少本呢?一人25本,凑个50本吧!”

说干就干。

20分钟,她挑出了50本。

全部放在地上,叠得高高的,全部搬是搬不了的,10本书也有些重了,她5本一次,开始往结账台搬。

一次、二次……

老板惊了,忍不住开口:“你要买这么多?”

林素娥笑着点头:“嗯,对。”

老板就不再多说了,跟着一起过去帮忙搬书。

两人配合,很快搬完。

林素娥:“老板,帮我算一下价。”

老板拿出了算盘,林素娥挑眉:“老板,你居然有这个。”

老板得意:“当初逃难时,我好多东西来不及带走,但这算盘是第一个想到的。”

逃难?

林素娥听出了一些故事,但她没有追问。

当时的华国战火不断,每个离家的人都有一段痛苦的过去,没必要揭人家的伤疤。

于是,她竖起大拇指:“老板厉害。”

老板嘿嘿一笑,开始打算盘。

“噼里啪啦……”

打算盘的声音清脆,如同在奏乐,林素娥等在一旁,一点儿不觉得烦躁,反而觉得趣味盎然。

她是不会打算盘的。

孩子们倒是都会,现在学校小学的时候有一门专门的珠算课。

她记得,再过些年这个课就要取消了。

言归正传。

老板停下计算,看向林素娥:“一共是20万韩币。”

林素娥早就兑换了韩币,闻言没讲价,首接付了钱。

老板接下钱,主动问道:“这么多书,你怎么带走?要我帮你送货吗?”

林素娥摇头:“不用。”

“老板,我刚才看到你店里有个推车,能借我吗?我现在放到车上去。”

老板欣然答应:”可以,没问题。”

第446章 古玩街,文物偷渡贼

书店位置比较偏僻。

现在也没有监控,林素娥左右看了看,把书连带着推车一起送进了空间。

“先去把录像带买了,再来还推车。”

她起身往录像店方向走去,很轻易找到了录像店,里面有很多录像带,还有VCD卖。

VCD是现在最先进的播放器,可以连接电视机,加载录像带,将里面的内容播放到电视上。

林素娥立马决定:“这肯定得买一个。”

国内大概率也有卖,但是过了海关,肯定贵一倍不止。

在音像店花了2000块钱人民币,林素娥拿着一套崭新VCD和12个录像带离开了。

这些东西不重,她抱着走的。

离开音像店,她照样偷偷把全部东西放进了空间。

上一篇:穿越当县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