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 第119章

作者:流云南 标签: 系统 正剧 穿越重生

  “孤自小就不断看人离世一直到现在,生死不分善恶忠奸, 都是命中注定。如果大长公主和魏国公就此离去,孤自当按国礼厚葬,铭记他们对孤的照顾。”

  参政知事的微笑有了明显的裂纹,谋划了这么多年,却在一年之内接连败露,这么年轻的景佑帝是如何做到的? !

  景佑帝仍然平静,只是眼角偶尔会稍稍皱一下,吩咐:“来人,带赵洑。”

  很快,赵洑被带到刑亭,一见到景佑帝就怒目圆睁,在被绑的时候嘶哑着嗓子吼:“你怎么敢?!你怎么敢如此轻贱本王?!”

  景佑帝随手抽出禁卫挎在腰侧的短刀,架到了赵洑的颈项上,却看向潜伏在大郸整整二十三年的参政知事:

  “你挑动秦王晋王对立,将大郸政局搅得势如水火;策划上巳节出游火攻;这次又策划毒杀国之重臣和未来名医。”

  “若孤是你的君主,不论成败,必定给你记上大功无数。可是啊……”

  参政知事的笑意消散,面上不显,眼神里暗藏的恐惧无法掩饰,原本油盐不浸的模样,现在却显得比纸还要脆弱。

  景佑帝开始诛心:“你现在受刑而死,消息传回去,哪怕任务失败,仍是国之功臣,惠及亲朋子嗣。”

  “孤想知道,设置在大郸的细作们被一网打尽,你的君主会如何看待并处置你甚至你的家族?”

  “毕竟,殚精竭虑策划,耗费无数财物和人的打点,硬推的晋王没了,三次暗杀都失败……孤还活得好好的,大郸也在好转。”

  “你,你,你……想做什么?”参政知事被景佑帝盯得毛骨悚然。

  “孤会把劳而无功的废物还回去,买一送一,赵洑也和你一起回去,还有你严苛培养的细作们。”

  “啊,为了防止你们半路逃跑,来人,手筋脚筋全都挑断!”

  “是!”行刑手立刻执行。

  景佑帝安静地看完全程:“十日后,你们的使节会到国都城,到时孤就把你们当作回礼送出去。”

  说完,景佑帝离开大牢,改换马车,在仪仗的簇拥下回到长信宫。

  当晚,景佑帝与魏璋、邵院长、金老打了一个时辰的视频通话,最后正色:“拜托了。”

  ……

  急诊在车队回医院以前,再次清空了二楼留观室,做好了迎接新病人的准备。

  等车队回到方沙城时,意外发现,大郸工匠们用砖石在城东和城西都铺出大面积的停车场。

  这样,车辆不论是外出还是回城都非常方便。

  晚上六点,急诊的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再次满满当当,病人多,医护更多,检验科再次忙出了新高度。

  郑院使和太医们坐在抢救大厅外的候诊椅上,先是焦急又无措地看着医师们不断走进大厅,又有护士提着试管盒走出大厅……没多久又看着大长公主、魏国公、赵凝和妙音先后推去了其他地方。

  太医们只觉得双眼都不够用,围坐在郑院使旁边,忧心忡忡地问:“郑院使,真的能救回来?”

  郑院使对飞来医馆有盲目地信任:“大郸最有希望把人救回来的就是这里。”

  抢救大厅里,秦主任和中医科的医生们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从化验报告和拍片结果来看,这种植物毒素单纯影响神经系统。

  先给病人们使用了肌肉松驰剂的拮抗药,等他们的身体机能不同程度恢复后,在没有针对性特效药的情况下,加快身体排泄出药物的有效成分。

  这套系统地治疗方法,效果最明显的就是孟鸿才。

  因为他只顾着核对学生名录,又实在困得不行,吃着吃着就睡过去了,是中毒症状最轻的,在国都城就被救醒了,半夜十一点已基本恢复,可以下床走动。

  其他考生们无一例外,都在医护们的精心照料下,呼吸、心率、肪搏等等指标,都在逐渐恢复……

  这次病情最严重的是一氧化碳和药物双重中毒的,大长公主、妙音、魏国公、国公府管事和赵凝五个人。

  因为秦主任坚持“望闻问切”结合生化指标,回到医院就发现,大长公主他们中的植物毒与考生们的不同。

  甚至于,两者的治疗方法也截然不同。

  所以,给他们做了最详细的全身检查后,才与夏主任、蒋主任一起制定了治疗方案,原理也是加快身体代谢。

  夜深人静的凌晨一点, 6床的贺延年一直侧躺着,双眼看着5床仍然昏迷的大长公主。

  心里很清楚,“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还是急得一夜无眠。

  ……

  三月二十五凌晨5:10

  平日里身体强壮的平民考生们陆续醒来,睁眼又闭眼,心电监护的报警声此起彼伏。

  医护们迅速查看以后,发现他们应该和大郢第一批进医院的村民一样都是纯紧张,于是,蒋主任找孟鸿才和他们解释。

  经过孟鸿才的讲解,效果立竿见影,他们不是死后到了另外的境界,而是被飞来医馆的医师们救了。

  没多久,过度的紧张又变成了雀跃和惊喜,考生们努力控制情绪,不至于显得太失礼,可是当他们看到自己身上干净的换洗衣物时,又忽然怔住。

  孟鸿才指着放了脏衣服、贴了名字的蓝色塑料袋:“你们家人守在考场外,听说你们中毒就急着进考场看,与禁军起了冲突。”

  “是魏璋安慰你们家人,让他们回家取干净衣服,又贴了名字装入袋中,不至于混装出错。”

  考生们劫后余生,又有些诧异,既然是下毒,为何他们都还能被送上飞来医馆并获救?

  孟鸿才把秦主任、郑院使和太医们联合施救,飞来医馆铁马队进国都城接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完。

  还额外补充一句:“下毒之人已经悉数被抓,大家不用整日提心吊胆。”

  考生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关注重点却是天爷啊!他们竟然是坐大铁马来的? !

  一瞬间,考生们的心态崩了,为什么昏迷了什么都不知道啊,明明坐过了,完全不记得! ! !

  孟鸿才继续安抚:“考核通过以后就是艰苦的高难度学习,没有强壮的身体可支撑不住!”

  考生们努力平复着崩溃的内心,考核通过就是正式的太医院学子,很期待有没有? !

  孟鸿才安抚结束,又躺回自己床上沉思,以前觉得刀针起效快、根治彻底,可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当初确实偏颇。

  正在这时,躺在12床的妙音大喊一声“大长公主快跑”,直挺挺地从床上坐起来,大汗淋漓地分不清梦境和现实,这里是……飞来医馆?

  池敏快步走过去,看着妙音恍惚的眼神,轻声细语:“这里是抢救大厅,大长公主在5床,魏国公在9床,嘉宁郡主在11床……”

  妙音的提问断断续续:“大长公主,他们,他们……还活着么?”

  池敏点头:“都活着,只是因为中毒较深,醒得会比你晚。”

  丁娇送人来的时候提到过,一氧化碳无色无味,而大帐中还有刺鼻的味道,妙音就在帐门边缘,最接近流通的空气,可能醒得比较早。

  果然,妙音第一个醒来,而大长公主还没任何动静。

  池敏安慰自己,急不得,并且要赶紧准备交接班的内容,这么多中毒病人,床前交接班的时候,各科主任轮番上阵,准备不充分肯定过不了关。

  事实上,七点还没到,邵院长和金老就到了抢救大厅,因为他们接到王强的消息,又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马车牛车队,正向方沙城驶来。

第126章

  半小时后,改扮成禁军的景佑帝坐在食堂第一排,顶着俩硕大的黑眼圈,充满期待地望着正在现包小馄饨的大厨,忍不住直咽口水。

  魏璋端着新出炉的热腾腾的小笼包,搁在景佑帝面前,招呼:“趁热。”

  景佑帝立刻两眼放光, 倒醋,蘸小笼包, 轻咬一小口啜里面的汤汁, 虽然烫, 但真的人间美味。

  食堂大厨急了:“当心烫!”

  魏璋又端了抱蛋煎饺、豆腐汤过来一看, 桌上只剩空空的小蒸笼,忍不住问:“不是, 你饿几天了?”

  景佑帝竖起三根手指, 向煎饺发起猛攻。

  魏璋咽下其他话, 又去拿来一根油条和一枚茶叶蛋,桌面又清空了。

  大厨最见不得人饿,给小馄饨大碗里撒了葱花、榨菜碎、小虾皮和香菜,端到景佑帝面前:“慢点吃,当心噎着。”

  景佑帝吃了整整半小时,给什么吃什么,直到再也吃不下,才抬头,眼泪汪汪地看着魏璋。

  “靠!”魏璋就知道,“大长公主他们的病情还算稳定,虽然还没醒,但情况比昨天好。”

  景佑帝忍不住瘪了嘴, 也只是一瞬间,又恢复了平静的样子。

  大厨又端了两份蛋黄烧麦,直接打包放在景佑帝桌上:“带着路上吃。”

  景佑帝的眼泪夺眶而出,瘪着嘴问:“唐师傅,你愿意跟我回国都城当厨监吗?食材餐具都随你用,直接封尚食局管事,手下两百多个人。”

  “咳咳咳……”

  不止大厨,其他吃早饭的医护们也呛到了。

  景佑帝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大厨却惊恐地看向魏璋:“什么监?太监?!”

  天雷滚滚啊,我把你当可怜孩子照看,你却想让我去长信宫当太监? !

  魏璋白了大厨一眼:“大内御医总管,最高级的厨师,不用阉。”

  “噗……”吃瓜群众有人没忍住,勉强忍住的全都肩膀发抖,这早饭吃得太有意思了。

  大厨清了清嗓子,在围裙上擦了手:“啊,那个谢谢,我不去。”

  事实上,套着景佑帝外壳的赵鸿从不轻言放弃,拿纸擦掉眼泪:“唐师傅,你愿意去长信宫教御医吗?”

  大厨一想到之前去大郢国都城的情形,立刻摇头:“主要是那里的东西吧都用不惯,我这人认死理,离开这些,我连菜都不会烧。”

  “那我派御医到这里来学行吗?”

  “那要问邵院长。”大厨回答得特别干脆。

  魏璋提溜着打包盒:“走吧,去找邵院长。”

  景佑帝闷闷不乐地跟着离开。

  ……

  院长办公室里,邵院长、金老先是看到了保科长拿来的超长收货清单,现在食材每天源源不断,燃油电源网络全都不用操心。

  加上大长公主府、郑国公府、魏国公府每月定时送的米面粮油,以及这次送来的,正式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

  邵院长只觉得肩膀上的重任卸了不少。

  没多久,魏璋又带着吃撑的景佑帝进了办公室,这样那样一说。

  邵院长表示同意,但有条件:“最多十人。”

  景佑帝点头示意提着打包盒起身:“多谢,我走了。”

  邵院长惊了:“不用探望大长公主?”

  “今日早朝已经迟了,”景佑帝头也不回地离开,“魏璋,你也不用送,我自己走。”

  三人站在窗边,目送景佑帝消失在医院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