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云南
淑贵妃还喋喋不休:“秦王殿下死了,明妃娘娘也死了……唔唔唔……”一块帕子堵了嘴。往淑贵妃嘴里塞帕子的不是别人,而是刚站起、平静得吓人的晋王殿下:“太医,请起。”
太医又磕了一个头:“晋王殿下,请节哀。”
晋王站得笔直,声音有些发抖很快嘶哑:“来人,给明妃娘娘更衣、修容……”
“是……”女使和内侍们迅速架起屏风,遮蔽众人视线。
各妃嫔们也赶紧起身,找角落站着,毕竟晋王不说散,谁也不敢先走,因为总是温润的晋王殿下收敛了笑意,双眼布满血丝,平静得吓人。
晋王跪在屏风的另一边,轻声说道:“阿娘喜欢热闹,今儿的百戏、舞和乐都还没停完就这么走了……这怎么可以呢?”
“来人,把他们都送去陪阿娘。”
“是!”内侍立刻出去传话,殿外悦耳的歌与乐瞬间停止,只一片“饶命”声,但又很快消失。
妃嫔们怔住,互相张望,却没人上前说一个字。
太医撑着地面的双手哆嗦得止不住。
“太医,阿娘进宫后就是你在看护,阿娘生本王时,你也竭尽全力,这么些年来颇多辛苦……本王心存感激。”晋王的声音有些平板。
太医立刻低头:“不敢,这是下官本分之事。”
“既然是本分,为何今日没能救回阿娘?之前明明救过很多次啊……”晋王轻轻叹气,“太医,你退下,带上全家在黄泉路上继续照看阿娘,别忘了精进医术……”
太医瞬间瘫坐在地上,惊恐地望着晋王殿下,人面兽心大抵如此。
“来人,先送太医回家,再送他们上路。”晋王字字清晰,令殿内所有人毛骨悚然。
淑贵妃瞪大了眼睛,秦王性情暴戾,令朝臣心生畏惧,反而容易偏向温润如玉的晋王殿下,可是现在才知道,晋王心狠手辣、擅于伪装,比秦王胜出许多。
“还有,淑贵妃刺杀明妃,人证物证俱在,赐白绫一条,”晋王说完,继续端端正正地跪着,“阿娘,儿不能随您去,暂且派这些人路上陪着您。”
太医被内侍们拖出春禧殿,被在后宫外等候消息的大臣们看到。
第38章
群臣惊愕地看着被拖出来的太医,纷纷围过去:“郑院使,怎么回事?”
是的,今日一路狂奔赶来救治明妃的, 不是别人,而是刚擢升太医院院使一年的郑津, 刚过完五十九生辰没几日, 太医院的名医们有一半都是他的学生。
不论是国都城瘟疫,还是宫中重疾, 甚至是群臣生病或是家人病倒, 但凡病情危重, 郑津都迎难而上。
不要说旁人,明妃入宫后几次重病、生晋王难产、甚至于晋王自出生以后,无论大病小恙都是郑津全心医治。
可以说, 没有郑津, 别说明妃就连晋王也没有今日。
群臣望着被拖行出去的郑津,又听到内侍悄悄传出的消息,明妃割颈而死,晋王不仅要郑津的命,还要他全家性命,甚至连今日庆贺的百戏、舞伎和乐师们都难逃一死。
绝情、嗜杀、不知感恩与体恤……晋王的本性暴露无疑。
一时间, 惶惶不安的秦王党,与孤臣们更是心惊胆寒。
但都没有晋王党那么惊惧,郑津那么多次的照顾和医治在晋王眼里都是浮云,扪心自问,自己能给晋王带来的利益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救命之恩。
如果郑津玩忽职守,晋王悲愤而发怒,那还能让人宽心。
可是, 就连不是医者的群臣们,不,就连寻常百姓都知道,割颈是救不回来的!
医者如履薄冰一生,毫无错处,偏偏落得全家灭门的下场,升温的春风吹得每个人心头冰冷。
晋王还未登基就如此狂暴、不尊法度,以后登基又会是何等模样?
所谓“兔死狐悲”,就连晋王党羽的心都有了不小的松动。
可是,该怎么办呢?
保啊,保不住郑津,以后又怎么保得住自己的脑袋和全家性命? !
于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监察御史们跪了满地,郑津一生治病救人、从未懈怠,恳请晋王收回成命。
一刻钟后,跪在屏风外的晋王,极不耐烦地杀了一名御史。
瞬间,点燃了所有官员的危机感,后宫外跪着的官员越来越多,“请晋王殿下收回成命”的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在悲愤癫狂的晋王眼里,这是群臣的不忠,以及对帝位的挑衅。
两刻钟后,又杀了一名御史,而此时,凡有资格入文德殿参加朝会的官员们,已经悉数跪在后宫外,并且不再呼嚎。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墙内早已疾风骤雨。
就在晋王要杀第三名御史时,前内侍官高声禀报:“启禀晋王殿下,魏国公求见。”
伏在地上的官员们浑身一颤,视线齐刷刷地望着远处的宫门,心里的不安并未减少。
魏国公久未露面,他一出现,别说晋王殿下,就连先帝都是要亲自出迎的;只要他愿意,可以出现在长信宫的任何地方,后宫除外。
所以,哪怕没有晋王的应允,魏国公也站到了后宫外。
魏国公的出现,意味着警示,而这种警示远比御史们的抗议有效得多。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晋王殿下并未立刻出迎,而是让众人等了足足半个时辰才一身素衣地出来,迎着阳光,视线先扫过跪了满地的众人,最后才落在等在宫门边的魏国公身上。
明媚了多日的天空,起初云很白,但很快越来越越多,又大又厚重的云遮蔽阳光,也阻隔了温暖,风一阵阵地刮,越来越冷。
阴影将魏国公和宫门笼罩成灰色,无论他布满皱纹的脸庞、勉强算得上清明的双眼,以及靠手杖的支撑才能挺直的腰背,由内而外散发着令人婉惜的衰老。
当年那个纵横沙场、令敌军闻风丧胆,只用一个月时间就击退敌军、收复十一州的魏晁,虎背熊腰的大将军,如今也拄着手杖才能站稳,实在令人唏嘘。
“见过魏国公。”晋王生得非常好看,一身素衣更是衬得出众惹眼,仿佛自带阳光,外形越出众,视线越令人心惊胆寒。
跪在地上的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叹,是的,晋王只是说“见过魏国公”却没让他进来,如此傲慢无礼,实在令人震惊。
魏国公倒也在不在意:“晋王殿下,听说方沙城的祭坛顶飞落一座无名建筑,这可是前所未闻的大事,小老儿前日派人去方沙城转悠了一圈,说是处处神奇。”
“不知晋王殿下了解多少?”
晋王忽然伸手:“信来。”
一旁的内侍赶紧捧着信盒递过来,却不知道是直接给盒子、还是把盒子打开,只是极短的犹豫时间,就挨了晋王一脚,信盒就这么飞出去又掉在地上。
信盒掉在地上又弹了起来,发出奇怪的响动,盒子没损坏半点,也没被摔开。
众人已经紧绷到极点的神经,随着声响动摇了一下,视线都盯着信盒,这时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大郸能做出来的盒子。
内侍的身体比大脑反应更快,直接跪倒在地:“殿下恕罪。”
晋王又是一脚,眼睛却盯着信盒。
内侍被踹翻在地,疼得蜷缩成一团,冷汗涔涔,又立刻爬起来跪好,顺着晋王的视线看去,再连滚带爬地把信盒捡起来呈上,心里残存一线庆幸,盒子没坏也没裂开。
晋王接过信盒,试了几下发现打不开,最后在侧边发现一个搭扣,轻轻一摁,盒盖弹开,里面躺着三封书信,一封是飞来医馆邵馆长的亲笔信、一封是宁温书写给礼部尚书的,还有一封是宁温书写给两位殿下的。
“礼部曹尚书。”晋王吩咐一声。
曹尚书赶紧起身,到晋王面前双手接过书信,再退回原地,打开书信的手指控制不住地颤抖。
晋王先打开邵馆长的亲笔信,信纸雪白得扎眼,最上面是“C市第一人民医院”红字,书信的内容倒是很容易懂,简单概括就是:
“飞来医馆欢迎国都城的病人去方沙城看病,药费诊费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医馆搬不了,但三日之内会有大雨,不需要燎祭。”
晋王刚要撕信,魏国公忽然开口:“晋王殿下,能否给小老儿瞧上一眼?”
晋王脸色阴沉的瞥了魏国公一眼,许久才吐出一个字:“可。”
内侍立刻双手托信送到魏国公手中。
而另一边,礼部尚书看完书信后大声禀报:“晋王殿下,礼部侍郎宁温书身体有恙现在无法起身,在飞来医馆医治,身体一经好转立刻回国都城述职。”
晋王拆开最后一封信,打开以后就是宁温书对飞来医馆的种种描述,最后说了信盒其实是飞来医馆用来装饧和点心的盒子,铁皮制成,图案艳丽而且耐摔,饧吃完后常用来存放物品。
魏国公看完第一封书信后就发现了问题,这书信的纸笔墨迹都不是大郸能有的,笔迹极细极黑,虽然与大郸文字极为相似,又有许多差别:
“晋王殿下,另一封信能否给小老儿看一眼?”
晋王看向魏国公的眼神恭敬不足、嘲讽有余:“允。”
内侍又把书信送到魏国公手里。
此时,虽然有许多人,但却静得可怕。
魏国公把书信翻来覆去地看了三遍,然后爽朗一笑:
“晋王殿下,二月二前夜,秦王殿下暴毙,今日才二月初六,长信宫内就染了这么多血,别说文官,就连小老夫这样的武夫也觉得不祥。”
“晋王殿下,您还未登基称帝,凡事留有余地为宜……”
当啷一声,信盒再次掉落在地,晋王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却让众人感觉他的怒火更盛:“本王最烦几类人,倚老卖老也在里面。”
魏国公毫不在意,眼神慈祥地像看无理取闹的孙儿:“啊,小老儿的意思是,晋王殿下孝心可嘉,悲愤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这样将一干人等送上路,太过仓促。”
“不如,等到明妃发丧那日,好好妆扮,搜罗她喜爱之物,一路歌舞百戏,郑津全家相伴随行直至陵寝……那样才是真热闹。”
晋王嗤笑:“这样甚好,只是呢,人心向来多变,能保证发丧之日一人不少么?少一人,本王都怕阿娘不悦。”
魏国公当然知道晋王的打算,郑重其事地回答:“晋王殿下,若当日少一人,国公府出人垫上。若有其他闪失,惟国公府是问如何?”
晋王意味不明地与魏国公对视,仿佛在估算他这把老骨头的价值。
魏国公上前一步,但未过宫门:“若晋王殿下不嫌弃的话,小老儿全家相随也行。”
伏在地上的众臣齐刷刷地起身,惊诧莫明、近乎惊恐地望着魏国公,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晋王的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允。”
魏国公仍然很恭敬:“多谢晋王殿下,请节哀。”说完,拄着拐杖摇摇晃晃转身。
“魏国公,且慢,”晋王出声阻止,“飞来医馆说三日之内必然有雨,如若不下雨,本王就派禁军踏平方沙城、攻入飞来医馆,意下如何?”
魏国公既不说不好,也不说好:“若晋王殿下信得过,小老儿可以先去方沙城等下雨。到时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国都城。”
“燎祭花费巨大,能省则省。”说完就走远了。
而晋王也拂袖而去,满眼不耐烦,动不动就跪,既然这么爱跪就跪着,只有肚子空了、膝盖疼了才会长记性。
这些人呐,说到底也是活物,像驯马驯鹰那样驯,很快就能服贴。
晋王走远了,众臣互看一眼,内心百感交集,至少有那么一点安慰,帝陵峻工还需要不少时日,郑院使全家的性命算是暂时保住了,还是魏国公作的保。
是啊,郑院使还有魏国公出面做保,却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人来保自己?
可偏偏就在这时,明明走远的魏国公又折回来:“请问晋王殿下,如若国都城有人想去飞来医馆求医,不知殿下是否应允?”
晋王毫不在意:“允。”
上一篇:重生之我给国家送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