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 第34章

作者:流云南 标签: 系统 正剧 穿越重生

  大长公主:“分而饮之,有病告恙多耽误正事。”

  话音刚落,一身素衣的晋王从春禧殿出来,带着平日温润恭敬的模样:“大长公主,您怎么来了?”

  “晋王殿下,”大长公主拉着晋王的手,很是慈祥,“好孩子,这些日子实在苦了你,带姑母进去见你阿娘。”

  晋王的眼泪瞬间落下,扶着大长公主往里走,哽咽着:“姑母,小心路滑……”

  大长公主拄着手杖走路,边走边说:“本宫一路行来,到处都是人……你阿娘喜欢热闹,却厌烦无谓的嘈杂,不得清静。”

  晋王身形一顿,推开内侍撑着的伞,大步往回走了几步,冲着群臣怒喝:“燎祭取消,祭品重入国库。所有人都退下!暂停朝会七日!”

  群臣们怎么也没想到大长公主竟然能安抚晋王,纷纷行礼后匆匆离开,堪称劫后余生,同时也记下了大长公主的救命之恩。

  只有晋王党们,一步三回头,前路比茫茫雨中更令人找不到方向。

  与狼狈不堪的官员们截然不同的,是国都城及附近的百姓和农户们,被雷声惊醒后就满心欢喜,听到雨点声,就赶紧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搬到外面囤水。

  农户们更是喜笑颜开,太好了,春种虽然迟了些,但这几日抓紧也能赶得上,终于不用再天天往地里运水了,一年到头地脸朝黄土背朝天,不就盼个风调雨顺么?

  之前浅了许多的护城河水正在恢复原有的水位,矗立在国都城的望火楼上,昼夜不停巡视的军士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暂时不用担心火灾了。

  ……

  时间倒退一些,夜深人不静,躺着的赵鸿明明很累,却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惦记邵院长带来的“三日之内必定下雨”,而且还随着宁侍郎的书信送回了国都城。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今晚已经是三日之内的最后时间了,如果还不下雨,不知道外表温润、内心癫狂的晋王会对飞来医馆做出什么事情来。

  不管是邵院长,还是医院的其他人,看起来都若无其事。

  只有赵鸿有些不知所措,翻了第十三个身以后,去盥洗室意外发现没水了,给警觉的龙卫们留话,然后才离开门诊,站在停车场的仰望夜空,什么时候才能下雨?

  赵鸿先看到黑暗中有什么亮了一下,紧接着就是雷声,仿佛就在飞来医馆的楼顶,巨大的响动让人发懵。

  下一秒,赵鸿就被魏璋塞回门诊大厅:“雷那么响,你站得像根杆子似的,等着被雷霹么?”

  “……”赵鸿难得反应不过来,隔着巨幅玻璃门,继续向外张望,电闪雷鸣以后就是大雨倾盆,满脑子都是“真的下雨了”,怎么会?

  “傻了?”魏璋觉得不至于,不就是下场雨嘛,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下雨时间有时候准得只差一小时。

  赵鸿好不容易缓过来,不管怎么说,下雨了就不需要再举行燎祭,省下的钱物和人力就可以用到其他方面,比如兴修水利、架桥铺路……改善民生的方面,哪哪儿都需要钱和物。

  紧接着又有一个念头,明日一早就去找邵院长,要真诚向飞来医馆的能人贤士虚心求教,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愿意教?

  魏璋提醒:“外面雨下大了,不要出去。”

  赵鸿认真点头,开始期待明天。

  魏璋再三确认赵鸿会听话,这才离开门诊,向老年病房走去,这一路凡是经过盥洗室附近,都能闻到浓郁的气味,暗自庆幸现在是睡觉时间,不然……不敢想也不能想。

  只是这一停水,可苦了值夜班的医护们,只要尽量不喝水不吃东西,能少去一趟都是好的。

  凌晨三点,急诊抢救大厅的规培医生池敏,又一次巡完自己床位的病患,回到护士站坐在电脑椅上,听到不远处的洗手池正在滴水,嘀嗒嘀嗒,在安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

  池敏叹气,这个水龙头总漏水,总务处来修了三次,说再修不好就只能换新龙头,现在这个点肯定也不能找总务来看,只能听着水声到天亮了。

  护士长周洁的反应截然不同,直接把水龙头拧大,嘀嗒的水声忽然就变成水流声,医护们齐刷刷地盯着水龙头。

  周洁浅浅笑:“来水了,可以不用再憋了。”

  “终于……”池敏把头靠在电脑椅的椅背上,“我交班到现在就没喝过水,晚饭连汤都没敢喝……”

  周洁笑着打趣:“赶紧的,都喝水去。”

  五分钟内,值班房里的杯子都装满了水,医护们偷空就去喝点水,来水了就是好。

  紧绷的神经就这样松懈下来,池敏举起右手:“有奖竞猜,第四项任务能得到什么?”

  “什么奖?”

  “十元纸币一张,”池敏从口袋里拿出珍藏版人民币,“可以去自动柜员机买东西。”

  周洁逗乐子:“我觉得这系统也是个拖延症晚期,水都来了,短信还没发。”

  时萱最先回答:“我觉得的是食堂食材、垃圾处理系统和超市系统……三选一。”

  周洁举手:“最近药品消耗得厉害,说不定是无限药房系统。”

  “我觉得是供电系统,外面下雨了,那么多太阳能发电就供不了电……”

  “食堂食材吧,再这么吃下去,我们可能要开始吃压缩饼干了……”

  “我觉得是垃圾处理,虽然医院里新建了好几个垃圾分类处理房,但容量总是有限。”

  各有道理,也是最真实的需求。

  “关键是第三项任务要救治多少病人?我们还能去哪儿找病人?”

  这个问题一出,抢救大厅又恢复安静,没人能回答。

  偏偏正在这时,每个人的手机都有新消息提醒,点开一看:

  “飞来医馆系统恭喜您!第三项任务完成,获得无限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医用和生活污水等处理。”

  每位医护都如释重负,但又紧张地等待新任务,都默默祈祷,病人数量不要太多。

  “飞来医馆系统第四项任务,救助128名病患,开启无限垃圾处理系统,该系统会自动分类处理生活、医用和一切垃圾,处理标准都符合国家规定。”

  ? ? ?

  ! ! !

  医护们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又看, 128名? !

  周洁闭上眼睛:“总不能让我们冲进国都城抢病人吧?”

  池敏生无可恋地拿出唯一的十元纸币,交到刚才猜垃圾处理的急诊内科医生,一连叹了好几次气。

  “池敏,你舍不得可以不给,别哀声叹气的,”说是这么说,但接纸币的动作特别流畅,同时不忘兴奋搓搓手,“哎,我去自助柜机上买什么好呢?”

  “怎么忽然有种暴富的感觉?”

  “才十块钱,你至于吗?”

  “至于,真的,我好久没拿过纸币了。”

第41章

  大雨滂沱时, 国都城通往方沙城之间的小山坡,驶出一辆又一辆马车,足足有三个马车队, 另有牛车队三个,还有一队装备精良的黑衣蒙面人骑马护送, 在一盏又一盏灯笼的光亮里行进。

  无论是马车的规制,还是良马的数量,甚至随行的护送黑衣人,都能看得出车主有权有势,只是让人不明白,为何要连夜赶路?

  天黑路滑, 官道泥泞,即使马车前后都挂了灯笼, 亮度也实在有效, 偏偏车夫们的水准相当惊人, 车队行进得又快又稳。

  如果有百姓或农户看到,一定以为是国都城哪个高门大户出远门, 或者某位高官离京上任赶时间, 可车队行驶了两个时辰后进入了残破的方沙城,并且直奔城西。

  最先发现这列反常车队进方沙城的,是医院巡夜的保安老李,站在外面的柏油路上,这么大规模的车队不用望远镜都能看清,啊这……手机显示时间凌晨三点半。

  因为方沙城的路况特别糟糕,坑坑洼洼不说,沙土湿滑,而且被刺配的龙卫们还在城里设了不少机关和陷阱。

  按保安老李的估计, 车队进城以后十有八九不是侧翻就是陷坑,天亮前到医院西边,基本不可能。

  偏偏车队进城后的速度虽然减了,但行进得却很流畅,好像一个机关都没碰到,一个陷坑都没经过……

  保安老李摸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多辆马车牛车,到底暗藏了多少高手?

  大雨下到早晨六点才停,保安老李就盯到六点,万万没想到,七点半时,车队已经进入宁家的临时营地,一眼望过去,场面很是壮观。

  七点半,不仅是医护们的交接班时间,也是保安的交接班时间。

  王强睡了个好觉,走到门卫小屋一看,老李不在,立刻拿起对讲机:“喂,老李,你在哪儿?”

  对讲机里立刻传出老李激动的大嗓门:“强哥,方沙城来了三十九辆马车和四十辆牛车,都在医院西门的下面,快来看!”

  “马上来!”王强又用对讲机通知邵院长和金老,边走边说,“不知道什么来头,老李说是凌晨进方沙城的,现在宁家临进营地附近休整,看样子是要到医院来的。”

  十分钟后,王强和魏璋站在移动梯旁向下张望,整齐的车队阵列,强壮的良马,以及训练有素的黑衣护卫。

  王强看完下面,又看着魏璋:“按你大郢的经验,都是什么官儿?”

  魏璋轻轻摇头:“不好说,每个朝代,同一个朝代初期中期和晚期,规制一直在变。就眼前的看,怎么都要是一品大员这种。”

  王强先是惊讶,瞬间平静下来,在大郢的时候,连皇帝、皇后和太子都上山了,一品大员也不会怎么样的,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不慌。

  魏璋看了一眼运动手表:“不慌,等他们上来送名刺。”

  “明刺?名赐?”王强不明白。

  “哎呀,强哥,你该多看点书了,名刺,相当于名片,上面有姓名、姓氏、官衔这些的。”魏璋有点嫌弃,“你这一问三不知的怎么教两个儿子?”

  王强不以为然:“学校师会教他们,我负责陪他们吃喝玩乐。”

  魏璋一时竟无语以对。

  正在这时,宁家管事在移动梯下面打了约定手势,表示要上去。

  医院西门的移动梯,经过供应科的改造,现在已经方便到一个人就能操作的程度,于是,王强将移动梯架到合适位置固定好,然后向下放梯子。

  趁着放梯子的间隙,魏璋用对讲机通知急诊,让宁侍郎身旁的礼部官员到医院西门来。

  很快,陆淳就匆匆赶到医院西门,向魏璋点头示意,看到移动梯下方声势浩大的车队,整个人都惊呆了,这……

  魏璋问:“认识?”

  陆淳明显震惊过度,有些懵地点头:“没亲眼见过,但听说过。”

  时间不早不晚,宁家管事已经从移动梯爬上来,怀里抱着半人高的东西,难怪爬得这么慢。

  宁家管事先向陆淳行了简单的礼,然后郑重其事地将半人高、包着布巾的物品,呈送到魏璋跟前。

  “这是……”魏璋话还没问完。

  宁家管事恭敬回禀:“陆文书,魏国公、前太子太傅晏敦、前刑部尚书梅敬竹和前参知政事戚修明,携米面粮油、名刺与拜贴,向飞来医馆求医。”

  王强被这一长串名字给绕晕了。

  陆淳立刻捧着拜贴和半人高的名刺,看向魏璋:“是不是请邵馆长与金老过目?”

  魏璋却听出了宁家管事禀报的蹊跷,看向陆淳:“他们第一次到这儿来,怎么会预先带米面粮油?”

  陆淳带上招牌假笑:“魏国公消息灵通,他们四人皆是隐世好友,互通有无也是人之常情。”

  不仅如此,陆淳还简单向魏璋讲述了他们因病告老的事情——

  魏国公年轻时战功显赫,有“天降神兵”的美誉,但沙场上刀箭无眼,数次有性命之危又奇迹般地醒来,每次死里逃生,先帝就给他加官进爵,一直到四十九岁那年,实在封无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