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 第57章

作者:流云南 标签: 系统 正剧 穿越重生

  金老从来没这样无力感,知道许多史实是一回事,但真的亲眼目睹又是另一回事。事情比想象中的严重太多,另寻话题:“要不要通知食堂给他们每人准备一份容易消化的半流?”

  邵院长拿起对讲机:“樊主任,来了99位新病人,身体很差,能不能准备些半流食物?一半量就行。”

  “邵院长,现在是午餐时间,蛋羹行不行?其他的都太慢,”樊主任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出,“刚好前两天送来的米面粮油里还有不少蛋。”

  “可以!”邵院长摁掉对讲机,看向金老,“走,我们先去急诊看看。”

  急诊的抢救大厅从没这么混乱过,不仅是当班的医护,就连休息的也都赶来帮忙,大厅里全是人,有踉跄着逃离的,有缩在床头柜边的,还有挥舞着双手不让人靠近的……

  本来每个人身上都带伤,这么一通折腾以后,大厅地面、床头柜和病床上都沾了血迹,可即使这样,没一个病人停下,个个都像掉进陷阱的困兽。

  结果只能是伤上加伤。

  蒋建国不得不使出杀手锏:“每个人都加一针镇静剂,再这么折腾下去,命都要没了!”

  可偏偏囚衣厚实、脏而且宽大,隔着衣服实在不怎么好下针,时萱拿着抽好药剂的注射器,追着病人跑了两个来回,连衣袖都没到碰到。

  偏偏大长公主、妙音和月儿都是脱离生命危险需要静养的,被吵得都睁了眼。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刻,谁也没想到大长公主自己下了床,走向浑身血迹最多、反抗最激烈的男病人,嗓音轻柔:“韩乐师,可还记得本宫?本宫是大长公主。”

  抢救大厅的医护们私下里都觉得,不知是不是修道的关系,大长公主不急不缓的声音有抚慰人心的效果,与她说话很容易就心平静气。

  万万没想到,只是一句简单的问话,这名叫韩乐师的病人忽然就不跑了,涣散的眼神慢慢聚焦,直到看清大长公主的模样,忽然就跪下了。

  其他躲藏、逃避的病患们也都静止了。

  大长公主的身体还很虚弱,说话的音量也不高,但就是能让每个人听清楚每一个字。

  “是本宫请齐王殿下赦免你们,不会让你们陪葬。”

  “这里是飞来医馆,再安全不过的地方,你们尽可放下心来,本宫也在这里治病。飞来医馆的医者们都是极好的人,且医术精湛。”

  大长公主看向时萱,递了个眼神,又说:“韩乐师精通乐理和乐器,各种乐器信手拈来,本宫近来琴艺退得厉害,你说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

  时萱趁着他静止的瞬间,一针镇静剂注射完毕。

  韩乐师仿佛没感觉,只是怔怔地望着大长公主,满眼虔诚和悲痛:“大长公主,何时吾辈才能不被任意欺凌?”

  大长公主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韩乐师嗓音沙哑,缓缓抬起双臂,藏在宽袖里的双手终于出现在众人眼前,伤痕累累青紫交加的双手,眼神里满是绝望。

  大长公主小心地扶着韩乐师被摧残的双手,看向金老和邵院长:“这双手还能治吗?”

  骨科医生肖宇立刻走近,看过每根受伤的手指:“可以手术,但愈后很差。最好先去拍个片子。”

  韩乐师歪倒在地。

  “镇静剂终于起效了!”时萱长舒一口气。

  刚放松下来的病患们又警觉起来。

  大长公主轻轻摇头:“你们身上本来就有伤,还这样躲避医者,韩乐师只是暂时睡了,不会有其他事,皆可安心。”

  病患们这才放心下来,有一名百戏轻声问:“大长公主府真的被烧了么?”

  “无妨,”大长公主笑得云淡风轻,“只要本宫还在,大长公主府烧多少次就能重建多少次。”

  接下来就像往常一样,护士们先完成建立静脉通路、抽血、上心电监护等事情,各科室医生们按照病人的症状开各种检查单,每位病人都开了X光检查。

  于是,本就忙碌的检验科,不得不面对,不断送来的血样。

  而医学影像科的许仁医生,在X光室、 CT室和核磁共振室三处来来回回地跑,因为医院没网,所以各科医生也追到影像科去,拿着手机拍检查结果。

  经过多科医生们的快速筛查和查体,送来的病患们以最快的速度获得针对性治疗:

  六名昏迷病人被确诊是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等等脑外伤,被神经外科医生接走做术前准备。

  神经内科留观了八名颅脑受伤、但未能达到手术指征的病患。

  骨科医生全员出动,确定了七名需要紧急手术的病人,以及三十九名可以择期手术的病人,一跃成为全院最忙碌科室。

  普外科接走了五名腹腔出血、准备做剖腹探查和修补的病人。

  眼科接走了两名眼球破裂的病人,送到手术室紧急手术。

  妇产科也接走两名女病患,在急诊内科诊室里做修补缝合。

  邵院长默默在心里叹了第一百零一次气,所谓“不幸中的万幸”,一是赵鸿抢人抢得够快,送诊也够及时;二,病患们都饿了不少时间,可以做手术。

  麻醉科在休息了十天以后,面对一张又一张手术通知单,全员行动做各种准备。

  就在其他病患忍受皮肉伤的痛楚时,就闻到极为诱人的吃食的香气,食堂主管樊主任推着大餐车进入抢救大厅:“邵院长,炖蛋到了。”

  病患们面对透明小碗里的黄澄澄、冒着热气的炖蛋,眼睛都看直了,双手捧住,看了又看。

  很快,小勺也发给他们,意思再清楚不过。

  于是,病患们在大长公主的解释下,小心翼翼地用小勺挖了一勺,再更加小心、生怕掉在地上,迅速塞进嘴里,立刻被滑嫩的口感征服。

  每个人都吃得不抬头。

  樊主任又推着大餐车走去门诊,魏璋向他们解释炖蛋和吃法,然后逐一给他们派发。

  急诊门诊都充满了食物的香气。

  而每位病人都忍不住想,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滑嫩的吃食?把自己的一份吃完,饿了许久的肚子当然不满足,只希望再来个十份八份的。

  半碗炖蛋吃完,病患们的心和身体都暖和起来,却也因此感受到伤处更多的疼痛。

  樊主任秉持垃圾要好好分类的原则,收走每人手里的塑料碗和小勺,装进分类垃圾袋,之后才推着大餐车离开。

  病患们眼巴巴地看着推走餐车的樊主任,又纷纷把“能不能再来一碗”的话憋回去。

  魏璋向他们解释:“你们饿的时间有些久,暂时先吃这么多,等过一个时辰,还会有其他吃食。”

  病患们先是死里逃生,然后就被送到飞来医馆,躲避医护们,闹了大笑话不说,最后还是被大长公主劝服,才能安心地留在这里,顺便捡回了一条小命。

  这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望着格外明亮、奢华得难以言喻的飞来医馆,病患们忧心忡忡,这后福是不是太大了?

  ……

  傍晚时分,忙活了一整天的赵鸿坐在马车里掐点驶出国都城,径直向飞来医馆急驰,后面的马车和牛车上堆满了大郸的军帐,可以让病患们晚上好好休息。

  想到大长公主和月儿,以及早晨救出的那些人,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

  当然,赵鸿从不怀疑飞来医馆的高超医术,只是想了解他们的病情。

  大长公主和月儿能不能好好吃东西?妙音的烫伤有没有恢复一些?以及受伤的看妇们。

  一想到今早冲进监狱时的情形,赵鸿特别明亮的双眼仍然带着怒意,今日早朝先是狠狠惩治了关押临时监狱的监司和看守,以及他们的上官。

  因为赵鸿自己就是实证,所以大臣们无话可说。

  但在处罚的程度上,朝臣们给出的意见却严重偏轻,这让赵鸿愤怒不已,但脸上不显,仍然与他们周旋,好在最后的处罚还算公正。

  赵鸿满脑子要处理的事情,除了大长公主,最想见到的人是老师,不知道他在地坑院保护孩童们能不能习惯?又或者,自己还没想出让老师无法拒绝的看病理由。

  想什么理由呢?

  正在这时,一匹快马急驰而过又扭头冲着马车而来,紧接着越来越多的马匹围过来,把赵鸿的马车围得无法继续赶路。

  赵鸿与崔主任有约定在先,必须按时回到飞来医馆,把治疗方案的最后部分完成。

  偏偏拦在马车前面的是现任太傅凌辽,作为这两天悉心教导自己的新老师,赵鸿只能下车相见:

  “凌太傅,您有何事?”

  凌太傅行礼后、递上邀贴:“今日是家父八十寿宴,不知殿下能否赏脸饮一杯薄酒?”

  赵鸿望着其他围住马车的人马,意味深长地微笑:“凌太傅,只是一杯薄酒而已,您何必动用这么多人手?”

  “爽快!”平日不苟言笑的凌太傅露出大长辈式的慈祥笑容,同时伸手,“齐王殿下,请!”

  赵鸿随手招来护卫:“你将后面的马车都带去方沙城,转告崔主任,某今晚不回飞来医馆。”

  “齐王殿下……”护卫有些迟疑,毕竟郑国公和魏国公下的命令是护送齐王按时往返飞来医馆,这半路赴宴。

  赵鸿哪会不知道一杯薄酒后面的深意,这是群臣的试探,如果能极好地融入寿宴,完成第一次与群臣的私下集会,就能探出他们对自己的接纳程度。

  而于情于理,自己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赵鸿催促:“快去!”

  “是,殿下!”三名护卫骑马离去。

  此时,赵鸿身边还剩九名护卫,即使如此,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只能硬着头皮闯。

  “凌太傅,请。本王调个车头,立刻跟来。”赵鸿镇定自若。

  三刻钟后,赵鸿的马车在凌太傅家宅前停住,下车时还带了礼物。

  凌太傅的宅子建得极为气派,门前车来车往,送礼的官员们多到排队的地步。

  赵鸿一眼扫过,这些官员大多数是秦王和晋王的党羽,事实上,这些人对自己都有明显的敌意。

  不仅如此,赵鸿还发现,凌太傅请了许多官员,但没请魏国公和郑国公,这就意味着,凌太傅做了个很大的局来试探自己。

  然而,对于凌太傅来说,阿耶寿宴能请到齐王殿下,实在是莫大的荣幸。

  所以,赵鸿走到官员们的身后排队,立刻就被人簇拥到最前面,交付完礼物,说了喜庆吉祥的话,就被凌太傅亲自迎进凌家大门。

  而此时,夜禁开始了。

  凌太傅先恭敬地带着赵鸿参观宅子各处,然后又领着自己的阿耶见过齐王殿下,客套话说了很不少,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齐王殿下的到来令凌宅蓬壁生辉。

  赵鸿知道凌太傅最喜欢夸人,所以只是按礼数回答。

  凌太傅的阿耶拉着赵鸿说了不少话,核心内容就是凌家上下忠心耿耿。

  不管他们父子俩怎么说,赵鸿的回答都符合礼数,而且没半点不耐烦,显出极好的耐心和教养。

  等赵鸿都饥肠辘辘的时候,凌太傅父子才领着他去了宾客满座的花厅。

  赵鸿刚一走进去,就看到官员们齐刷刷地行礼,说了“免礼”后,被凌太傅送到贵宾位上坐着。

  随着凌太傅的三下拍手声,凌家女使们端着食案走进花厅,给每个食案上摆放菜品。

  大郸无论是宫宴还是家宴,都是分食制,上的菜品视宾客身份地位各有不同,赵鸿的桌案上摆的都是山珍海味,而坐到花厅边缘处的客人们菜品就略差一些。

  凌太傅又拍了一下手:“上酒!”

  随着家丁们捧着酒坛而入,有些宾客们忍不住惊叹,凌太傅家宴竟然准备了玉冰烧、羊羔酒和雪花酒三种佳酿。

  事实上,不仅是官员们,就连赵鸿都有些惊讶,他对酒的了解完全来源于老师,也知道这三款酒价格不菲,且都是用粮食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