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80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华云市技师学院夜校培训班招生简章……”

  宁绍明看着那张红纸,小声念出声:“电子维修专业,2年制。”

  “上课时间: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星期六到星期日,上午八点半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竟然还给发毕业证!”

  他把那些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把报名时间之类的重点信息记住。

  只是有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见着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从学校里出来,看起来像是老师。

  宁绍明赶忙上前拦住人家打听:“这位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关于这个夜校培训班的事。”

  那位老师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栋五层楼房:“这个我不太清楚,你可以去那边那栋楼的三楼教务处问问,招生简章刚贴上去,负责这个的老师还没走,你现在过去就行。”

  “谢谢谢谢,我直接过去就行吗?”宁绍明问,他没经历过,以为跟找人办事一样,得准备点礼品。

  “对,直接过去就行,他们巴不得多点人去咨询呢。”

  自从中专毕业不分配工作,去大城市打工开始成为潮流后,中专学校就没那么抢手了。

  学习好的更愿意上高中,以后考个好大学,出来学历高,各个公司抢着要。

  中专学校的招生就成了问题,只能想办法扩宽招生群体和招生渠道。

  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有工作,又想拿个文凭的成年人,才有了这个夜校培训班。

  宁绍明初中毕业就没能继续读书了,他还没来过这样的学校,心里有些紧张。

  来到教务处后,接待他的人听说他是来咨询夜校的事,态度异常热情。

  宁绍明才知道刚才那个中年老师说的话一点水分都没有,那张招生简章还真是刚贴上去的。

  负责招生的老师前脚把招生简章贴上去,刚回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后脚宁绍明就来了。

  招生老师不禁想:这真是个好兆头!

  这位老师让宁绍明想问什么直接问,他能回答的都会回答。

  宁绍明就直接问了:“请问电子维修专业上课的教室,是在市里还是县里?我家不在县城,去一趟市里比较难。”

  如果是在县城还好,他们可以跟开面包车拉客的亲戚商量一下,包月让他接送赵如月。

  在市里就有点麻烦了,他们镇上没有专门跑市里的车,去市里上学的话,要么先去县城再转车到市里。

  到了市里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还得坐公交到学校去,太麻烦、也太累人了。

  另一个方法是,到镇子附近的高速服务区,等去市里的车路过服务区,在那里上车,但是这样不安全,不确定性也大。

  他们家又没装电话,哪天路过服务区的车临死改道,又没法通知到他们,那就抓瞎了。

  好在这位老师的回答,让宁绍明放心了。

  “我们贴出来招生的所有专业,全都会在云山校区这边上课,授课老师倒是既有主校区的,也有云山校区这边的,电子维修专业是主校区那边的老师过来,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实操经验都非常丰富。

  你别看这个专业一个学期的学费要四千五百块钱,看起来比别的专业高很多,其实学费里已经包含了实践课和教学器具的费用,真的是非常值的,只要认真学,绝对能学到真东西,不是糊弄过去给个学历就完事了。”

  招生老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宁绍明想插嘴都没找到机会。

  等他说完,才忙问出另一个他更关心的问题:“不知道学校里,有没有给夜校培训班的学生准备宿舍?

  我家离县城远,要是哪天天气不好,或者接送的人没空,学生也能在县城有个落脚的地方,我们愿意花钱租。”

  其实也不是不能在县城其他地方租房子,但宁绍明就是觉得学校里比较安全。

  他老婆也是女孩,自己来上学,到时候一个人住在外面,他多少有些不放心。

  “这个问题我们倒是没考虑过……”招生老师想了想,学校确实有些空下来的学生宿舍,他认为也不是不能安排一下。

  他们之前默认招的学生应该是在县城有地方住的人。

  毕竟主要是面向成年人的培训班,一般要么家在县城,要么在县城工作,自己租了房子,不会没有地方住。

  但是学校的宿舍空着也是空着,给夜校生住再收点住宿费,总比空放着好。

  宁绍明问的这个问题,也给招生老师带来了一点新的想法,目前招生简章刚贴出去,还不知道招生效果如何。

  如果效果不好,在县城招到的人不够,学校有住宿的地方,他们不就能往附近更远的村镇招生吗?

  “我这就去找领导问问,麻烦你稍等一下。”

  宁绍明:“好的。”

  招生老师脚步匆匆地离开,宁绍明在办公室里坐了大概半个小时。

  那位老师才兴高采烈地回来,告诉宁绍明:“可以了,领导们探讨过后,决定划出旧的教室宿舍,给夜校培训生,不过培训生毕竟不是统招上来的学生,住宿费可能会贵一些,需要按月收取,一个月两百块钱,如果能接受的话,报名缴纳学费的时候需要一次性付清一个学期,也就是大概三个月的费用。”

  宁绍明听了也很高兴:“那太好了!我回家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家里人同意的话,我们会尽快来报名。”

  “好好好,”招生老师给他塞了一张纸条,“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你来报名的时候可以提前给我打电话,免得来了还要等。”也不能让其他招生老师截胡了。

  宁绍明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把这件事告诉赵如月。

  然后再次劝她:“这可是个好机会,你想想,去找师傅跟着学,哪个师傅愿意只让你晚上去学?有些师傅恨不得学徒给他白打五年工!”

  不说师傅愿意不愿意,就说现在他见过的会维修的师傅几乎都是男的,就算找到了愿意教的师傅,他也不乐意让老婆晚上再去师傅那里学。

  但学校就不一样了,虽然老师可能也是男的,但那是几十个人一起上课又是在学校,意义不一样,还能拿到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

  赵如月那心又怦怦跳动起来:“我、我真的可以吗?”

  这次在场的不只是她和宁绍明,两个孩子也在。

  不等宁绍明再劝,他们的小闺女已经叫起来了:“当然可以,妈妈你那么聪明,要是你都不行,咱家就没人能行了!”

  她说完还觉得自己说得不够,又补充了一句:“镇上也没别人能行啦!”

  宁时秋也附和妹妹的话:“我也觉得妈妈很有天分,反正我肯定不能看过一次就会修电饭锅。”

  他真不是说瞎话,而是用爷爷家破得不用的电饭锅试过,最终结果是,拆开后没法原样安装回去了。

  最后好不容易安装回去,却多出来两颗零件。

  宁时夏跟个小喇叭一样,围在赵如月身边一个劲地说:“去吧去吧妈妈,到时候我们送你去上学,就像你送我和哥哥去上学一样,多好啊!我们还能天天去县城找锯子哥和欢欢他们玩。”

  有孩子插科打诨,赵如月心里那点忐忑和不自信,刚冒头就被他们闹散了。

  赵如月好笑地点点她额头:“你这小机灵鬼,其实是想每天去县城玩吧?”

  宁时夏没反驳:“嘿嘿,这叫一举两得,既能送妈妈去学校,又能去玩,多好!”

  赵如月看着女儿,不由想起上辈子,女儿也想过送自己去老年大学,想给她找点事做,丰富一下她的退休生活。

  最好能找到她感兴趣的事,分走注意力,别整天盯着孩子的生活没事找事。

  可自己不愿意去,光想着给儿子带孙子。

  然而作为独生女的儿媳并不想跟她一起住,而且那时候孙子也上幼儿园了,幼儿园又在家附近,儿子儿媳两个的单位离家也不远。

  他们自己每天上下班就能接送,根本不需要她去带。

  只有她,一昧地想按照老一辈的传统奉献自己,自我感动于自己的付出。

  最后才发现,那就是媚眼做给瞎子看,根本没人领情。

  赵如月不是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兴趣在哪方面,要不然上辈子不会总是去看那些维修视频。

  只是她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感兴趣的东西放在最后一位,下意识地忽略它。

  而现在赵如月终于察觉到了这一点。

  她开始问自己,家里的条件真的困难到,需要她继续无视自己喜欢的东西,去托举其他人吗?

  现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家里变得窘迫吗?

  家里人都不支持她吗?

  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她想做的事,家里人不是没有反对过。

  之前在鹏城的时候,宁绍明就曾不赞成她回来后开店卖小商品。

  当时的他除了不想跟她分开各忙各的之外,肯定也看出来,她并不是真心喜欢开店做小商品买卖了。

  现在发现了她真心喜欢的事,他的反应跟那时候完全不同,不但不阻止,还积极地帮自己找学校。

  赵如月的目光在家人脸上滑过,她的家人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全都在等着她做决定。

  她觉得自己甚至不如他们了解自己,他们看出了她喜欢做的事,也支持她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那好吧,我去报名学一个学期试试,反正学费不是一次性缴两年,不合适再说。”

  宁绍明开心地举起女儿往天上抛了一下:“这就对了,试试总好过以后想起来后悔。”

  宁时夏被抛到天上,感觉自己像是飞起来了一样。

  她超级喜欢这种飞一般的感觉,高兴得嘎嘎笑:“爸爸再扔一次,再扔一次!”

  欢笑声在小院里回荡,直到赵如月喊停,催着两个孩子去洗澡睡觉。

  晚上回到房间,赵如月算完今天的账,对宁绍明说:“我打算用那十万块钱去缴学费。”

  宁绍明一怔:“家里的钱不够了?烤箱可以不着急买。”

  他记得家里还有点存款,买烤箱其实也够,只是他不想动存款而已,这钱用来缴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也是够的。

  “不是,我也不想用家里的存款,这笔钱你不是总想着让我自己用么,我把它投资在我身上,不就更算是我自己用了。”

  宁绍明仔细一想,还真是:“那就用吧,等你学成出师,我们应该也有不少存款了,到时候可以把我们家旁边的地买下来,给你开个维修店,要是家里的餐饮店跟刘俊华妈妈的理发店一样,能开到县城去,去县城买个门面开店也行。”

  他虽然支持老婆去学习,但难免还是会有一些老派的想法,不希望跟老婆分开。

  他觉得两家店最好黏在一起,抬脚走两步就能见面是最好的。

  宁绍明认为自己能接受的极限就是这样了。

  赵如月灵机一动:“等我学成出师都要两年后了,不如用那十万块钱提前买,我听如玉说,现在县城的租金一天比一天贵,房价也是,买了铺面,就算我不开店,放着租给别人,每年也能把我的学费挣回来了。”

  宁绍明说过,这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现在也没提出异议。

  反正花完了,还能用家里的存款给她缴学费。

  “你明天跟丹萍去县城,可以顺便去找如玉打听打听,哪里有铺面出售,县城的铺面我记得应该不贵。”

  “嗯,顺便再看看房子。”

  宁绍明不解:“看房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