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 第10章

作者:半个水瓶 标签: 女扮男装 爽文 成长 穿越重生

  等的就是他这句话,贺云昭脚步一转,伸手扯着宁谦就往后院走。

  一路上宁谦还不忘自己来意,夸个不停:“你作的那首词都传遍京城了,我一听就觉得了不得,本来前几日就该过来的,但你姐姐还念叨着要拿些东西来,这才耽搁了一日。”

  贺锦书性温柔和善,是贺家姐妹中最知书达理的一个姑娘,她比贺锦墨和贺云昭年长不少。

  她幼年时祖父身居高位,父亲前途远大,祖母是出身王府的宗室女,母亲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养的她几乎是一个标准大家闺秀的样子。

  后来贺老爷子去了,贺父又意外的没活长,贺家这才显得落魄了下来。

  但到底大门上康顺侯府的牌子摆在那,贺老太太人坐在家里,贺家也不算完全远离权贵的圈子。

  宁谦几乎是贺老太太和贺母翻遍了整个京城才找到的合适人选了。

  大理寺少卿的次子,家世清贵,但因为是次子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宁家名声还算不错,最起码没什么乌糟事传出来,家中兄弟五六个,对宁谦也没那么重视,这人自己读书有点天赋被人夸过几句。

  宁谦脾气好,总是笑呵呵的,学业上就马马虎虎了,今年还要再考一次童生。

  他人品家世在及格线上,本人脾气好能力差一些,刚好适合贺锦书。

  这要是天赋人尽皆知一早就考中那种学子,也轮不到贺家来挑了。

  宁谦一路上也没敢学别人考较小舅子,贺云昭这才华能力,他考人家岂不是自取其辱,干脆挑了几件近来的趣事说。

  当然了,宁谦也不是没眼色的人,成婚快两年也从夫人那里摸清了一些小舅子的脾气,知道这小子其实挺喜欢人夸他。

  “咱们这一圈人家,别说是书香门第了,就是那累世公卿的人家都没出过你这样的才子,岳父在天有灵也欣慰了。”

  见贺云昭听的还认真,神情也逐渐柔和下来,宁谦笑着道:“有几位友人听说了梦郎竟是我的小舅子,还登门拜访让我帮忙求一份墨宝。”

  贺云昭被人夸爽了,她挑眉一笑,“这有什么,一会去书房,姐夫尽管挑就是了。”

  她是个吃软不吃硬的,顺毛摸才是相处之道,虽也有傲慢时刻,但到底男女之间还是有些微妙的不同。

  贺云昭就算做出世界上最傲慢的表情,也会也有一丝察觉不到的羞,人有了这一点羞就会看起来格外的真诚。

  但通常男人做出傲慢的表情看起来会十分可恶,就是因为他没有这一点羞,而是真心的认为世界是围着他转的。

  待到两人到了后院,后院的四个女人已经哭过一回了。

  一是贺锦书难得回一次娘家,贺老太太、贺母和贺锦墨都思念她。

  其二便是,贺家沉寂了十几年,贺云昭一日之间扬名京城,贺家这才算是后继有人了,几个女人哭的是苦尽甘来。

  贺锦墨只比贺云昭大一岁,对这些感触不深,但亲身经历了贺家煊赫之时和父亲去后备受冷待的贺锦书却忍不住眼泪。

  一见她哭,其余人也是落下泪来,却是泪中带笑,如今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贺云昭带着宁谦进来时,屋里落泪的几位已经收拾齐整了。

  贺老太太和贺母都围着贺锦书转,想知道她在宁家过的怎么样,近来可发生了什么事。

  贺母蹙眉一瞧,见云昭已经带着姑爷进来了,便按下心事不说,总有些事情是不好在姑爷面前问的。

  姑奶奶和姑爷回娘家,自然是最高规格的待遇,席面上是山珍海味也有清淡小菜也不缺。

  拨霞供、炙蛤蜊都是贺锦书喜欢的菜,贺母特意吩咐下人记得把这两道菜放在贺锦书面前。

  贺锦书险些又要落下泪来,从前在家时不觉如何,出嫁后才知道在家做姑娘时是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了。

  饭菜用过后,贺云昭主动带宁谦到书房去。

  两人自然不会只是闲话家常,吩咐下人上了一壶热茶,相对而坐聊起了科考之事。

  宁谦道:“今年院试主考官不好猜,内阁几位多有龃龉,实在是猜不出会是谁。”

  如今朝上隐有乱象,皆是因为当今皇帝并无亲生之子,且如今已过四十很难让人相信他还能生出儿子来。

  宗室近支的几位王爷都是皇帝的侄子,按照年级说不定还真能继承上皇位。

  时间久了,大臣们也各有小心思。

  若是皇帝早点定下来太子那就没现在这些事了,但问题在于皇帝似乎还不认命,他觉得自己还能生出儿子来。

  四十多的男人也不算老,老来得子的一大堆,可皇帝他登基后就没有孩子出来啊!

  唯一一个公主还是皇帝当王爷的时候生出来的。

  主考官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将来一个座师之名就能扯起一把大旗,理所当然的自成一党。

  贺云昭抖抖袖子倾身倒了一杯茶给宁谦,“姐夫莫担心,你只为功名不求名次,腹有锦绣自然不惧风浪,任凭主考官是谁都无甚大碍。”

  茶杯触手温热,有熟板栗的香气,是上好的信阳毛尖。

  宁谦饮一口茶,他眉眼低垂有些失落,“不像昭弟你颇有才名,我忧心的是自己。”

  贺云昭一时间无言,她小声道:“姐夫,你没听懂?”

  宁谦一愣,问道:“听懂什么?”

  贺云昭笑笑,眼神中透出明晃晃两个字,尴尬。

  “姐夫,我的意思是说,你又不求头名,何必在意主考官是谁。”

  这下子宁谦听懂了,小舅子的意思是,就你那点水平也考不了头名,主考官是谁一点不影响你,你要是考不中跟主考官也关系,纯粹是能力不够。

  宁谦幽幽道:“我要跟你姐姐说。”

  小舅子的嘴怎么能毒成这样呢!

  但不得不说,宁谦本来万分紧张,被贺云昭几句话开解了,紧绷的弦一下子就松懈下来了。

  ……

  晚间,贺云昭瞧见二姐的房间还亮着,迈步走过去抬手扣门两下,笃笃!

  “谁啊?”

  “是我。”

  贺云昭瞧见贺锦墨在昏黄的牛角灯下拿着一件宽大的皮毛,剪刀动个不停。

  她好奇道:“二姐这是做什么呢?”

  旁边帮忙抻着皮毛的小丫头点点头手里没动,“三爷。”

  贺锦墨头也没抬,“大姐今儿给我送了一件上好的貂裘披风,我一摸这料子薄的很,想着重新改改给你做件外衣穿。”

  这件貂裘披风通体紫黑色,毛色鲜亮,最难得的是皮子制的轻薄,又薄又暖的一件披风可真是难得。

  贺锦墨穿上试了一下,极好看又极暖,她也觉得冬日穿出去玩一定叫人羡慕。

  可想了想,她出门的日子也不多,多半还是待在屋子里,倒不如给小昭做件外衣。

  贺云昭脱了鞋子坐在炕桌另一侧,她蹙眉道:“给我做什么外衣,你自己留着穿就是了。”

  贺锦墨瞪她一眼,“你懂什么!这料子又轻又暖,你穿着念书不是正好,冬日你那书院火炉也不热什么,今年又长了个子,去年那件狐裘都短了一截。”

  贺云昭捧着脸看二姐,突然发觉这个在她眼里其实当做妹妹看待的二姐也有如此温柔的一面,她眨眨眼,“二姐,以后我一定让你有穿不完的衣裳,扔都扔不过来。”

  “呵!”贺锦墨哼一声,“别想那么长远了,你要是有本事,这次就考个秀才回来,给咱们府争口气,省的每次看那几个舅舅我就……”

  她警惕的抬头听听声音免得被贺母抓住,小声对着贺云昭说,“……我就气。”

  贺云昭也不是很喜欢母亲的娘家,两人对视一眼,偷笑出声。

  笑的嗓子里气音冒出来,她承诺:“回头我考上了秀才,你就去外祖父家炫耀,谁都拦不住你。”

  姐妹两个长的不是很像,但此刻的坏笑倒是如出一辙。

  ……

  十月十五,是丁翰章自己算好的日子,他既然精通经义自然也不会少了《易经》,虽然并非《易经》大家,但是翻翻书算个日子还是易如反掌。

  拜师是极为庄重的场合,贺云昭穿上了新做好的一套礼服,与官员们上朝的朝服类似,只是颜色略有不同。

  头带梁冠,身穿赤色罗衣,白纱中单衣,青饰领缘,赤罗遮膝,脚踏云头履,上有如意云纹,这一双鞋就价值十两银子。

  “适逢良辰,贺氏三郎拜丁大人为师!”

  拜师礼严谨且复杂,先有丁翰章为首众人一起拜祭孔子等先圣先师。

  贺云昭立在丁翰章身后,神色严肃的捏紧香,跟随步伐祭拜先圣。

  因地点在书院,所以来了不少人,都是读书人定然是要跟着一起拜,侧立在一旁的贺云昭还瞧见了不少眼熟的人。

  第二步是呈拜师帖。

  拜师贴中写明了学生的姓名,生辰八字,家庭背景等信息,从贺家祖上开始写起到贺父为止,贺云昭亲自执笔写下自己对丁老学识的仰慕和求学的热切。

  她恭敬的低下头,将拜师贴高高捧起,丁翰章笑的看不见牙,伸手忙接过。

  周边观礼者纷纷喜笑着称赞。

  唯齐钧心情不睦,脸上也露出些情绪,旁边的方弘文一肘子打他腰间,拧眉低声问:“你干什么呢?”

  齐钧更难受了,“那是我看好的徒弟!我!”

  谁能想到,在丁老的书院待了这么多年都没收徒,他以为丁老没有收徒的想法,这才回家慢慢准备,甚至给徒弟的礼物都准备好了,这还能半路被截胡!

  贺云昭自然不知竟不止一个师父惦记自己。

  她在书院众人以及众多宾客的见证下行沃舆礼,素白的双手放入水盆中,清水在表面波动,意为洗净尘埃和杂念,以后一心向学。

  前来观礼的曲瞻能听见周围有人暗暗赞叹梦郎的风姿,他也不自禁整理一下衣领,试图让自己也显得俊俏些。

  最重要的环节此刻刚刚到來,行三跪九叩之礼

  贺云昭此时心情稍显复杂,彷佛才终于明白拜师的含金量,双膝跪地,每次扣头三次,额头触头。

  在巨大的礼乐声中,她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动一下一下的鼓动着耳膜。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才是师父。

  “好!好!”丁翰章自己上前把贺云昭扶起,“好孩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望你日后珍惜光阴,勤奋进学。”

  贺云昭:“弟子承教。”

  人群中的曲瞻看着贺云昭眉眼含笑着同人交谈,他脚下不停动着,他想上前同贺云昭说话,又不知道从那里开口比较合适。

  正在犹豫间,贺云昭走了过来,“兄台好眼熟啊?”

  曲瞻笑容僵在脸上,难以置信的指着自己,“你不认得我了?”

上一篇:影后的嘴开过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