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个水瓶
食指的指甲稍有些歪,中指处有薄茧 ,无名指的茧子最厚。
她惯用单勾执笔法,适合写小字,双勾执笔多在写大字的时候用,她也经常练字梳理心情。
这就导致她既有单勾执笔的茧子也有双勾执笔的茧子。
她摸摸自己手指上的茧子,今日又写了八篇文章。
第一篇精雕细琢字字珠玑,第八篇开篇认真,中间敷衍,最后凑字数。
因为字数太多甚至写的手指都有些疼,她手重,握笔用力,写出来的字自然是十分美观整齐,但会导致手指累的很。
她轻叹一声,自己用左手揉揉右手手指。
她自己安慰自己,没关系,第八篇是敷衍了一些,明日重新写一篇好的。
贺云昭走出书房,她一个人静静的站在院子里。
院子中是被扫干净的积雪,树木干枯的枝条上压着一层雪 ,空气中是一种冷的味道。
她迈步到树下,伸手从纸条上捋一下来一层雪,握在掌心不大一块。
“哈”她哈一口气让雪化了一些,揉揉捏捏搓成了一个圆球形。
掌心抬起,她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这亮晶晶的雪球。
雪后是很美的场景,天地间一片空茫,雪铺在地面上像钻石一样亮闪闪的,不论白天黑夜,在月光下都闪出一种亮晶晶来。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可惜她在书房里写文章没有出来,于是勤快的下人们早就将院子里的雪扫干净。
小小的遗憾从心中滑过……
念书是自己一个人的孤独,就连师父似乎也只是指引的作用,终究还是要她一个人来冲刺。
风吹来,脸颊刺痛,她将手心的雪球穿在柳条的顶端,细细的枝条下垂着一个球球,可爱!
回到书房内,她翻开一本官府驿报,上面有去年各个地区的大事,这也是了解时务的一种方式。
不多时,门被轻轻打开,翠玲悄声进门,低声提醒道:“三爷,裴公子来了。”
贺云昭眨眨酸涩的眼睛,揉揉眉心,道:“请进来吧。”
裴泽渊穿着一身不算厚的衣裳,披着黑色缎面的披风,他耳朵冻的有些红。
在炭炉前解了披风,叠整齐放在榻上,他才往书桌一走。
贺云昭也懒得起身迎他,她随手点点,“自己坐吧。”
裴泽渊抬眼瞧她。
贺云昭坐在书案后,疲倦的眉眼沉沉的,她手指手腕上都有不少墨渍,唇瓣干涸的纹路,她懒懒一笑,“来了怎么不说话?”
裴泽渊慌乱的垂眸,他的胸口中渗出一种奇怪的东西,声音那样巨大,不是敏锐感受到的他人的情绪,是他自己的,从跳动的血液中传出来的声音。
他避开贺云昭的视线,侧头看着那边的白瓷花瓶,道:“安王被我教训了一顿,我在陛下哪里提前说了,你不必担忧。”
贺云昭哑然,扭扭酸痛的脖子起身走到裴泽渊对面的榻上往后一躺,感觉腰间甚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她啧一声,赞道:“长进了不少嘛,还知道先下手为强了。”
裴泽元忍不住弯起嘴角,她没有立刻问他为什么教训安王,而是第一时间发现他长进了。
他猛点头,“我教训他之后先告诉陛下,这样就算日后查出来也有陛下顶着。”
至于他在皇帝舅舅面前的小心机,他却闭口不提。
两人闲聊几句,贺云昭说话也没怎么思考,毕竟累的很了。
裴泽渊注意到她时不时的会用左手捏捏右手的骨节,他立即问道:“是手写累了吗?”
贺云昭无奈道:“写的多了就会这样,忍一忍就好了。”
裴泽渊抿唇,俯身下去拉住贺云昭的手,贺云昭立刻抽回手,蹙眉道:“做什么?”
他急忙解释,嘴皮子快的简直不像他,“我从小习武很会处理这种酸痛,我帮你按一按。”
贺云昭半信半疑,翠玲是会医的,都说了真不是病,只是累的。
裴泽渊补充道:“也不是病症,但按一按会舒服一些。”
他再次伸出手,这次似乎没有被拒绝,他便大着胆子按起来。
裴师傅的技术很不错,指根处开始按起,用拇指揉圈,每个指节都会照顾到……
酸痛瞬间被缓解不少,贺云昭若有所思,裴泽渊这种行动力,干什么都会成功,说干就干也太强了些。
傍晚离开书房的贺云昭走了两步疑惑的扭头,院中的这颗柳树每根枝条上竟都挂着一个小孩拳头大小的雪球。
“噗!”她忍不住笑了。
……
会试的考试时间在乡试第二年的春天,从二月初九开始,一共考三场,每场一日,中间会间隔两日。
地点在礼部的贡院,考生们进入礼部的贡院后几乎是和乡试一样的步骤,不过是由礼部的官员来负责之前小吏做的事。
初九当日考的是四书文三篇,五经文四篇,每篇不少于三百字,还要写五言八韵诗一首。
贺云昭深呼吸一下,便笑着同家人点头,往贡院走去。
贺母的眼泪刷的一下便流下来,心情万分复杂,心疼和骄傲杂糅在一起,还有很多很多的担心。
到了会试,兵卒搜身更松一些,贺云昭痛快的张开手臂任由检查,兵卒拿着一把特制的小棍子在贺云昭身上轻点,倒是没有多在意。
这些兵卒们也不在外训练,一直是负责礼部的这些事情,眼睛毒辣的很,几乎一个照面就能逮住紧张的考生。
像贺云昭这样十分年轻且看起来十分坦然的他们随便糊弄糊弄就过去了,反倒是那些看起来年纪大的才最容易出作弊这种事。
科考又不是一杆子买卖,这次不过下次还能考,要是一朝作弊被逮住,说是流放,但最后以这些书生们的身子骨只怕是难逃一死。
大晋只有院试之前的三门童子试搜身最严,兵卒是摸着考生的身体,查看是否有夹带。
贺云昭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避开前面三道童子试后,剩下的院试、乡试、会试,兵卒们看她那么年轻,都不会怀疑到她,自然不会特别认真。
大晋礼待文人,到了院试之后为了照顾这些文人的颜面搜身都比较敷衍,只有对待那些看起来很可疑的人才会申请上司搜身。
贺云昭也曾想过万一不幸被发现怎么办,那就只能靠宗室里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祖祖保下她的小命了。
对她的诗篇万分追捧的人也会哭着到宫门口为她发声,大晋对才华的追捧是极度热烈的。
而那些老古板更不会希望她做的事被传出去。
幸运的是,因为她太过坦然,并没有兵卒怀疑她,只是常规搜身。
别说这一场会试,上一场乡试时,因着过来送考的裴泽渊在军中有些名声,兵卒们待贺云昭都小心许多。
这次裴泽渊在贺云昭的请求下也来了,他也是提出了一个请求,贺云昭考试期间他来照料。
不得不说,裴泽渊上次做的很不错,贺云昭也就应了,甚至开始思考要不要在殿试之后和裴泽渊结拜一下。
这小子看起来很想加入他们贺家啊。
贺云昭进贡院前,回头看向祖母、母亲,只见裴泽渊已经完美的和她的家人混在一处。
嗯?贺云昭扭回头,刚才好像看见二姐瞪了裴泽渊一眼,看错了吧……
贺云昭迈入考场时才察觉出她的位置很好,在第二排最避风的地方,不过此处盯着的人也多,每两个号舍便有一名兵卒来回盯着看。
她进入号舍,从考篮中拿出一小块鹿皮,用鹿皮沾着清水擦拭号舍,查看哪里有缺漏的地方,出乎意料的是竟然一点没毛病没有!
贺云昭诧异的又是检查一遍,桌子是好的,木板是平滑的,墙壁一点不漏风,唉?
她恍然反应过来,师父曾任礼部尚书,想来如今这份余威也延续到她身上。
每场考试都是在第二日日出之时才能出贡院,也就是一天一夜的时间写七篇文章和一首诗。
贺云昭准备的充足,考篮里还有不少肉干能够补充能量,裴泽渊则是叫下人备了五个卤鸡子给贺云昭带上。
她带的时候不以为意,但坐到了考场时才发现这东西真是好。
鸡子营养高能补充能量,卤的味道也能给人提供些滋味,虽说被门口的兵卒捣碎了看起来有些恶心,但洒在自己煮的粥里也看不出什么。
初九进场,初十日出之时离开贡院。
二月十二第二场,孝义经题五篇,每篇不少于五百字,其中论一道,诏、诰,表三选一,判语五道。
贺云昭先做的是将判语大致写出来自己的想法,但是并不整理好,先写表。
写完之后再去看孝义经题,写两篇便去写判语言。
一直写文章脑子会木,很容易开始习惯性的写,写出来的东西看似花团锦簇实则一文不值。
她不想掉入那样的陷阱,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言之有物。
二月十五第三场,考策题五道,不少于一千字。
最后一天便是最累的,贺云昭甚至掐了自己大腿一下,才去看考题。
今早从被窝撑开眼睛,她甚至累的脑子木了。
还是翠玲上前用热帕子给她擦干净脸后才清醒,一整个早上,她既没有和翠玲说话,也没有理会裴泽渊,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最后一场,抓住时机,拉开差距!
第49章
这最后一日的策题是一整场会试的重中之重, 前两日是一种筛选,许多对经义没有念透的考生便会被前两场刷下去。
但是到了这一场才是真正的图穷匕见,进士出身的官员就算再废物到了地方上也是从八品起步, 且只要安分守己, 到致仕之时吏部都会把人往上提两级。
这般超高的待遇是决计容不得废物出现的。
就算为人不通实务, 但起码在明面上, 发生任何事情他都能明白是这么回事也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会糊里糊涂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一如师兄刘苑, 他当年也是进士出身, 在地方上也是从八品, 但遭遇了当地都凶悍的土司, 只能是节节败退。
但你要问出为何败的这般惨烈, 他也能给你说出个三七二十一, 甚至解决方法也能说出来一些。
进士出身的人并不代表能力卓绝,但起码不会让事情变的更糟糕,刘苑虽没解决当地土司的问题,但在他手上状态是维持住了的。
下一任主官要是个手段强硬的还能借着刘苑这个前任的名头发难。
且说会试第三场,五道实务策涵盖方方面面,一为治国之策, 二为税制之弊, 三为边疆之策,四为海上贸易,五为教化之道。
涵盖了国家政策、税收体制、边疆军弊、对外贸易以及教育之本,具体题目各有侧重, 但每年必出的四道题便是治国、军队、教化、经济,今年出了税制和海上贸易,经济占了两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