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培花朵
……
李爱国和王燕到了平时卖菜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个老小区第二个十字路口旁边的空地,第一个十字路口有店铺不能在人家门口摆摊,几个卖蔬菜水果杂货的摊子都在这边。
两口子下车刚搬下来几筐菜,收到群里消息的老客速度快的已经过来了。
几个熟客正拿着塑料袋挑菜,突然听到旁边老太太大着嗓门和老板娘聊天。
赵晓丹故意抬高嗓门问道:“燕子,听说你家闺女成鉴定师了?要进鉴定局了?”。
王燕笑着点头,“赵婶你消息真灵通,昨晚刚测出来。人家说等鉴定局选好位置就让我闺女去上班!”
其他买菜的人听王燕这么一说,纷纷恭喜他们两口子。
王燕适时拿起摊位上一盒草莓,打开对着众人道:“同喜,同喜。我家闺女就是吃自家种的草莓成鉴定师的,大家都抓把草莓沾沾喜气。”
大家都是熟客,也不客气来客气去,一人抓了一把。
赵晓丹吃了两颗草莓,问周围的人:“你们打算在家里种点东西没有?我想着在家里种点好养活的花啊菜啊,说不定运气好,中间出了一个宝石化植物,随便卖个几十万就发财了!”
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宝妈认同地直点头,“大姨,我今天早上刷到个新闻,人家养在卧室里的绿萝有一片叶子变成宝石化叶子了。我就想着我也跟着养点。没想到咱俩想一处去了。”
其他人听她们这么一说,也纷纷起了种点东西的心思。
有人问:“你们打算种什么啊?我也跟着种点。”
赵晓丹理所当然地道:“这还用问?这不是现成的草莓吗?网上那些说吃了啥啥的,咱也够不着。我就打算买几棵草莓苗子种一种,要是长出来宝石化植物,给我孩子一吃,也变成鉴定师,直接抱上铁饭碗,我还愁啥?”
这个时间点出来买菜的不是专职宝妈就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太,又不是啥大富大贵的人家,谁家还没点负担。
有人当即问王燕:“老板,你家的草莓苗子卖不卖?”
王燕早等着了,“我家大棚里的草莓刚上来,就靠这个挣钱呢,这会儿肯定不卖苗子。你们真想种的话就买点草莓,把上面的籽刮下来试着种种,反正都是一批的草莓,都差不多。”
这人虽然觉得买不到苗子可惜,但老板说得也是实话。
“那给我拿两盒草莓,回头给我儿子也送一盒,让他也试着种种。”
“好嘞!一盒二十,总共四十。”
对方有点惊讶,“没涨价呀?我来的路上看到一家花店卖土,以前几块钱的东西,标价十几块。你家卖土不卖,不贵我也买点。”
“啊?还能卖土啊?”王燕昨晚愁钱愁的睡不着,终于想出来一个来钱的法子。
拿自家闺女吃了自家草莓成了鉴定师当广告,把草莓卖出去。
刚上市的草莓价格贵,王燕一天都卖不出几盒。有了闺女这个活生生的大广告,怎么也能全卖出去吧?
赵晓丹是王燕堂叔家儿媳妇的亲戚,之前聊天说起来才发现两家是拐着弯儿的亲戚。一来二去两人也算熟了。赵晓丹经常过来买菜,王燕每次都给几棵小葱香菜之类的小东西当添头。
王燕请赵晓丹当托儿,赵晓丹一口答应下来。李子莓吃自家的宝石化草莓变成了鉴定师,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她们又没说谎搞虚假营销,这托儿有啥不能做的?
这叫商家的智慧。
现在听顾客说想买土,王燕觉得自己还不够智慧。
王燕当即道:“你要想要土的话我给你挖一袋过来,就这么一塑料袋五块钱怎么样?”
“行,我明天来拿,你明天还是这个点过来?”
“对,快到的时候我会在群里发消息。”
“好,我明天再来。”
第12章 二姨和鸭子
其他人一直在旁边站着看着,等这笔生意做完立马有人接上:“老板,我也要两盒草莓,再订两袋土。还有这些菜,你算算一共多少钱?”
接下来的客人大多都是类似的流程,直到有人多问了一句‘有没有盆?‘,王燕觉得这个也可以有。
人的本质就是爱凑热闹。
王燕这边摊子围着一堆人,把其他摊子和不少路人都吸引来。
这些人站在旁边竖着耳朵听了会儿。
哇!老板闺女变鉴定师了?酸死我了。
嗯?在家里种老板家同款草莓?这个可以有。
哦,还要买土?这个也可以有。
冲着八卦来的路人稀里糊涂上了奔向付款的购物车。
今天带过来的菜多,买的人也多。
虽然昨天听了新闻联播相信国家,不过不影响大家居安思危。不少人一下子买几天量的蔬菜,就算出了什么意外,短时间也不用担心没菜吃。
卖完菜,往回走的路上,王燕给赵晓丹退了今天的菜钱,还发了一个小红包以示谢意。
王燕又在经常买塑料袋塑料盒的塑料厂下了一万个塑料花盆。
“我买了一万个塑料花盆,你说要不要买点塑料桶?桶没有花盆好卖吧?”王燕有些不确定地问李爱国。
“你说啥?一万个!!!”李爱国车都差点给开沟里,“一万个太多了吧?咱家都搁不下!”
“好好开车。”王燕给他分析,“你看现在市里人都愿意在家里种东西了,谁家真要种出宝石化植物了跟风的人更多。买的人多了,这盆肯定得涨价。咱趁着现在便宜多买点,以后赚头才大。”
王燕接着道:“咱这里是平原,一个村挨着一个村,市里边的人想要找宝石化植物不能跑别人家地里,又不能天天跑几百里地找没主儿的地方。除了翻翻小区绿化带和公园,只能自己种。
我觉得以后咱市里在家种东西的人肯定特别多。阳台墙根随便放放,一家子不得种几十盆。”
李爱国觉得妻子去搞传销肯定是把好手,这给他说得,都觉得一万个太少了。
塑料花盆这个钱途光明的产业一万个怎么够!
买!使劲儿买!
“媳妇儿,要不你再多买点?咱儿子昨天不是打钱过来了?”李爱国弱弱建议。
王燕一开始就想多买点,又怕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把钱亏了。现在李爱国这么一说又鸡血上头了,买买买,说什么也要买。
这买的多了,自然不能和原来一个价格。王燕和对面塑料厂老板娘你来我往砍了半个小时价儿,一个盆便宜了一毛。
说好价格,塑料厂老板娘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内部消息,是要闹旱灾了吗?怎么今天好多人下大单子,还有人一下子买了一千个大号的储水桶。
王燕听老板娘这么一说,又觉得储水桶也要买起来。
燕市是缺水地区。李家村也就是十几年前合伙打井的人多了,村民才算实现了用水自由。
早些年村里的水塔供应的自来水水流很小,有的人家根本不出水。为了缓解吃水问题,那时候都是按时按点供水。三天来一次水,一次两个小时,错过就只能去找别人借水吃。
王燕这个年纪的人,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拿着擀面条的大擀面杖和水桶,一到来水的时候就和兄弟姐妹们去邻居家抬水。当然如果自家水管争气,就是别人来自家抬水。
就算现在用水自由了,这自由也是建立在有电的基础上,用水泵硬抽上来的。这要是一断电,那也歇菜。
王燕和李爱国一说储水桶的事情,李爱国也觉得要备上。
虽然不是一个村子,李爱国小时也有过和姐姐去别家抬水的经历。
两口子手里的钱已经花完了,王燕联系了刘巧枝,一家子又凑了十万买储水桶。
王燕这边下完单,那边塑料厂老板娘得意地吹吹新做的美甲,斜了眼旁边乐得龇大牙的老公一眼,“看看,又卖出去吧!”
塑料厂老板献媚地上前给老婆揉肩膀,夸赞道:“老婆真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随便提一句别人都在买,这些人果然就下单了。老婆这么聪明,能娶到你,真是我这辈子的福气。”
“行了,别油嘴滑舌。干活去!”
“喳!小子这就去!”
回到家中,一下车两人对上闺女亮晶晶的眼睛。
“爸,快洗手吃饭!”吃完饭去抓小狗!
“嗳,吃啥饭?”李爱国边洗手边问。
“炖鸭子!我二姨去市里路过咱家,送来两只鸭子和一篮子鸭蛋。”
虽然每次提起二姨和鸭子都让人想起之前那件让人气愤的大型诈骗案,但二姨养的鸭子和香菇炖起来是真香。
前几年一个外地老板来搞加盟店,谎称和全国著名的烤鸭和咸鸭蛋集团有合作。加盟的人负责养鸭子,他们公司负责回收鸭子和鸭蛋。一年能挣多少多少钱,风险小、回本快、利润高。
市里负责招商的单位因为天降业绩,带着外地老板各个县里宣传。想加盟的人还跟着去烤鸭和咸鸭蛋集团参观学习。
有政府和大公司双重背书,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稳了。
谁也没想到钱交了,鸭子养大了,蛋下了,等加盟公司来收购的时候找不到人了。
公司是皮包公司,去大集团参观学习是人家大集团欢迎考察调研。总之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诈骗案。
李子莓二姨王鹭正是其中一个受害者。
最后钱也没追回来,只能自认倒霉。
王鹭没像其他养殖户把鸭子低价处理了,就这么在亲戚朋友的帮忙下坚持了下来。这两年在市里和网上有了稳定的销路,也算是熬了过来。
头也不抬地吃完香菇炖鸭子,李爱国搬了十来箱东西放面包车里,开车带着闺女出门。
“先去你姑姑家,再去你姥姥家,最后去你姨姥姥家。”
李子莓有些奇怪,“去这么多地方?”
“本来我就要去你姑姑家看看,顺便去你姨姥姥家抓狗。”李爱国顿了下,“你姥爷是个添头。不去,不好看。”
李子莓撇嘴,谁愿意去添头家啊。
第13章 给你舅安排
姑姑李爱红家住县城里,到了家属院,登记后李爱国把车开到楼下。
李子莓一手一个箱子提到二楼敲门,“姑姑开门,我到了!”
“来了!来了!”李爱红应着声跑过来给她开门。
李爱红接过她手里沉甸甸的箱子,好奇地举起来看,“这什么东西?这么重?”
“我爸让拿的,楼下还有,我接着去拿了。”说完李子莓往楼下跑。
李子莓又提着两个箱子,跟在也提着箱子的李爱国身后上楼。
上一篇: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