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第125章

作者:洛水伽楠 标签: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麻烦老师了,下回我会留报刊停的电话。”

  “你等几分钟,老周一会儿还要打来。”

  “好的。”

  在等待期间,也没冷场,两人便闲聊起来。

  吕会琴好奇地问:“你怎么想起写杂文了?”

  宋知南老实回答:“我写的是小说,本来想投给《九月》和《燕京文学》,他们的编辑说风格不符,《杂文周刊》的编辑说跟他们的风格相符就把稿子要了过去。”

  “你写文章的风格跟你平常的说话风格一样吗?”

  “那当然一样,风格即人。”

  “那我就不奇怪了,我觉得你挺适合写杂文的。”

  两人正聊着,电话叮铃铃响了起来。

  宋知南接起电话,喂了一声,先自报家门,周主编普通话挺标准,语气相当客气:“宋同志,您的两篇稿子通过了终审,就是有一些词句需要修改,您同意修改吗?”

  宋知南思考片刻,答道:“只要别改我的主体结构,细枝末节可以修改。”

  “那太好了。”

  两人简单交流了一下修改意见,宋知南留下了报刊亭的电话,约定好下次再联系。

  “吕老师,麻烦您了,我回去上课了,再见。”

  吕会琴语重心长地嘱咐宋知南一句:“宋同学,你很有才华,也很有个性,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她说这话是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十年运动中,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那些有才华有个性的同事。

  宋知南笑道:“吕老师,您的话也没错,在过去的时代确实是这样。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这棵树不但秀还粗,就是防风的,俗称防风林。”

  宋知南的话音一落,办公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笑声。

  宋知南大大方方地冲大家打招呼:“各位老师,我说得是不是很好?”

  “好,很好。”

  宋知南在一阵笑声中离开了办公室。

  宋知南刚回到班里,魏秋月就递给她一张汇款单,“你的稿费单到了。”

  宋知南还没来得及看,就被别的同学抢走了。

  “我的天,90块,竟然有90块。不行,我也要投稿。”

  “90块钱,顶我爸两个月的工资了。”

  “够我花大半年了。”

  “宋大户,你要请客吗?”

  宋知南说:“等过几天再请吧。”

  “也就是说,后面还有稿费?”

  “肯定是的。”

  “羡慕。”

  “我的心里为什么酸溜溜的?”

  ……

  第二节课是班主任周老师的课,他进来的时候见班里闹哄哄的,就朗声道:“同学们,看得出来,你们都很躁动,是因为春天来了吗?”

  有人小声回答:“是因为宋知南。”

  教室里响起一阵笑声。

  周好古看了宋知南一眼,笑着说:“应该是因为宋同学发表了小说的缘故吧?宋同学,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写作经验吗?”

  宋知南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说道:“老师,我的经验就是,我们女生就是天生的作家。因为我们既细腻又大气,既深刻又广博,既有天赋又好学,既有前劲还有后劲,既能理解男人也能共情女人,能识乾坤大,还独怜草木青。您就说这是不是作家圣体?谁能与之相比?”

  同学们面面相觑,他们今天算是长见识了,还能这么说呢?

  孟金秋小声问:“那我们男生就不适合当作家吗?”

  宋知南:“有些男生也可以,我觉得孟同学你就可以。”

  周好古微微一笑:“宋同学,你的写作风格跟你的说话风格一样,很有辨识度。你难能可贵的是刚开始写作就有了自己的风格,不过你也要小心,风格既能成就你,也有可能会束缚你。它有可能成为你的标签。”

  宋知南答道:“没关系的老师,标签是别人贴的,我想撕就撕。我这人不喜欢被定义。”

  周好古作了个手势,示意宋知南坐下:“宋大作家,谢谢你的经验分享,你更新了我对女同学的认识。”他从来就没见过这样的女学生。

  宋知南:“周老师,我觉得您对女同学的认知带着男同志与生俱来的局限和刻板印象,不过没关系,以后我们班的女生会让您时时更新认知。带完我们这届学生,您就是个完整的男老师了。”

  杠精值100。

  周老师无言以对。

  课堂上突然安静下来。

  宋知南满意地笑笑,她能让人躁动,但也能让人安静,这就叫做宜动宜静。

第134章

  中文系又进行了一场考试, 这次是开卷,考试时可以翻书。

  但是, 题出得非常灵活,你翻遍书也找不到。考察的是学生平时的累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写作能力。

  开卷考试的成绩出来后,宋知南仍然稳居第一,张小凤和马招云阅读量一般,成绩有所下降,但名次也没跌出前十。于蓝和王琳她们前进了几名。前十名中,仍然有八名还是女生。孙耀祖上次考试倒数第六,这次变成了倒数第一。

  女生们小声嘀咕:“这个孙耀祖高考该不会真的作弊吧?”

  于蓝愤愤不平:“就算他作弊也没办法,又没有当场抓住,便宜他了。”

  宋知南突然问道:“孙耀祖的老家在哪里?”

  于蓝自告奋勇地说:“我去帮你查。”

  宋知南想着,又到了她那个记者朋友上场的时候了, 只是这次证据不足, 仅仅是有所怀疑, 得好好想个话术鼓励胡记者去看个究竟。

  于蓝很快就到打听到了孙耀祖的详细地址,河西省西河县孙家河公社孙家堡大队。宋知南给胡记者写了一封信, 建议他有空去调查一下孙耀祖, 这里面也有新闻可挖。胡记者在河东省,跨省采访调查会有一定难度。宋知南也不急,静候佳音就是。

  孙耀祖李长胜等人面对这次的考试成绩,先是无话可说,很快他们又找到了理由:“中文系不适合男生。”

  于蓝特意跑到物理系数学系问问,发现那边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女生很少, 但成绩就是名列前茅。看来女生也挺擅长理科。

  孙耀祖这时又有话说了:“可能是现行的教育制度不适合男生。”

  宋知南笑道:“也可能是大学不适合你,你们村比较适合你, 毕竟你是耀祖嘛,那里才是你们的紫禁城。”

  “哎哟,紫禁城那可了不得。”

  大家放声大笑。

  宋知南在笑声中获得20个杠精值。

  她打算用这些杠精值请客,“姐妹们,为了庆祝咱们的第二次胜利,明天我请你们吃肉包子。”

  大家齐声欢呼:“谢谢南姐。”

  苏星不甘心地问道:“宋同学你就只请女生吗?”

  宋知南大方地说:“苏小弟,你跟那些男同学不一样,你是个明辨是非的清纯大男孩,请客算你一个。”

  “嗷嗷,谢谢南姐。”

  第二天清晨,宋知南晨跑回来,真的提回了一纸袋热腾腾的肉包子。

  女同学一人一个,孟金秋、祝景星和苏星也分到一个。

  空气里全是肉包子的气味。

  有些还没吃早饭的男生肚子叫得更响了。

  王琳一边吃包子,一边问宋知南:“老四,你一下子买这么多肉包子,粮票还够用吗?”

  宋知南小声说:“学校东门有人在偷偷卖早点,不要粮票。”

  “哦哦,下回我也去看看。”

  大运动结束后,对于自由市场的打击没那么严厉了,有些心思活络的人就开始偷偷做小生意,河西大学附近早晨和傍晚都有小商小贩来卖小吃。

  大家有说有笑地吃完了肉包子,没有包子吃的,一脸无语地看着她们。

  等到开始上课时,空气里仍飘散着挥之不去的味道。

  周老师进来后忍不住吸了下鼻子:“你们谁在教室里吃包子了?还是肉馅的。”

  吃包子的同学低头偷笑。

  李长胜说:“宋知南请女生吃肉包子。”

  周好古点头:“宋同学这点做得很好,拿到稿费就请客,比某些老师大方多了。这就叫做达则兼济天下,好,咱们现在开始上课。”

  中文系这边发生的事,以及男女同学在班会上辩论的内容很快就传遍了全校。

  其实不止是中文系是这样,别的系也大差不差。别系的女生从小就听惯了这些话,她们心里不舒服,但也忍了。现在有女生不忍了,直接硬杠,还杠赢了。女同学们心潮澎湃。

  宋知南走在路上,时不时有陌生女同学跟她打搭讪:“你就是宋知南同学?”

  “我是。”

  “宋同学,你真勇敢。”

  “宋同学,你的小说写得真好,要继续加油哦。”

  ……

  有的人是口头称赞鼓励,还有的人付出实际行动。

  有个女生妈妈在造纸厂工作,直接给宋知南送来厚厚一叠稿纸,鼓励她好好写作;还有个女生的二姨是电影放映员,给宋知南送来了几张电影票,还有的女生主动借书给她。

  宋知南手里捏着电影票进了宿舍:“咱们学校的女生太热情太大方了。”

  大家一听有人送电影票就围了上来。

  于蓝看了下电影票说:“《金光大道》、《祖国啊,母亲》是去年的电影,我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