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水伽楠
宋知春虽然已经跟婆婆分家了,但她跟婆婆和几个妯娌仍同住一个院子里,大家相处得不太和睦。她婆婆牛菊花嘴碎管得多,每当娘家来人时,她那一双利眼就一直盯着,生怕儿媳妇往娘家拿东西。她那些妯娌也总是阴阳怪气地挤兑人。时间一长,宋家人就不怎么爱来走亲戚,尤其是宋知南的性子有些倔,来得更少。
宋知南把自行车车筐里的东西拿出来,说:“上次你回去,我正忙着办联谊会,没见着你。正好今天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你们。”
宋知春说:“你来就来了,还买什么东西。”
宋知南把东西提进屋放在桌上:“就买了一些零食给两个孩子吃。”
她看了一眼屋里,问道:“俩孩子不在家?”
“他们两个去姑姑家了。”
宋知春给妹妹倒了一碗温水,还特意加了点白糖。洗了几个梨放在桌上招呼她吃。
宋知春打量着宋知南的脸色,欣慰地说:“你胖了,瞧着气色好多了,还是有工作好。”
宋知南说:“那是,工作才是女人最好的保养品。”
宋知春觉得这话有点意思就笑了一下,她接着试探道:“我上次回去,妈拉着我哭了半天,你跟爸妈又闹别扭了?”
宋知南不在意地说:“闹别扭那不是很正常吗?咱妈哪回见到你不哭?”
宋知春说:“可是她这次哭得更厉害,还说你不懂事,爸也说你变了。”
爸妈的原话更难听更刺耳,宋知春怕妹妹伤心,就没敢原话复述。
宋知南知道自己在宋上进两口子嘴里是什么形象,坦白地说,她一点都不在乎。
既然对方抹黑她的形象,她也不会客气,不然要嘴干什么?难道只用来吃饭吗?
宋知南趁机给宋知春播种革命的种子,管不管用另说。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开始表演起来:“大姐,想必你也知道了,爸妈不舍得让他们那十八岁的好大儿下乡,非要让我这个十五岁的女儿下乡,乡下什么情形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出来。我知道他们偏心,但偏到这种程度我也是少见。他们说我不懂事,不过是因为我没有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已,他们希望的方向是什么呢?就是我继续无怨无悔地当丫鬟当奴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心甘情愿地被他们的儿子吸血一辈子,请问这是亲生父母吗?这是奴隶主吧?”
宋知春赶紧劝道:“不至于不至于,爸妈虽然偏心,但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宋知南觉着这个大姐被洗脑得更彻底,她也不想废话了,就问了一句:“大姐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也有儿有女,你会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儿子,让女儿吃差的用差的住破屋还天天干活吗?”
宋知春一时接不上话来,她当然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女儿。
宋知南循循善诱:“大家都说养儿才知父母恩,我想说的是养女才知父母有多偏心。想想你怎么对待你的女儿,再想想父母是怎么对待你的,你就知道他们有多狠心。你也别说他们是第一次当父母什么也不懂。怎么,难道你自己是第二次当父母?当父母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只要他们会当个人就会当个正常的父母,可是咱们爸妈是正常人吗?”
宋知春面带惊诧,随即赶紧制止:“三妹,你不能这样说爸妈。”
宋知南:“我这人就是爱说实话。我说他们是为了他们好。我要不说,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做人有多失败,以后还怎么进步?”
宋知春:“……”
半晌之后,她幽幽叹道:“三妹,你确实变了很多。”
宋知南:“我再不变就活不下去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宋知春去院里飞快地把盆里的衣裳洗完,宋知南去帮她晾衣服,宋知春则去准备午饭。
正好家里有一块豆腐,她拨开炉子,用平底锅把豆腐煎得两面金黄,切了一块咸肉放在锅里煎出油,添了水放入白菜粉条豆腐一起小火慢炖,等菜炖得差不多了,她炒了个韭菜鸡蛋,拍个黄瓜,午饭就齐活了。
宋知春正在忙活着,宋知春的婆婆牛菊花、大嫂王青玲拎着菜回来了。
牛菊花五十来岁,长脸高颧骨薄嘴唇,一副尖酸刻薄相。她一吸鼻子就闻到了肉味和鸡蛋味,当下便拉着脸不满地说:“知春,今天我孙子和儿子都不在家,你随便凑合一顿得了,干吗这么浪费?”
王青玲阴阳怪气地说:“妈,你没看见人家娘家来人了吗?你又不是不知道,二弟妹对她娘家人总是很舍得。”
宋知春听到婆婆和大嫂的对话,不禁眉头紧蹙,她放下锅铲出来,对婆婆说:“娘,我三妹来了,家里有客人,我总不得让她吃剩饭吧?说出去丢的可是咱们家的脸。”
接着,她又对王青玲说:“大嫂,你也别搁那儿阴阳怪气的。谁家没亲戚?难道你娘家亲人来了,你让人家喝西北风?”
王青玲假模假样地道歉:“二弟妹,你瞧我,我这人就是心直口快,有啥说啥。你要不爱听,我以后就憋着不说了。”
宋知春一口气憋在胸口,怒也不是,不怒也不是。
宋知南这时冲王青玲开口了:“你说你肠子直也不能直接用嘴拉吧?这都要吃午饭了,你直接喷出一肠子脏东西,搁谁谁受得了?”
牛菊花和王青玲:“……”
杠精系统:杠精值加5。
宋知春也没想到妹妹的嘴这么犀利,一句话把人气了个倒仰。
她笑着顺着宋知南的话说:“哎呀,大嫂,我妹妹年纪小说话直,你别放在心上。”
王青玲反应过来,气得直跳脚:“哎哟歪,你是小南吧?你也是个大姑娘了,嘴这么厉害,小心以后没人敢要。”
宋知南特别反感这句话,当下立即回击道:“哎哟歪,你有人要,你天天都被人要,被很多人同时要,怎么着,这样你总满足了吧?省得你三句话总离不开男人。”
杠精值加5。
第31章
宋知南的这番话一出来, 王青玲彻底崩不住了,气得五官扭曲, 说话都不利落了,她想不出新鲜的骂词,只能像鹦鹉一样学着宋知南说话,“你才被很多人要!”
宋知南语气平淡:“你这是打自己的脸呢,刚刚说我没人要,现在又改口,还跟我学。你打完自己脸,打烂了就把脸扔了。哎哟,你好可怜,你都没脸了。”
眼看着大儿媳妇一败涂地,牛菊花坐不住了, 也开始下场替王青玲说话:“她小姨, 你今天不是专门走亲戚的, 倒像是专门来吵架的。”
宋知南笑着说:“我说牛大娘,咱说话要凭良心, 我本来只是走个亲戚。倒是你们, 亲戚一来就挤兑,你要不想让我们上门就直说。你们这样子就像是一只脚踏在阴间一只脚踏阳间,一家子都阴阳怪气的。我脸皮薄可受不了。”
牛菊花诧异道:“你还脸皮薄?”
宋知南走过去摸摸牛菊花的脸皮:“薄不薄,比比就知道。我的天呐,你的脸皮咋那么厚?果然姜是老的辣,皮也是老的厚。”
杠精值加5。
宋知南的话音一落,院子外面传来了一阵欢快的笑声, 这是邻居们听到动静来看热闹了。
牛菊花一听邻居们来了,表演欲也上来了, 她的声音都变温和了,“他小姨,我听说你都当上妇联的干事了,咋地,工作没让你成长啊,说话还是这么难听?你们领导没教教你?”
宋知南面带微笑:“牛大娘,我们妇联就是会时不时的接待像你这样不讲理、还会变脸的婆婆,我就是这么成长的呀。大娘我跟你说,我工作这么久,摸过很多人的脸皮,就数你的最厚最结实。牛大娘你不愧姓牛,这皮也像牛皮一样结实。”
牛菊花:“……”
杠精值加5。
牛菊花快装不下去,声调都忍不住拔高了:“宋知南,你今天是专门上门来骂人的?是不是你姐跟你说我的坏话了,让你这个妹妹给她出气来了?”
宋知春正要开口说话,王青玲在旁边大声接道:“可不是嘛,二弟妹可真孝顺呀。”
宋知南提高嗓门:“哎哟牛大娘你这话就不对了,你的坏话还用我姐说吗?这方圆几十里谁个没听说过?大家都说你牛大娘就像牛魔王,谁看了谁紧张。你老身上长了个牛尾巴,一甩就老长,天天甩完东家甩西家,就数你管得多。”
“哈哈哈。”院外的邻居再也忍不住,放声大笑。
还有人觉得光听不过瘾,就悄悄推开了院门,瞻仰一下骂人的宋知南究竟长啥样。一看这长相,就更惊讶了,这姑娘瞧着不像个彪悍的呀。
牛大娘被宋知南这么当众嘲讽,觉得老脸都挂不住了,索性往地上一坐,抱着脚嚎啕大哭。
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二媳妇和她妹妹逼得老人家放声大哭,看她们还要不要名声了。
宋知南转身就去推自行车,作势要走:“行啦行啦,牛大娘,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就是不想让我吃你们家的饭呗。我走我走,我们以后再也不敢来了。我要告诉你家所有的亲戚,千万别来你家。我看你们家的脸往哪儿搁。”
众人面面相觑,很快有人就过来劝,有的来劝牛菊花,有的来劝宋知南。
宋知春也赶紧表演,抓住宋知南的自行车不让她走:“三妹,你别走,你要是走了,以后我也没脸回娘家了。我的亲妹子好久不来,来时大包小包的,结果连一口饭都吃不上,还挨了骂。以后我这个当姐姐的脸往哪儿搁?别人怎么看我?娘家人怎么看我?我到底是嫁给了吴家还是卖给了吴家?”
众人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个牛大娘做事确实不地道,人家娘家来亲戚她就闹,这是不给儿媳妇一点脸面。”
“她这人就是这样。”
宋知南一看风向朝姐姐这边吹了,就全力配合她,拉着宋知春的手说:“大姐,你老说我们不爱来你们家,我们不是不想来,就是怕你婆婆妯娌说嘴。上次,也就是去年我来你家,你婆婆当着我们的面摔摔打打的,说谁家都不容易,哪容得下吃白饭的亲戚,我回家后哭了三天。上上次二姐来,听说你妯娌在骂你,骂你不如她会生崽,她一口气下了三窝儿子。
我一听就更着急了,姐啊,你的命真苦,你说你怎么能比得上你那妯娌,人家以下崽为荣,啥样的动物以下崽为荣呢?那当然是猪啊老鼠蟑螂啊,你说你好好的一个人,哪能在这方面跟人家比?”
杠精值加10。
被内涵到的王青玲气得脸色铁青,宋知春差点没崩住笑出声来。
围观的邻居可不用崩,一个个纵然大笑,有人捂住肚子笑,有人蹲下笑。
宋知南在一片笑声中,继续表演,装作非要走的模样,宋知春拉着不让她走。
王青玲这会儿也反应过来,冲上来找场子:“姓宋的,你骂谁像猪呢?”
宋知南看到她吓得后退两步:“咱俩不是一个物种,你别过来,我害怕。”
杠精值加5。
王青玲歇斯底里地狂吼:“你是猪,你们全家都是猪!”
宋知南弹弹衣裳:“她这是疯了?怎么变得跟疯狗似的。”
王青玲疯了,牛菊花也快了。
跟宋知春关系好的邻居杜小梅赶紧把姐妹两人拉到自己家里,宋知春说今天就在她家吃饭,直接回去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杜小梅家。
杜小梅好声劝宋知春:“你婆婆那人谁不知道?你别生气,今天你妹妹来,本来是件该高兴的事,不能被那个老货搅合了。我再去炒个菜,正好孩子爸不在家,咱们几个好好聊聊。”
杜小梅去炒了两个素菜,还拿出自己酿的米酒,给每人倒了一小碗。
三个女人喝酒吃菜闲聊。
杜小梅听说宋知南去了妇联工作也很感兴趣地多问了几句。
宋知南喝了一口米酒润润嗓子,清声说道:“我们妇联负责的就是调解家庭矛盾,像牛菊花和王青玲这样的人多的是,还有很多不要脸的男人。我就负责天天给他们讲道理。”
她就随便讲了王小雪和魏芬那两个案例,引得两人频频赞叹。
宋知春感慨道:“小四,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大。”
宋知南:“嗐,其实我的潜力挺大的,但是谁让我在家里受忽视呢。我一参加工作就如鱼回大海。”
他们吃完饭正坐着闲聊,其他大嫂大娘们闻风也来杜小梅家串门。
杜小梅自然是热情招待她们。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安慰宋知春。
“知春,你别生气,气坏了自个儿不值当。”
“小南是吧,你的口才可真好。”
“听说你是妇联干事,厉害呀。不像我们连个工作都没有。你们妇联还招人不?”
……
宋知南对待跟自己没有敌意的人态度十分和煦:“啥口才不口才的,主要是责任感使然,我的工作就是教一些不讲道理的婆婆、不明是非的妯娌、不负责不要脸的男人们做人。今天不是刚好遇到了吗?就顺嘴那么一说。”
上一篇:我真没想和反派贴贴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