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万人嫌靠全能副业火爆全球 第31章

作者:楹有闲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些知识本领,她都已经牢记在心里,像是融入在灵魂中一样。

  所以备注起来都很快。

  唰唰唰,一张张翻过。

  沈桑弄完这些已经五点。

  三人在院子里吃过晚饭。

  因为是夏天,天色还很亮,沈桑道:“爸,小俞,那我先回市区去了,如果白建名打电话过来,直接不用搭理他,给他拉黑就好,我已经把他拉黑了。”

  她把母亲接了回来。

  估计过两天,白建名应该就知道了。

  到时候打不通她的电话,肯定会打到继父这边。

  不用搭理他就好。

  周继河跟沈俞二人都没说话。

  可心里都清楚,桑桑这般排斥亲生父亲。

  肯定这五年在白家过的并不好。

  他们都很心疼。

  吃过晚饭,沈就打算坐公交车回市区。

  明天还要继续录节目。

  临走前,她把之前溪川市公安局奖励的那十万块钱转给了周继河。

  让他开药馆用,还有照顾沈母也都需要钱。

  她现在也不怎么用钱。

  她之前欠了不少违约金,但十万杯水车薪,债多不愁。

  违约金以后在想法子吧。

  嘱咐完,沈桑打算离开。

  刚打开院门,就看到昨天救的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站在门口。

  还有他妈妈,另外还有个老太太。

  多多看见沈桑,立刻喊道:“姐姐,姐姐,谢谢你昨天救了我。”

  多多妈妈也道,“沈小姐,你好,我叫齐蓉,这是我儿子,多多,这是我婆婆,昨天谢谢你救了多多,要不是你,哎……”接下来的话她也没说出口。

  昨天实在后怕。

  昨天救护车来了后,她立刻带多多去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检查后说多多没事。

  她看多多也生龙活虎,今天就出院了。

  然后就跟婆婆一起过来跟沈桑道谢。

  她也是昨天去医院后才想起救了多多的姑娘很眼熟。

  是娱乐圈那个名声很差的沈桑。

  沈桑道:“多多没事就好。”

  老太太也跟着道谢,“姑娘,可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这老婆子就要成千古罪人了。”

  说起来,也是因为她。

  要不是她,多多也不会有这一劫。

  她本身住在溪川市,但嫌城里空气不好,加上她也退休了,就不想待在城里。

  就想在市区附近的镇子上找个环境好些的地方养老,整天做做她的木活儿。

  就找到了南源镇边上这个鹿古村。

  村里有条大河,还靠着山,环境很好。

  她就在这边租了个小院子,整天跟木头木活儿打交道。

  儿媳跟儿子也很关心她。

  每个月都会带着孙子过来探望她。

  结果就这次出了事。

  要不是眼前这姑娘救下小孙子,她真是没脸活下去了。

  老太太刚说完,眼光忽然瞟到沈桑身后那座木屋。

  她自己就是古建筑学专业。

  已经是退休老教授。

  一眼就看出那木屋屋顶上的飞檐翘角雕刻的手法不一样,还用了很复杂的榫卯结构来修复,真正做到严丝合缝。

  不仅如此,还有其他几种已经失传的古建筑修复跟雕刻手法。

  老太太一下子就愣住了。

第33章 世间多疾苦

  齐蓉也顺着老太太的话再次道谢。

  “沈桑,真是太谢谢你了。”

  她说完,本以为老太太会顺着她的话把礼品送进屋,却发现婆婆没动静。

  齐蓉抬头就发现婆婆愣愣的看着沈桑身后院子里,眼睛里有震撼迷茫欣喜。

  齐蓉忍不住道:“妈,你怎么了?”

  老太太终于缓过神,指着沈桑身后的初显古风建筑的木屋惊喜道:“小蓉,你看……”

  齐蓉抬头,看到了。

  有点古风的建筑。

  看见儿媳一脸茫然,老太太忍不住道:“那木屋的修建不仅使用了鲁班之术的榫卯结构,那可不是现代总结出来的这些榫卯技术,而是真正的鲁班之术。

  瞧瞧这手艺,这工艺,还远不止此,除了真正的榫卯结构,还有其他几种也早就失传的古代建筑手法和雕刻手法,这到底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

  难不成这小小的鹿古村还藏着真正的古建筑和雕刻大师?

  这木屋修复的手法。

  光是上面的榫卯结构都是闻所未闻。

  这才是鲁班之术里真正的榫卯结构。

  天衣无缝的衔接。

  仿佛所有的建筑都是浑然一体。

  一丝丝缝隙都看不到。

  实在太让人心惊了。

  齐蓉虽然不懂什么鲁班之术什么榫卯结构。

  但她觉得这个木屋的房顶很好看,很有韵味。

  就是窗户跟其他地方都还是破破烂烂。

  老太太看向沈桑,激动说,“沈姑娘,我能不能进去瞧瞧?能不能拍点照片?”

  沈桑点点头,“当然。”

  她侧身,老太太快步走了进来,齐蓉跟多多也紧跟其后。

  沈桑见状,知道这一时半会儿也走不到。

  跟着进到院子里。

  齐蓉有点不好意思,“我婆婆是建筑学教授,对古建筑很痴迷,特别是木结构建筑。”

  沈桑笑道:“没事,难得能让老太太入眼。”

  进去后。

  老太太二话不说,对着木屋房顶从各个角度拍了许多照片,然后打开一个群,唰唰唰把刚才连拍的十几张照片给发到了群里。

  不一会就有人回复了。

  老钱:“婉柔,这是从哪找来的照片?网上找来的照片吗?看照片上这应该是刚修复的建筑吧?都还没刷漆呢,下面的主体跟窗户也还是破破烂烂。”

  老太太有个很好听的名字。

  婉柔。

  宋婉柔。

  她丈夫的姓不太好听,所以儿子孙子都跟她姓。

  老王:“这,这手法,除了真正的榫卯技术,我怎么觉得还有其他好几种已经失传的木结构建筑手法还有那雕刻手法?”

  老徐:“婉柔是想找照片上的地方吗?这也不知道是不是国内,就凭着这几张照片有点难。想也知道,咱们国家要是有人能有这个木构建筑技术,不早被挖出来了,咱们国家古结构建筑文物多,都还等着修复呢。

  不过这照片上就是表面的修复,想要真正修复那些古文物建筑,起码还要懂得真正的结构建筑,还要修补桩基础,哎,怕是再过不了两年,那些古文物建筑又要消失不少。”

  老钱:“那也不一定,这图片上说不定是有些隐居山林的老手艺人修复的。”

  老王:“那也不可能同时好几种手法吧……”

  宋婉柔见群里开始争论起来,忙发了条消息。

  “别吵了,这是我在鹿古村里一户普通人家里发现的。”

  老钱:“婉柔,你说的真的假的?”

  老徐:“快,赶紧问问主人是请的哪里的木匠修复的,这,这要真是我们国内的人,这手艺厉害了,不知道能不能请她修复那些古木结构建筑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