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平
可……这是她的终身大事,也是琐事吗?
周琼英想不通。
杨嬷嬷继续道:“长公主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是自己拿主意了。”
这话听入了周琼英耳里就成了母亲让她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认命。
她顿时悲从中来。
连母亲都不帮她了。
杨嬷嬷回来,长公主问道:“送走了?”
“殿下刚刚也该缓着来,郡主都被吓住了。”
长公主无奈摆手:“本宫像她这个年纪都……”想到往事,她咽下了话,“让自己反思一下也好。”
“我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备好了?”
杨嬷嬷点头,“那可是殿下多年的积存,真就给了?”
“不过是些身外之物。”长公主额头跳了跳,忍痛道:“都送过去吧,先塞住他的胃口,盼着他识时务知分寸,不然……”她眼中闪过杀意。
***
除夕这一天,大街上的鞭炮声就没断过,窦绍带着卫姜她们回了阳武侯府祭祖,三房人今年难得聚在一起过年。
窦绍和弟兄们一起贴春联,挂彩灯,祭拜祖宗天地,卫姜便跟在两位妯娌身后装模作样在厨房里打转。
窦家有个规矩,除夕这一天女眷需要亲手做一两个菜。
做菜就刚好是卫姜的短板,吃货只会点评不会做。
显然大家也知道她的水平,也没准备真让她上手,等菜差不多要出锅时,张氏把盐调好,递给卫姜:“县主,辛苦了。”
不过就是撒把盐,说的她多辛苦。
幸好大家都知道这是张氏奉承之语,不然还以为她在讥讽人呢。
卫姜忍着笑,装作很专业的样子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大家欢呼鼓掌,气氛给的很足。
哪怕厚脸皮如她,也有些羞赧了。
晚膳时张氏还特意给她表功:“这道火腿炖肘子是县主做的,大家可都要尝尝。”
窦绍看向卫姜,有些不敢相信,低声问道:“真是你做的?”
卫姜瞥了他一眼,想承认。
“盐是我放的。”说的理直气壮
窦绍轻笑,先夹了一筷子放到卫姜碗里,然后自己才吃:“味道特别鲜美,盐放的刚刚好”
卫姜强忍住没拆台。
“那你多吃点。”卫姜挤出笑给他夹了一筷子。
“爹爹,我也要。”小卫儿把碗朝这边递。
窦绍笑着给她夹了点,小卫儿迫不及待塞进嘴里,表情夸张道:“好好吃,娘做的菜真好吃。”
别人说她还没什么,被女儿这么夸,有点心虚,她给女儿塞了根骨头:“快啃这个。”
这个时候嘴巴用来吃就好,别说话了。
林氏的两个孙女只比卫儿大一两岁,见小姑姑这馋样,顿时都咽了咽口水,两人眼巴巴看着祖母。
林氏笑着给两人也夹了点,两颗小脑袋瓜埋进碗里,片刻后抬头两眼发光,齐齐夸道:“二祖母做的真好吃。”
真不能这样了,卫姜抬手遮脸,有些尴尬:“其实你们祖母和三祖母也有做的。”
她们转头:“祖母,三祖母做的也好吃。”
张氏心都软成一团,乐呵呵道:“好吃,下次祖母们还做。”
“求你下次别硬夸了。”卫姜趁没人注意这边,伸手在桌子地下揪了他一把,暗暗警告他。
小孩子最容易当真,太尴尬了。
窦绍笑着反手拉住她,不松手,卫姜挣脱不了,瞪他。
一家人热热闹闹,没人留意到他们的小交锋。
喝过屠苏酒,给过压岁钱,小孩子和小孩子去玩,男人和男人聊,女人们凑在一堆说家事。
“大嫂,昆哥儿马上就要及冠了,他的婚事你们到底怎么打算的。”张氏叹了口气,“我最近都愁的睡不着,昌哥儿眼看就要十八了,婚事都还没着落呢?”
这话说的……
林氏
看了她一眼,不急不慢道:“姑奶奶也急,要不你们来个亲上加亲。”
张氏脸都变了:“还是算了吧,谁不知道她看上的是昆哥儿,我们家昌哥儿可入不了她眼,和她做亲家……”她啧了一声,很是嫌弃。
“慧姐儿倒是个好孩子,可奈何摊上这么一对爹娘,难喔!”
林氏低头,不接这个话,慧姐儿是可怜,可她这个做舅母的实在不好帮。
“听说她把慧姐儿丢给你们了?”林氏问卫姜道。
卫姜摇头:“只是来住了段日子。”
张氏插话:“这赵家的事怎么都轮不上舅舅舅母操心,县主和二哥就是人太好了,哎,我们昌哥儿也能有门好婚事就好了。”
林氏很清楚她在打什么主意,今日这般奉承县主,不就是打着让人家帮忙,给她儿子找门显贵的姻亲。
不然凭她和窦三爷的能力,怕是够不上什么好人家。
新宜县主就不一样,她是皇室宗亲,窦绍位高权重。
张氏这人虽然平日里有些小心思,但对林氏这个大嫂还是敬重的,所以她也愿意递个话头。
但新宜县主会不会答应,那就不是她能管的了,林氏眼睛看向另一边,脸上带笑,好像是在看孩子们玩乐。
张氏提着心观察卫姜的表情,怕她生气
怎么说侄子总比外甥女亲吧,她也是试一试,不行就算了。
气氛有些凝滞。
张氏尬笑着找补:“我也就是随便说说,天下哪会掉好事下来。”
卫姜:“你们想找个什么样的?改天让我大嫂也帮着留意留意,她认识的人多。”她忽然接话,这让张氏有些意外之喜。
卫姜不是没听出张氏的小心思,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她想给儿子选门好亲事也无可厚非。
若是有能力能帮一把,又何必吝啬呢。
张氏喜出望外:“这可真是麻烦了,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县主。”
“只要那孩子品性好,我们不挑。”
林氏闻言一笑,这哪是不挑。
但卫姜也只是说帮着留意,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
鞭炮齐鸣,已然子时了。
窦侯爷知道窦绍明日有大朝,卫姜只怕也要进宫请安,便催他们早点归家。
回到家,卫姜已经困的睁不开眼了,脸都没洗就倒在床上睡了。
反正也睡不了多久了,今日不讲究了。
窦绍笑着摇头,简单梳洗过眯了一会。
五更,沐浴更衣完毕,他出门前往奉天殿。
卫姜也在卯时初醒来,用完早膳后带着孩子进宫去给太后皇后问安。
她到仁寿宫时,该来的都已经到了,卫姜有留意到葛月也在。
看来皇上还是让潞王出府了。
“阿姜,来,快过来,离哀家近些来。”
卫姜带着女儿先是给太后问安,然后才遵礼给皇后和其他人问安。
今日还必须行的是大礼,她这个县主竟然成了行礼最多的了。
等全部完毕,她背心已经微微出汗。
“就坐这里,哀家和你说说话。”太后拉着卫姜的手,今日格外亲近。
小太监机灵,立马搬来椅子,就这么巧,正好放在周琼英的前面。
周琼英脸色一变就要发作,长公主一把摁住了她,用眼神警告她。
明白人都知道太后这是故意敲打南康长公主。
在宫里身份说重要也重要,但有时候也不一定,得到上头的看重才是最重要的,你是郡主又如何?太后一句话,一个外八路的县主就能压你一头。
卫姜心里苦笑,看来以前长公主奚落她的事情都传到宫里头了。
明知道会得罪人,可卫姜没得选,她只能选择得罪威胁性小的,何况她和长公主本就有过节。
卫姜和太后等人在说话,太子妃怀里的皇孙也坐不住了,太后对小卫儿道:“你和弟弟去后面玩好不好?那里有很多好玩的。”
小卫儿一听好玩的,高兴答应,牵着皇孙的手就走了,一大群乳母宫女太监跟在身后。
太后看着叹了口气,“宫里孩子还是少了些。”
贤妃有些不爽,她儿子连个媳妇都没有,更别说给她添孙子了。
眼睛扫过葛月,想到这女人和儿子的纠葛,心中更添郁气。
“贵妃姐姐,潞王也成亲一两年了吧,怎么也还没好消息呢?”
贵妃捂住嘴咳了起来,太后瞪了一眼不安分的贤妃。
明知道贵妃是撑着病体出来的,惹她干什么,万一有个什么好歹,这个时候触霉头,皇帝能饶的了她。
贤妃表情讪讪,眼神四处乱飘。
“孩子也讲究个缘分,也许过段日子就有好消息传来了。”长公主对葛月温柔一笑,帮她解了这个围。
贵妃也终于咳好了,有些虚弱道:“儿女的事情急不来,他们俩人身子都康健,或是如长公主所言,缘分还未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