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照前墀
徐婉怡侧头对冯思意道:“还得谢谢你姐姐费心拖着她,不然所有人都要遭殃了。”
冯思意饮了好几口茶,才压住心口的忿意,“我堂叔一家向来不让人省心,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消息,拦在从侯府到这儿的必经之路上,死皮赖脸地跟了进来。”
她没说的出口的是堂叔一家敢如此,仗得便是安平侯府一族人丁不丰,安平侯仅有二女,在他们眼里整个侯府早晚都要归了他家,不时就登门闹上一番。可他们也不想想,日后谁袭爵是陛下说得算,他们这般所作所为都不一定过得了宗正寺的奏请。
“那你们家可真倒霉,有这样的亲戚。”何想蓉不知何时来了,怀里抱了一堆话本,见者有份,一人一本,“新鲜出炉的扶桑散人的话本《锦绣良缘之公子薄情》,这可都是头一批。”
“扶桑散人的效率可真是高。”张月盈掂了掂话本,叹道。
何想蓉勾唇一笑,“这市面上的话本子一茬接一茬,不搞快些,就要被人忘了。”
戏台上花旦捻指唱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絮才》这出戏讲得便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传奇故事,刚演到谢安雪夜令各位子侄咏雪作诗,谢道韫独得魁首。随后,戏幕落下复升起,花旦换了身装束,继续演起了谢道韫持剑守城。
张月盈最爱的便是这一部分,激昂的唱词中,女子英气尽显,将弃城而逃的王凝之比成了渣。
“二弟妹,你这是要做甚?”
后方突然传来了两个女子拉扯的声音,越吵越激烈,一点儿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张月盈她们闻声转头望去,木制旋梯上,褚氏正对另一个斯文秀气的妇人拉拉扯扯,步步紧逼,冯思静在楼阁内指挥着两个丫鬟劝架,丫鬟们怕被误伤,一个都不敢靠太近,只在外围不时阻拦一二。
冯思意使劲揉了下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瞧见了什么,“这是……我另一个堂嫂。”
堂大少夫人陈氏,父亲是秀才,本人温柔贤良,嫁了个事事听从父母的窝囊丈夫,和妯娌褚氏的关系虽不冷不热,也未有过什么矛盾,和褚氏向来井水不犯河水。骤然来了这么一出,真叫人有些震惊。
初时的震惊过去了,冯思意心里的火气“噌”地涨了起来,这一家子是跟着安平侯府进徐府的,她们这是把侯府的脸面往地上踩。她看向身边的丫鬟,“还不快去把堂老爷他们喊过来,把他们家的人领走。”
楼梯上褚氏和陈氏二人之间的战况愈发激烈,褚氏指着陈氏鼻子骂她道:“你个小女昌妇,自个儿做了什么事,心里有数,看我不划花了你的脸,看你以后怎么……”
褚氏随意从头上拔下了一根发钗,用力朝陈氏扎过去,陈氏反应倒快,抬手握住了褚氏的手腕,将金钗控制在了距她不过三寸的位置。陈氏越反抗,褚氏自然就越不甘,非要把对方的脸划烂不可,反握住了陈氏的手,两个人彻底扭打纠缠在了一起。拂袖弹指间,更加瘦弱的陈氏从褚氏手中夺下了钗子,侧过头闭上眼,双手举起钗子,向下扎去。
“啊——”的一声尖叫后,金钗匝地有声,陈氏扶着腰在一边喘气,褚氏呆呆伫立在原地,手颤抖着不敢碰脸颊,她右脸上有一道十分明显的伤痕,长约三寸,鲜血满满从伤口里渗出,半边脸都变成了血色。
张月盈看得目瞪口呆,在别人寿宴上大打出手,还打得如此厉害,怕是整个京城头一例。她心中暗道,这两妯娌打架的本领已经远远超过了伯府的小冯氏和云家姐妹了。
旁的人也呆住了,直吸凉气,看似如此柔弱的陈氏竟也有这样暴力凶悍的一面。骤一见了血,原本拉架的丫鬟恨不得离她们两里地远,丫鬟也怕自己遭了无妄之灾毁了容。
褚氏直觉脸上疼得快要撕裂了,盯着手上沾的血,慌得面无人色。
“我……我的脸……”褚氏捂着脸叫得撕心裂肺,尖利的嗓音直戳耳膜。
“弟……弟妹。”陈氏喘过了气,想要安抚褚氏,可是被自己毁容这一事实刺激得不轻的褚氏哪里会听她的话。
褚氏瞧着陈氏这副假惺惺的模样,怒气上涌,猛地一下扑上去,使出了浑身的劲头推搡扭打。众人都想不到褚氏竟然会突然袭击,丫鬟们鼓起勇气上前拉扯二人的时候已经晚了,陈氏被褚氏用力一推,脚下打滑,瞬间从楼梯上滚落。
再看楼梯上的褚氏目眦欲裂,
指甲缝里浸满了血,那模样好似从地狱爬出来寻仇的恶鬼,可怕至极。
这一系列的变故过后,徐婉怡的脸刹那间褪去了血色,身子晃了晃,几欲栽倒。
寿宴上见血,这都叫什么事啊!
张月盈乍见这般状况,一咬牙吩咐丫鬟们:“先去把褚夫人、陈夫人扶进屋,每人单独一个房间。再请府医过来。”
徐婉怡用力掐了几下掌心,才勉强稳住了心绪,低声向张月盈道了谢,派人往前面去传话,请安平侯夫妇过来。
除徐婉怡外,大家也都忙着善后,忽地听见一声惨叫,回头就见丫鬟满眼惊恐地看着躺在地上的陈氏,她脸色惨淡,月白的襦裙染上了一片红。陈氏顾不得喊疼,怔愣地盯着那一摊血。
张月盈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这样大的血量,该不会是小产了吧。
在座的大多都是闺中女子,或刚嫁人不久的新妇,无人知晓该如何处置这种场面。还是冯思静定了定神扬声道:“找个强壮些的婆子过来,把大堂嫂抱进屋去。”
又对徐婉怡说:“徐家妹妹,人命要紧,可否再催催你家的府医。”
“好。”徐婉怡被吓得有些傻了,呆滞地点点头。
梨花台出事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等安平侯和平乐县主赶来的时候,陈氏已经被挪到了旁边乐然居,府医正在里面诊脉。
“这位夫人小产了。”府医皱眉道。
冷汗直冒、疼得近乎晕过去的陈氏咬着牙拽住府医的手臂,抖着声音请求:“大……大夫,求求你了,帮我保住这个孩子。”
成亲六载,她终于有孩子了,怎么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没了。
府医无奈摇了摇头。
陈氏用被子蒙着脸,“呜”地哭了出来。
枝头杜鹃声声啼鸣,张月盈她们等在屋外的檐廊下,安平侯腆着个圆滚滚的肚子走了过来,平乐县主有些紧张,冯思静一边握着母亲的手不停安抚,一边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转述给父亲。
安平侯听得两眼一黑,左顾右盼都没看到自己那个混不吝堂弟的身影,松了口气,要是他在这儿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孙儿没了,又是一番大闹。不论是安平侯自己,还是平乐县主都没有把握能摁住冯堂叔。
陈氏算是平乐县主的晚辈,她哭得这般惨烈,平乐县主听了不禁有些动容,瞄了眼长女的表情,冯思静附耳对她说了几句,平乐县主进屋坐在床边的矮凳上柔声劝慰陈氏。
“大嫂哭什么?”褚氏忽然出现在了乐然居门口。
“这孩子没了,真是苍天有眼,给你的报应!”褚氏半张脸都敷着纱布,倚着门扇,眼神阴鸷地凝视着陈氏,“大嫂做了那样罔顾人伦之事,还以为能退步抽身吗?”
第56章 心有灵犀阿盈表妹你可太偏心了,就一……
“你……知道了?”
陈氏的嗓音颤抖,眼神闪躲到一旁,整个人几乎要没进被子里装死。
这么一看,谁还不明白这其中肯定有鬼,褚氏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可若真要叫她们在这里再干上一架,或闹出什么丑事,楚老夫人今日的寿宴可算彻底毁了。
私底下有什么恩怨都该回了自家再关起门掰扯。
幸好徐望津的夫人韩氏及时来了,极其强硬地让人将褚氏的嘴堵了,再扭送出府。面对主人家,安平侯夫妇可以说尴尬至极,连连向韩氏道歉。
韩氏深知此事怪不到安平侯夫妇,他们素性温和,是京中勋贵人家里有名的好脾气,压不住这样的奇葩亲戚情有可原。她压低声音对平乐县主道:“我家主君已让人把你家堂叔子送出了府,待会儿再用顶软轿把你这侄媳妇送出去。县主也莫怪我们急着赶人,办寿的人家最忌讳沾上这种事情。”
平乐县主也懂这个道理,民间一直有说法小产之人会冲了办寿老人的福气,点了点头,柔声谢过了韩氏。
府医施针稳住了陈氏的状况,便由两个老嬷嬷扶着她进了一顶青布小轿,悄悄从徐府的角门抬了出去。
陈氏这一走,却没隔断旁人的好奇心,原本就不怎么高兴的冯思意脸上更加阴云密布。冯思静伴着母亲平乐县主从乐然居出来,塞给妹妹一把李子,摸了摸她的发顶,“吃点儿甜的,别想那么多,堂叔他们翻不出什么风浪。”
“真的?”冯思意还是担心冯堂叔会再闹到侯府。
“我保证不会。”冯思静语气笃定,“去玩吧,我陪陪母亲。”
又对张月盈道:“劳烦王妃殿下看顾我妹妹了。”
张月盈回答:“我和思意是朋友,谈不上看顾。”
她只觉得今天的冯思静似乎有些奇奇怪怪的,莫名有些违和。
冯思静没有再说什么,挽着平乐县主跟一帮夫人走远了。
不论是梨花台还是乐然居的戏张月盈都没有看成,一时有些怅然,不过很快又琢磨着去别的地方休憩片刻,喝喝果子饮,读读新到手的话本子也不错。
请人在梨花台看戏却出了意外,作为主人家的徐婉怡自然找补回来,主动提议去松涛亭,“大哥哥和襄王殿下正在那边下棋,不若我们去瞧瞧他们谁胜谁负?”
襄王与徐向南均是美男子,纵然里面的一个有了主,也不妨碍一群贵女去饱饱眼福。徐婉怡调侃地瞄了张月盈一眼,“阿盈表妹,你同不同意呀?”
张月盈昂了昂下巴,嗔道:“你们早有了主意,难不成我还能管着不让你们瞧不成?”
###
松涛亭周围遍植青松,翠色四季常青,忽而风起时,绿涛涌动。长亭正中间坐了两人,便是沈鸿影与徐向南,二人中间的棋盘上棋格已被棋子占去了大半,黑子和白子呈焦灼之势,彼此死咬着不放。
徐向南落下一枚白子,抬头看向沈鸿影,道:“殿下可要想好下一步怎么走。”
沈鸿影夹着枚黑子,垂眸审视了一番棋局,棋子“啪”地落下,“此时论输赢,尚有些早了。”
松涛亭围观的宾客不少,靠前的无一不踮脚伸头去看,靠后的便听前面的人转述着战况。亭外的长廊上甚至还开了赌局,赌二人谁输谁赢,徐向南才名在外,压他的人更多,赔率也要低一些。
徐望津坐在棋盘旁不远,垂目望去,整个棋盘一览无余,他捋了捋胡子,惬意地饮了口茶,心道这两个年轻人好端端的,不过就是切磋一二,关系也不似十分紧张的模样,小姨还专门叫他过来守着,真是多次一举。
再一枚白子落下,徐向南的棋风忽而变得咄咄逼人,一目接一目地攻城略地,一路包抄黑子,企图将对手逼至绝境。沈鸿影冷眼瞧着局势对自己不利,仍不紧不慢地落子,只是落子的位置让人摸不着头脑,使得棋局愈发诡谲了起来。
“还再下吗?”
“谁赢了?”
近处的阁楼上倏尔传来三三两两的女声,对弈的二人循声仰望,便见阁楼的栏杆前聚拢了一大堆姑娘,蛾眉如画,团扇轻扇掩面,飘带轻浮,烟波流转地朝松涛亭内看去。沈鸿影瞥了眼徐向南,他的目光正凝固在阁楼上,所指的对象鬓发如云,身似轻杨,面上含笑,正同身旁的徐婉怡咬着耳朵,似乎察觉到了徐向南的视线,朝这边微微颔首。
沈鸿影眸光变得沉黯,如同幽静的湖水陡然水波凝皱,他垂下眼帘,掩盖了眸底深沉的情绪,指节敲了敲棋盘,提醒徐向南:“徐大公子,到你落子了。”
徐向南愣了愣,心思回到棋盘上,偷瞄了平静如斯的沈鸿影,莫名有些心虚,依旧一子不让,白子形势大好,一连收割了数枚黑子。
局面几乎是一边倒,观棋者连声叹道:“不想徐大公子在棋之一道上也如此之强,襄王殿下肯定要输了。”
“我现在改押徐大公子还来得及吗?”
徐婉怡凑到张月盈耳边问:“襄王表妹夫看样子要输给我哥哥了,不知我哥哥若赢了,阿盈表妹可有没有什么表示?”
徐婉怡挑挑眉,朝张月盈伸出一只手,手心朝上,一看便是要讨要东西。
张月盈伸手弹了自家表姐一个脑瓜嘣,“终局未定,棋局之上变化莫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半途开香槟什么的,最要不得了。她也是从上次端午的龙舟赛里吸取的教训。
“可我哥哥又吃下一子,瞧着已经要赢了。”徐婉怡指着徐向南刚刚捡起的那枚黑子道。
“不,”张月盈怔怔凝视着棋面,“大表哥要输了。”
换言之,沈鸿影马上就要赢了。
“怎么可能?”徐婉怡拉着张月盈一定要她承认错误,“阿盈表妹你可太偏心了,就一味偏帮夫婿,连棋局都装看不懂了。”
张月盈虽不擅弈棋,但还是看得懂棋局一二,不知怎么地,沈鸿影每落一子,她竟能猜到他下一步会走到哪里。难道棋篓子还能转性了?
“左上第三格。”张月盈兀自喃喃自语。
下一刻,徐婉怡惊讶至极地盯着她,刚刚沈鸿影竟真地把棋子下在了张月盈所说的地方。徐婉怡努了努嘴,道:“阿盈表妹,你和襄王殿下可真是心有灵犀,竟然想到了一块儿去。”
此时的徐婉怡明面上还坚信着自家大哥一定能胜,心里却有些信张月盈的说法,说不定襄王殿下真能赢呢。
手起子落,棋局上咫尺间风云变色,沈鸿影眉目舒展,形势须臾易位。
沈鸿影道:“徐大公子瞧如今的棋局如何?”
言罢,他修长的手指捻起一枚光滑的黑子,慢慢摩挲,等着徐向南应对。
徐向南打量着棋局,忽而品出了几分意味,常言道观棋亦是观人,走一步,观三步,主动示弱,叫人放松警惕,再步步诱人进入陷阱,足见沈鸿影心思之密心机之深,并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徐向南丝毫不让,放下一子,“殿下怎知我就没有机会再翻盘了呢?”
沈鸿影笑笑,并不言语,落子的速度越来越快,二人你来我往,在方寸之间厮杀了少顷。半晌,棋盘上白子十不存一,黑子占据了大半江山,胜局已定。沈鸿影落下最后一子,从容端起建盏沾了沾唇,道了声:“承让。”
徐向南将手中棋子掷入棋篓,揉了揉太阳穴,抬眼瞧了沈鸿影一眼,眼神复杂,“龙起之前潜于深谭,在下技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