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20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种田文 重生 女强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这是短发的问题吗?

  花菲菲被他们这歪题能力绝倒,而且她脸大,根本不适合短发,剪了会很难看的,她喜欢长辫子,两个长辫!

  “不会难看,超可爱的。”叶榆觉得她对自己有错误意识,她的苹果脸不是大而是圆,剪对了头发会比现在更好看的。

  花菲菲:

  ……又歪题了。

  ……但有点开心怎么办?

  花菲菲决定不跟叶榆计较,叶榆也拎木桶打水去了。

  徐飞和韩景面面相觑:

  “她们好像吵架了?”

  “但好像没真生气。”

  “菲菲性格挺好的,脾气来得快去得快,等会儿就忘了;叶榆很厉害,其实也不怎么记仇,一直在偷偷帮我们呢!两人打不起来的,即便打起来,我们也劝不了架,叶榆她能一根指头能把我们压下。”

  “…呃…”

  他们好废。

  叶榆这一晚上也没去心心念念的后山,她是个行动力迅速的人,忙着犁院里的地,再把一部分土豆和蔬菜种下,另一部分土豆和大豆种在下坡地的那一亩多自留地里。

  也是这个时候,韩景、徐飞、花菲菲三人才知她下午还做了这件事。

  花菲菲更不好生气了,但她还是不想剪短发,心里又过意不去,哪怕她可能下周下个月要离开,再累再不想动也和韩景、徐飞一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叶榆这下并未阻止,只要他们不帮倒忙,借还工具和浇水等还是行的,尤其是之后的施肥可以也交给他们。

  主要是让他们有事干。

  对,就这样。

  这一晚上,半夜下起了雨,早上起床,气温又降了几度。

  早饭是由花菲菲做的,主要是她做饭的手艺竟然还不错,粗粮糊糊混了一点点面粉,再加上昨晚从大队长禾嫂子家里带来的碎葱花,摊成一张张粗粮饼。

  味道竟然还不错。

  此外,花菲菲还煮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红薯粥,陪着这个天气吃刚刚好,搭上杂粮饼,外加点各自家里带来的咸菜泡菜,有限的食材里最好的一餐。

  花菲菲很是得意,尤其是看了叶榆一眼,叶榆的弱点在吃,自然毫不客气为“心地善良的菲菲”鼓掌。

  “……行了啊,今天午饭我们可能回不来,你热杂粮饼吃。”

  花菲菲知道把食物拿出来,有多少叶榆都会像个饕鬄把它们吃光,因而她只是把叶榆昨天早上的量拿出来,剩下多做的锁在柜子里,现在才打开给她看。

  叶榆:5。

  尽管现在秋雨绵绵还未停下,但看着不大,韩景三人借了村里的旧蓑衣,还是准备去一趟镇上,毕竟请一次假不容易,他们不可能一直求大队长的好心。

  三人蹒跚着步伐离开。

  韩景看似又瘦又长,体力竟还行,忙了一天手脚并没有过多肌肉僵硬的感觉,可能因为他在家也经常保持一定运动量;徐飞和花菲菲就尴尬了,两人的膝关节一弯曲就疼,走路的背景看上去好像未来电影里的行尸。

第24章 教训恶霸

  播种小麦时间把控很重要, 一点小雨并不能阻止村民们下地干活,反而还被催促抓紧点儿干,等天冷了地里的苗窜不活。

  今天大队照常上工。

  叶榆今个儿这一身衣服补丁也挺多, 属于旧衣拼接的干活衣, 王来娣手艺都拯救不了那种, 至于时尚根本无稽之谈。

  换上从桂花嫂那里买来的草鞋,站起来走两圈, 鞋果然轻便舒适不硌脚, 唯有缺点在鞋底比较薄,更容易坏;再戴上斗笠, 麻绳绕下巴一圈系上固定住, 即使有动作大或有风也不怕掉,干活更便利。

  和昨天一样出了门。

  路上遇见的人衣着打扮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戴着斗笠,也有还披上整套蓑衣的,一眼望去,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只是即便和村里人差不多的衣着打扮, 叶榆看起来还是很不一样, 人群中一道亮丽吸睛的风景线。

  村里爱美的小姑娘和年轻媳妇儿只觉得她好看,长得好看, 走路好看,于是也偷偷学着把自己的背挺直,腰也挺直。

  刷一下又缩了回去,耳朵尖还有点红,悄摸摸看看周围环境,见不止自己一人这么干,也就理所当然起来。

  鲜活青春的姑娘们本来也都不差, 自信起来便各有各的美。

  四个知青叶榆属于话最少的,不常笑,有壁有距离。

  但仍然有社牛过来搭讪:“闺女,今天怎么只剩你一个人?”

  又有个年轻小伙子帮忙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其他几个同志请假去镇上了,早上看见他们往外走。”

  “他们这是回家了?”

  “才来一天,这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地里的活干成那样,简直是糟蹋,白长那么大的个子,要是我,一头栽进粪坑里淹死算了,哈哈哈,也不知道咱瘸腿大队长怎么挑知青的。”

  前面的人多是好奇,顶多在添有一两分嘲笑,但末尾讲这一句话的人分明是不怀好意,恶意满满。

  叶榆拧眉,目光横扫过去。

  她看见一个上窜下跳的青年男人,衣服穿的不错,没打几个补丁,偏偏相由心生,三角眼越显刻薄,大笑时露出参差不齐的三五颗尖牙,越发让人讨厌。

  周围人都叫他“王老三”。

  这是王家沟,姓王的一抓一大把,排行老三的也多的是,能以“王老三”辨人,几乎可以确定是老村长家。

  叶榆替王家沟的村民庆幸。

  当上村长的不是这样一个又蠢又毒的小人,这算是毁祠堂废所谓德高望重旧习、搞人民自主的一个小优点。

  可能因有附和笑声,给了这人自信,蹦跶得老欢了。

  叶榆怼他:“说的对,不能日犁百亩地,举起村社五百斤大石磨,砍千百斤过冬柴火,的确白长那么大的个子,这要是我,一头栽进粪坑里淹死算了。”

  声音分贝并不高,但穿透力十足,且口齿清晰,一下子传到众人耳中。

  “……”

  笑声戛然而止。

  这里谁能一个人日犁百亩地、举起五百斤石磨、砍千百斤的柴火?

  “小姑娘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三角眼斜瞪了过来。

  “您倒是年纪不小,眼睛不大。”叶榆上下打量,得出结论。

  “你!”

  王老三在村里顺风顺水惯了,村里人看在他爷他爸的份上都会给他点面子,今天这样被人直接怼还真没有过,怒气上脑,握紧手里的锄头闷着头往前面冲。

  可能因事发突然,或者因锄头生怯意,周围人一时半会没拦得住。

  有人为叶榆担心,毕竟王老三手里有锄头,叶榆赤手空拳,不由屏住呼吸。

  却见叶榆还是那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在王老三冲到跟前,在一个极速转身躲过,踹了他一脚。

  然后,王老三化作抛物线,飞了出去,好几米才落地,发出一声闷响。

  “???”

  “!!!”

  卧槽!

  这女同志的劲儿也未免太大了吧,而且身手敏捷,刚才侧身那一下有人睁着眼睛都没有看清。

  天生神力啊!

  指不定她真的能日犁百亩地、举起村社五百斤大石磨、砍千百斤过冬柴火,放到过去也能考个武状元,不对,女人不能考武状元。

  不一会儿,王老二的老爸,即前任村长赶来了。

  村里发生争执打闹是很常见的事情,前村长很有经验,一来便站着制高点,哭他的三儿子惨啊,摔出一身青疙瘩,手还破了皮,腿指不定都摔断了,叹知青下手太狠,见长辈也不打招呼欠家教。

  一脸上褶子超多的瘦矮老头儿抹着泪哭的比他儿子还惨。

  有人看不过去,他们习惯性站位在表面弱者一边,开始劝前村长把王老二扶起来,有什么事好好说。

  叶榆并不想好好说话,在父子二人哀嚎的背景下,冷笑一声,毒舌说:“原来是您家的?先挑衅,先打人,还带了武器,被正当自卫挡回去竟还有脸一哭二闹三上吊?啧啧啧,他的话不对,他跳进粪坑肯定是侮辱粪了,人家粪至少还能肥地里的庄稼而他只会嘤嘤嘤……出这么个玩意儿,这位大爷,您家的家教当然是我不能比的。”

  卧槽,真毒。

  这城里姑娘骂人也和他们不一样,不带脏字不带颜色,里面竟然还有尊称,但论狠毒程度却一点都不差,王老二这下子可真连粪都不如了。

  王老二气的差点又摔回去,却不敢再对叶榆耍狠,他脚现在还崴着呢,生了怯就连假装理直气壮都不行

  大队长也来了。

  一问情况,他开口:“先撩者贱,谁犯的错自个儿兜着。”

  前村长只道这其他不说,医药费总得赔,这算盘打的挺响。

  “幸运没受伤,这医药费倒是不用,”叶榆闻言说,“精神损失费可以来一点,没有钱也没关系,粮食蔬菜肉都行。”

  前村长:

  ……谁赔谁啊?!

  “噗——”

  有围观者笑了。

  还有活泼的年青人歪了楼:“叶知青,这精神损失是个什么费啊?”

  王家可能曾经真为王家沟干过一些实事,但也没少干缺德事,风评实属于毁誉参半,近些年更是毁大于誉,因此并非全部村民都站在他们一边。

  而且更多村民纯属于围观热闹,他们不一定非站在哪一边,刚才他们笑了,现在他们也笑,只要好笑他们都笑。

  “红色精神懂不懂?大队是我家,和平你我他,团结友爱,共建美好家园,任何挑起群众争端的都是恶劣坏分子!”叶榆东拼西凑,瞎扯一通,末尾敲重点,“我们知青下乡是为了学习和建设乡村的,没道理被人举着锄头砍,哪怕不是知青这也是故意伤害罪,要不去镇上公安局问一问?”

  这年头队里的事情绝大多数都队里解决,很少有难道公社的,知青张口闭口的公安局唬住不少村民。

  包括前村长。

  王老二不要看他叫的闹的这么大声,真正做主的还是王老二他爹。

  而且大队长又不傻,更不可能站在一直和自己作队的王家,当即定下王老二赔知青一块五或二十斤粮食。

  一块五肯定买不够二十斤粮食,十斤都不够,但这是在挣钱不易的村里,细粮且不说,红薯粗粮还是能拿出几十斤的,何况王老二这样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