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22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种田文 重生 女强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现在冬天,母鸡都不怎么下蛋,哪里会抱窝哦。”王姥姥摇摇头。

  叶榆:

  “不能人工孵小鸡吗?”

  一提到孵小鸡,不得不提一下末世人们的辛酸泪,不管种红薯土豆,还是家禽养殖,人们都像是祖宗一样伺候它们。

  等到收获季节,有个拇指头大小的红薯,都会让几十个种植专家和畜牧业专家像孩子一样手牵着手又蹦又跳。

  不是不能异能者干涉,只是异能干涉后的动植物,变异率超高,不一定能食用,即便能正常食用,那味道大概也是一言难尽,味道正常堪比买彩票中特等奖的几率。

  叶榆不是种植专家也不是畜牧业但专家,但曾经因特别想吃鸡肉,整整一个月都在梦见烤鸡、烧鸡、叫花鸡、白宰鸡……

  于是她每天都去希望基地中心的农业厅,认领三颗堪比中阶异兽核的珍贵鸡蛋,盯着它们孵化小鸡。

  盯了许多天,一颗鸡蛋顺利孵化,毛绒绒的小黄鸡多可爱。

  可爱的让人直流口水。

  然而——

  未来畜牧业打破叶榆的期望,这个小黄鸡它长着长着变异了,一下窜两米高,这些天的时间全部白费。

  只能庆幸这种人工变异生物一般来说都不是很强,不会给基地人民造成财产损失,指不定能中奖正常食用呢?

  “咯咯哒!”两米高的‘小’黄鸡扑腾着翅膀叫什么两声,鸡毛糊了叶榆一脸。

  “……”

  非常明白种植学家从地里扒拉出足球大小土豆的绝望。

  还好现在不在末世,叶榆人工孵化的小鸡至少不会变异,烤鸡、烧鸡、叫花鸡、白宰鸡……嘿嘿,嘿嘿。

  “人工孵化?”王姥姥在心里嘀咕,这城里人说话就是文绉绉的,“只听说过母鸡抱窝,难道人竟然也能抱窝?”

  人工孵化技术在这个时代早已出现过,南北方都有,尤其是北方,修了火炕的人家很多,都说老婆孩子热炕头,热炕是一个还不错的人工孵化器。

  只不过因信息传播缺失,很多在未来看起来很普遍的技术,城里人村里人未必知道,很多人孵化鸡也属于巧合。

  而且现在每家每户只能养两三只鸡,能够在春天孵鸡,谁要在冬天孵鸡啊?孵出来的小鸡养不养的活才是关键,冬天天冷食物又少,春天少说靠山便有野菜,王家沟自然也没人搞人工孵化的事。

  叶榆又问:“母鸡都能人怎么不能?姥姥,咱们家有受.精蛋吗?我能不能用换几个?”

  本来还觉得叶榆在胡闹的王姥姥,一听到“换”字,眼睛亮了亮,立马改口:“有的,有的,咱们家里鸡是两公一母,捡的鸡蛋亮光下你一看,绝对能看见黑丝黑点,大多都是喜蛋。”

  只是数量真不多,秋冬天鸡不仅不抱窝,下蛋也减少,这还是他们把鸡养在厨房才有,等第一场雪来,养哪儿鸡都不再下蛋。

  除非养炕上被窝里面,但这年代布料贵柴火多贵,为了几只鸡不值,还不如等到春天再抱窝,何况队里每户人家养鸡数量有限。

  叶榆也不管值不值,她本来也不打算多孵,试一下又不掉肉:“一个鸡蛋八分钱,姥姥你多给我几十个呗。”

  这出的价格比平泉镇农副店收贵一分,又比供销社卖的便宜几分,取中间值,鸡蛋多少个她都能吃下,不是说全用来孵,她还可以自己吃啊。

  “哪有那么多,让你舅妈给你十几个带回去,”王姥姥顿了下,打了一剂预防针,“咱给你的都是喜蛋,但你孵不出来,或者孵出来的鸡养不活,这可不怪我们。”

  “姥,我知道。”

  王姥姥可能知道自己上一句话过于见外,又抹了眼睛,声音一转说:“若不是姥姥姥爷要养这一大家子二十来口人,这鸡蛋你白拎回去也行?哎,这年头,农村日子难过啊,一年到头都没几个进项。”

  这句话后半段叶榆是同意的。

  不要看王姥姥他们有装穷的嫌疑,或许王家在王家沟的条件的确不错,可贫穷这种事情在现在哪里都是常态。

  但叶榆也没有热心到帮人扶贫,她又不是什么扶贫干部。

  假如她姥姥家不是王姥姥这种个性占上风,而是非常热情周到,她反而会不习惯,宁愿远离,因为那样粘上一大家子可能会非常费心费力;若是他们贪便宜还愚蠢像蛇一样顺着竿子往上爬的话,她走会让他们狠狠明白孝敬长辈在她这里从来都是行不通的。

  现在这样刚刚好,纯靠利益来搭建桥梁,与聪明人打交道也更简单。

  王姥姥也很满意外孙女的“懂事儿”,更满意她手里有钱可以靠自己生活,这么一看,王来娣也不是不喜这个女儿,还真有可能是小年轻不懂事只想搞激.进,和六零年砍树炼钢的那一批技术员一样,被骗下乡的。

  要她说,这乡下哪有城里月月有商品粮吃得好?

  糊涂啊!

  长辈这边聊得差不多,晚辈那边,王大虎王二虎俩家一共有七个小萝卜头,甭管哪家的,在没分家前排序都在一块儿,七男一女,典型的阳盛阴衰。

  他们高高低低站成一排,迫不及待地凑了过来。

  一来是对新客好奇,而且这个三表姨还带了好吃的上门,虽然被他们奶眼疾手快锁到柜子里,但以后也不是不能吃到。

  二来他们早已听说这个表姨的威名,村里大人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很多人并不避着小孩子们聊天,白天的流言他们早听说了,阿牛说他亲眼目睹的,表姨一脚将王二赖子踢飞一百米。

  这跟小人书里的放牛娃王小二还有五虎上将关二爷简直一样厉害!

  和大人们不同,光是叶榆这暴露的身手,便让这些村里佩服不已,几个孩子都挺了挺胸膛对村里小伙伴炫耀过——

  “这是我的表姨!”

  “还有我的。”

  “我的。”

  叶榆见这几个萝卜头穿得不说有干净,至少挺保暖,所以也没有和村里有些娃一样挂着两条鼻涕到处甩。

  于是回了他们问题:“人怎么可能被踢飞一百米?要相信科学知道不?”

  一边说,一边提溜着最大胆的俩娃——王海王江,小名三海娃、四江娃,来了一个高空飞人。

  话说等再升一阶,百米飞人算什么,那还不轻轻松松?

  其他小萝卜头仰头星星眼:“哇!”这表姨,他们的!

  若再过几十年,肯定有家长投诉叶榆虐待孩子,安全意识淡薄。

  但现在不仅来自末世的叶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心大的家长也只是在心里叹,村里的流言还真不是瞎吹的,叶家这个闺女身上有点儿东西啊,这劲儿比农村壮年汉子都大,光是这一身力气也饿不死自己。

  “噗哈哈哈哈,表姐你这话说的真有意思。”一个年轻女声插了进来。

  叶榆抬眸望去,看见一个穿着深蓝色碎花旧棉袄的年轻姑娘,扎着两大又黑又长的大辫子,辫尾系着俩红头绳。

  在时下灰、蓝、绿为主的着装颜色,这样的打扮不能说不时髦,放到城里比都不差的,且这个时刻城里可能还不敢这样打扮,怕被红眼病举报到GWH。

  这便是叶榆的表妹,舅舅王传根唯一的女儿王小妹。

  看得出来,王小妹作为这一辈唯一的姑娘,在家里过得不错,下一辈的王二猫也是同辈唯一姑娘,也是一样。

  可能还有王妱娣王来娣都嫁到城里,给家里带来实惠的缘故。

  这让王姥姥王姥爷敏锐意识到姑娘并非完全是泼出去的水,也是有回报的,不说彩礼,当一门普通亲戚来往也是不错的。

  尤其是嫁到县城里的大女儿,当初二女儿王来娣能嫁到燕京也有她的帮忙,为他们家带来不少隐形利益。

  也因如此,王小妹王二猫都是村里少数正在读书的女孩,前者在镇上读初二,这两天正轮到月休回家,后者在红旗大队读小学,每天需要走一个小时来回上学。

  当然,这也需要她们成绩优秀才行。

  这年头读书都有期末考试,也不是义务教育,家里一同读书的几个男孩,除了十岁的王三海和年纪小还没上学的两个娃,包括王小妹胞弟江小虎在内,都已因成绩差而退学。

  可见这读书也不是人人都行。

第27章 下次一定

  叶榆自觉心态已老, 根据缺啥补啥的民间定理,靠近王小妹这样生命力和她辫子上系的红头绳一样旺盛的年轻姑娘,自己也能被感染一两分活力。

  王小妹年纪也不大, 和叶保国同岁。

  叶榆把她当成王二猫王三海这样的小萝卜头, 况且王小妹本身也是未满十八的未成年, 嘴巴也体了她妈——

  真的很甜。

  “表姐你可真漂亮,皮肤是我见过人里面最白的, 我还闻到你整个人都香香的, 你有抹雪花膏吗?什么牌子的,效果这么好。”

  王小妹不仅是一个擅于聊天的人, 也擅长于从聊天打探消息, 聊天中问了不少问题,但方法又并不惹人烦。

  叶榆有一下没一下地回答,只是答着答着察觉到有一点点不对劲。

  王小妹的问题大多都关于四九城,这不奇怪,许多农村人都对城市有一种好奇与向往,但她关于城里什么样几乎没问, 供销社、雪花膏问得也少, 住打一个引子,重点关注叶家大表姐二表姐嫁了什么人。

  知大表姐嫁给工人后, 打听了许多工厂和工人子弟的问题,还有二表姐的相亲,恨不得亲临现场。

  ???

  “你想嫁到燕京去?”

  叶榆问得直白,王小妹的脸羞得像只煮熟了的大螃蟹,却也不像时下人内敛或扭捏,大声应了一声。

  “怕是有点困难。”叶榆讲了城市里现在单身男女的现状,并且表示以后会越来越难, 单身工人不管男女身价直线上升。

  一句很现实的话,单看背景,王小妹的个人竞争力比不上城市姑娘。

  假如王小妹嫁入城里,在找到工作转关系前,她还是农村户口,领不到商品粮,全家人多一口人吃饭,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谁家乐意?

  除非遇见老光棍,或者不怀好意的,但那样的情况还不如不嫁。

  王小妹羞意顿退。

  叶榆说:“靠山山倒,靠墙墙塌,想要入城,还是靠自己的本事最靠谱,自己有能力才有话语权,过得更自由。”

  王小妹还不是很理解这些话,只懂了一小半,咬唇问:

  “但高考不是停了吗?”

  她过去的计划是考上高中或燕京大学,和三姨一样嫁到首都去,过穿布吉拉红色连衣裙、布洛克皮鞋、抹沪牌雪花膏、涂飞霞口红的幸福日子。

  这些东西都是过去她在镇上看露天电影打听到的,或听家里人有在供销社工作的同宿舍同学吹得。

  这梦想可真fashion。

  这里的时尚指布吉拉连衣裙、布洛克皮鞋、沪牌雪花膏……可惜没有出生在城市里,不对,这样的打扮现在出现在城里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叶榆反问:“难道你想嫁给四、五十岁二婚头,或者瘸腿瞎眼寡汉儿?”

  “不不不。”王小妹猛得摇头,她的少女心在这一刻遭到猛烈打击。

  叶榆:“你学习不是不错吗?好好学习总会有机会的。”

  距离下一轮高考还有十年,王小妹现在还差一点满15岁,也就是十年后,她也才25岁,但25岁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已经儿女俱全,到时候她嫁人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也不是不能参加高考。

  好吧,还是有点难。

  届时王小妹也不年轻,指不定儿女都有,还有家庭,考高考并不定是她一个人的事……这也是许多知情面临的困境。

  时代局限,叶榆也无更好建议,顶多劝一句:“哪怕不考大学,城里招人也是有学业限制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好好学习准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