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不管是转个圈儿,亦或者拧、扭、旋,流畅的不能再流畅。
丁大爷丁队长本来对于叶榆也持怀疑态度,见她拿扳手的熟练,堪比几十年工作的老师傅,不免多增一点信心。
“这样子就好了?”
有没有五分钟?
叶榆:“嗯。”
事实上韩景检查的真的很严谨,但并不是动力系统的错,他的重点关注一开始便错误,如果是动力系统,她这么弄几下未必能修好,还需要换重要零件。
红旗大队的拖拉机手带着怀疑启动拖拉机,一阵急促的“突突突”声突然响起,发动机嘴里喷出一股熟悉的灰黑色浓烟。
居然真的好啦!
这个女知青竟然真的会?
丁大爷和丁队长找两个小时都没找出的问题,她竟然五分钟都没有就搞定,这也太厉害了吧?
“不愧是飞猪知青!”不知道哪一个大爷突然说出口。
叶榆:
???
名取得很好,下次别取了。
这一下子,丁大爷、丁队长、韩景、花菲菲,还有在场全部红旗村村民,看叶榆的目光像是在看什么得道高人。
叶榆镇定:“我爸机械厂技术员。”
话说她小时候还真有过数次去机械厂的经历,主要是给加班的叶红军送早饭晚饭,他吃饭期间会在那儿待一会儿,真的是纯待,学习是肯定没有的。
可这回答落到其他人耳朵里,即是叶榆跟她爸学的机械技术活,虽这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机械不一样,但毕竟是机械吧?唯有半吊子韩景有一丢丢怀疑。
丁队长赞:
“虎父无犬女啊!”
这王志明可真踩了狗粑粑运,掉落这么一干啥啥行的知青,若是叶榆能分配到他们红旗大队,与他们大队联手乡村建设,那还不让红旗大队越来越强。
他还不知道花菲菲和徐飞投稿成功的事情,若是知道,更能把眼睛羡慕地红了。
而这下子,丁小七再也无一丝一毫不情不愿,主动凑过来带路,但想要为王家沟知青带路的却不再只有他一人。
一群半大少年凑过来,夹着几个少女,还有一堆流鼻涕的村娃娃。
不止如此,连特别喜欢凑热闹的大人竟然也热情地顺路上了。
若非丁队长拖拉机修好了还有事干,送他们一程也不无可能。
总之,叶榆四个在一群人的围观下,浩浩荡荡往红旗大队知青点走去。
红旗大队村里地势平坦,住在山下的人比山上多得多,房子也多群聚在一块儿,且大队的条件怎么说都比王家沟好,村民一开始迎接知青也是真心诚心的,因而知青点布置的还不错,并不比王家沟的差。
杨秀秀几名知青听到吵吵闹闹的声音,出门来到院子里想要看何事,然后让他们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尤其是杨秀秀和赵春娇,他们认出叶榆四个,只是为什么叶榆他们能和红旗队的村民也说说笑笑在一起。
第52章 再添粮仓
“杨知青, 赵知青,何知青,李知青!”从未对他们从未表达过善意的丁小七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又指一指叶榆四个, 说, “叶知青他们特意来探望你们啦。”
这一声把赵春娇他们暂且从迷糊中惊醒,竟然是真的?不是在做梦?
赵春娇上前几步, 招待他们:“叶同志, 菲菲同志,韩同志, 徐飞同志, 你们来啦,欢迎欢迎。”
言罢,又邀请他们进屋。
只是送叶榆他们来的这一群人,大人还好说,少年和小孩似乎都不愿离开,他们也不跟着进屋, 只是在知青点院子外面自顾自地玩了起来。
???
这回可真没监督之意, 只是这些小孩儿舍不得离开像叶榆这样厉害的人,韩景花菲菲徐飞的性子他们也意外喜欢, 何况都是在村里玩儿,在哪儿不是玩儿?
行吧,随他们去。
等叶榆四人进屋,杨秀秀拿出自己舍不得喝还剩大半罐的麦乳精,用温开水泡了四大杯,一一递给给他们。
麦乳精是一种速溶含乳饮料,成分包含有奶粉、炼乳、可可粉、鸡蛋等, 麦乳精泡出的水并没有那种特别廉价的工业糖精味,喝起来并不会过甜,还有一股浓浓的麦芽甜香味儿。
麦乳精可不便宜,而且是紧俏货,供销社不一定时时有货,一般人即便买回家也多半是给自家小孩补充营养的。
哪怕不在乡下,这样的招待也可以算待客的高规格之一。
在韩景他们和四位红旗大知青客套寒暄时,叶榆端着麦乳精喝的挺香了。
她还挺喜欢这个味儿的,之前天天早晚饭后一杯,营养不营养不知道,只知道好喝且消耗太快,最后连花菲菲买的那一罐也被她用鸡肉猪肉交换大半。
选择提前下乡果然不要太爽,吃喝不愁,顿顿有肉。
虽然叶榆不怎么开口,可即便是首次近距离交流的何知青、李知青也不会忽视她。
一因他们已经听过杨秀秀她们讲的王家沟诸多事情,对于叶榆身手有一定了解,不会被她外表所迷惑;二来他们也是才知道叶榆今天竟然修好了队上的拖拉机,也难怪村民们对他们竟然如此殷勤。
“修拖拉机啊,叶知青真聪明,懂得真多。”何知青一叹。
韩景听到这话,托住下巴思考:“我们王家沟是不是也可以适当添一些农业机械,有叶榆在,也不怕坏。”
他还真是看得起她啊,叶榆回:“这难说,我是野路子,和专业人士差太多,还不如你自己好好学习上。”
韩景回了个傻笑。
他当然想要学习,但这不连碰机械方面的机会他都没有啊,假如村里有了什么设备,还能跟叶榆学一手两手。
“农业机械可不是那么容易买的,即便有,咱生产队也不一定有钱。”徐飞听着也很动心,又比韩景又多了两分理智。
花菲菲也参与进来:“可以买二手的啊,我看红旗大队他们的拖拉机也是。”
“可是二手还是贵啊,还少,找不到渠道。”这年头,自行车都是三大件之一,农业机械更不容多说,谁家不是用到破烂实在修不了才废弃,哪里来那么多二手机械。
花菲菲看向叶榆:“叶榆你爸爸不是机械厂技术员吗?”
“……机械厂工人就能搞来农业机械?”叶榆回家她个一言难尽的眼神,“我爸只是普通工人,不是厂长,也不是废品收购站站长。”更不是金属异能者,新旧机械都搞不出来。
韩景摸了摸头回:“这件事我今年过年回家打听打听。”
他家的人脉可能是四人当中最广的,过去他从来不在意这些,如今一思考,每年正月期间,家里来拜年的亲戚朋友是真多,爷爷的多是老战友,而他妈的朋友比他爸都多。
此事且再议。
花菲菲问及赵春娇他们近况,赵春娇和一个性格相对外向的何知青抢着回答,比刚开始强些。
一因红旗大队村民们对知青的态度近日有所转变,这还托了他们王家沟知青的福,双方关系有所缓解,但不可避免还是有被打上外来者标签;二因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也在逐渐适应生产队,平衡城市与乡下间的落差,也开始思考出路。
例如,如果真无法回程,能不能让家里人托关系在当地找一个松快的工作,比如镇上政府部门和几个小厂。
赵春娇的家庭条件不说多好,还真有在镇上有半个她爸的熟人,此法适用于她,正在联系当中。
家里没有关系的人也不再颓废,他们都有在尝试写文投稿,得知徐飞和花菲菲的文章已出版,连忙恭喜,也很羡慕,忙拿出自己的文章请教。
彼此又是激动交流一番。
然后,赵秀秀他们领着四位客人在红旗大队转悠一圈,这一路不止有小孩跟着他们,路上遇见村人也是友好打招呼。
叶榆来红旗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赵秀秀他们交换调料及食物相关,此外,红旗村相对富裕,村民们每年分得的口粮也多,指不定能交换一些。
关于这个目的,原本还需要思考一下怎么找到突破口。
但因有了一开始村社的表现,叶榆他们在红旗大队比赵春娇几个还要更受欢迎,稍微一开口,立刻收获多条信息,上门拜访几户人家,交换了不少粮食。
主要还是红薯、土豆、玉米、大豆等,此外还有白菜、鸡蛋、面粉,四个大背篓里面装得满满当当。
收获满满。
红旗大队有榨油机,叶榆索性把换来的大豆全部榨油,油多一些,各类美食菜谱也能更丰富一些。
榨油机在村社,他们又见到丁队长。
丁队长非常热心地亲自帮忙动手,末了还没有收他们的付费豆饼,多次试图和叶榆拉近关系。
目的也知道,为了他们村的宝贝拖拉机,多她即多一个帮手。
在叶榆眼中,红旗大队现在俨然是她的粮仓之一,自然不反对。
丁队长又说他和镇上技术员关系不错,可以帮叶榆问一下那边招新技术员吗?这职位不是谁都能干,指不定还有真路子,至少当个临时工不难。
“不。”叶榆一口拒绝,她下乡可不是为了过上集体宿舍的生活。
丁队长他们有所不解,韩景出来打哈哈:“叶榆同志是自动报名下乡建设农村的一员,她更乐意为农村服务。”
听到这话的人肃然起敬起来,他们差点忘了,知青中可是有不少的有志之士。
殊不知这是韩景说话最心虚的一次,和叶榆待久了,他们四个谁不知道,叶榆下乡的目的是山里的猎物和地里的粮食啊?但她确实也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多幸运,不经意间让王家沟越来越好。
这么一想,底气也补足两分。
丁队长傲气虽然傲气了点,但很会做人,比赵春娇他们更多了成年人的市侩,隐隐地捧了韩景、徐飞、花菲菲一把,获得他们好感。
叶榆自然也在其中,不过因经历丰富看出他的意图,对于这种拉近手段,显得有点油盐不进罢了。
不,也不对。
在他们返回之前,丁队长还拿了几个柿饼和烤红薯,让他们路上吃。
叶榆的眼睛终于亮了亮。
值得一提,返程路上除了他们四个,还多了三人。
有两个是叶榆见过的侄女侄子,王二猫王三海。
王二猫身边还站着一个和她差不多高的小姑娘,小姑娘长得秀气,和叶杏,不对,是和王来娣五官有八分相似。
一打听,这是王二猫的小表姨、叶榆的小表妹田玉珍。
她妈是王五娣,正是那个被王来娣一把屎一把尿抚养长大的妹妹,嫁到红河村,只生了这样一个闺女,很是宝贝。
“表姐。”
田玉珍讲话也秀秀气气。
叶榆原以为她会是和叶杏一样温柔内敛的姑娘,谁知竟然难得看错了眼,路上这小姑娘便露了陷。
露馅的起因是花菲菲夸奖王二猫和田玉珍爱学习不怕苦,天天走这么长路上下学,下雨山路滑不溜秋,一陷一个泥坑。
王二猫理所当然回:“这有什么难得?我还能一个去镇上找五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