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61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种田文 重生 女强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人力或者其它自然力,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人力挺不值钱的。

  亦或者在手扶拖拉机上添加额外功能,甚至制作其他农业机械,比如灌溉、收割、脱粒等,这些更难,需要理工基础扎实,对种地有充分了解,以及想象创造力才行。

  的确很难。

  叶榆觉得韩景既然打算向机械厂拉赞助,那就不要一锤子买卖,多薅点羊毛当广告费,况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复习知识。

  “等……”

  “等什么?”

  叶榆:

  “没什么。”

  就是差点嘴瓢,把等十年后高考瓢了出来,还好及时打住。

  这堆机械垃圾乱七八糟什么都有,里面竟还有报废的部分自行车零件,抛开更复杂的电机不说,组装半辆自行车是纷纷钟的事情,之所以叫半辆,因缺失两个脚踏板,链条和轮胎最好还是更换新的。

  总之,还是可以勉强骑一骑。

  叶卫国当场表现了一下,相对吃力的骑了半圈。

  叶榆简直没眼看,给了自己一个差评,因链条太拉胯,裸机太丑辣眼睛,但叶卫国两兄弟却很兴奋。

  尤其是叶保国,他爸爸是机械厂员工,但自己从未对机械感兴趣过,即便叶红军曾经教过他一点技术知识。

  韩景也很兴奋,连高新亮、宋凯似乎都沉迷于剩下半台的玩具改造中,但他们眼睛不是尺,精准度不行,操作也有许多瑕疵。

  不过若是再有一整套的二手自行车零件,他们都有信心可以组装。

  至少眼睛会了。

  又过了一会儿,马胜男回来了,身后两个搬运工,整整两麻袋药物,也是年末年初才能凑到如此多的库存。

  叶榆:

  “运动前先热身。”

  然后是身体拉伸,至少学会三个动作,才能开始药浴,毕竟药浴不是让人干坐着,而是需要不停歇练习动作。

  药只是一个辅导作用,动作才是舒展柔韧性和疏通筋脉穴道的根本。

  目前为止,只有韩景能泡大锅。

  是的,大锅,他们锅浴的锅终于有了,来自药厂的赞助。

  先往锅里添加一些底料,文火熬制大约半个小时,再按照顺序放入其他处理过得材料,和煮饭一样,材料的顺序也很重要,再过半个小时,韩景可以下锅了。

  !!!

  且不说下不下锅的问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洗澡,韩景这个粗神经也不免脸红,叶榆眼皮子一抬,他立刻把外衣毛衣褪去,只剩一层薄薄里衣,哆哆嗦嗦跳了。

  叶榆又言:“尽可能多练几组动作,钟在这里,第一次尽量不小于三个小时,不大于四个小时,期间每半个小时喝一碗水,头晕的话及时中断和叫人。”

  然后是叶卫国他们。

  一声声鬼哭狼嚎炸裂响起,叶榆及时塞住耳朵。

  也多亏他们是在郊区,还在地窖内,再加上春节药厂人少,且为了以防万一,马胜男的母亲还是药厂副厂长,已经提前以正骨治疗的借口跟厂里值班工人提前打过招呼,否则真的有可能被报警。

  主打一个“无人生还”,没人能站着走出四合院。

第71章 再进一阶

  今天两顿饭, 他们都蹭药厂食堂。

  更准确说,马胜男的妈妈自掏腰包,花钱与票买的肉菜, 再加上粮食与柴火, 请休本应年假的师傅回食堂现做的。

  虽然他们人没去食堂, 但马副厂长还是亲自带人帮忙端过来,且考虑到听说叶榆食量非常大, 叶榆的饭菜不管是数量, 还是种类,都比其他人更丰盛。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 问一门手艺很难, 时下人更讲究尊师重道。

  中午,有叶榆最喜欢的红烧肉,药厂食堂师傅的手艺接近机电厂师傅,但又有稍微不同,口感更鲜嫩,汤汁沾馍也很搭。

  晚上则是红烧糖醋鱼, 一条8斤重的大草鱼, 炸过的鱼酥软鲜嫩,酸甜适中, 单吃或下馍都很绝。

  此外,还有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鲜菇汤里面虽然没肉只有鸡蛋,也照样好喝得让人恨不得吞掉舌头。

  叶榆太爱这一口菌菇汤了,宣布它与红烧肉是今天最佳。

  在末世,五花八门的真菌菇是极少数异变后口味还行甚至于不错的食物,也不是说都行, 但异变几率甩其他生物许多倍。

  当然毒变率也很高。

  若不是吃下异变菇后会死得很惨,可能穿肠破肚、七窍流血、备受折磨而死,很多人可能把菌菇当前往天堂的门票。

  尽管菌菇很毒,也有头铁异能者靠吃身体自愈力去抵抗毒菇的。

  叶榆并不是其中的先驱者,但很尊重这些先驱者,因为希望基地后来陆陆续续公布几种不同等级异能者可食用真菌,为她为数不多的菜谱上又增添多个名单。

  菌菇汤好喝,可惜只有那么两碗。

  高新亮和宋凯立刻表示,南方山多,菌菇也多,他们虽然没见过菌菇,但有听过关于吃菌菇的故事。

  不是什么好故事,往往都是毒死谁谁谁,或者毒死一家人的故事。

  偏偏说这话的当地人,并有什么悲伤害怕情绪,反而一脸馋相,甚至于咽了咽口水,显然遗憾自己捡不到菇。

  韩景他们只觉得离谱:“至于这么不要命吗?”虽然这菌菇汤的确很好喝就是了。

  叶榆幽幽回答:“至于。”

  鲜菇和干菇的味道差距还是挺大的,菌菇汤当然是越鲜越好喝。

  依旧不理解的其它北方人:“……”

  吃货的世界都这么可怕吗?竟然有吃货与叶榆不相上下?

  高新亮和宋凯当下表示,等他们返回生产队,春天也去山里多转一转,或者和当地村民交换机,再寄给叶榆。

  当然,寄的只有干菇,鲜菇还是只能在王家沟寻,可惜燕山毕竟是在北方,菌菇种类和数量还是比不过南方。

  叶榆:

  “其实你们可以菌菇栽培种植。”

  “哎?”

  高新亮和荣凯愣住。

  菌菇种植技术其实并不新鲜玩意儿,有一些历史文献就有记载,但这种技术肯定不会公开,往往也是御供上交,烨国真正的大量科学栽培食用菌还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在这之前绝大多数都是野生菇。

  叶榆过去哪里懂什么菇,和人工孵蛋一样,还是在末世希望基地里学的,那些年,高阶异能者最爱逛的便是农业部门,而菌菇基地绝对是其中之一。

  逛得多了,也听得多了。

  再加上记忆很强,叶榆把自己知道的菌菇知识尽可能仔细地讲给高新亮和宋凯听:“首先,菌种很重要,可从当地最常见的菌种开始采集,草菇常出现在柞木叶、松树叶等积落的地方,连着泥土一起……以器上信息来供参考,建议与本地人合作。”

  高新亮和宋凯碗筷一丢,拿出笔记本一一记录下来。

  他们仿佛看见乡下建设的康庄大道。

  韩景和马胜男也听着心动,不过王家沟的环境还行,但再往北那嘎达地儿,自然环境不适合菌菇,人工环境目前也跟不上,不建议搞菌菇种植。

  而且黑土地的农业已经足够他们忙不完,重点在农业进步上,全面机械化其实更适合他们,烨国也很注重这个。

  韩景和马胜男祝高新亮和宋凯能早日在当地建设一个菌菇厂。

  高新亮和宋凯拍着胸脯表示,若这菌菇厂真的能开起来,到时候请大家喝菌菇汤喝到饱,还有,师父叶榆未来一辈子的菌菇,都由他们包了。

  “有点困难。”不为什么,叶榆单纯觉得他们的寿命活过自己几乎不可能。

  高新亮和宋凯:

  “……”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叶保国兄弟姐听着这个对话有点耳熟,从未见过这样的叶榆,虽然他们很多都听不懂,但眼睛一直很亮,腰挺得直直的,既骄傲又自豪,这可是他们的姐姐!

  晚饭返程先由叶榆开车,一来韩景还需要时间恢复体力值;二来叶榆下午已经彻底掌握这个技术。

  韩景则坐副驾驶指导。

  事实上,他觉得没有什么好指导的,但这相当于司机与司机学徒,符合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交通规则。

  坐在后排的马胜男几个,能够明显感受出区别,韩景开车更稳,叶榆的速度更快,他们需要扶住椅子或其他才行。

  叶榆却完全不觉得自己快,主要是这车的上限在这里。

  烨国的第一个汽车厂是在建国后与罗刹国蜜月期由对方资助建立的,五十年代末,卡车、轿车等陆续出世,这辆车的发动机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V8发动机,也是由对方赞助。

  也就是说这车的动力以当前的科技来说,并不算多落后。

  叶榆把它与空间里的未来单人喷射飞行器相比,那是幼儿园和博士的区别,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天下。

  回到小胡同,叶家外又是里里外外聚集着不少人,仿佛他们一天都在这里蹲守似的,叶榆打开门,从驾驶室里走出来,顿时引起更多人的惊呼。

  “看见没?看见了吗?是三丫!”

  “乖乖,叶家的三丫去一趟乡下,车都会开了。”

  “这些都是下乡知青啊,可真了不起!”

  “我大舅子的媳妇的哥哥的儿子下乡怎么没这么厉害?哭着闹着要回来,他爸也不忍心,终于决定把工作让出来,偏偏知青办那边不干了,开了年还得下乡。”

  “可不是?还听说有的知青为了过好一点,娶了乡下村姑或者嫁了泥腿子,家里人差点儿没哭死,只当没这个儿子/女儿。”

  “……”

  此时,韩景的体力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感受到药浴的神奇,比泡热水澡更能快速解乏,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恢复精神旺盛,感觉回去还能打几套军体拳。

  他恢复了司机的位置,负责接送马胜男他们回机关大院。

  与韩景他们告别后,叶榆三姐弟返回叶家。

  也不是没有八卦的街坊邻居,询问关于韩景他仨和小汽车的事情,叶榆嗯嗯哦哦一阵乱答,叶保国叶卫国也被嘱咐过,这事不要乱说,经历过燕京混乱的他们也明白有些东西不能摆在明面上。

  直到见到叶红军王来娣,叶卫国才叽叽喳喳显摆神奇的这一天,叶保国在一边补充。

  “感觉在做梦!”

  “我姐大英雄!”

  兄弟俩彻底沦为叶榆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