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75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种田文 重生 女强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交换到面粉、布料、饼干、铁锅、卫生纸,甚至于少量的农具,韩景还换了很难得到的换季棉花,能弹一床被子呢。

  他们还去过一个屠宰厂,可惜没有换到肉或者肉骨头,猪下水倒是有些,但这味道大,不适合带入城里。

  叶榆也不可能为了一点点猪下水暴露空间,只得作罢。

  当然,这个路程也就又耽搁了不少时间,把顶多两天延迟到三天半。

  两位司机师傅都摆手说没事儿,这个相当于路上出故障的时间,而且有锦旗即有借口,他们还有那么多锦旗。

  到了商都市的郊区厂,两位司机师傅向交接工人解释。

  得知他们一路精彩经历,郊区厂的工人先是不信,以为他们在吹牛,直到锦旗拿出来,反复确认这是真的。

  工人们看陈师傅、赵师傅的目光一下不同了,两位司机师傅可不敢把功劳往身上领,忙说都是叶同志、韩同志的帮忙。

  见他们把目光投向韩同志,又着重强调叶同志的功劳。

  “叶同志?”

  果然,没有亲眼目睹叶榆的“丰功伟绩”,是很难想象这个细胳膊细腿的漂亮女知青竟然能干掉近百名路匪。

  最主要的是赶路这么多天,哪怕韩景,也和陈师傅、赵师傅一样很狼狈,偏偏叶榆身上干干净净,且不说一套蓝色工装,连胶鞋上都没怎么沾上泥土。

  脸上手上依旧白白净净,眼睛里不见一点疲倦,说是早上刚要去学校上课的女学生都有人相信,一点儿都不像赶路三天三夜的人。

  这样一个人,谁相信她真的能暴揍那么多路匪?警局的蓝制服们不信,把功劳平分给他们四个人。

  郊区工人也不信,觉得他们牛皮吹上天。

  叶榆倒不管他们信不信,能够得到实惠即可,比如,她和韩景又在这个工厂蹭了一顿午餐,因知道他们长途赶路辛苦,把剩下的饭菜都包圆也不是很奇怪吧?

  遇见的食堂阿姨有个和叶榆差不多年纪大的女儿,也下乡了,看见她跟看见自己女儿一样,将心比心,也觉得叶榆在乡下吃尽了苦头,还偷偷多煮了一些馒头,以及又为他们多煮一桶青菜汤。

  午饭后,叶榆和韩景前往农副站。

  因两人在两位司机师傅那里刷爆好感,出于对他们的信任,待卡车卸货后,他们还成功借到了这辆卡车。

  毫无疑问,比起副座,叶榆更愿意坐驾驶位置。

  何况四个轮子的车与四个轮子的车真不一样,韩景这种初学者也不适合开车,撞了树墙顶多报废车辆,撞人可就是妥妥的车祸,在六十年代怕是得全国闻名。

  在工人吃惊的目光下,叶榆坐到主驾驶位置,熟练地启动车辆,将大卡车开走,余下一股股的汽车尾气儿。

  “???”

  “!!!”

  这一下子,他们总算有那么一丢丢相信,叶榆才是对抗路匪的主力,开车的女司机,他们人生第一次见到。

  “信了吧?这个信了吧!”

  赵师傅一副早该如此的幕后高人模样,而陈师傅见叶榆不在,终于整个的人都松快了,也打开花匣子,路上随机抓住一人,就把他们这一路的丰功伟绩讲了个痛快。

  由于言辞过于夸张,强烈怀疑其模仿自西游记改编,这让刚加了点相信的工人们反而怀疑疑,不过故事听得很痛快。

第87章 宿舍澡堂

  这年头车辆稀少, 四轮子车到哪儿都是焦点。

  卡车路过时,不论男女老少,很难不抬头瞅一眼。

  驾驶室坐着的司机与人们印象中的司机差别很大, 不仅年轻, 还是位女性, 因此更加引人注目。

  即便隔着玻璃窗,叶榆也能感受到诸多目光打量, 各种各样的讨论声不自觉入耳。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讨论最多的不是司机很年轻, 竟还是“司机为什么是个女人”、“女人怎么能开车”。

  当然,也有一些“她行我也行”、“妇女能顶半边天”、“明个儿我也报名当司机去”的羡慕与向往, 像是引发传统思想与新思想的碰撞。

  以上都罢, 叶榆很不理解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会无缘无故仇视她到怒火升天,嘴巴比公共厕所的粪坑还臭。

  下意识加速,甩了个尾巴,留给那些人一农烟又脏又臭的汽车尾气,或者,转弯时刻意不避某个水坑, 飞出无数泥点, 甚至飞到某些人扒拉扒拉的嘴巴里。

  她果然小心眼呢。

  货车在农副站门口停下。

  可能因卡车缘故,农副站的干部误以为他们是上面来检查的某领导, 一开始就很热情招待他们,还泡了一大壶今年新上的春茶,备来一些瓜子与花生。

  直到韩景从怀里掏出几封介绍信,他们才知刚刚犯了一个乌龙。

  但这泡好的茶水根本收不回去,拿出的瓜子花生也不好再端回去。

  况且韩景已经在刚才短暂的过程中,与农副站干部干事们混了个四、五分熟,社牛果然在哪里都能够吃香。

  至于叶榆边喝茶边嗑着花生, 再围观韩景和农副站干部的交流。

  “王家沟?哪个王家沟?”

  韩景被这话问的摸不清头脑,他不由反问:“冀北省平泉镇王家沟生产队,你们还知道其它王家沟吗?”

  还真有。

  让韩景哭笑不得的是,与红旗大队的改名一样,有些地区生产队的改名还真因在报纸上看见这个名字不错,像是冀南省也出现两个新的王家沟生产队。

  得知他们来自报纸上的王家沟,农副站干部变得比刚开始还热情如火。

  这大概就是名村效应。

  他们希望自己能沾一点王家沟知青的名声,最好和燕京市那个赞助他们“工农一家亲”的机械厂一样,还说要和王家沟生产队建立跨省友谊,以后多写信联系。

  当然,有这个初步印象后,韩景一说目的,农副站干部非常乐意解答,不止帮忙开介绍信,还准备派一个技术员为他们带路。

  而为了这个带路名额,农副站驻守的几个技术员还唇枪舌战争抢了一番。

  他们倒不一定是是为了与王家沟知青接触,毕竟最有名的徐飞和花菲菲不在,他们主要是为了坐一坐大卡车。

  最后,一个姓杜的果树种植技术员胜利,条件是分享更多的果树种植技术,她还有一本满满的日记可供他们抄写。

  但今天天色不早,行程只能挪到明天。

  叶榆和韩景本来准备晚上去招待所去,农副站干部说他们能提供员工宿舍。

  不是什么特别好的环境,宿舍主要是4~8人间,上下床,属于单身狗员工宿舍,有家庭的员工通常都搬离这里。

  农副站不比工厂,领导干部基本上都有家回,住这里都是年轻干事。

  女生宿舍人更少些,叶榆被安排的宿舍只有两个室友,剩下两个上床堆积着杂物,两位室友正在整理床铺。

  韩景以为叶榆会拒绝这样的环境,毕竟他听花菲菲说过,叶榆晚上不习惯与人同睡,谁知叶榆竟然一口答应下来。

  当看见农副站食堂丰盛的晚餐时,韩景立刻明白了。

  “……”

  完全可以理解。

  叶榆也理解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想要嫁给农副站、粮站干部,吃喝不愁啊,晚饭都有蒜苗炒肉与酸菜鱼两道荤,红薯等杂粮不够还是再添再烤。

  晚饭后,韩景与叶榆各回各自临时宿舍。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韩景并没有和他的几个临时室友打成一片,主要这几天下下来,他真的太困了。

  躺在床上,仿佛被封印,一下子睡着了,甚至还罕见地打起了鼻鼾。

  新加入的鼾声在共住宿舍注定不会太受欢迎,只是室友们体贴到韩景赶了三天路,不好意思叫醒他而已。

  另一边,叶榆和两名临时室友反而相处不错,比男宿舍那边和谐多了,

  可能因年纪相当,她们又不知叶榆的“彪悍”。

  女生对于外表靓丽的女生第一印象也会很好,会忍不住搭话。

  而叶榆吃饱喝足后还挺好说话,其实她的雷点其实也并不多,正常人都不会踩雷,哪怕真的无意中真的踩雷,她也能包容,生气的往往是主观意识上有雷的人。

  但毫无疑问,这样的人不多,两位临时室友属于正常女干事。

  熟悉后,她们还领着叶榆去员工澡堂洗了个澡,有泡澡与淋浴那种。

  叶榆并不介意在公共澡堂洗澡,衣服脱.得非常自然。

  虽然在未来没有机会去海滩穿比基尼度假,但在末世天灾前期,尤其是高温干旱时期,洗澡是一件奢侈享乐的事情,也是叶榆为数不多的兴趣爱好之一。

  但平时很正常的其他人在这个时候却忍不住有点害羞。

  可能叶榆和其他人太不一样,白得像是在发光,还有那身材……即便云雾缭绕,也依旧无法隐藏,甚至于那一张惊艳的脸更仙了,与周围割裂感有点强。

  叶榆并非白不自知,但肤色与皮肤状况这东西她无法改变,即便暴晒,指不定晒黑的过程赶不上恢复的过程。

  只得作罢。

  又有一位自来熟女干事问她用了什么雪花膏,或者说有什么护肤手段,果然在任何时代都有人爱美,只是现在,人们把爱美之心都藏在心里很少说出来而已。

  但叶榆能回答异能吗?

  不能,于是以万能的蛤蜊油结尾,相信不久,商都市的蛤蜊油销售业绩一定不错,她可真是带货达人。

  泡澡到一半,当室友问要不要相互搓背时,叶榆顿了一下,果断同意。

  虽然说相互,叶榆还没上手几下,她们便婉拒了,绝对不是她重,她真的力道很轻,但她们就是莫名其妙说好了?

  但反过来时,叶榆倒是一点也不客气地享受了好一会儿,把搓澡莫名其妙变成了一场两场按摩,并且来者不拒。

  期间还点评她们力道不够。

  叶榆大概知道大妞和花菲菲接下来的培养方向往哪里,按摩真的很舒服,其实她也不介意韩景和徐飞。

  但他们大概会介意。

  这个时代的人真的太容易害羞,男人是,女人也是,面对同性贴贴还是,泡完澡后,个个从头到尾红通通的,有的像是煮熟的虾子,也不知道是羞的还是热的。

  回到宿舍,叶榆和两位室友又玩了一会儿,主要是等头发干的过程很无聊,放到过去还能看书,现在看书可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多少折在被举报的书籍上。

  于是玩一两个益智游戏,或者,唱一两支歌曲。

  以至于其他宿舍的人来了,女生也挺喜欢扎堆的。

  农副站工作的人福利真得好,拿出的小零食种类都超多。

  叶榆吃着炒蚕翘了翘嘴角,从未想过自己的集体生活有这样一天,这体验还算不错,等两位室友睡着后,她也没马上睡,躺在床上动一动筋骨。

  三五天的熬夜对叶榆来说真的小意思,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呼吸,除非强制自己,她的确不容易睡着。

  招待所一样,宿舍也一样。

  与招待所相比,农副站的环境其实还好一些,被褥这些都是同居室友的,不说多新,但干净整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