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92章

作者:李七郎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市井生活 成长 逆袭 穿越重生

  笑着打招呼道:

  “指挥使好。”

  少女亭亭玉立,怀抱一只蓝色眼睛的白猫,穿着一袭浅碧色长裙,外面罩着一身儿豆青色的窄袖褙子外衣,不同于时下女子常梳的双鬟,一袭乌黑的头发,只用同色的丝带简单束起。

  这极简的装扮,不但不显突兀。反而顾盼之间,有一有种安静清新之美。

  倏忽间。

  傅劲光心里的蝴蝶,随着少女那弯起的眉眼,轻轻的扇动了两下翅膀。

  他握拳轻咳了一声,瞥了一眼杨蔓娘的左肩处。

  “肩上的伤好了吗?”

  “已经好了。”

  杨蔓娘顿了顿,想起对方可是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自己还没有感谢,可有点太不礼貌了。

  遂再次行礼,一脸郑重的感谢道:

  “之前是我失礼了,还未曾多谢指挥使的救命之恩。”

  少女的目光如同这春日的暖阳,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明亮而澄澈。

  傅劲光忽然不想就这么结束话题。

  挑了挑眉:

  “哦,那你打算如何谢我?”

  “额。”

  杨蔓娘抬眼,对上男人带着一丝调侃的目光。

  反射性的道:

  “施恩图报可不是君子所为。”

  “可我是个武将,并非君子。”

  傅劲光认真的道。

  一双细长的眸子定定的望着她,似乎一定要一个答案。

  “那你说,要我怎么报答你吧?”

  杨蔓娘深吸了一口气,语气也变得认真起来。

  傅劲光停顿了一下,目光短暂的落在杨蔓娘乌黑的发顶。

  徐徐开口:

  “下次再相见,请我喝一杯,如何?”

  “这算报答吗?”

  杨蔓娘有些诧异的抬头。

  四目相对,傅劲光眼波流转。

  顿了顿。

  语气微妙的道:

  “对我来说,足够了!”

第59章

  显仁坊, 朱家,正院正厅。

  却说东主朱旭最近太忙,难得歇息一日。一大家子一道吃顿饭, 朱旭拿小银签子, 插了一片切好的林檎吃了一口。

  瞧见明显不似往日那般活泼的幺女, 关切的道:

  “怎么瞧着没精打采的, 眼泡儿还肿了?”

  见女儿没精打采的不说话,朱夫人笑着道:

  “呵呵,她呀, 是看你们小报上的故事看哭了。”

  “额,就是为了秦王和那雪姑娘吗,不至于吧?”

  朱旭这两日在报房, 倒是听到不少与此有关的讨论。不过他是个心思粗疏的中年男人, 倒是不太能感同身受。

  “哎,爹爹你不懂。一说起这个我心里就难受。都怪墨瑾公子, 把秦王和雪姑娘曾经写的那么好的,现在就跟陌生人一样。也不晓得为何,尤其是读到李世民云淡风轻的说, 你也在此处啊, 我就特别的伤感难过,眼泪就不自觉的掉下来了。”

  朱秋雨说着说着,也有些蔫了。

  如今市面上的话本儿,男女主你侬我侬的居多, 就算是女主偶尔被婆婆或者小姑什么的刁难, 最后也是和和美美,往大团圆的方向走。

  而雪梦萧和李世民则完全不同,两人曾经是亲密的知己, 即将表明心意,却因为家族夺嫡立场和长辈的仇恨,变成了对立的双方,这种世仇和相爱相杀的设定,在大宋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朱秋雨看了一下子就被虐到了,哭的稀里哗啦,当然不光是朱秋雨,其他的大宋小娘子们,也是如此头一次接触这样的设定,同样被虐的不轻,被杨蔓娘给赚走了不少的眼泪。

  “就是,明明之前秦王把他母亲窦皇后留下的玉佩都送给雪姑娘了,俩人都要在一起了,怎么偏偏冒出个尹阿鼠,做出这种事呢,还有那尹贵妃也是的,怎么能贪图珍宝就陷害秦王,帮着太子呢,如今和秦王都成仇人了,以后秦王一旦登基,不得把尹家斩草除根啊,那雪梦萧跟秦王岂不是有灭门之仇,更不可能了。”

  一旁回娘家的朱怜儿也忍不住撅了撅嘴,她是朱旭的幺妹,今年才十九岁,比侄女朱秋雨也大不了几岁,自然和朱秋雨更有共同语言。

  “就是这样我才哭的啊,姑姑。”

  朱秋雨连连点头,托着腮一脸遗憾的道:

  “就觉得好可惜啊!他们明明互相喜欢的,却偏偏现在却形同陌路,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可不是,我也是越发的糊涂了,这雪姑娘的亲事,似乎越来越难以预料了,而且老皇帝似乎要把她嫁给李玄霸啊?”

  见小姑子说话,看了书的朱夫人也忍不住加入话题讨论,不过,作为一个已婚妇人,她不在乎什么情情爱爱心里喜欢谁的,终究还是对雪梦萧的婚事更关心一些。

  “可不么,现在看来太子和三皇子李玄霸也有可能,毕竟尹贵妃还吹了枕头风呢,哎,原本我以为会是秦王呢!”

  朱怜儿喝了一口茶,皱了皱眉道。

  朱怜儿这话说的倒也不错,《梦回盛唐》这一章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多了。之前的章节里,杨蔓娘多次把二人之间的互动描写的火花四射,最后还安排两人还一起游曲江池。让大宋读者以为,女主雪梦萧会顺水推舟嫁给最后的胜利者李世民,很多喜欢李世民的小娘子都为此心中暗喜。

  但新章节一发出来才发现又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儿,女主究竟会嫁给谁似乎根本无法确定,还是个悬念。

  这让喜欢秦王的读者抱怨的同时,大家的关注点又变了,开始猜测起女主雪梦萧的终生大事,最后究竟会花落谁家。

  同时,也因为对女主终生大事的关注,转而对未来历史是否有变也开始关注。

  很多大宋读者都好奇,若是女主雪梦萧真的按着尹贵妃的提议嫁给了太子李建成,会不会告诉对方真实的历史,最后避免了玄武门之变,从此改变李唐的江山传承。

  为此,各家小报上都各自给出了意见。

  比方说《向家小报》,就提出了女子出嫁从夫,雪梦萧若是嫁给了太子李建成,自然要以夫君的利益为重,当然应该告诉李建成自己知道所的历史,更何况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儿。她若是能改变了李建成的未来,保证了李建成登基为皇帝,那么,她未来生出的孩子,也就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能够君临天下。

  而《新闻》则认为,穿越之事匪夷所思,若是说出来只会让人恐慌,被当作孤魂野鬼之流,那雪梦萧若是想一辈子安安稳稳的过下去,最好还是不要暴露自己来自后世的问题,若是不想太子被杀,最好是关键时刻提醒一下,让建成太子有所防备就好了,或者,干脆就按着李渊的意思嫁给三皇子李玄霸,彻底避开他们兄弟之间的纷争。

  而《虹桥小报》的观点,就更为跳脱先进了,认为历史是不可能被改变的,雪梦萧不应该嫁给太子,而应该偷偷的投靠李世民,想办法保全自己和尹家,才是最重要的。甚至,《虹桥小报》为此还做了一个假设,说假如你穿越会过去,将你的祖父杀死,那么你爹就不会出生,你自己自然也就不会出生,那么,又是谁杀死了你祖父呢?

  以上这几种观点,茶余饭后在汴京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虹桥小报的这个大胆的假设,这几日几乎传遍了各大茶楼和酒肆,引得无数人讨论。

  御街,一窟鬼茶坊。

  作为汴京的十大茶坊之一,这里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环境清雅,所以,尤其受汴京文人雅士和高门贵女的喜爱,闲暇时间常来这里学点茶分茶,或者单纯的喝茶消遣打发时间。

  比如今儿个,杨蔓娘写完了存稿,便来了这里,坐在靠窗的位置,饶有兴致的跟甜娘学点茶。

  她早就对点茶分茶有兴趣的,如今经济条件允许了,自然要亲自尝试一下。甜娘是这里的头牌点茶娘子,是有真手艺的。杨蔓娘偶尔来这里,都会点她教自己点花茶。

  宋人茶事,最为平常,也最为风雅。喝茶是大宋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茶馆也是大街上的热门场所。就像现代城市里几乎在每个重要的地方都有奶茶店,而在汴京城,满大街都是茶馆儿。每天客人络绎不绝,茶坊不光是汴京人喝茶的场所,更是休闲娱乐交友的地方。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百姓,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杯茶。

  点茶前,甜娘例行虔诚的燃上香,伴随着乐女的古琴声。

  用泉水浸沥过茶具,点茶之前还要再暖盏,用开水过一遍茶碗。茶碾压碎茶叶,连续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在盏中调作膏状,不时以汤瓶冲点,边冲点边以竹制的茶筅在盏中回环搅动击拂。

  很快,兔毫盏中的汤表层,便被冲泡出了一幅精美的兰花图。

  “杨姑娘觉得这盏茶如何?”

  甜娘笑眯眯的道。

  “厉害,不愧是点茶大家!”

  兔毫茶盏中的兰花栩栩如生,枝叶分明。

  无论看过多少次,杨蔓娘都忍不住赞叹。这点茶的其原理和现代的咖啡拉花相似,但是又更难。点茶分茶不仅考验泡茶的技能,也讲究腹中有书墨,能点出人物,花草和诗句。

  所以点茶之人,最起码要有一定的书法和绘画造诣,否则是点不出精彩的茶的。这位甜娘是真的有才,这手艺跟矾楼的茶博士比也不差的。

  “杨姑娘读小报吧,觉得那雪梦萧会嫁给哪位皇子啊?”

  甜娘将点好的茶盏,递给杨蔓娘笑着闲聊道。

  如今,各家的茶楼酒肆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甜娘整日里接待客人,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她也发现了个巧宗儿,就是一般讨论这个话题,每个客人都能说上几句,话题安全又不显尴尬。

  “这个嘛......”

  猝不及防被人提起自己的话本儿,虽然明知道甜娘不知,杨蔓还是不免有些尴尬。

  轻咳了一声反问道:

  “你觉得呢?”

  二人本就年纪相差不多。杨蔓娘点甜娘,也从来没有某些客人那种颐指气使的架子,反倒处处都妥帖的尊重她的感受。慢慢的,倒是处成了不错的朋友。

  时间长了,彼此说话也随意起来。

  “我觉得还是嫁给秦王吧,毕竟他最后可是做了皇帝呢,未来也保险一点。”

  甜娘显然对这么话题谈兴很浓,又滔滔不绝的聊起虹桥小报上提出的问题:

  “那杨姑娘觉得,她真的能够改变历史,避免玄武门之变吗?或者真的像虹桥小报说的那样,一个人真的能穿越回去,杀死自己的祖父?”

  “雪梦萧能不能改变玄武门之变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一个人穿越过去,不可能杀死自己的祖父。”

  杨蔓娘喝了一口茶,语气不紧不慢的道。

  “为何?”

  甜娘有些好奇的道。

  其实,当时虹桥小报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杨蔓娘还蛮吃惊的,这显然就是现代著名的祖父悖论,当时杨蔓娘还疑心是不是有老乡也穿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