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月捣药
果然,这几个先生刚讨论完,晚上,便被李元昊等人给找到了宿舍楼来。
“先生先生,帮我们看看这个辩题的论点吧,还有什么能够补充的吗?”
“先生,之前听说山长有一份西夏人砍杀环县人数的报表,您这里有没有?能不能也分给我一份?”
“我不会引经据典,先生,我若是说西夏狼子野心的话,要怎么开头,才会显得有才学呢?”
……
眼见着李元昊澄澈单纯的目光,潘阆不由在心里叹了一声童山长的促狭。
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让西夏小王子自己辩自己国家狼子野心的啊?
也太地狱笑话了吧?
但本着师生关系的内外之分,他仍旧为其梳理了脉络。
谢君仪等人更是厉害,直接借助沈亦找到了安庆侯帮忙,要求统计世家所倾占的土地数量,甚至还找了谢家当地的店铺账房,以一家店铺推测自家一年的产出到底有多少,来佐证世家完全可以付出一半的京都店铺,以抚养军属后代的事实。
谢家的账房:……
什么是未辩先火啊?
这便是未辩先火了!
永远不要低估大奉朝人民对于凑热闹的积极性,京都内不少赌坊早已经开始提前压起了谁胜谁负,三皇子等人也直接撂下了所有公务,一同围观起这场辩论赛来,即便世家们上书反对了很多次,但都没有阻止起这场辩论赛的正式举办。
五日后,风和日丽,光和景明。
第一场辩论赛在华夏书院大礼堂上正式召开。
光是围观的人便占据了满满一个礼堂,连带着楼梯上都布满了人。
这一次,童启并未再收门票。
除了第一排固定留给了书院里的先生们、远途而来的知名大儒们,剩下的位置,谁都可以进来聆听。
毫无门槛。
他将先生们上课时用的小蜜蜂借了出来,递给两位辩手,力求这个礼堂内每个角落的人,都能够听的一清二楚。
“这个是吴老,前朝三任宰相都出自他们家,乃北部著名大儒;这个是刘老,山东曲阜人,与孔子后代同一个私塾长大,家中藏书可达万万卷……”
柏老与潘阆拉着他,一一介绍着。
第90章 辩论赛(上)
童启被带着上前,恭敬的打着招呼。
换现代,这些人,其实就相当于各研究领域的大拿,特意远道而来,观看一个大学里的迎新比赛一般,令人感到离谱。
但他清楚,这些大儒并非为了自己或者是华夏书院,更多的还是源于今日的辩题内容。
所以童启并未多做寒暄,只是打完一圈招呼,尽完地主之谊后,便退到了一旁,轻松落座,把今日的主视角重新交还到了学生们身上。
吴老几个人有些意外。
以往那些人遇见他们,总是拉着手絮叨个不停,有让出山的,有让入朝为官的,有巴结讨好的,有试探求取的,这还是第一个没有任何态度,只把他们当成纯粹观众和路人的?
有点意思。
其实他们能来这场辩论,也实属意外。
华夏书院名声斐然,这是他们很早就知晓的事情,得知童启要举办辩论赛,左不过以为又是以往那些陈词滥调,歌功颂德罢了,可谁知好友的一封信,却打破了他们的认知,让几个瞬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还请诸位先生猜一下五场辩论,哪方会赢得胜利?”
一句简简单单的挑衅,伴随着那明显引战的辩题,令刘启明和吴老等人再也坐不住,干脆起身奔赴河南府,亲自一观。
他们悄然打量着这座大礼堂,悬顶上高耸开阔,没有任何雕刻与绘画,如同整块大理石直接镶嵌其中一般,光滑平整;红色的绒布包裹着每个座位,呈阶梯状依次抬高,宽敞而整洁;巨大的黑色木板挂在核心演讲台后,上写着今日的辩题,笔走龙蛇的字体,透漏着深深的文化底蕴。
虽简约,却独特,不像是前朝任何一种风格。
传闻中,华夏书院不缺钱,其山长更是擅长赚钱,今日一见,倒果真有那么一点真实。
这手笔,这阔气,确实并非一般的私塾可比拟的。
除了吴老、刘老等人,其他人也在暗暗打量着这座礼堂。
今日许多贵族、世家都到了场,齐齐坐在第二排,与其他百姓们远远隔开。他们对华夏书院是既厌又惧,尤其对于童启,更是满腹幽怨。
见到他落座后,不由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一同昂起了高贵的头颅来。
此次辩论,分两日进行。
第一天两场,第二天,三场。
今日,乃陆无双与谢君仪的世家之辩,以及李元昊与冯晏春的边疆之争。
因为切实到社会现状之上,且辩手又与之有关,因此来了不少凑热闹的平民们。
“他们能听懂吗?”
有人低声吐槽着,嫌弃这屋里的味道太大,影响了他的熏香。
也有人恨不得离得远远的,避免与平民之间的接触。
几个阶级之间的座位如抱团般,泾渭分明。
童启远远看着,并未说什么。
校刊部门的墨竹、流苏二人早已经摆好了桌子,提前准备起来,力求一字不落,记下几人的所有发言与反
应,而旁边的大奉朝报记者也不甘示弱,研墨的研墨,摆纸的摆纸,目光灼灼,就像是等待着一场战争一般。
选手区内,两位选手紧张不已,拿着稿子的手都已然抖成了摆子。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讲解自己的观点,声势浩大,怎么可能不慌?
谢君仪稍微还好些,毕竟环县实践时曾有过一些经验,可陆无双就惨了,不仅光茅厕就跑了四五次,连带着焦虑上火,嗓子也哑了很多,根本难以大声说话。
这源于今日吴郡陆氏的家主也来到了现场,而且就坐在第二排,一脸严肃的环胸注视着他,仿佛但凡从他嘴里听到一句错漏,丢了家里的人,便会当场直接将他驱逐出族谱一般。
谢君仪同情的看了他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加油吧,尽力即可!”
陆无双龇牙笑笑,将肩膀上的手推了下去。
柳三变并未参与这一次的辩论赛,但他成功从山长那里求到了一个主持人的位置。
见到时间差不多了,便整理着自己的衣衫,缓缓走上台前,整张脸都透着一股认真严肃的劲儿。
“距离辩论赛开始,还有一盏茶的时间,请各位来宾依序入座,莫要发出大的声响。”
清晰的话语从话筒中传出来,响彻于场内,令不少人都吓了一跳。
柳三变站在演讲台上,缓缓介绍道。
“欢迎各位来宾的到来,我是本次辩论赛的主持人柳三变,下面由我先宣读一下此次辩论赛的比赛规则。”
一年级和学前班的学生帮忙展示着即将用到的东西。
背后的黑板缓缓被人推了上去,露出【华夏书院第一届辩论赛】的字体来。
上方,则是今日第一场的辩论题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国库空虚,战士遗孤安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是否可以强令京都七十二家正点半数以上交由厢军遗孤所经营,以平和此矛盾?】
谢君仪与陆无双各站在左右两边。
相对而立。
柳三变用手中的小木槌敲了三下,声音稚嫩却冷静。
“下面,有请此次辩论赛第一场的两位辩手出场。正方辩手出身自琅琊谢氏,乃华夏书院一年级学生,谢君仪。反方辩手出身自吴郡陆氏,乃此次应考华夏书院的预备役学生,陆无双。”
辩论时长总计一个小时,前三十分钟,双方选手各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做观点陈述,而后三十分钟,则是自由辩论,可随意打断,只要沙漏中的流沙流尽,便算做时间结束,再无发言的机会。
“……以上,你们可还有疑惑之处?”
“并无。”
“并无。”
两个人乖巧回答。
这个规则,在辩题送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在邀请函上说的十分清楚了。
沙漏流尽总计有两柱香的时间,加起来,也就是半个时辰。
要想讲述清楚,还是比较困难的。
童庆安与沈亦站在一旁负责计时,戚风言则捏着两根竹签走了上来。
“下面,来抽取率先发言的人。戚风言手中有两支长短不一的竹签,有请抽到长者的一方,率先发言。”
两个人深呼吸一口气,调整着情绪,上前各自捏住一根,抽出。
长的那端,在谢君仪手中。
“好,那么有请正方辩手率先发言,准备好的话,请发言。”
谢君仪点了点头,朗身走上演讲台,面对着所有的观众们。
“我认为,世家有义务送出京都七十二店的一半,用来抚养厢军遗孤。”
他率先定论道。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一组数据。都言世家富贵,那么他们到底有如何富贵呢?反面辩手,你出自吴郡陆氏对吧?那你应该听闻过一则歌谣,‘吴门金玉映堂皇,陆郡珠翠绕画梁。谢家绫罗铺满地,刘府珍馐飘四方……’,如此盛景,应是你司空见惯的景色?毕竟你们家族光是土地便拥有二十三万亩,佃户便超过两万多人,一年仅店铺净产出便高达五万两银子,更何况珠宝珍玩,田庄猎物,对吧?”
在场所有的百姓们在听到这一连串数字的同时,瞬间倒抽一口凉气。
而吴郡陆氏的家主更是当场变色,瞬间唰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拍案大骂道,“胡说,谢家小儿,你莫要造谣!”
“造谣吗?”
谢君仪调皮的耸耸肩,冲着下方的陆家家主笑了笑,道。
“难道这歌谣并不存在?还是说这数据比实际上的还要低一些呢?诸位,我敢断言,此数据乃我从自家田亩地税中推测而出的,不敢保证精确,但一定只少不多!陆家家主莫急,我还没说完呢……”
童继本早已经带着安保部门随时待命,见到陆家家主站起身来,忙令人坐下,不得打扰辩手的发言。
事实证明,谢君仪确实大胆,更没有任何遮挡的意思,他不仅说了陆家,连带着自己家、吴家、刘家,一个没漏,全部揭了个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