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13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章县令知晓自己家书簿胆子那么大,竟然敢联合当地权贵,陷害商人,用的还是“莫须有”之类的理由后,顿时怒不可遏,当场就将书簿隔了职、下了狱。

  不仅无条件释放了汪家家主,还倒赔了他五十两银子,作为压惊。

  这一役,汪家大获全胜,第一次书写了“舍得一身剐,敢把官员拉下马”的成功典范。

  而作为搅弄核心事件的华夏书院弟子们,也由此声名大胜,在整个河南府权贵阶级中,彻底出了名!连带着童启的声望值,都直接上涨了快400多,不可谓不厉害!

  童启几乎瞠目结舌听完的整个消息,顿时有种怀疑人生的感觉。

  这群小子……

  这搅弄风雨的路子,不就是他之前给学生们讲过的冯亭献上党,借力打力的故事吗?

  合着他们这是直接套用了啊?

  关键用就用了,为什么要借着神仙的名义?还搞的迷信这一套,传出去,我们学院还像是读圣贤书的样子吗?这是彻底朝着玄学的方向一路疾驰了啊,拽也拽不回来!

  如此大的动静,瞒也瞒不住。

  汪启元和刘卜温显然也没料到会如此轰动。

  回来见到童启后,那是一个可怜巴巴,低着头,等待着训斥,可没想到山长却并没有责怪他们,反而温和的问道。

  “你们这的确是狠狠出了一口气,知晓知府贪财且迷信的弱点,并根据此点,借力打力,以势压人,很好。但结果却不算太精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汪启元,你们家世代从商,做布匹生意,现如今将家产一股脑捐给了知府,那以后,又打算以何为生呢?”

  汪启元惊讶抬起头,见到童启担忧的看着他,忍不住心中一暖。

  “山长不埋怨我借书院的名头,处理个人私事吗?”

  “那有什么可介意的,能用自然得用,只要是用在正道上,书院本身就应该是你们的底气啊。”童启非常自然的说道。

  君不见,现代多少名牌毕业的大学生,靠着一个学校的名字找工作的,哪怕是喂猪的,顶着北大、清华的名头,不也照样比一般喂猪的要出名厉害?

  学生、书院,本就是互相成就,互相借力。

  这是无法辩驳的事。

  虽然这动静有点不太符合他一心苟着的中心思想……QAQ

  两位学生听着,顿觉如闻佛音一般,感动不已。

  从古至今,只听说过私塾、夫子借学生的名气以此扬名的,还从未听说过学生在未成名之前,能得到书院、山长站出来替其撑腰的!

  要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师权在这个年代,可如同父权一般,不容冒犯半点。

  寻常书院若因为学生沾上半点污名,那分分钟就是劝退的结果。

  可童启说出的这番话,却几乎是在逆着潮流和大众认知走,令汪启元和刘卜温,感受到了罕见的身后有人的安全感。

  “我也不知道,家中的未来要如何,但能保住一条命已经是万幸,不敢再奢求其他,家里的资产还剩一些,足够过日子了,山长,我打算快点考取功名,只有拥有功名,才能护住家里,不再遭受这样的委屈。”

  汪启元握住拳,郑重其事的讲道。

  单纯的少年,在经过这件事之后,眼中多出了一些清醒与执着。

  童启心疼的拍了拍自家学生的肩膀,过了一会儿,才问道。

  “这样,你父亲虽然不能再做绸缎生意了,但其他布料不知道感不感兴趣?我这里有一些农作物的种子,打算购入一些学田来支撑书院的日常开销,需要人帮忙种植,若是我能提供种植方法……”

  汪启元瞬间眼睛一亮。

  “是我们身上穿的这种吉贝吗?”

  “吉贝?”

  童启点点头,这个时候的棉花似乎的确叫这个名字。

  他想了好几日,还是决定将这低阶卡池里抽到的100斤棉花种子给种了。

  这可是个好东西,大奉朝如今应该已经有了,不会太过于扎眼,可如今他一没钱二没地,找人合作,是最好的方式。

  大奉朝一贯喜欢文人,对于学田有很多的优惠政策,童启也想借着这些机会,给书院屯一点地。

  这样回头再穷也起码能支付起书院的水电费,于是便盯上了沧澜山下不少闲散的良田来。

  汪启元万万没想到,还能有如此转机。

  校服刚发下来的时候,汪父其实便试探着打听过,能不能在北方种植点吉贝,做布匹生意,可得到的却几乎清一色都是,此物只能在南方种植的回答!

  若是山长真的能解决种植的问题,那节省下来的运费和人工,可远远比绸缎生意还要暴利的多的多!

  他赶紧回家跟父亲说了这个好消息。

  果然,汪平川激动不已,当场便坐着牛车,来到书院,和童启签订了合同。

  两方承诺,以3:7的出资方式,买下沧澜山下50亩的良田。童启和书院负责提供种子、种植方法、农具及科学观测,以确保棉花的收成,而汪家则负责雇人种植、采摘、卖出。

  收益,双方平分。

  确保了水电费有了稳定的着落,童启将后续的购买事宜一股脑交给了汪家家主和童母负责,

  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临近傍晚,书院外,突然传来有人拜访的声音。

  清虚子带着自己的小道童仰头站在华夏书院的门口,刚靠近,便感觉到了一股浩然之气,油然而生。

  他摸着书院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大赞道。

  “这地方,聚山形之气,藏五蕴之中,辉煌磅礴,绝非寻常人所能建出,背后之人,定与我门派有关!”

  小道童疑惑的看着自家师父对那门口的石狮子拜了又拜,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

  “有吗?可我怎么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书院呢?北部文昌不也建在山上?”

  清虚子噎了一秒。

  “你小子懂什么?没看见这教学楼有多高吗?文昌哪里能比拟,还有这大理石,这地面,这没有点燃便亮起的蜡烛,还有这……嗯?那水竟然能自动出水?”

  活像是头一次进入游乐场的小孩子般,清虚子兴奋的这里摸摸,那里蹭蹭,简直恨不得倒地而拜。

  吓得旁边带路的继本叔连忙避让。

  童启快步走出,看到这一身道袍,仙衣飘飘的人,只觉得有些意外。

  道士?

  道士来这里做什么?

  这个时候的道士可和历史书上写的那种坑蒙拐骗、只知道炼丹的不太一样,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需得出身清白、正式通过各种专业考试,得到朝廷的授箓与承认才行!因此往往博学多才、通今贯古,专业典籍讲起来,那是比普通的举人还要专业。

  属于高级知识分子!

  突然他想起停滞了许久的第5个日常任务,瞬间眼前一亮。

  咦,这不是想什么来什么吗?

  童启早就想招几个夫子,帮忙分担一下教学任务了,可偏偏整个伊川县,学术不丰,考中秀才的就那么几个,还全部属于王举人门下,挖也挖不过来!

  这凭白送上来一个有才之士,不趁此机会撬过来,还等什么?

  因此,他特意拿出十二分的尊敬来,快走几步,率先上前行了一个礼,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下华夏书院山长,童启,不曾远迎,还请恕罪。”

  “不敢,在下清虚子,这是我的道童,谢羽。因在县城里听闻了你的传说,特来拜访一二,叨扰了。”

  清虚子被童启的年龄和个头短暂的惊了一瞬,但很快想起对方的背景,又不觉奇怪。

  能让那样的人收做徒弟,和一个猴子成为同门的,总不可能太寻常不是?

  童启却颇感疑惑,追问道。

  “故事?什么故事?”

  “啊,您不知道吗?就是现如今整个县城府城流传的您师门的故事啊!”一旁的小道童适时的插嘴道。

  童启迷迷糊糊听完整个情况,只觉想要暂停待客,先去揍一波学生再说。

  不是,你们在外面,合着就是这么宣传我的?

  怪不得声望值哐哐涨!真就纯造谣是吧?

  谁说的我跟孙大圣同师门啊!啊!

  我只是给弟弟哄睡觉而已,怎么就成了口述大师兄的历史故事了!

  百口莫辩,偏偏他还不能解释。

  因为他胡诌的拜师故事,借用的,还真就是西游记的背景。

第13章 论科学

  童启邀着清虚子进入会客厅内,用保温杯给对方倒了一杯枸杞茶来,这才有空问起对方的来意。

  清虚子好奇的看着桌上热腾腾的水杯,整理了一下衣袖,恭敬答道。

  “在下带着小徒游历山川,偶然路过此地,听闻了阁下拜师的故事,深感兴趣,尤其是其对于聚气、内丹修炼的描述,更是与本门一些传说中的功法典籍十分相似,所以好奇之下,特来拜访,想问问是否源出同门,冒昧打扰,还请勿怪罪。”

  好家伙,论道来了?

  没想到吹个神秘大佬,竟然能真的吸引过来道家的人。

  童启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连忙摆手道。

  “嗨,市井传言多有夸大之词,家师云游未归,虽未曾说过到底是哪一派出身,但我肯定,与您并非同门。”

  “哦?为何如此笃定?”清虚子好奇道。

  “因为我所学之途,并非聚气、内丹、炼药之类,贯彻始终的,唯有“科学”二字罢了。”

  “科学?”

  清虚子双手撑着桌面,大有促膝长谈的架势,饶有兴趣追问道。

  “愿听详解,如何叫做……科学之道?”

  童启卡了一下,端过旁边的茶点放在桌面上,从怀中掏出一根棒棒糖来,顺手递给旁边的小道童。

  谢羽茫茫然接过,拆掉上面一层亮晶晶五光十色的“糖纸”,试探着放入口中,顿时眼睛一亮。

  甜的!?

  童启一边思考着,一边站起身,这才与清虚子细细讲述起什么叫做科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