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162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照顾的少,待遇却高。

  不得已,逼得他们只能跟着减免赋税,来留住佃户。

  可谁知圣上去年不知想起什么,一纸令下,直接将华夏书院的税收免了,这倒好,今年,对方直接把田赋又减到了三成以下!

  这还赚什么钱?

  他倒是赚得一身好名声了,可他们呢?却得承担不必要的开支与损失!

  不仅如此,对方还帮忙改革农具,帮忙建琉璃厂、帮忙打通商路、帮忙补房修炕……

  导致今年他们的煤炭都没什么人买了!

  而百姓们腰包鼓起来,换来的是什么呢?是他们一个个变得懒起来了,不仅偷奸耍滑,讨价还价,还嫌东嫌西,这不肯干,那不想做的!以往八个钱便能雇佣一个膀大腰圆的轿夫,现在没有十个钱根本不干!

  简直气煞人!

  更令人难以接手的,还是童启教学的理念,什么世家应该取缔,应该捐钱修路,应该增加税收……

  听听,这像什么话?

  你一个教书的好好教书就是,何必说这些?难不成是想要掘他们世家的坟吗?

  因此,旧怨新仇的累积在一起,他们不落井下石便已经算好的了,自然乐得看童启与新县令斗法,反正不管谁赢了,都对于他们没什么坏处。

  童启被困在牢房里,浑然不觉。

  而世家们则继续喝酒赌钱,听歌唱曲。

  谁也没想到,最先为华夏书院奔走焦急的,不是其他,反倒是不少听闻了消息的百姓们。

  伊川县县衙门口。

  不少乡老围聚在一起,气怒汹汹的盯着门口守卫的衙役们,大声嚷道。

  “混账东西,你竟然敢拦我?怎么,石三小子,你不认童山长,现在竟连我这个亲姑舅也不认了吗?把你那眼睛放大些,若不是童山长前年分给你的棉花种子,你老娘和妹妹早就死光了,也轮的到你来当这么个衙差?人不能没良心啊!”

  “咱不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吴六三,跟我回去!大不了这个官咱们不做了!你别忘了,要不是去年华夏书院的学生们帮着咱们搞暖坑,你奶奶早没了,现在抓童山长?疯了不成?”

  “都是一群白眼狼的东西,什么狗屁的县令命令,就因为着这么一个外人,你们竟恩将仇报?小心以后生孩子没□□!”

  ……

  乡下老人,战斗力远非寻常士子可比,骂起人来,更是中气十足。

  被围攻的一众衙役们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求助的边赔礼,边希冀着华夏书院的人快点来。

  “哎呦,奶奶,您冷静,冷静些啊!”

  “我们怎么冷静?”

  要说这本地出身,就是有一个好处,那便是沾亲带故,即便真发生了点什么,整个县的民众们也因着受过恩,多少不会太针对着些。

  算起来,这已经是童启的“二进牢房”了。

  可与上次环县脏乱差的环境不同,这里收拾的干净整洁,就像是从未有人住过一般!

  为此,他们还特意专门腾出了一间牢房给童山长单独一个人,甚至还凑钱给其整治了桌椅板凳与笔墨纸砚,以求对方能够呆的舒适。

  童启自然能感觉到这份心意。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些狱吏大多都是本地出身,也是无权无势的打工人,童启不忍为难,于是没怎么反抗就跟着来了。

  他缓缓的磨着墨,等待着柏老等人收到消息,把他的印章拿过来,自己则着手写起信,给学生们吐槽起当地的新县令与知府大人来。

  别以为他不清楚,这新县令一来就冲着他,背后没人授意鼓捣,那是不可能的。

  而他想了一圈,能做到的也就只有顾知府一个人罢了。

  这人还真是执着,从来到河南府开始,就各种看不惯他,力求将他给掰下马,甚至不惜用自损的方式,针对学生们,若继续任由其在河南府任职,那明年他们书院参加院试,岂不是又要防不胜防?

  得想办法将对方给调走才是。

  思考着,他直接给郭胜开写了封信,对方的妻子乃是吏部侍郎之女,想来告个小状之类的,应该也很容易?

  这或许是伊川县牢房里最热闹的时候。

  听闻童启被关押进来,外面的百姓们慌乱不已,而内部的收监犯人却无比兴奋。

  他们中不少人只听说过童启之名,可却没有见过童启其人。莫名其妙被抓进来之后,便再也没有了出去的机会,好不容易来了个可以评理、公正的人,自然纷纷求情,想要童启帮忙做主。

  新县令胃口大,除了童启,还关押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物。

  有小商贩,也有读书人,有商宦之家,也有贫民百姓。

  半个牢房几乎都填满了,足见其贪婪之心。

  一开始童启也是不想管的,可奈何听着他们说的太凄惨,再加上被抓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难以置信,不由也开始皱眉登记起来,打算出去后,将此交呈给顾知府,略尽一尽绵薄之力。

  “童山长容禀,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啊!家中小儿不过是路过,谁料县令大人却非说冲撞了他的马车,向我们索要三千两银子,不然的话,就不放我们离开!我们只是个开面汤店的,哪里有那么多银子啊?”

  “我家更惨,不过是随口吟诵了一首诗而已,县令大人就非说是在议论朝政,先打了个三十大板,又让我们把酒楼的地契交出来,那可是我们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酒楼啊,总不能到我这一代,就断了吧?”

  “你们只是图钱还罢,我们家却是摊上了个冤孽,又图钱又图人啊!小女长相清秀,颇有几分姿色,不知如何被那县令的儿子所看到,非要争抢,不仅把姑爷给活生生打死了,还威逼小女嫁他,不然的话,便让我永久关在这里出不去,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啊?”

  大家围着童启的牢房,七嘴八舌阐述着自己的冤情,说到动情处,更是声泪俱下。

  童启耐心的一一听过去,登记完每个人的情况后,近乎呆滞。

  他好久没回伊川县了,因此也不知道,这新来的县令居然如此无法无天。

  猖狂到目无法纪不说,就连强抢民女都出来了,竟没有人管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干脆往牢里一坐,顺带给大家讲起了大奉朝的律法来。

  即便是县令,也需得遵守法度,不然的话,百姓们便有权上告到更高的阶层,要求重审案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说自己是县令,便什么都可以做的。

  县衙门口,百姓们的抗议声越来越大,召集的民众也越来越多,声势开始愈演愈烈起来。

  有陌生的面孔趁机钻进群众之中,煽动起更多的消息。

  “听说了吗?县令大人之所以关押童山长,便是因为他自己看中了华夏书院,想要据为己有!”

  “对方背景雄厚,连顾知府都不敢得罪,只能给几分薄面,没看到童山长被关押了大半日,那边都没动静吗?估摸着就是想等着童山长死,好收尸呢!”

  “你还不知道?童山长被逼得已经开始考虑起开分院校了,要不是这群人搞的鬼,他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想法呢?这便是故意逼童山长离

  开,这样他们才好联合世家,使劲剥削呢!”

  ……

  种种言论,如同蛊惑一般钻进了百姓们的耳朵中。

  刚开始,还有几人是尚有理智的,可被反复教唆之下,他们满脑子只剩下了童山长要弃他们而离开的惶恐。

  自华夏书院开门以来,整个河南府、伊川县,带动了多少产业?又有多少人在其中受利?

  可以说没有华夏书院,就没有如今的伊川。

  凭借着各种来访的学生、儒士,伊川县县衙光是一年的税收,就顶的上五六个富饶的县城,他们好不容易盖了房,娶了媳妇,存了钱留给后代,前路一片光明,可却突然要因为一个贪官的贪得无厌,连上迫下,而失去所有?

  凭什么啊?

  这想法如烈火般燃烧,令他们难以压抑。

  等柏老等人拿着印章,好不容易匆匆赶到县衙门口时,遇到的,便是已经被煽动起来的热血上头的百姓们。

  “不行,我们绝对不能就这么看着童山长被打倒!”

  “没错,华夏书院只有我们了!”

  “打死县令,打死贪官!放出童山长!”

  “打死县令,打死贪官!放出童山长!”

  一众人拿着锄头等物,气势汹汹的往华夏书院内赶去,即便柏老等人匆忙阻拦劝解,也无济于事。

  陆无双慌张的看着民众们兴奋而激动的表情,不自觉后退了几步,反倒撞到了一个戴着草帽的百姓。

  “抱歉抱歉……”

  他慌张的说道。

  “无妨。”

  对方看了他一眼,紧接着压低帽檐,跟随着百姓们离开。

  不知为何,只是惊鸿一瞥,却令陆无双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怪异感。

  冷风瑟瑟,大冬日的,百姓们如同绵延不绝的群山,向着沧澜山进发。

  而柏老等人见状不妙,已经迅速托人进了牢房里,将此事告知给童启。

  刘县令尚且不知道一群人已经寻仇而来,此刻,他正带着一众衙役如同见了鬼一般,连滚带爬的从书院里跑了出来。

  他们身上狼狈不已,衣服鞋子均沾染了不少草屑,口中喃喃道。

  “妖术,这绝对是有妖术!”

  “不能进,里面受到了诅咒,不能进啊!”

  “啊啊啊一下子换了,一下子又换了,有鬼,这分明是有鬼啊!”

  颠颠倒倒的话语,令守着的不少人都唬了一跳,可探头去看,又什么也没看见。

  里面依旧是鸟语花香,晴空万里,清澈干爽的草坪,威严华丽的教学楼,一如既往。

  难道是看错了?

  可总不能几个人全部看错吧?

  望着刘县令惨白的脸色,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去禀告,可下方的百姓们已经集结完毕,全部冲了上来。

  “在这里,贪官在这里!”

  不知道谁大声喊了一句。

  刘新利惶然的抬起头来,刚想问什么贪官,谁是贪官,可迎面的一个石块,已经狠狠砸在了他的脑袋上。

  “打死贪官!把贪官打死了,童山长便能留下来了!”

  这是他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数十数百的百姓们纷纷将他包围起来,你一脚我一脚,随着他本人身上的伤痕越来越多,理智与清醒也缓缓远离。

  等柏老等人匆匆跟过来,拦下怒气上头的百姓们时。

  刘新利已经被围殴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