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月捣药
这不是直接摘果子吗?
温叶辞背信弃义,但出身于皇商温家,王举人肯定是有所忌惮的,可童启不过一个寒门秀才,有何支撑?
此事即便是递到朝堂,大多数相公们应该也不会赞同童启的行为。
且举人的确是有资格向县令及更上级的官员或皇帝亲自上书,请求审查的,若是闹大,只会令章县令更加难堪下不来台,严重的话,还会影响仕途名声。
他看向一旁的童启,问道。
“童山长,你还有何话可说?
”
童启尚未张口,衙门外匆匆赶来的温叶辞和学生们已经连忙打断了这里的争论。
“这并非事实,我并没有转拜华夏书院!”温叶辞气喘吁吁的站上堂来,解释道,“教书的事情我可以解释,但背信弃义实属污蔑,我只是不再适应师长的教诲方式,想要自己一个人继续学习罢了,并没有令投他人门下的意思!”
他若是那种人,又何必将自家的河道借给王举人用呢?
更何况,他和童启本就是同期,从未听说过拜同期为老师的,这不是纯纯搞笑呢吗?
“是我自己想要尝试教书一事,与童山长无关,他也并无任何教唆,我教书并不意味着我就不继续参加科考了,相反,我正是察觉到当我在给别人重新讲述一遍的时候,有助于自己理清一些思路,获得新的感悟,这才做的。还望大人明察,勿错怪好人!”
“你!”
王举人看见自己的好徒弟如此向着童启,更是火冒三丈起来。
“即便是如此,好,那你又如何解释童启毫无资格便创办书院的事情?大人,他不过一个小小的秀才,还是刚考上去的!成为华夏书院山长的时候,甚至还只是一个童生罢了,哪里有本事去教育学生们啊?再让他如此巧言令色下去,只会诓骗更多的孩子走歪了道,却不自知……”
一直被系统嘀嘀嘀的催着发言,童启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
“不好意思,我请问王举人,您觉得何者为师?”
王举人微眯了眯眼睛,不屑道,“自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达者为师。”
“正是,那么,你又从哪里知晓我不如你的学问深厚呢?”
堂下猛的一静,众人近乎屏息的看着正中央那背着手的小小个子,有些难以置信对方语气中的狂妄之意。
别说其他百姓了,就连章县令都愣住了。
王举人简直气笑了,他指着自己问道,“就凭你,跟我比?”
“如果能的话,我愿一试。”
哦吼,秀才和举人比拼才学?这可是举世罕见的大场面!
消息一放出去,不知多少人被惊得起身,齐聚衙门,就连赌坊里也开始重新开盘,压最后谁能获胜。
王二是伊川县的老赌徒了,一贯的幸运不知在童启身上栽了多少次,如今见到大半的人都押王举人胜,心思也不由再次活络了起来。
“我出三钱银子,押童启胜!”
“哦?王二你这次改投童启了?不怕赔的裤子都不剩吗?”庄家一脸的笑意,跟着旁边的人取笑道。
王二也不管,任由他们打趣,“嗯,拼一把,妈的,总不能一直输吧?”
伊川县百姓们连饭都不吃了,端着碗就朝着县衙的方向靠拢。
与此同时,一辆华贵的马车缓缓驶入伊川县,见到这阵势,也忍不住好奇起来。
“公子,他们好像是去县衙,有人在打官司!”
什么官司啊,竟然惹得这么多人围观?
难不成有什么冤情?
马车上的书童探头探脑的打听着,一只白皙的手缓缓掀开车帘,露出双上挑的狐狸眼睛来,俊俏风流,引得不少妇人顿时羞红了脸,提裙而走。
“去看看。”
“可家主说……让咱们直接去拜师?这样半路离开,不太好吧……”
那公子不理会自家书童的犹豫,手持书扇,径直跳下马车,穿过人群,靠近了县衙。
谢君仪才不愿意那么快的就去拜什么师呢。
是美酒不好喝还是美人不好看?
清虚子一贯神神叨叨偏爱嫡系,好端端的,突然让家主派什么孩子跑这么远来伊川上个书院,谁知道安的什么心?若不是姨娘一直哭哭哭,主母又反复刁难,威逼利诱,他才懒得来此点卯!
虽还没想到怎么摆脱这麻烦,但开学之前,他肯定是要想办法离开这泥沼的!
春光正好,世界如此之大,若不潇洒往红尘里走一遭,岂不浪费?
而且半路他也曾打听过那华夏书院的风评。
别说,清一色的恶评。
什么山长县试造假啊,倾吞灾民款项啊,师父是道家出身,大师兄是什么石猴啊的!简直听者懵逼,闻者落泪!
这就是清虚子给他们家强烈建议要求来的书院?
若不是谢羽还在对方身边,他都要怀疑那人是不是被钱给收买了!
总之,能晚一日便晚一日,不去更好。
施施然走到县衙门口,堂下站着的两个苦主却十分罕见,乃是一个小孩子和一个年过半百的举人。
那举人一脸怒色道。
“好,你说怎么比?我奉陪到底!但咱们先说好,若是我赢了,你不仅要给我磕头认错,还得关闭华夏书院,解散所有学生!”
在场的吴韧等人瞬间脸色一白,捏紧了拳头,紧张的看向山长本人。
而童启却一脸淡定,朗声道。
“好,但如果我赢了,你不仅不能再追究温叶辞离开的事情,还要给我们华夏书院的每个人致歉,并且永远不得再以任何手段,寻找我们的麻烦。”
“行!”
两个人无声的对峙着,章县令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焦虑的不行,但奈何双方铁了心要比,没办法,他只得请人将柏老找过来作为判定人。
当场出题,当场解答。
内容范围就从四书、史记、律法、游记等各类书籍里寻找。
不限定方向。
童启和王举人皆表示同意。
于是,答题正式开始。
实际上,童启也没什么底气认为自己一定能赢,但这不是他背靠系统嘛,手里还有积攒下来的六千多点的声望值,一直没抽,在赌注开始之前,他特意将其全部兑换成了中阶抽奖券,狂抽建筑解锁,结果成功抽出了藏书阁!!
以往他可能还怕藏书阁过于锋芒毕露,但如今他有了全套的安保系统。
他怕谁?
最爽的是,这藏书阁里的书不仅囊括了大奉朝以来所有的著作,而且还只要搜索便可以直接从系统里寻找到。
这不是妥妥的作弊神器嘛!!
最适合这种才学比拼的时候碾压对方的认知啦!
柏老站在两人中间,率先从最简单的开始询问,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何解,到逐渐的询问“舜无为禹勤事功业孰优论”,进而上升至“河道梳理之策”、“天文历法之源”,漫无天际,翻到哪本书就询问哪本书。
一开始王举人那边还相当自信熟练,可渐渐的便有点难以招架起来,尤其是不少书籍他明明看过可却因为很少再翻看第二遍,只记得一些些微的言论,整个句子却难以回忆起来。
便稍显弱势。
可童启这般却至始至终稳的不行,几乎那边话音刚落,他低头想了一会儿(实际上搜索资料),便迅速的解答了出来,有的字句,甚至与原文都分毫不差!
几名学生双眼发亮的看着自己的老师,心中的崇拜难以言喻。
童启行事低调,很少在其他人面前故意展示自己的学识渊博,很多时候,像汪启元他们,都只能从对方讲述的故事里勉强窥见一点对方知识体系的庞杂与多面,即便如此,也只觉浩瀚如烟海一般。
这还是他们头一次见到山长如此展示,那一个个问题背后的笃定与悠闲,简直令人心神向往!
所焕发的文人风采,更是让所有人都移不开眼睛!
哪怕柏老和章县令这些老学究,都忍不住暗暗称奇,为一个十一岁的孩童竟然能有如此丰富的储备量而感到震惊。
小乞丐站在人群前端,仰着头看着那近乎闪闪发光的人,满身澎湃难以自抑。
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在心中视为天才、无可比拟的华夏书院山长,竟然就是上次在路旁,亲切教导他千字文的人!
那样平易近人,温柔可亲,自己当时竟然没有认出来!
他呆呆的望着,近乎看痴了,这便是自己一直当作人生梦想一般的人物啊!
不愧是华夏书院的山长!
不愧是他坚信一定会写
入史书中的大文豪!
果然厉害!
连出了五十题,胜负已经相当分明。
王举人浑身汗湿,早已被敲掉了所有的骄傲,浑身瘫软在椅子上。
而童启则仍旧冷静的站在一旁,只是端起茶水润了润口,仿佛参加了一场文会一般,没有半点波澜。
柏老长叹了口气。“不必再比了,此局,童山长胜。”
木已成舟,一切已成定局,王举人有心反驳,却没有了任何话语。
远处一声声锣鼓齐鸣,县试的成绩也终于在此刻被放了出来。
报喜人几乎没有绕道,直接快步转身回了县衙,大声朗读道。
“恭贺华夏书院吴韧公子高中伊川县县试第一名!将赴府试,京报连登黄甲!”
“恭贺华夏书院汪启元公子高中伊川县县试第二名!将赴府试,京报连登黄甲!”
“恭贺华夏书院常仕进公子高中伊川县县试第三名!将赴府试,京报连登黄甲!”
“恭贺华夏书院刘卜温公子高中伊川县县试第五名!将赴府试,京报连登黄甲!”
“恭贺华夏书院杨舟万公子高中伊川县县试第七名!将赴府试,京报连登黄甲!”
……
一连串的捷报,将在场所有百姓震得头昏脑胀,目眩头晕!
就连王举人和柏老等人也难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