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蹭我脑内电视 第80章

作者:羊不服 标签: 因缘邂逅 爽文 升级流 沙雕 穿越重生

  于清浅和太子身着布衣,只带了两个侍卫入城。

  其余人乔装打扮,或化身商队、或假扮一家人,分批入城,随后悄悄守在太子周围。

  辅一进城,两人就发现县城很是富裕,街道整洁,摆摊卖货的人很多。

  百姓们穿的衣服不论布料、针脚都比其他县好,也少见补丁。说明人们生活富裕。

  尤其摊位和小店还标明价格,显示这里物价也不低。

  温左嘀咕:“殿下,看来县令将这里治理得不错。”

  也不像贪的样子,若治上贪污,苦的往往是百姓。

  太子只“嗯”了一声。

  穿过一条街巷。

  “年糕!九文钱一个。”

  “新鲜的包子诶!——只要六文。”

  温左乍舌:“比京城还贵,京城的包子也才五文钱一个。”

  于清浅龇牙:“饿了,买一个吧。”

  三人凑近一看,这包子比京城的小多了。

  温左纳闷道:“娘子,瞧着也不好吃,不如去酒楼。”

  包子铺老板是位温厚的中年大叔,气道:“你这后生,尝都没尝,我在这儿卖了十年的包子,就没说不好吃的。”

  于清浅笑得露出牙齿:“大叔,别听他的,给我来个包子吧。”

  温左老实递出六文钱,老板却被于清浅和太子惊艳到:“哟,瞧这闺女真俊。”

  他递出一个包子,凑近小声问道:“听口音,几位是外地来的?”

  温左正要说话,于清浅却道:“我们以前是外地的,后来投奔这里的亲戚,已经住了好些年了。”

  太子注意到,她没有接过包子。

  温左诧异地看着神人,不明白她为何这么说。太子则笑而不语,一副任由神人做主的模样。

  老板恍然大悟:“瞧我,还以为你们是外地的,现在才来济阴。”

  说着,他竟然又拿出两个包子:“还请娘子收下。”

  于清浅这才笑眯眯地接过,温左却奇怪:“老板,你拿错了吧?”

  他只给了六文钱,包子铺老板为何给了三个包子?

  老板也纳闷:“没错啊,两文钱一个,你给了六文钱,不正好三个?”

  “哦,”他突然有些心虚,“这都被你看出来了,这一个确实是昨日剩下的。”

  温左看一眼太子和于清浅,愣了片刻,突然反应过来:“好你个奸商,分明二文钱一个,看我们是外地的就卖六文!”

  虽然包子不值钱,但欺骗他家殿下和娘子就不行。

  却见包子铺老板更是惊怒:“你们不是在这儿住了好些年吗?你们骗人!”

  就在温左不明所以之际,隔壁卖年糕的大婶听到了,也过来征讨:“卖包子的,你怎么给外地人卖原价,这就算了,还嚷嚷这么大声,让我也听到,你这是害我啊。”

  包子铺老板苦着脸:“年糕婶,求你别检举我,我哪里晓得他们骗人。”

  年糕婶小心地左右张望:“你也别怪我,既然给我听到了,要是不检举,就得全家连坐、每人十个板子。”

  于清浅故作惊讶:“什么检举、板子,怎么回事?”

  两人连连摇头:“你害苦我了,害苦我了啊!”

  这时,太子拿出一

  个银锭:“二位可否换个地方详细说说。”

  两人眼睛都看直了。然而又有些犹豫。

  “对对,”于清浅一个劲儿点头,十分真诚,“我们家在汴州那边,发了大水,真的是来投奔亲戚的。”

  说着她巧眼看向远处一个鬼鬼祟祟的男子,太子心领神会,吩咐温左:“带过来。”

  男子很快被捉拿过来,很是慌乱:“郎君郎君,我就是路过的,什么都没听到!为何抓我?”

  却见太子又拿出一个碎银子:“别误会,便是请你们三人一起说说,究竟怎么回事?”

  男子眼前一亮,同时也被迫加入阵营。

  于清浅对包子铺老板和年糕婶道:“这下没有别人知道了,不怕别人检举你们仨,可否告知我们。”

  “这……”包子铺老板左右张望,终究还是心动。将几人带到一个角落,“你们千万别说出去。”

  年糕婶啐道:“呸,还不是那位青天大老爷下的命令,前些日子挨家挨户通知,让我们摊贩店铺纷纷挂牌,且对外地人卖三倍价格。要是不这样做,就全家连坐各打十板。”

  “如果我们知道了而不检举,反而被别人举报,也得统统连坐。”年糕婶意有所指地看一眼男子。

  男子立马发誓:“既然我也加进来了,肯定不检举你俩。”

  温左愤慨道:“你们说的青天老爷可是这里的县令?也太无法无天了,强制卖外地人三倍价格!”

  太子也陷入思索,难道县令通过这个方式增税,从而贪污?看来真的有贪。

  却见于清浅眼尖地瞅了一眼:“婶,你的外衣真漂亮,料子还很新,只是里面的领子似乎是旧衣?”还有反复缝补痕迹。

  “嗐!”年糕婶继续吐槽,“还不是那位大老爷,不知哪根筋……咳,勒令我们不许穿有补丁的衣服,不然也要打板子。还得我将成亲时压箱底的衣服穿上。”

  说着她掀开外衣袖子,只见胳膊上的里衣满是补丁。

  温左呆住。

  太子挑眉:“我们沿街过来,很少见到穿补丁衣服的,难道他们都是县令勒令做的假象?”

  “那可不咋滴!我们这片很穷的,平时谁家衣服没个补丁,都是被逼着拿出压箱底啊!”

  太子眼神沉了下来。

  于清浅继续“惊讶”地爆料:“竟然如此!我们一路连乞丐也没见到,还以位济阴很富裕,县令是个好官呢。”

  温左反复咀嚼。没有乞丐……没有乞丐?

  却见被捉来的男子嘲笑:“你以为真没乞丐啊,还不是这段日子被大老爷赶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听说……”

  他突然神神秘秘地凑近:“听说上面可能要来大官视察,这段时间县令大人整顿市集、赶乞丐,让我们穿好衣服、东西卖高价……都是做给那位大官看的。”

  温左等人一惊。

  原来如此。

  难怪这里这么奇怪,原来县令早知他们要来,于是故意营造一种虚假繁荣的假象,真是老谋深算!

  若非神人提点,他们差点就没有发现,就这样被蒙混过去了。

  得到消息后,太子等人给出银子,谢过三人,渐行渐远。

  路上,太子却想到更多。虽然回城他们是要经过济阴,却只是路过外面的官道,不必进城。

  他看向两人:“县令既然做出这等假象,说明……”

  温左脱口而出:“他早知我们要来这里!”

  于清浅同时说出:“上面有人。”

  说完,于清浅尴尬一笑。

  温左呆住。对了,若非上面有人提前告知县令,他怎会知道他们要来查证贪腐。

  却见太子点头:“这县令倒是谨慎,不过上面确实有条大鱼。”

  几人路过衙门和县令府邸,却发现这里十分破旧,和前面“繁荣的”市集格格不入。

  温左看了太子和于清浅,义愤填膺:“殿下,这县令真会作假,肯定有鬼。百姓明明很穷,却让他们假扮富裕的样子;

  收来的不义之财肯定不少,结果自己府邸却清贫成这样,谁信呀?真当殿下和娘子看不出来么!”

  一旁的于清浅小声逼逼:“……也许真没钱呢?”

  太子抱胸看着府邸:“看起来破旧不少年头了,不像才改的。”

  这会儿功夫,又远远地看到县令回府,轿子、衣裳一应物品皆陈旧,而且熟门熟路地进去,路过门口时看见敲门的锁环坏了。

  管事立马道:“大人,这把锁环了这么久,可要更换?”

  却见县令叹了口气:“哎,府里哪样东西还完好?这些年都这么过来了,再等等吧,另一个锁环也坏了就换。”

  他们躲在暗处,按理县令不该知道,故而这些话也应当是真心话。

  温左愣道:“难道错怪县令了,其实他真的没贪、很清贫?”

  太子斜了一眼于清浅:“不是真清贫,就是谨慎之极,时时戴着面具。娘子意下如何?”

  却见于清浅正在拼命憋笑,还努力用两手掰平嘴角。

  听到问话,忙正襟危坐:“臣女认为殿下说得有理,这县令说不定就是演的,可能在外还有大宅子呢。”

  然而太子见她发笑,心下生疑,试探问道:“娘子觉得济阴的百姓如何?”

  于清浅立马叹了口气:“在这样的父母官治下,有点可怜。”

  “济阴的县令如何?”

  “有点可怜噗,不是,”她一脸严肃,“罪大恶极!”

  温左在一旁听得一脸问号。

  此时几人又行过一道街。

  突然传来一声大喊:“小老爷来了!大家快跑啊!——”

  一时间,街道突然哄乱起来。行人们纷纷躲避,摊贩连忙收摊,店铺关门打烊。

  不多会儿,太子等人本以为会空无一人的街道,没想到只是女人全部跑光,男子还原封不动。

  他眼神一使,温左拉住一位慌乱逃窜的老妪,递出几个铜板:“夫人,小老爷是谁,你们跑什么?”

  老妪接过铜板:“小老爷就是县令大人的独子啊,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这位小老爷生性好色,只要是女子都不放过,越美的女子越容易被他捉住。”

  她看了于清浅一眼:“瞧瞧这闺女,多俊呢,你还不走等着被抢吗?不说了,老妇得赶快躲起来,被看上可就晚节不保啊!”

  几人看着满脸褶子、怕是不下五十的老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