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荔景
还有武三思和那刚死不久的武承嗣虽然没有直接领导过战事,但为了排除异己却是陷害名将程务挺,大大削弱了武周北方的边防力量。
……
这桩桩件件,后人读来荒唐,但今人看来却都是战士们和百姓的血泪啊!
如果不处理掉他们,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又怎么能服众?
况且他们毫无任何才华,留着他们简直就是浪费粮食,说不准还会时不时自作聪明恶心她一把。
之前她猜测他们没有处理武家人是为了给武皇一个面子,看来那时武皇已经去世?
对了,武皇会不会生气她“磨刀霍霍”向武家啊!毕竟她之前还逼着他们这些李武两家的小辈发誓不准自相残杀来着。
李云乐再次侧过头望向武皇,便见武皇脸上非但没有怒气,甚至还带着饶有兴致的表情。
等等,武皇这是?
她该不会也早就想收拾他们了吧?
事实上李云乐的确猜对了,对于这些个频繁拖自己后腿的人,其实早在之前她便恨不得杀了那些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只是最终她都因为想要武周江山存续而忍了下来。
而在确定不再依靠武家后,便想着要处理掉他们了。
只是天幕一直没有停止,她才一时间没有抽出手来处理掉他们。
听见天幕中说李云乐要收拾他们,武皇自然是饶有兴致,打算从未来李云乐处理武家人那获得些灵感。
【当然武家人虽然抽象了些,脑子也不太好,但是大难临头时他们还是有着动物的本能知道躲的。】
【武家人在政变之后终于反应了过来,他们之前是被李显和李云乐父女两给利用了,这两人非但不如他们想的那般顾忌亲情倚重他们,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憎恶他们。】
【性命攸关,他们终于清醒了一回,辞掉了身上那些有实权的官职,然后退居府中不在外出。】
【事实上早在之前李隆基发动的政变中时,他们便差点被杀,据说当时武三思等人吓得钻了狗洞出了他们的府邸才避免被叛军找到,保住了一条性命。】
【只可惜他们府中还是有一些不幸运的小辈没能逃脱掉叛军的搜查,比如武崇训便在那一场政变中被叛军一刀毙命了。】
朝臣们顿时捂嘴偷笑,毕竟武家人在风光之时从不收敛,将世家、寒门、李氏皇族通通都得罪了个遍。
如今能听到他们的凄惨模样,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
武家人则是脸色苍白,原来他们早就离死亡那么近了!
而被点名的武崇训更是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
他怎么就这么死了呢?死得那般的潦草,甚至天幕之前在政变之时根本懒得提他一句。
然而武崇训不知道的是等到听到后来武家人的下场后,他会庆幸他提前死了。
李云乐则是眉头一挑,再次感叹历史的惯性。
这位历史中原本她的第一任丈夫终究还是死在了那场政变中,不过死得这么干脆也未尝不是幸运。
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处置方法,但她了解自己的性子,她必然不会让做过恶的武家人死得太轻松的。
【很快安乐大帝便向李显上了请求重新查处当初武家人多次战败之事,李显对此还是有些顾忌当初的情分,毕竟武家人的确跟他算得上从小一起长大。】
【因而他私下对安乐大帝劝道,“武家人都已经退出了权力中心,又何苦对他们紧追不舍呢?他们若能老实待着的话,就让他们安度余生吧,更何况你祖母还在呢!给她个面子吧!”】
武家人听见这话,顿时眼神发亮地望向李显。
没想到李显真是个厚道的好人!他也竟然不是完全装出来的啊!
李云乐则是心头一跳,武皇竟然还没去世!
她记得在原本的历史里,政变的第二年她就去世了啊。
李云乐不由思考了起来,虽然那一世他们提前了两年,但是她又是收田又是收税还又改革了科举,哪怕她效率惊人,也至少过去了三四年了。
等等,武皇会政变第二年就去世最大的原因还是她失去了手中的权力,不然以她当时的精神气,再多活上几年一点都没有问题。
所以那一世发生了什么竟然让武皇并不像原本的历史中深受打击?
武皇也是一愣,她也没想到自己那个时候还活着,毕竟自古以来被政变之人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当然李显是她的亲生儿子,她也知道哪怕是碍于孝道,李显也不可能对她做什么,定然会好吃好喝的供着她。
就如同当初太宗对待高祖那般。
如果心放宽一些,说不准还能像高祖那般再活个十年。
然而武皇知道自己又多么的心高气傲,她觉得自己定然是受不了从权力巅峰跌落成为一个普通的太后的。
手中的权力一旦流失,她的生机便也流失了。
可她竟然还能活到那个时候,是她终于想通苟活,还是又发生了什么?
……
【然而李显心软,但安乐大帝却从来都是大公无私的,别说是武家人,就连她的亲信犯错她都不会轻饶。】
【她当即反问李显,“阿耶,相较于武家人做的那些事,您真的觉得他们现在就得到了应该有的惩罚了吗?他们虽然没有从前那么大的权力,但却依旧锦衣玉食,那些曾经被他们害死的战士的命就不重要吗?还有那些战士的家人们现在又过着什么生活呢?家中没有顶梁柱的男人,孤儿寡母真的能过得好吗?哪怕如今朝廷将欠给他们的钱补给了他们,但失去亲人的痛呢?”】
天幕下,各地正在一边做农活,一边观看天幕的不少妇人不禁潸然泪下。
他们的丈夫都是曾经保家卫国的战士,然而因为上级荒唐的命令就那么送了性命!
当然那时的他们也没有多少心思去悲春伤秋,因为家庭的重担紧接着朝着他们袭来,让他们根本无法思考。
他们有的人咬牙撑到了现在,但还有的妇人支撑不下来,抱着孩子绝望跳河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但哪怕他们如今撑了下来,但日子依旧困苦。
如果不是突然间出现的天幕让他们又有了希望,他们恐怕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好在现在有了“安乐大帝”,未来不仅有了盼头,他们还有机会看见恶人终有恶报。
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这样也算是告慰亡灵们的在天之灵了。
华夏西北边疆,驻扎在碎叶城中的战士也默默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他们虽然侥幸还活着,但却有无数战友死在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中。
虽说马革裹尸是战士们的宿命,但却不能因为将领无能白白送命啊!
也因此他们对那些奸臣可谓是深恶痛绝,也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小命。
好在天幕的出现,让他们有了希望。如果安乐大帝未来能够顺利登基,他们应当便不会白白送命了。
只是哪怕是知道未来又有了希望,但他们却是依旧忘不了心中的仇恨。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恨不得吃了那些奸臣的肉,吸了那些奸臣的血!
可同时他们心中却也无比清楚,这些不过是他们的美梦罢了,他们不过是小老百姓,怎么可能对那些贵人做什么呢?
可刚才他们听见天幕说什么呢?安乐大帝记得他们的苦难,要为他们主持公道!
太好了,太好了!
只要能看到这一幕,哪怕是就这么死了他们也甘愿!
武皇此时心情也很是不好受,天幕虽然骂的是武家人,但究其根本还是她放纵了他们。
此刻她很是后悔,她为什么不能早点想通,从那什么宗法、传承中挣脱出来,是不是就不会犯下那么大的错了?
罢了,昨日之事已经无法改变。
未来嘛她要“好好”处理一番武家人,消解百姓和她心中的恨意。
武家人则是彻底汗流浃背了,他们有一种预感,不仅天幕中的他们即将完蛋,现实中的他们也快完了。
【李显虽然耳根子有些软,但总体而言还是知道好坏的。更何况在女儿和其实并没有多少情分的亲戚间他自然站自家女儿。】
【而且他这个人虽说对内性子温和,但对待突厥、契丹这种外族却很是强硬,对于当年的那几场败仗自然也是耿耿于怀,于是很快便下令严查当年的那几场败仗。】
【武家人听到消息后,他们知道李显和李云乐这一次是来真的了,顿时惊慌不已。】
【他们自然不甘心就这么被处理掉,而人在绝境之时往往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也会想尽一切办法。】
【他们很快想到了如今他们唯一还能依靠的依仗,同时也是唯一能够阻止李显和李云乐父女的人,那人就是如今退居太上皇之位的武皇!】
武皇挑眉,他们竟然会去找上自己
看来哪怕危机激发了他们的潜力,但脑子毕竟只有那点,也不会聪明到哪去。
虽然她觉得天幕世界中的自己不至于比现在的自己还要讨厌武家人,但必然也是不喜欢的。
她都已经退了位,怎么可能去保他们呢?
说不准被几人叨扰后心情烦躁的自己还会推上一把哩。
【武三思、武懿宗可谓是连夜进了宫,求见武皇,然后在她面前哭诉安乐大帝狼心狗肺,针对武家,想要彻底绝了武家的根基!希望武皇哪怕不顾及子侄之情,也念在武皇父亲的面子上,保住武家。】
【据史书记载,这几人在武皇面前可谓是哭得肝肠寸断,拿出了生平最大的演技。而且“保住武家”这个理由找得极好,哪怕武皇再不满他们几个,但也不可能置“武”这个姓氏于不顾。】
武三思等人顿时眼中放光,没想到他们能找到这样合理的理由!
武皇如果愿意出手,李云乐应该不敢把他们真推到绝境吧!
武皇也在心中沉吟,收回了之前对天幕中自己选择的判定,看来武三思等人为了保命的确长了些脑子。
原本的自己虽不满那几人,但到底是武家的女儿,不可能真置武家于不顾。
所以那个自己该不会真要保住他们吧?那她可真是太不想看见了,自己仿佛就像一个冤大头。
李云乐也有些忐忑,她倒不认为未来的自己会碍于武皇的面子不处理武家人。
毕竟她要是真在意,她就不会在武皇还在世时动武家人了。
只是真跟武皇对上到底有些麻烦,“孝”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可真是太重要了。
而且现在武皇也还听着呢,要是天幕中的自己太过不给武皇面子的话,武皇会不会又心生“报复”之心?她现在已经时不时地逗弄自己了!
想到这,李云乐在心中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她就当没听见吧。
就在这时,天幕终于告诉了众人武皇的反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过呢,武皇听罢后却是冷笑一声,怒斥道,“你们这群废物点心,出了事就想到你跟朕是一个姓氏了,朕以前就是没想开所以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姓氏一直抬举你们。
“结果你们自己看看你们都做了什么?你们口口声声武家传承,但干的全是辱没武家门楣之事。朕要是早点放弃你们,说不准现在还能在那皇位上待着呢!”
“至于家族传承你们不必担心,史书上会记载武家曾经出了朕这么一个旷古烁今的女人,曾经登基为帝。比你们这几个废物血脉留在世上好多了!”】
天幕下,原本心生希望的武三思等人顿时脸色苍白。
完了,完了,天幕中的武皇尚且如此,现如今的武皇更加不会留着他们了。
其余人则是在心中思索着武皇骂武家人的话,武皇看来对几人可谓是积怨已久啊,这骂得可真是句句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