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知青丈夫是废世穿来的 第50章

作者:姜丝煮酒 标签: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他也不能闲着,如果虞山那么重要,又只能昌宗找,那昌宗这个不算过分的要求,就能被满足,二舅马上掉头查齐广发去了。

  ……

  红果和顾昌宗在齐广发单位给他打过之后,齐广发家里为了给昌宗定罪定到最重,把那强买走的翡翠玉葫芦送还回来,红果甩给他们三千八百块钱,然后带着玉葫芦去了博物馆,正好在入口碰到二舅妈。

  红果知道二舅妈在这里上班,但之前说过不会求到他们家,而且她过来只是找人说几句话,用不着麻烦二舅妈,就没说了。

  红果叫了人,笑呵呵的站着等她一起,丝毫没有顾昌宗在派出所还没出来的担忧。

  二舅妈在车棚停好自行车,小跑着过来,心想她们家和红果家,真是有缘分,才拒绝丈夫,红果就来了她单位,机会合适的话,要不说说?

  她看红果轻松自然,丈夫又说协查涵上要找的人,只有昌宗能找到,找到了人,丈夫能记功,对职务的升迁有助力,看看,今天居然要求到小两口,二舅妈都不知道,顾家人搁那清高什么呢?人家红果和昌宗,运气好能力好,根本不需要沾光,他们自己就是光。

  二舅妈和以前一样热情,上前说:“真巧,我才碰到你二舅,他收到个协查涵,要找个叫虞山的人,说是昌宗能找到,你二舅跑去派出所接他,被呛了话来,哈哈,让他吃个瘪也好,别搞的什么事情都跟理所应当一样,求人就拿个求人的态度,昌宗有事儿要你二舅办的,别顾念亲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对了,你来这做什么?”

  要不说红果还是愿意和二舅妈说话的呢,这话听着多舒服。

  红果就说,来找一个叫葛自在的大叔,他在这里上班,但性格不太好,爱怼人,听说特别喜欢玉器,带了个翡翠玉葫芦,想以他的名义捐给博物馆,要是再在聊几句,就更好了。

  “就是不知道够不够格进博物馆。”

  红果把翡翠玉葫芦摆件给二舅妈看,这是一个整块油绿翡翠抠出来的绿葫芦,外部镂空,内部套着一个小葫芦,有镶金边的底座,不说精湛绝伦的工艺和年代,只是这块翡翠价值就很高了,红果居然要捐出来,看来老葛对红果很重要。

  二舅妈说:“这是一个香炉,看底座和玉器抛光的工艺,像是清代的,具体的还要找专家鉴定。”

  红果忙道:“那就先给葛老师看吧。”

  红果其实有点心疼的,但魏馆长说,葛自在的姑奶奶,认识徐闻英家最后一个从矿洞里出来的祖宗,想让红果试试,能不能和他说上话。

  魏馆长和徐闻英都失败了,红果没自信成功,打听了葛老师唯一的爱好,就是对玉器古玩有偏执的喜爱,想到店里有这么一件翡翠葫芦,又精巧又是个古董,如果葛自在接受了用他的名义捐赠,那红果就能问话了。

  本来她做这样的事情,可以找魏馆长要一件,但是要拿一件葛自在看得上的,魏馆长也需要上报,太麻烦了,等不及。

  红果就拿自己店里的,只要事情办成了,她在办成后,能得到表彰,相当于得了奖励,所以她舍得拿出来。

  尤其是昌宗还在派出所呢,红果把葛自在的事情办好,那魏良正不就更重视了吗?哪怕昌宗不愿意找到虞山,有葛自在的事情办成了,能抵消一部分。

  二舅妈带红果找葛自在,说了红果想用他的名义,把这件翡翠古董捐给博物馆,看着老葛痴迷这件精巧的古董,二舅妈觉得应该行。

  “老葛,你说句话,别给我家孩子晾着。”

  葛自在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平时不大和人说话,独来独往,没结过婚,没什么亲人在世了,他都快被调岗,不能继续和这些历史的见证呆一块,心里正苦恼,如果有了捐赠,自然能继续留在馆里工作。

  葛自在看着红果,问道:“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几个人找我,打听我姑奶奶的事情,你也是来打听的吗?”

  红果不知道魏馆长和徐闻英之前怎么说的,所以,实话实说出不了错。

  “是的,您说的两个人,我都认识,不久前刚分开,拜托到我

  这里,我正好也有事拜托他们,就来试试,我想您没告诉他们,大概率也不会告诉我,但还是想来试试。”

  葛自在听了这话,觉得很合情合理,就问道:“我跟你说了,你也要再和他们转达吧?”

  红果点头:“那自然的。”

  葛自在摸摸翡翠玉葫芦,说道:“这打磨的工艺精妙绝伦,清代重精美华丽,是清代没错,那就用我的名义捐赠吧,但我还是劝你,就我知道的老姑奶奶那点事,不值这件古董价值,你只是个中间传话的,不如叫他们来,要是不方便,就拨个电话,叫他们听听,我只说一遍,后面可别再来烦我了。”

  红果没想到这么顺利,二舅妈赶紧去安排安静有电话的房间,给他们带过去,然后交代不要人打扰,她自己也不去,有些事情,不是她能听的,她就不听。

  电话拨通后,葛自在听到了魏良正的声音,问起徐闻英:“怎么没听到那位女同志在呢?她说和我姑奶奶定过婚的,是她爷爷的叔伯,她怎么不来听,我可不讲第二遍。”

  电话那头的魏良正解释,说徐闻英受了伤,来不了,他那边准备好了录音,会放给她听听。

  葛自在就说:“你们真是,费这么大劲,听这种八卦,没意思的很,我先说明,真没什么能讲的,你们觉得不值,翡翠葫芦不能再要回去,我和博物馆,已经签了捐赠书了。”

  红果知道魏馆长那边都急死了,忙保证:“我肯定不后悔,您说吧。”

  葛自在回忆了一下,说:“我姑奶奶确实和徐闻英家的祖宗定过婚,还未婚先孕,一直到生了孩子,姑爷爷都没回来完婚,我们两家隔了千里路,找不过去,然后姑奶奶的孩子还丢了,姑奶奶不伤心,听我父亲说,当时姑奶奶甚至高兴,说姑爷爷是神仙,先给孩子带走,很快就要来接她,姑奶奶就这么疯疯癫癫的,没多久死了,家里奇耻大辱、更觉得丢人,选择了搬家。”

  “我父亲那时候记事了,记得姑奶奶的事,去世前跟我提过几回,骂徐家不是人,过来我们这边做生意,家里帮了姑爷爷那么多,给姑奶奶肚子弄大,人却不见了,所以徐闻英找我打听,我心里恨极了,这找的太迟了,迟了八十多年呐,有啥用?”

  是没啥用,红果想,可能那时候,那位徐家祖宗,已经大限将至,进了玉石矿洞里。

  那孩子是徐家人带走的吗?如果是,徐闻英一点不知道家里近百年之内的事情?

  红果问道:“您姑奶奶的孩子,丢了后,家里没找吗?”

  “找啊,听我父亲说,虽然没有完婚生的孩子,家里对姑奶奶和姑奶奶的孩子,还是很好的,才刚会走路的孩子,身边跟着人的,就转个身的功夫,孩子在家门口不见了,真的是一转身,都不够孩子自己跑出几步,家里赶紧找,找不着,也没看到可疑的陌生人,自小身边带到会走路的年纪,哪能不伤心呢?但姑奶奶不难过,非说孩子是被当神仙的父亲接走了,还叫大家看开点,说很快要来接她了。”

第69章 什么都能和红果坦白,这感觉……

  说到这里,葛自在就说已经说完了。怎么戛然而止了呢?

  红果不问魏馆长也要问,别人问的,葛自在未必愿意回答,红果感觉葛老师对她的诚实有好感,正好她也想知道,就问道:“葛老师,那后来孩子父亲,过来接你家的姑奶奶了吗?”

  “当然没有,我刚才说过的呀,这之后没多久姑奶奶死了,不然怎么说她疯了呢?我和你说这事,不只是看在翡翠玉葫芦,我还想着,如果你们将来能找到姑奶奶的后代,告诉我一声,我在这世上也算有亲人了。”

  红果在现场、魏良正在电话那边都答应了。

  魏馆长似乎没想通,上回徐闻英自报家门,葛自在生气,那他的态度可是谦逊的,老葛一样没说,红果这次来,只说了来意、回答他的询问,就问到了。

  葛自在说:“你那时候遮遮掩掩,我以为你是坏人,自然不会搭理,姜红果直接说,又带了这么贵的东西来,我何乐不为呢?”

  魏良正反思了下,姜红果确实有种不坑别人的靠谱感,或许这是老葛放下戒心的原因。

  老葛先出去了,红果和魏馆长在电话里又聊了几句,魏馆长想叫姜红果劝劝顾昌宗。

  “你们二舅已经去查齐广发了,和我们正在办的事情一比,那边的都是小事,找到虞山是大事,他一反常态跑去省城,怎么感觉是找你们的呢?但你们回到深圳逗留过,他那时候不找,现在回去,可能突发了些事儿,最好尽快找一下,昌宗在派出所不出去,可见不上。”

  魏馆长这么一说,红果想明白了,估计魏馆长也是才想通的。

  红果赶紧答应了,把电话挂掉,她答应的这么快,是怕魏馆长反应过来后,问小不点的事。

  连她都能想到,葛老师家姑奶奶的孩子,是昌宗老乡的血脉,点点和普通孩子不一样,那孩子也可能有能力,如果葛老师家传言的所言非虚,红果怎么觉得,那孩子是有通天地的本事,是去到昌宗那个世界了呢?

  昌宗的家环境艰难,那么小的孩子过去,会怎么样?红果想的越发忧虑。

  点点的能力现在看,只是给他想避祸的人避祸,能提前察觉一些不祥,应该过不去。

  二舅妈送到了门口,欲言又止,红果知道二舅妈想说二舅的事情,既然虞山来了,一定会见上,还不如把这个便宜主动给二舅家呢。

  红果就说:“舅妈,我这就去派出所劝劝,但齐广发那边,如果有违法的事情,绳之以法后,昌宗才会出来,他被包庇了,那我跟昌宗只好破罐破摔了。”

  二舅妈忙说:“谁求情都不好使,你外公连自家孩子都不包庇,何况他,这点我打包票的。”

  红果点点头,派出所那边,她去了一趟,有二舅打招呼,她单独见到了昌宗,说了下葛老师家的事,两人心领会神。

  昌宗也觉得葛老师家姑奶奶的孩子,应该是去了什么地方才消失的,能过去,但没回来,是只能过去、不能回来吗?

  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搞明白的,虞山的事情比较急。

  红果问道:“昌宗,我怕虞山有急事儿,要不你先出来呢?”

  顾昌宗担心红果觉得他太狠了,解释道:“果果,我已经和二舅说过,齐广发不进来,我不出去,这时候因为着急办事先出去了,谁看我们都好欺负,如果办不成这事,我也不会帮他们办事,按照齐广发的伤势,判半年吧,那就别想再让我帮他们任何事。”

  红果一听很有道理,忙说:“我是急虞山,不是为别人,你要说虞山那边没事,那我们就等等,你在里面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你?齐家有点关系的,怕他们找关系给你小鞋穿。”

  顾昌宗笑,红果瞎担心,但他心里很高兴。

  他说:“二舅打过招呼,这里的人对我都挺好的,一日三餐,不打不骂,这待遇,在我们那边没多少人过的上,挺好的地方。”

  有吃有喝,能遮风挡雨,但没有自由,可是生存都成问题,每天为下一顿发愁,还谈什么自由,日子过得好不好,是相对比较出来的,昌宗他们那边的日子,得艰难成什么样?

  红果怪心疼的,说:“回头我给你送饭,有特殊关照,应该能给带进去。”

  红果先回来了,老郑带果果去店里了,她在家里等了会,老郑回来,她说了葛老师家的事情。

  老郑的想法一样,担心点点越大越厉害,回头也跑到那边就麻烦了。

  红果和点点千叮万嘱,老郑又说一遍,一岁多的小孩,就算听懂了,估计他都不知道怕。

  老郑就说:“你要敢乱跑到不熟悉的环境,就见不到爸

  爸妈妈了,我们是去不了那样的地方,你听懂了没有?”

  小不点一直点头,奶声奶气的说知道啦,还跑来抱红果,趁机亲亲妈妈,红果幽幽的挂心,希望点点不要遇到那样的事情。

  她做了一个红烧肉烧竹笋,一个肉丝青椒,白菜什么的算了,昌宗喜欢吃荤的,烧了一个排骨冬瓜汤,烧好给送去派出所,没想到,她还有陪着昌宗吃饭的待遇,幸好带的多,红果就在那吃完回来了。

  ……

  齐家可没心思吃饭,他们家一样不懂,怎么挨打的会被调查?

  齐广发老婆气死了,跑去找她爸以前的老朋友们,不是不在世,就是不想管,齐广发小闺女,就用分手来要挟,要未婚夫去求他外公。

  “你.妈妈不能什么都不管,去求你外公,让他叫你二舅停手,不然咱俩别结这个婚了。”

  “拿这个吓唬我?不结就不结。”

  顾昌宗那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口是心非,还是跑去叫外公想想办法。

  外公只说问问情况,只要他未来老丈人身上干净,不会让他被陷害。

  外公叫二舅过去问情况,二舅拖了一天,把事情查清楚才去,和外公说了下,齐广发已经被逮捕了。

  “他自己是没贪,没什么能抓得到的直接违规证据,但是他那个小舅子,三千八买个玉古玩,眼睛都不带眨一下,齐广发女儿去深圳置办结婚的东西,单是黄金首饰,就买了三百多克,这可是一万多块钱,他小舅子用他的旗号,输送国有企业利益挣钱,这事可由不得他说不知道。”

  “还有一个,他小舅子用来腐化他的手段,居然是给他找了个女人,养在外头,连怀几次,终于怀了男孩,如今孩子在深圳那边上幼儿园,所以,他小舅子无法无天的侵吞国有财产,他外头养着的那个,住的屋子、用的高档电器、进口的吃的穿的一屋子都是,这些东西怎么来的,他能不知道?”

  外公打断,摆摆手:“我管不了,你看着办吧,劝劝你姐你姐夫,连营的婚事能不结就别结了。”

  二舅回去找爱人商量了一下,问道:“我去找我姐提一句?昌宗他弟真结了婚,也长久不了。”

  二舅妈翻白眼:“昌宗可没有弟弟,他要认,就不会把齐广发踩这么狠,别想着让顾连营去和昌宗攀亲戚,反正我不去说,我劝你也别去,你姐那个人,说不说,都影响不了她的决定,顾连营结不结婚,她不会管的。”

  二舅妈猜的是对的,本着对孩子尽责的态度,顾岚心建议儿子悔婚,不要结了。

  顾连营不干:“妈,我这时候说不结婚,不太小人了吗?我做不到,妈,你就帮帮齐叔叔家吧,人家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能付出,我只是请你去找我哥求个情,你都不愿意吗?”

  顾岚心不生气,孩子年轻,这么想不奇怪,她第一次的婚姻,不也是生了孩子后才醒悟的吗?

  既然共进退要结这个婚,顾岚心就说:“你要结就结,别来找我要这要那,我生了你、养了你,没打没骂,该有的都有,如今你有工作、有吃有喝,我不欠你什么,说什么你哥哥?他有的比你少多了,爹不疼妈不爱,你就是过得太好了,不知道苦是什么,结就去结吧,我把家里属于你的那一份给你,去你丈母娘家入赘,我都不反对。”

  顾岚心给了顾连营一张存折,钱不少。

  顾连营拿着存折不知所措,妈妈在下海创业的同学那边有投资,分红够吃够住还多,所以妈妈真不担心生活问题,谁都无法用任何理由拿捏她。

  他找亲爸诉苦,亲爸安慰:“你.妈妈最是公平,给了你的那一份,家里我给你姐存的那一份,你.妈也拿给我了,但现在不能给你姐,怕她都贴给婆家了,你最好也放到爸这边,日子好过,这就是锦上添花,过不下去,离婚也有底气。”

  顾连营:“爸,我妈这么凉薄,你怎么还捧着她好了这么多年?”

  “你.妈其实挺好的,你姐不是她生的,她可从来没虐待过,我用我的工资给你姐念书、买这买那,你.妈从来没抱怨过,我给你姐存的嫁妆,你.妈也没想过要去给你,挺好的了,我感激的,再说了,我是真喜欢你.妈妈,她好看,性格又洒脱,我一个离婚带娃的,能娶到她,是我三生有幸。”

  看儿子听得进去,就多说两句:“你未来岳父家这情况,你还要结婚,爸不反对,日子得你自己过了才知道好坏,好则感激、坏了别怕,爸给你兜底,什么时候回家,家里都有你一碗饭吃,爸对你姐说的,也是这话,你昌宗哥……他不容易,没人跟他说过这话,他在乡下才一直回不来,别怪你哥眼里没亲戚,经历不一样,为人处世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