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胖柑
到底是极度爱美食,还见多识广的杨裕合,他说:“这是湘菜子龙脱袍。子龙就是赵子龙,将军脱战袍的意思。”
“今天我们都没猜对啊!”
“反正宝华楼这个年年有余,肯定是灌汤黄鱼加上年糕。这总归不会错了吧?”杨裕合说道。
陆培德已经炸好了鲫鱼和鱼骨,加了猪骨和热水开始熬鱼汤。
他开始在漏勺里摆放已经处理干净,并且已经在高汤里煮过的羊八件。
“陆大厨为什么要把羊八件整齐地排在漏勺里?”
“你看他把羊八件排列整齐,这些料原样进锅,经过红扒之后,形态丝毫不变。
“就算是形状变了,起锅的时候重新摆盘不就行了?”
“那就不是扒了,扒就是原样进原样出,整个肘子,整只鸡扒,叫整扒,而将散性的原料摆出形状或花样进行扒制,叫散扒,这道菜就是散扒。”
陆培德在锅里放入香料和葱姜爆香,再加入高汤煮开,捞出香料葱姜,把羊八件在高汤里烫了几分钟。
他倒出了一半高汤,再把羊八件整齐地推进高汤里。
“他直接把羊八件放进去煮不就行了吗?还用漏勺烫做什么?”许乐梅搞不清楚。
陆培德转头:“宁宁,可以烤烧饼了。”
“好。”岳宁放下擀面杖,把烧饼坯放进烤箱。
“让岳宁做烧饼?不是说好了,她只能配合做辅助吗?她这是在做点心了?”许乐梅问。
主持人听见这个说法,立马过去问岳宁。
“我做扒海羊配的芝麻烧饼,油皮油酥都是陆哥做好的,我就给他做好饼子,烤一下。”岳宁解释,“这就是辅助工作啊!”
陆培德把刚才烫过羊八件高汤倒入另外一个锅里,把已经发好的整翅,倒入锅里。
“高汤是用鸡骨和猪骨吊的,他把羊八件放进去烫,是为了让高汤里有羊味。”
“快看,快看。宁宴的灌汤黄鱼不是清蒸的吗?这个马大厨在把填了满肚子皮冻和蟹粉的黄鱼煎啊?他真不怕黄鱼破皮?里面的汁水全流出来?”何大厨一颗心替马耀星提了起来。
只见马耀星稳稳地把那条黄鱼给翻了个面,还往锅里加了用蟹壳和鸡骨架熬出来的汤汁。
他这不是用清蒸,而是用家烧的办法。这个也太大胆了,鱼在翻动过程当中,鱼皮破,前功尽弃,封住鱼鳃那里的虾泥脱落,前功尽弃。这个难度可比清蒸,或者放在油锅里炸,大了不知道多少。
这边是灌汤的黄鱼煎烧,那边陆培德给切得鸡零狗碎的羊八件来了个大翻勺,食材一百八十度翻转,形状不散。
观众看得眼花缭乱,专业评委惊叹:“今天是神仙打架啊!”
烧到这个时候,一个是鱼和蟹的鲜香,一个是的鱼翅和羊肉的浓香,两者混合在一起,勾起了在场所有人肚里的馋虫。
马耀星从黄鱼锅了舀了两勺汁水到另外一个锅里,加入了年糕。
“那边是鱼翅要有羊味,这边是年糕要有鱼蟹味。”专业评委说道。
马耀星稳稳地把整条,甚至那个肚子看上去有些颤颤巍巍的黄鱼倒入盘中。他再用筷子把年糕一块一块排在黄鱼两侧。
烧黄鱼的汁水,烧过年糕后,已经变得粘稠,这个汁水再淋在黄鱼上。
他举手:“年年有余完成!”
这道菜到评委面前。
鱼形态完整,肚子鼓鼓地,边上围着一圈被酱汁裹住的年糕,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何大厨把餐刀递给杨裕合:“你来?”
杨裕合把餐刀给许乐梅:“女士来。”
“菜要趁热。”许乐梅也不推辞,拿刀划开的黄鱼肚子,裹挟了蟹粉的汤汁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
第179章 比赛结果
一块年糕,一片鱼肉,一勺蟹粉汤。
一碗下肚,蟹粉醇厚,鱼肉鲜嫩,年糕软糯,软糯与鲜嫩交织,鲜香与醇厚共舞,每一口都充满惊喜,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两口已经见底。都是几十岁的成年人了,却都不免为此怅然若失。
就在这时,霸道的香气袭来,整盘只见红润的鱼翅,不见羊八件,另外配了一盘烤得酥脆的烧饼。
天津有回民聚居,解放前天津有十二家做清真菜的高级酒楼,这扒海羊,就是清真十二楼之一的鸿宾楼的看家菜。这是结合了宫廷全羊宴和天津菜扒鱼翅的大菜。
“翻开鱼翅,观其形,勺扒要求食材整体翻转,还要漂漂亮亮地落下不碎,翻前是什么样,翻后得一模一样。掰开烧饼,一块带汁水的羊杂塞在烧饼里,让烧饼吸收汤汁。”正在过滤鱼汤的岳宁说。
一事不烦二主了,评委们把翻开鱼翅的任务交给许乐梅,许乐梅用刀叉翻开了鱼翅,果然完整的鱼翅下是完完整整拼着羊八件。
杨裕合掰开了一个烧饼,烧饼内部热气腾腾,他夹了一个羊眼,塞进去。
“岳宁,你有这个勺扒的功夫吗?”杨裕合吃着夹着羊眼珠的烧饼问。
烧饼绵软的内里吸足汤汁,羊眼珠爆汁,烧饼外皮酥脆干香,滋味绝了。
岳宁拧着纱布,把最后的汤汁给沥出来,她打开纱布,里面是鲫鱼和鳝鱼骨的渣渣。
她用生无可恋的表情说:“杨叔,你要让我跟所有厨子比绝招吗?我是人,不是神仙!”
“我不信,刚才马大厨的黄鱼翻面,肯定是你的绝招,能有这个本事的人,怎么可能不会扒呢?”
“这不是大翻勺。”岳宁解释,“那是翻转。整扒翻勺,我会。但是散扒翻勺,就是一道扒冬瓜,我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要说这软硬不同的羊八件。我是没把握能完整翻过来的。等我跟陆哥多学学,以后再表演给你们看。”
岳宁亲口承认自己大翻勺技术不到家,大家听了笑哈哈。
刚刚吃了年年有余的观众评委又吃到了这道菜,上一道菜绝妙滋味还没褪去,这下又来一道可以冲击人灵魂的大菜。
吃了羊腰窝的,感叹没有吃到羊蹄筋,吃了羊散旦的,眼睛还盯着羊舌。
他们只想问,什么时候可以完整地吃到这道菜?
现在难题来了,他们必须给这两道菜给出评分。
主持人问岳宁:“岳小姐,你作为港城的顶级大厨,摸着你的良心说,今天这两道大菜,你会把票投给谁?”
“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表示我全要。”
要平时,大家准说这个丫头是个小滑头,现在大家认为她说得对。怎么取舍?这不是为难人吗?
他们纠结中,宝华楼上了一道,用去皮的鳝鱼丝和冬笋丝、火腿丝、香菇丝炒的“子龙脱袍”。
他们又来了一次从极繁到极简的风格转换,鳝鱼脱了皮,没有鱼皮的胶质,和配菜结合在一起,主打一个清爽鲜甜。
很快陆培德也送上了一盘展现他刀工的扣三丝。鸡肉、猪肉、火腿和冬笋都切细丝,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上面盖了一朵水发香菇,盘底淋了鸡汤。
他这里也是一样,繁与简的转化,浓郁和清淡的搭配。
专业评委和观众评委紧张地打分,岳宁说两个都要,他们也不想分出高下,终于分数出来了。
这一关,专业评委给宝华楼的年年有余更高一些,但是观众评委倾向于扒海羊。
陆培德的扣三丝在刀工和调味上也略胜一筹,这一关综合下来,陆培德仅仅比宝华楼高了0.5分,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比分累积差还有2.8分。
热菜结束,大家都对陆培德挽回局面不抱希望了,看起来这一次张大厨要捧走厨王奖杯了。上一届是宝华楼出去的李欣荣,这一届在有北派粤菜传人的情况下,如果宝华楼还能捧走桂冠,那宝华楼在港澳两城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陆培德回到灶台,岳宁沥出汤水后,他把剩下的鲫鱼和鳝鱼骨渣渣放进锅里炒。
“陆大厨怎么炒那些渣渣了?”
主持人反应极快,问正在去冬瓜皮的岳宁,岳宁抬头:“这就是东台鱼汤的精髓所在了,三道吊汤。不过大家自己家里做的话,一道吊汤就可以了。第二第三道如果糊了,那就苦了。”
“如果不糊呢?”
“那就很香了。”
陆培德已经炒好了那些渣渣,在这些渣渣里,他又加了几块焯过水的鸡骨架,继续熬汤。
岳宁已经把案台交给陆培德,陆培德开始把冬瓜里侧软嫩的那个部分切成细丝,裹上淀粉后,放筛子里抖掉多余淀粉,上笼屉蒸。
他拿了剩余的冬瓜和冬瓜皮,再加了一把黄豆芽,用他带来的高汤,再次熬汤。
宝华楼那里已经举手完成了。
他们做的是一道文思豆腐。
“这道文思豆腐,就是宝华楼来展现刀工,还有告诉大家,他们的吊汤本事不输给陆家的吧?”龚大厨说道。
岳宁听见了摇头:“各有所长,不要拉一家压一家,这就没意思了。”
陆培德的汤熬好了,冬瓜也整好了,裹上淀粉冬瓜经过蒸制,变得晶莹剔透起来,他把冬瓜丝放入一盏一盏的汤盅里,一共四盅,剩下的冬瓜丝要倒在一个玻璃汤煲里。
“给我留一碗。”岳宁说。
陆培德给她留了一小勺冬瓜丝。
他依次把清汤冲入汤盅和玻璃煲内。
汤汁冲入玻璃煲内,大家眼见看着透明的冬瓜丝越发舒展,这不是满满的一盆燕窝吗?
他说:“罗汉瓜燕,纯素。”
岳宁拿了勺子先品尝起来,一口素汤,清甜鲜美,喝下去特别舒服。爱喝汤的粤省人,应该都会爱上吧?
刚刚说宝华楼吊汤本事不输陆家的龚大厨默默地喝着这碗汤。
“绝,真的绝!”何大厨说道。
就像开头一局,陆培德已经做得很出色,但是张骏明和马耀星凭借那道彩凤领先了陆培德。
这一局,陆培德扳回了两分多,两家差距缩小到了0.5分。
“一切都有可能了,要靠最后一道点心定胜局了。”
岳宁替陆培德沥出了第三道汤,现场已经弥漫着纯正的鱼香。
陆培德上灶台,他把三道汤混合在一起,放入调味品,锅里的汤,奶白醇厚。
另外一个锅里,水已经翻滚,陆培德下了面条。
他去拿了两个大盆,又拿了一个小碗,奶汤分入三个碗里,捞起面条团入汤中,洒上翠绿葱花。
他先伸手,对岳宁说:“尝尝。”
岳宁端起了小碗,陆培德举手:“东台鱼汤面。”
陆培德看着面端上评委席,比起评委的看法,他更想知道岳宁的看法:“怎么样?”
岳宁点头:“够醇够正。”
陆培德笑了起来。
上一篇: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