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胖柑
此时周大厨的菜已经出锅,十样素菜如同被摆好了阵型一般,整整齐齐地滑入盘中。
刘易问正在颠勺的孙毓可:“Coco,太神奇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跟你说过,厉害的中国菜厨师,就是有中国功夫的。”孙毓可一边把炒过的洋葱铺在盘中,一边将调好的酱汁倒入锅里烧开,滑入已经煎熟的牛肉片,让牛肉片均匀地裹上酱汁,最后将牛肉片铺在洋葱丝上。
两道菜上桌后,周大厨的扒全素十色蔬菜裹着莹亮的芡汁,入口时蔬菜的本味与高汤的鲜香相互交融;孙毓可的沙茶牛里脊,红亮的酱汁裹着粉嫩的牛肉片,煎得微焦的洋葱丝垫在盘底,看上去虽不显眼,口感却极好,牛肉鲜嫩,沙茶的咸鲜与洋葱的甜辣交织,确实是迎合国际味蕾的巧妙调味。
对比之下,沙茶牛里脊虽调味惊艳,却缺少了像扒全素那样震撼人心的技艺展示。
场上正在打分,刘易跟孙毓可说了几句话。随后,孙毓可转身对周大厨说:“周大厨,我和刘易想拜您为师,学习厨艺,可以吗?”
“师傅……功夫。”刘易嘴里蹦出两个中文词,还弯腰向周大厨抱拳。
周大厨可不敢收洋徒弟,可观众席上看热闹的人不怕事儿大,用英文喊道:“路易斯,在中国学功夫是要下跪行礼拜师傅的。”
刘易听见后,转身就要给周大厨下跪:“师傅。”
“使不得,使不得!”周大厨连忙把他托起来,“小伙子,现在是新社会了,可不兴这一套了。”
“新社会?”孙毓可自己也没理解。岳宁拿过话筒解释道:“旧社会等级森严,讲究师徒如父子,有各种规矩;新社会则是人人平等,不用行下跪这样的礼节。但是,我们手艺人学艺,一定要尊敬自己的师傅,不用下跪,但要在心里尊敬。路易斯,周师傅是中国内地的厨师,他能不能收你为徒弟,还要请示他的上司。另外,我刚才和朱奶奶已经商量好了,我们两家以后会进行合作。拜师学艺的事,等比赛结束后再说。”
分数出来了:福苑的香酥鸭虽调味出色,但周师傅的苏造肉在底蕴和技巧上更胜一筹,福苑在这道菜上落后了;后面的沙茶牛里脊与扒全素之间,周大厨的功底更是不言而喻。最终,裕丰楼大比分领先。
孙毓可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周大厨太厉害了,我能在这儿遇见这样的大厨,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周大厨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姑娘,老头子也就会这么几招。厨艺实在是要勤学苦练,一天两天可教不会。不然的话,老头子肯定不藏私。”
“我们先比赛,比完赛我再向您请教。”
“好嘞!”
周大厨回去时,徒弟已经把乌贼鱼蛋撕开,撕成了薄如纸片的薄片,浸泡在水里。高汤也已准备好,周大厨开始用鸡肉茸澄清高汤,得到了清澈如水的清汤。
岳宁伸手要了话筒,主持人将话筒递给她。岳宁看向杨裕合:“裕合叔、金先生,这个恐怕得我来解释了,因为这不是传统的烩乌鱼蛋。这道羹汤出自鲁菜的烩乌鱼蛋,但经过国宴大厨的改良,变成了酸辣口的乌鱼蛋汤,多次被用来招待重要外宾,是国宴第一汤。这乌贼鱼蛋必须是冷水海域的乌贼鱼卵,才能做出这道菜的鲜、嫩、香。乌贼鱼蛋出水后就用盐腌制,要用的时候,撕掉上面的薄膜,里面是一片一片的,据说每一片就是一只小乌贼鱼,撕下来的薄片行话叫‘乌鱼钱’。把乌鱼钱浸泡在清水里,漂洗掉多余的盐分……”
岳宁介绍这道菜时,周大厨把浸泡好的乌鱼钱汆烫了一遍,分在各个汤盅里,最后把剩下的全倒在了大汤碗里。
他转身回去,烧开清鸡汤,加入少许盐调味,再加入胡椒粉煮上一两分钟,关火后加入两勺酸黄瓜汁。
这清汤浇在雪白的乌鱼蛋薄片上,乌鱼蛋薄片缓缓舒展开来。小徒弟在汤里点缀了一片香菜叶,这道国宴第一汤便被端上了桌。
第289章 宁宴陆府的一天
金先生看着汤盅里,雪白的乌鱼钱如玉兰花瓣般舒展在清澈如水的鸡汤中,酸黄瓜汁与胡椒粉调和出的酸辣气息若有似无地升腾,他说:“看似简约的汤色下,藏着用鸡肉茸反复澄清高汤的繁复工序,这道菜菜体现了老祖宗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说完他舀起一勺汤,汤液入口时,带着清香的酸味和温和的胡椒辣味,十分适口。鸡汤中融合着乌鱼蛋的海味,乌鱼钱口感柔嫩,他赞叹道:“不愧是国宴的头道汤。”
“这道汤,陆培德大厨也做过。”杨裕合说。
“这道汤,本来就是培德的二叔跟我们董大师傅的弟弟,两位国厨一起琢磨、调整的口味。”周大厨笑呵呵地说,“昨天培德还跟我一起调整了味道。调汤,他们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难怪了。”
孙毓可端上来的是一碗糊糊,深褐色的油渣碎散落在乳白粘稠的芋泥中,这是一道油渣芋泥羹,是宁波人的家常菜。她说:“我对洋人说这是中国的土豆浓汤。”
岳宁舀了一勺油渣芋泥羹,吃了一口,传统的宁波油渣芋艿羹用的是宁波本地那种滑软的小芋艿,而孙毓可用的是广西荔浦香芋,里面的猪油渣也并非猪板油,而是肥多瘦少的五花肉。这样一来,既有肥肉的酥脆,又有瘦肉的硬脆。
“这油渣是不是有点像培根?”孙毓可得意地说,“我奶奶原来就是按照宁波的传统做法,用猪板油熬的油渣,我借鉴了培根土豆泥里培根的口感,用比较肥的五花肉,是不是味道更接近土豆浓汤?”
“是。但它的调味还是传统的芋艿羹。”岳宁说道,“周师傅守着中餐的传统技艺,你想着让中餐的味道走遍世界。你们俩都是在用心做菜。”
“很好吃,真的很好吃。国宴的汤好,这个芋艿羹也好。”一位观众评委说,“上一期,我就说了那些酸甜的、乱七八糟的菜,怎么能算是中国菜?那个英国来的厨师,还说他为了推广中国菜做了很大的努力,他也知道那不是正宗的中国菜,但是外国人就喜欢吃这种口味。明明他不会做外国人和中国人都喜欢的菜。”
大家对上一场比赛耿耿于怀。
分数出来,依旧是周大厨赢了这一关。
最后一关主食,周师傅拿出了老北京炸酱面,孙毓可和刘易认认真真地包饺子,用菠菜汁调出了颜色,做出了白菜外皮的饺子。
孙毓可说:“白菜在中国文化里寓意发财,马上要过洋新年了,过了洋新年就是中国新年了,我在这里恭喜大家新年发大财。”
最后这一关孙毓凭着饺子扳回了一点点分数,可是总分与老周师傅相差实在太大。最终,老周师傅赢得了比赛。
她笑着走过去,张开了双臂。老周师傅还没反应过来,岳宁便说:“老周师傅,小孙要跟你抱抱。”
老周师傅可没有跟大闺女拥抱的经验,只能尴尬地虚空搂了她一下。
而那个黑胖小伙子刘易走过来,被老周师傅抱得结结实实。老周师傅还拍了拍他的背:“小伙子,你和小孙,以后真有机会来咱们店里,尝尝我做的菜。”
孙毓可跟刘易翻译了老周师傅的话,刘易却垮了一张脸,以为老周师傅不肯收他做徒弟。
和上次一样,一中一洋两个厨师搭配的孙毓可和刘易这个组合,深受观众喜爱。
有人站起来看向蔡致远:“留下可可!”
其他人也跟着喊:“留下可可,我们喜欢可可!”
蔡致远问:“你们不喜欢周师傅吗?”
“当然喜欢,但是你们的赛制设置不合理!东风楼的秦师傅也很厉害,他只是遇到了陈大厨。但你们看看,前面那么多轮比赛,优秀的队伍出局,最后留下的队伍却……”
观众本来就有不满,尤其是今天的孙毓可,亲和力十足,让他们格外喜欢。
蔡致远笑着说:“行,那就用你们的选票,把你们想要复活的队伍选出来。”
“啊?”
“这几天我们接到了太多太多的电话,都是为东风楼惋惜的。为了避免这样有实力的酒楼在初赛就被淘汰,我们会推出一个方案,把决定权交给观众,让观众投票,复活两组观众认为最可惜的队伍。”
比赛拍摄结束后,岳宁走进蔡致远的办公室。蔡致远吩咐秘书给岳宁泡咖啡,再把沈文琪叫过来。
一来是为了明天跟拍宁宴陆府的事,二来是商议复活赛的细节,其实这个想法还是岳宁在现场提出来的。
岳宁接过咖啡,加了糖正在搅拌,听蔡致远问:“陆培德要返乡探亲?”
“嗯,他不放心他叔。”岳宁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蔡致远追问:“回去几天?”
岳宁放下杯子,笑看着蔡致远,答非所问:“苏菲姐姐和陆哥一起去北京,见伯母。”
蔡致远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你说什么?”
“陆哥本来说要买楼,我劝他等两年,估计两三年之后,房价能下跌个三四成,到时候再买也不迟。苏菲姐姐也是这个意思,他们先住苏菲姐姐的房子里。”岳宁说。
蔡致远深吸一口气:“我是问你买楼的事吗?”
岳宁这才回答正题:“他们回去一周。”
蔡致远摇头无奈笑。这个时候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岳宁搅动着咖啡勺:“哥,就算陆哥一个人回去,你找苏菲姐姐也没用啊!她之前一直不谈恋爱,也没搭理过你。你说是不是?很多人都是这样,在第一段感情上投入了很多年,分手后很快就结婚了。”
蔡致远呼出一口气:“我不至于那么没品。就是想找老朋友聊两句。”
岳宁笑了笑。失去了,就成了白月光,在的时候,还不是把人当成膏药,那儿疼贴哪儿?
这时,沈文琪在门口敲门,蔡致远说:“进来。”
经过一年时间的训练,沈文琪在蔡致远的培养下,已经变得像另一个苏菲,思路清晰,边询问边记录要点,耐心等待岳宁说完。
沈文琪将内容复述一遍,立刻就明确了操作步骤。
当天晚上,HTV播放了今天大赛现场的花絮。《厨王大赛》录制加上准备时间需要六个小时,准备工作如此冗长,自然无法全程直播,但其中有很多有趣的画面。比如岳宁说要请摄制组拍摄一天的片子,还有那个刘易要跪下拜师的场景。这些内容不适合在正片中播出,作为花絮却恰到好处。
*
清晨六点半的宁宴陆府后厨,进货通道大开,各家供货商正在送货。
这个季节,临安的冬笋刚刚上市。在内地物流不发达的年代,这些笋是通过供港快速通道运输,确保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直达宁宴的后厨。
供应肉类的猪肉强,听说今天岳宁要亲自验货,特意亲自上门。
当初宝华楼只是旺角的一家粤菜酒楼,猪肉强也只是一个给各家酒楼送肉的小老板,一年到头赚着辛苦钱,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安稳日子。
后来丁胜强开了胜华楼,也向他购买猪肉。丁胜强出事之后,他有两个月的肉钱都没收到。
幸亏岳宁依旧把送猪肉的生意交给他做。宝华楼需要的肉品种虽然繁多,但货源都由宝华楼自己联系,他只需准时到本港的定点屠房取货,然后按照要求送往各家门店。
他不需要垫付资金,只需按要求送货,每个月都能准时结款,从不拖欠。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他的日子就宽裕起来。
“前两天碰见卖鱼荣,想跟他打招呼,他却侧过头不理睬我。”猪肉强感慨道,当年他们几个人,也多亏了岳宝华照顾生意。
“你日子好过了,他还在为了一点生意奔波,谁也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的落魄。他当初能把我爷爷预留的老鼠斑卖给丁胜强,坑我爷爷;如今我做的生意更大,要是竞争对手给他点好处,指不定他会做出什么事来。我自然也不可能用他。”岳宁对他说。
“我没这个意思,就是感慨一下。”
验货的职员切下两块肉,放进塑料袋里,贴上标签,稍后会把这些抽样材料全部送往立德的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
自从上次硼砂事件之后,崔慧仪陆续添置了各种测试设备,如今立德的食品检测设备可以说是全港最齐全的。
宝华楼下属的店面每天都会现场取样送检。
拍摄完验货过程,摄制组跟随岳宁进入后厨。
里面的清洁工正在忙碌。透明厨房固然好,可又有几家酒楼敢真正做到透明?单是保证大玻璃的清洁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每天晚上晚市十点结束后,店铺会进行初步清洁,而深度保洁则安排在每天早上五点到八点。
八点左右,朱莉玲祖孙俩和刘易在蔡致远的陪同下来到宁宴陆府。
此时清洁工刚刚退场,侍应生开始上岗准备摆台。一组人员开始布草:两个人铺好桌布,另一个人拿着熨斗过来,若桌布上有折痕,就仔细熨烫平整,同时检查桌布的四个角是否对齐,以及椅子到桌子的距离是否合适。
花店配送来了当日的鲜花,侍应生在每张桌子上摆放上不同的插花。
戴着白手套的侍应生开始摆放餐具,他们会对着灯光再次检查,确保每个玻璃杯上都没有水渍。
岳宁从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沓刚刚写好的菜单。
她亲自把每张菜单放在对应的桌子上,并向祖孙俩介绍,这一步是陆培德提出的要求,当日主厨必须亲自书写菜单并放置在桌上,以此表示对每一桌客人的情况都了然于心。
“哇哦!这么讲究?”孙毓可看向她奶奶说,“奶奶,我以为您已经够细致了,没想到还有比您更注重细节的酒楼。”
“细节决定成败。”岳宁说道,“高档餐厅和中低端餐厅的经营有着本质的区别。中低端餐厅的客户大多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没有其他目的;而高端餐饮大部分做的是宴请,宴请不仅仅是吃饭,更是顾客为了达成某个心愿或目的的场合。所以,高端餐饮要致力于提升客户的体验……”
闲聊之间,厨师们陆续到岗。
第290章 去内地
《宁宴的一天》在HTV的生活娱乐频道播出了。
上一篇: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